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疗法结合针刺对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在脑梗塞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A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良肢位的摆放、Bobath疗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C组则在B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治疗1个月后采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C组NI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针刺治疗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期针刺法结合常规康复、传统针刺法结合常规康复及单纯常规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对照A组(49例)和对照B组(47例),3组均口服阿司匹林片100 mg,每天1次;观察组根据Brunnstrom理论进行分期针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即软瘫期采用阳明经取穴,痉挛期采用拮抗肌针刺法与痉挛优势肌肌腱针刺法,后遗症期采用阳明经穴位加太溪、关元、气海;对照A组采用常规传统针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同观察组软瘫期取穴;对照B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与对照A组周一到周五每天行针灸、康复训练各1次,2周为一疗程;对照B组康复训练方法、疗程同观察组,2周为一疗程。治疗前、治疗第2、4、6、8周末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Fugl-Meyer平衡量表(FM-B)、综合痉挛量表(CSS)、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评定,并进行组间与组内的对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除治疗2周末对照B组MBI评分外,3组患者治疗第2、4、6、8周末NIHSS、FMA、FM-B、MBI评分均有改善(P0.01,P0.05);治疗第2周末,观察组和对照A组NIHSS评分、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B组(P0.05,P0.01),FMA、FM-B、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B组(均P0.05);治疗第4、6、8周末,观察组FMA、FM-B、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P0.01),NIHSS、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均P0.01),对照A组FMA、FM-B、MBI评分高于对照B组(P0.05,P0.01),NIHSS、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B组(P0.05,P0.01)。结论:分期针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符合偏瘫患者康复规律,可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治疗疗效优于传统针灸结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轻点刺络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在内科治疗及康复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联合轻点刺络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感觉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5,P=0.048)。两组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和MB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737,P<0.05;t=59.125,P<0.05;t=140.633,P<0.05;t=-399.437,P<0.05);治疗组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6,P<0.05;t=2.302,P=0.02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3,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40,P<0.05;t=37.287,P<0.05)。结论轻点刺络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对患者卒中后以麻木为主的偏身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疗效及对患者磁共振波谱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老年病医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失语症训练系统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Broca区和Wernicke区磁共振波普指标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水平,比较脑梗死病灶区与对侧正常组织的Cho/Cr、NAA/Cr、Lac/Cr之间的差异;统计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70.0%(28/4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Broca区和Wernicke区的NAA/Cr均显著升高(P均0.05),Cho/Cr、Lac/Cr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和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脑部代谢物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温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电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温针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化Fugl-Meyer评分(FMA)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BI、NIHSS、FM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BI、NIHSS、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温针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针刺、推拿和超声波治疗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优选康复方案。方法应用3因素(A因素为针刺,B因素为推拿,C因素为超声波)2水平正交设计法,将80例脑梗死伴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8组,每组10例,治疗4星期后观察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NIHSS、上肢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NIHSS的改善方面,A、B2因素均为显著因素(均P0.05),C因素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肢FMA评分的改善方面,A、B、C 3因素均为显著因素(P0.05,P0.01,P0.05);A2B1C1为最佳方案。结论结合针刺、推拿和超声波是治疗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优选,能有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头针组(B组)、运动治疗组(C组)和互动式头针组(D组),每组30例。观察治疗前、治疗3周后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结果:D组NIHSS评分降低程度较其他3组改善最明显(P0.05),C组较A组及B组显著(P0.05),A组及B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D组FMA评分高于A、B组,C组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D组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D组MBI评分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5),B组与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组能显著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针刀松解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刀松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会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分(FMA)、痉挛指数评分等评估偏瘫肢体痉挛状态和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M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MBI、下肢FM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NIHSS、MAS、MBI、下肢FMA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偏瘫肢体痉挛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偏瘫肢体痉挛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指数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针刀松解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纠正异常运动模式,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分析在颈髓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颈部MRI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颈髓信号有改变者纳入完全损伤组、颈髓信号无改变者纳入不完全损伤组,同时纳入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所有受检者进行MRS分析,测定并计算损伤区(对照组测定颈髓延髓交界处)氮乙酰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复合物(Choline,Cho)、NAA/肌酸复合物(Creatinine,Cr)、Cho/Cr及乳酸(lactate,Lac)/Cho的比值。结果:MRI检查结果显示150例颈髓损伤患者中,83例颈髓信号无改变(不完全损伤组),67例颈髓信号有改变(完全损伤组);50例志愿者颈椎、颈髓信号无异常(对照组)。3组Cho/Cr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8,P=0.222)。3组NAA/Cho、NAA/Cr、Lac/Cho比值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387,P=0.013;χ2=7.481,P=0.024;χ2=6.374,P=0.029)。组间两两比较,不完全损伤组和对照组NAA/Cho、NAA/Cr比值高于完全损伤组(χ2=-2.874,P=0.008;χ2=-4.127,P=0.003;χ2=-3.547,P=0.005;χ2=-2.915,P=0.011),完全损伤组和不完全损伤组Lac/Cho比值高于对照组(χ2=-4.341,P=0.004;χ2=-2.145,P=0.012),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S可通过定量检测损伤区颈髓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反映颈髓损伤的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I,DWI)及氢质子波谱成像(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观察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变和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的情况,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及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MRS在兴趣区上测量氮-乙酰天冬氨酸(NAA)与肌酸(Cr)比值(NAA/Cr);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Cr)比值(Cho/Cr)及乳酸(Lac)与肌酸(Cr)比值(Lac/Cr),并对治疗前后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病人 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病人NAA/Cr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病人CHO/Cr及 Lac/Cr 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以上结果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 MRS 联合DWI能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脑蛋白水解物(施普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子生物反馈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A组(电子生物反馈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组)、B组(电子生物反馈组)和C组(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组)各30例,分别进行分组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MBI)对下肢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A组治疗后的FMA、MBI评分显著高于B、C组(P0.01),B、C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开展电子生物反馈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能有效提高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基于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的温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缺血性卒中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基于王居易经络诊察法,选取治疗经脉的手足同名经之原穴及合穴进行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感觉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和MBI评分均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基于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的温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可以提升临床疗效,提高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三重刺激技术(TST)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后皮质脊髓束的损伤程度,观察电针阳明经穴对AIS后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纳入的73例AI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电针患侧肢体阳明经穴,对照组仅予相同的西医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三重刺激技术检测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TST test/TST contro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ASI患者TST test/TST control比值较健康人群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两组TST test/TST control比值、NI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TST test/TST control比值、FMA评分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TST test/TST control比值、NI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电针阳明经穴可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推测与修复皮质脊髓束和重建神经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FNS)治疗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磁共振质子波谱的影响,评价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行MMSE、NIHSS评分,及N-乙酰天冬氨酸(NAA),N-乙酰天冬氨酸与肌酸(Cr)比值(NAA/Cr)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4周后,2组MMSE评分、NAA、NAA/Cr值均有升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2组均有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能有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头针+失语症(维吾尔语)训练系统影响卒中后维吾尔族失语症病人言语功能状况。方法:实验对象为与纳入标准相符的60名病人,经随机方式均等分配至下述各组,A组行头针+失语症(维吾尔语)训练系统,B组采用失语症(维吾尔语)训练系统,C组采用头针组,分别在干预前后利用维吾尔语失语症检查法(ABU量表)对患者言语功能进行疗效评价,利用磁共振波普成像(MRS)对Broca失语或Wernicke失语患者Broca区和Wernicke区进行分析,并对NAA(N-乙酰天门冬氨酸)、Cho(胆碱)、Cr(肌酸)与Lac(乳酸)展开测定,就脑梗死(CI)病灶区和未病侧组织的Cho/Cr、Lac/Cr、NAA/Cr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干预后的ABU各亚项评分上,对比3组发现皆存在显著不同表现(P<0.05),相较另2组,A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1)。在Wernicke区(或Broca区)的NAA/Cr此项指标上,相比未干预时,干预后的3组皆为显著偏高表现(p<0.05);相比未干预时,3组干预后的Cho/Cr与Lac/Cr这2项指标则为显著偏低表现(p<0.05)。结论:电针头针结合失语症(维吾尔语)训练系统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语言功能,而且可引起患者相应脑部代谢产物发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代谢产物的变化可能与患者的言语功能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醒神启闭针刺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用醒神启闭针刺法加基础治疗,B组用常规针刺法加基础治疗,治疗10 d后,采用CSS、FMA和MBI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1)2组治疗后CS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A组较B组优(P0.05);2)2组治疗后FMA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A组降幅更大(P0.05);3)2组治疗后MBI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A组优于B组(P0.05)。结论:醒神启闭针刺法可有效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降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常规针刺法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宋丽静 《新中医》2019,51(7):219-221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控制基础疾病。对照组同时给予康复训练,训练8周。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并评价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各指标较前改善(P 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谢辉  贺小飞  董伟娜  李永凯 《陕西中医》2023,(11):1623-1627
目的:探讨治神调髓法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脑卒中后US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观察组采用治神调髓法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的Fugl-Meyer肢体功能评分量表(FMA)凯瑟林波哥量表(CBS)、改良Barthel指数(MBI)、USN症状评分(8项检测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的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CBS、USN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的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4周后(P<0.05),CBS、USN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4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的FMA、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CBS、USN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4%和54.29%,治疗8周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62.86%,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SPECT局部脑血流分析方法,探讨镜像治疗(MT)联合分期针刺对脑梗塞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成3组,每组各30例。MT组采用镜像治疗;分期针刺组采用分期针刺治疗;联合组采用镜像治疗配合分期针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6个疗程后,应用SPECT观察皮质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动态改变情况,并进行NIHSS、FMA、MBI、ARAT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SPECT评分、Fr及Fm、病灶数、FMA、MBI、ARAT和NIHS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后3组患者SPECT评分、Fr及Fm、病灶数、FMA、MBI、ARAT和NIHSS均有所改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且联合组优于分期针刺组和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期针刺组与M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T联合分期针刺可以较高的改善脑梗塞患者脑区的SPECT评分、Fr及Fm、病灶数,改善脑血流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上肢FMA、MBI、ARAT评分,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的MT治疗和分期针刺治疗,其机制可能与脑血流改变而引起脑功能重组有关,是脑梗塞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恢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及康复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法针刺治疗,B组采用注射用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C组采用醒脑开窍法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Barthel指数(BI)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各项指标(HCY水平、BI评分及NHI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治疗后HCY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HCY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