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已接受长期抗精神药物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服用氯氮平80例的不同时点进行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BG)的测定。结果使用氯氮平治疗3个月末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无明显增高(P〉0.05);治疗12个月末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增高,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氯氮平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异常(空腹血浆血糖≥6.1mmol/L,餐后2h血浆血糖≥11.1mmol/L)的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氯氮平影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代谢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血糖监测与伤情、预后及治疗的关系。方法:对51例颅脑损伤患者和正常对照组51例进行血糖及血清果糖胺检测,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伤组的血糖增高较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血清果糖胺无明显差异(P>0.05);脑伤组中轻、中、重型之间血糖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重型中死亡组血糖初测与复测有显著差异,而存活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血糖的增高与脑伤程度及预后呈正相关,经治疗后血糖趋于正常者,预后良好。因此,在救治中应及时预防和控制高血糖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根据36 809例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水平(FPG)及血糖异常年龄分布特征,探讨健康体检人群的糖代谢功能.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36 809名体检者的FPG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年龄分为7组并比较分析空腹血糖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FPG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两者呈正相关(r=0.266,P< 0.001);各年龄段的男性FPG均高于女性FPG,20~69岁各年龄阶段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PG升高的检出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且各年龄段的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在20~59岁各年龄阶段男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降低IFG切点可显著增加高血糖人员的检出率.当FPG≥7.0 mmol/L时,男性血糖平均水平、人数构成比均高于女性(P=0.019,0.000).结论 该体检人群的FPG水平以及血糖增高检出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且血糖增高的检出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我们应当对各年龄组人群都给予足够的监测与预防指导;体检空腹血糖是发现血糖增高的重要途径,降低IFG切点有助于提高预测糖尿病发生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糖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8例非糖尿病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入院空腹血糖(FBS)水平,将其分为血糖正常组(FBS〈7.0mmol/L。n=112)、血糖轻度升高组(7.0mmol/L≤FBS〈11.1mmol/L,n=82)和血糖高度升高组(FBS≥11.1mmol/L,n=64),对比分析各组患者住院并发症、病死率、梗死面积、心肌酶及心功能状况。结果:血糖增高组患者的住院并发症、病死率、复合壁梗死发生率及心肌酶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而在心功能方面,血糖增高组低于血糖正常组(P〈0.01),血糖升高程度与以上各项指标均有关。结论:非糖尿病AMI患者早期血糖增高提示病情重、梗死面积大、并发症多、预后差及病死率高。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病血糖非糖尿病  相似文献   

5.
海洛因依赖者血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研究通过观察戒毒人员在非或断反应状态时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PPBS)和戒断反应出现时的血糖水平变化,并与正常人FBS、PPBS及任意血糖比较,发现戒断反应出现前、后血糖有明显波动,其特点为戒断反应出现时血糖迅速升高。提示当时很可能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及交感胺类物质分泌迅速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海洛因依赖者血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研究通过观察戒毒人员在非戒断反应状态时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PPBS)和戒断反应出现时的血糖水平变化,并与正常人FBS、PPBS及任意血糖值比较,发现戒断反应出现前、后血糖有明显波动(P<0.01),其特点为戒断反应出现时血糖迅速升高。揭示当时很可能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及与交感胺类物质分泌迅速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杨茂  张瑞宏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9):1420-1421
目的探讨应激性血糖增高对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急诊行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410例依据糖尿病病史及入院随机血糖水平随机分为四组:组1(n=288):随机血糖正常的非糖尿病患者;组2(n=30):随机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组3(n=54):随机血糖增高的非糖尿病患者;组4(n=38):随机血糖增高的糖尿病患者。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24h内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心肌酶峰值、TIMI血流恢复情况及30d病死率。结果四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4.2%、3.4%、7.5%、5.9%(P〈0.01)。入院随机血糖增高的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急诊PCI术后30d病死率高于随机血糖正常组,其中随机血糖增高的非糖尿病组30d病死率高于糖尿病组。结论应激性血糖增高是影响ST段抬高型AMI急诊PCI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与近期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血糖、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伴血压升高患者在不同状态下血糖、血脂控制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0年5月门诊收治住院的111例30~70岁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8h的夜间睡眠呼吸监测(PSG),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两组。病患组71例,对照组40例,并对两组血糖、血脂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TC、FBG高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血压得到控制,但血糖和血脂有增高趋势;血压正常高值患者出院后血压、血糖、血脂均有增高趋势;OSAS伴高血压患者手术后血压水平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志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822-1823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8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血糖水平分为A组(血糖正常组)及B组(高血糖组),通过比较观察血糖水平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血糖增高组中、重型患者所占的百分比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升高组预后差于血糖正常组,血糖增高组中恶化及死亡患者所占百分比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可以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血管病的血糖与临床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秋玲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7):60-61,6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血糖水平与病变性质、部位、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30例急性期(发病后2.07天)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与血糖增高组,就其病变性质、部位、病情轻重、死亡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高血糖的发生多见于重症脑出血及缺血性卒中患者;②高血糖的发生在脑出血患者与缺血性卒中患者之间存在差异(P〈0、05);③高血糖组预后明显差于血糖正常组(P〈0、01)。结论血糖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1.
周琦  李爱华 《上海医药》2014,(10):38-4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血糖波动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28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比分析男女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MBG)、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及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等指标及有关影响因素。结果:女性患者除MBG外,其他指标均高于男性患者(P<0.05)。随年龄的增长,除MBG逐渐升高外(P<0.05),男女患者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长及HbAlc的增高,各监测指标逐渐上升(P<0.05);用药依从性可影响血糖波动。结论:年龄及BMI与血糖波动无关,性别、糖尿病病程、HbAlc、服药依从性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血糖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人单纯餐后高血糖(IPH)的患病情况,并了解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院参加健康体检的1020例进行问卷调查,测量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PPG2h),并进行冠心病的检诊。结果确诊IPH患病率为12.45%,糖耐量异常(IGT)患病率16.67%,女性患病率稍高于男性;确诊IPH和IGT的患病率老年组较非老年组明显增高,且女性患病率的增高更剧。随年龄增长,冠心病的危险性也增加。多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与年龄增长和餐后血糖的升高呈正相关(分别为P〈0.05和P〈0.01)。结论老年人餐后血糖(PPG2h)升高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并是预测冠心病的重要指标,需加强宣传和防治。  相似文献   

13.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立民  王利群  马博清  叶蔚  陈树春 《河北医药》2010,32(24):3489-349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5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经眼底检查或荧光造影,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眼底正常组(25例)、眼底渗出组(18例)及眼底增值组(15例);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患者血糖连续监测72h,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并同时检测一般生化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视网膜病变组患者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bA1C均明显增高(P〈0.05);MBG、SD及MAGE随眼底病变程度逐渐增高(P〈0.05)。结论血糖波动是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检测的血糖水平高低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在该科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临床资料。入院时检测血糖均采用手指末端毛细血管血糖(CBG)和静脉血清糖(VSG)两种方法,按照血糖的高低分为血糖正常组和血糖升高组,分析CBG方法和VSG方法测定的血糖值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1)VSG测定方法下,VSG正常组与VSG增高组患者梗死后疼痛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VSG增高组中KillipIII-IV级人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以及死亡均明显高于VSG正常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CBG测定方法下,CBG正常组与CBG增高组患者梗死后疼痛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CBG增高组中KillipⅢ-Ⅳ级人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以及死亡均明显高于CBG正常组(P〈0.05)。(3)ROC分析显示,VSG预测急性心梗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准确率可达到85%,CBG预测心血管事件准确率达81%,两种方法的比较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VSG方法或者CBG方法下,血糖增高及KillipⅢ-Ⅳ均是急性心梗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血糖升高患者,应注意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高风险性,及早进行降糖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血脂康与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DM)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2型DM并血脂异常患者89例,分A组(血脂康组)及B组(辛伐他汀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3个月的空腹血糖(F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TC、TG、LDL—C都较服药前降低,HDL—C水平较服药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A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明显较服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B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较服药前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AI)都较服药前提高,但A组较明显(P〈0.05),B组不明显(P〉0.05)。结论 血脂康与辛伐他汀都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血脂康还有协助降糖及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强化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以糖尿病综合防治“五套马车”为原则,对确诊的T2DM患者采取饮食、运动、监测、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并给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强化运动治疗处方,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指导并建立运动记录表进行跟踪随访管理,通过强化运动观察对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通过对T2DM患者为期1年的强化运动干预结果发现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运动干预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有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7.
程莉  王佑民  刘佳 《安徽医药》2015,(8):1507-1510
目的:探讨吸烟对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142例,按吸烟情况分为不吸烟组(从不吸烟,n =44),戒烟组(戒烟半年以上,n =33),少量吸烟组(每天≤20支,n =33),大量吸烟组(每天>20支,n =32),采用现场调查结合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询问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工作活动强度、吸烟、降糖药的应用等情况,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等指标,实验室检测葡萄糖(GLU)、2hPBG、HbA1 C,比较各组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异;逐步回归及偏相关分析,了解吸烟对血糖控制影响的显著性及影响程度。结果(1)不吸烟组与大量吸烟组相比 FBG、2hPBG 明显降低(P <0.01),HbA1 C 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吸烟组与戒烟组比较2hPBG 有所升高(P <0.05或 P <0.01);(2)少量吸烟组与大量吸烟组比较 FBG、2hPBG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吸烟组与戒烟组相比 FBG、2hPBG、HbA1 C 均增高(P <0.05或P <0.01);(3)吸烟是 HbA1 C 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β=-0.216),FBG、2hPBG、HbA1 C 与日吸烟量、吸烟年限等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吸烟是与年龄、BMI、工作活动强度、DM病程、用药情况等影响无关,为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组与戒烟组,戒烟组与不吸烟组之间血糖控制指标(FBG、2hPBG、HbA1 C)等的差异,表明大量吸烟不利于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血糖的控制,戒烟对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血糖控制有明显的积极的作用,在餐后血糖的控制上甚至优于从不吸烟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诊首次诊断糖尿病人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剂量。方法:32名门急诊糖尿病人,分别应用双相门冬氨酸胰岛素30(商品名:诺和锐30)(20例)及诺和灵30R(12例)进行血糖控制,观察血糖的变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结果:初次诊断时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IG)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种胰岛素治疗1周后两组间空腹血糖(FPG)无统计学差异,而诺和锐30组餐后2h血糖(PPG)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达到血糖控制标准时,诺和锐30组达标时间较诺和灵30R组短(P〈0.05);血糖控制达标后继续观察1个月,诺和锐30组胰岛素维持剂量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结论:对于门诊初次发现糖尿病的患者,应用诺和锐30的效果可能较诺和灵30R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血糖对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影响:附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糖对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影响(附58例分析)福建省立医院沈国霖,章开典龙海县中医院严玉莲一般认为,急性心肌梗塞(AMI)时由于机体的应激反应,可出现血糖增高,数天至两周左右大多恢复正常。本文收集了近年来入院的血糖资料较完整的AMI患者58例,分析空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农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126例农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农村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中,服药依从性差、疾病认知程度低、饮食控制不良为主要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27.0%、22.2%、16.7%;采用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工作者应该了解农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