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12h一次,疗程7d;葛根素注射液6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d。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心绞痛疗效、心电图ST-T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性心电图(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吴家恩 《右江医学》2009,37(5):532-533
目的观察疏血通(水蛭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0例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红花注射液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加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缓解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丹参酮注射液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低分子肝素加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组各28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症状缓解,心电图改变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丹参酮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4.
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仅给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经红花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显效和有效比例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改善情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是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和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赵晓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4):1717-1718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及硝酸异山梨醇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辛伐他汀、胸痛时含服硝酸甘油治疗,治疗组服用阿司匹林及硝酸异山梨醇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辛伐他汀、胸痛时含服硝酸甘油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0.4ml腹壁皮下注射,2次/d和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20mg,静脉滴注,1次/d,连用1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阿魏酸钠注射液3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14 d.低分子肝素5000 IU腹壁皮下注射1次/d.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方面,总有效率分别为91.3%和87.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全部耐受治疗,无出血及其它并发症.结论 联合应用阿魏酸钠,低分子肝素是基层医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肯定、安全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军 《华夏医学》2005,18(4):505-50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通心络胶囊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2例)用低分子肝素钙0.4ml,脐周交替注射1次/12h,共用7d;通心络胶囊4粒,3次/d,连用7d.对照组(16例)仅给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共7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UAP疗效、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分别为P<0.01、<0.01、<0.05).治疗组UAP疗效总有效率为95.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UAP疗效总有效率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8.7%及62.5%,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通心络胶囊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0例,给予硝酸甘油及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5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后比较各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也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组(治疗组),两组均常规服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阻滞剂及调脂药等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10mg 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共14天.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ml或5%葡萄糖溶液250ml 中静脉滴注,1次/d,使用14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 U皮下注射,2次/d,使用7d.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6.25%,心电图改善率87.5%;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68.75%,心电图改善率67.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赵春玉   《中国医学工程》2009,(12):48-4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用低分子肝素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以下简称联用治疗组)各32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7天后联用低分子肝素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在缓解症状、心电图改变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12.
李东彦 《吉林医学》2010,31(3):323-32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30 d。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ACEI或ARB、调脂、阿司匹林等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5.0%及73.3%,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86.7%及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30 ml静脉输注,1次/d,连用14 d;低分子肝素0.4 ml皮下注射,2次/d,连用7 d。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67.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结论丹红注射液联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中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8例不稳定型患者分为2组,所有患者服用常规药物。治疗组52例加用参芎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46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疗程均为2周。结果参芎注射液在缓解症状、心电图改变及硝酸甘油耗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联合应用参芎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钙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参芎注射液可作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钙+奥扎格雷钠+阿司匹林)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疗程7 d,随诊14 d,治疗前后监测心电图改变及血液流变学、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心血管事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81.2%,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可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内科治疗:吸氧、强心、利尿、抗血小板治疗、抗凝血酶治疗、钙拮抗剂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两组均以7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含服硝酸甘油次数、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心电图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6.7%(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绞痛发作次数、含服硝酸甘油次数、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心电图改变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可显著减少发作次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92例病例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6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静脉滴注。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心电图改善情况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和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魏莱  屈铭  吕新胜 《九江医学》2006,21(4):49-50
目的:探讨血塞通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6例用硝酸酯类、β-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治疗;治疗组59例加用血塞通注射液200mg/d与低分子肝素钙5000 U腹壁皮下注射q12h,主要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平均持续时间、心电图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10d后,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4.9%,其中显效35例(59.3%),有效21例(35.6%),无效3例(5.1%),两组间比较P<0.01。心电图总改善率84.7%。结论:在常规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联用血塞通与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地缓解心绞痛的症状,改善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7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斯匹林和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0.4mL,脐周腹壁皮下注射,每12h1次,治疗5~7d。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UAP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小剂量尿激酶,疗程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心电图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