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试剂盒方法在大规模耳聋患者群中检测线粒体基因A15556突变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线粒体基因A15556突变检测试剂盒分析324例个体,其中属于25个母系遗传耳聋家系的有56个耳聋患者。散发性耳聋患者257个,正常个体11个,母系遗传耳聋家系中的耳聋患者多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接触史,部分检测结果以Alw26酶切和测序方法验证试剂盒检测的准确性。结果 线粒体基因A15556突变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证实24个家系中55个耳聋患者携带有A15556突变。另1个耳聋家系中的一名耳聋患者不携带此突变,11个正常个体及257个散发性耳聋患者中无此突变,试剂盒检测方法与Alw261酶切法和测序结果完全吻合。讨论 线粒体基因A15556突变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的主要原因,其患者多分布于母系遗传特点的家系,线粒体基因A15556突变检测试剂盒在分析线粒体基因A15556突变方面具有简单.低耗.结果直观的特点,最短检测周期为3小时30分钟,适合A15556突变的大规模筛查或用药前预防性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常见耳聋基因如线粒体DNA(mtDNA)1555位点、GJB2基因、SLC26A4(Pendren’s syndrome gene,PDS gene)基因突变的临床检测方法。方法来自门诊的散发耳聋患者367例,有母系家族遗传史耳聋患者60例(27个家系),来自聋哑学校的先天性聋患者20例,来自门诊经高分辩CT证实双侧前庭水管扩大患者3例,无感音神经性聋病史的对照个体50例。应用线粒体基因A1555G突变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基因1555位点的突变情况;针对20例语前聋患者进行GJB2全序列分析;针对3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患者,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SLC26A4基因的全部外显子筛查,出现异常波形之外显子行序列分析。结果在26个家系的59例患者和5例散发患者中发现mtDNA A1555G突变;20例先天性聋中发现2例GJB2 235delC纯合突变,酶切加测序发现1例235delC+299-300delAT复合突变,均为先天性聋的肯定原因,另外2例具有109G-A杂合突变;3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筛查均发现包含第7、8外显子的扩增子具有异常波形,测序证实1例为杂合的SLC26A4 G316X突变;另2例为919-2 A-G纯合突变。结论耳聋基因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可操作性强,在不远的将来耳聋的基因诊断可能会正式列为耳科临床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耳聋基因芯片对一母系遗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家系和散发的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进行分子病因学研究.方法 采集一母系遗传耳聋家系2代共12人和散发非综合征耳聋患者68人的外周静脉血,从白细胞中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应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中国人常见的药物性耳聋相关基因--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结果 家系中有7份样品存在线粒体DNA 12S rRNA 1555位点A→G的突变.其余样品为A1555G点突变阴性;而散发的耳聋患者中未检测出一例携带此突变.结论 线粒体DNA A1555G点突变是导致该家系致聋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母系遗传耳聋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母系遗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诱发致聋家系的线粒体DNA突变情况及其单倍型背景.方法 收集贵州遵义地区6个母系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样本,经PCR-RFL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及测序技术检测线粒体DNA1555G突变,并通过对各家系线粒体DNA高变区序列测定及编码区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以划分单倍型类群.结果 经酶切及测序证实其中4个家系存在线粒体DNA 1555G突变,分别属于A、D6、G及M*单倍型.结论 该地区线粒体DNA 1555G突变引起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致聋的家系发生率较高,线粒体DNA1555G突变致聋家系呈现不同的线粒体单倍型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线粒体rRNA基因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为建立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了五个有明确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应用史的耳聋家系共27名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标本。从白细胞中提取DNA,PCR扩增线粒体DNA片段。Alw26I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分析检测A1555G点突变,并对其中一个家系进行了线粒体DNAl2S和16SrRNA基因的全序列分析。结果家系A.C.D和E的2l份样品均为A1555G点突变阳性,家系B的6份样品为A1555G点突变阴性。家系B线粒体DNAl2S和16S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显示该家系存在16SrRNA基因第2227位“AA”插入突变。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一个A1555G点突变阴性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家系,说明线粒体DNA A1555G点突变不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遗传易感性唯一的分子基础,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遗传易感性的预测仅检测A1555G点突变是不够的。应与mtDNA其它相关突变位点的检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建立母系遗传性聋的基因诊断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收集母系遗传性聋2个家系(31名个体)和健康中国人对照组100例的外周血,提取DNA。PCR扩增mtDNA目的片段,分别以Alw261、Apal、Xbal、Bbvl限制性内切酶检测1555G、3243G、7445G、7598A点突变;行mtDNA 12SrRNA、tRNAleu(UUR)、tRNASer(UCN)、COⅡ基因测序。Bbvl酶切检测100个白种人7598A点突变作为另一组对照。结果D家系的7个患者和E家系的6个患者以及他们的母系后代和2例正常中国人CoⅡ基因片段有一个7684T→C(Leu33Leu)同义突变。D家系的7个患者以及母系后代和100例正常中国人对照组中2人有7598G→A(Ala5Thr)错义突变,D家系患者的配偶、E家系和100例正常白种人均未发现7598G→A点突变。所有被检对象1555G、3243G、7445G点突变均为阴性。结论7684T→C(Leu33Leu),7598G→A(Ala5Thr)是2个新的线粒体基因的多态性改变,很可能还有其它线粒体点突变与母系遗传性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一个母系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线粒体DNAl2SrRNA及COI/tRNAS Ser(UCN)基因突变分析,研究线粒体DNA突变与遗传性耳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母系遗传耳聋家系12人的临床资料和外周静脉血标本,纯音听力测试明确感音神经性耳聋诊断,从白细胞中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线粒体DNA目的片段,对扩增片段进行DNA直接测序.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此家系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中存在着A1555G突变,COI/tRNA Ser(UCN)基因中存在着G7444A突变.结论在该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家系中,线粒体DNA A1555G和G7444A突变可能共同参与了听力损害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新疆地区聋哑学生GJB2基因和线粒体DNA 12SrRNAA1555G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本地区402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线粒体DNA和GJB2基因目的片段,Alw26I限制性内切酶检测线粒体DNA12SrRNA A1555G点突变,对酶切阳性病例和全部GJB2基因PCR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维吾尔族、回族和哈萨克族患者中检测到GJB2基因35deIG突变,突变携带率分别为5.2%、5.9%和15.4%;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检测到GJB2基因235deIC突变,突变携带率分别为15.2%和7.1%;维吾尔族患者中发现GJB2基因两种新突变311del14和187deIG;9例患者检出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突变。结论GJB2基因突变在该地区耳聋人群中有较高携带率,新疆地区不同民族GJB2基因突变谱和热点突变存在差异,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突变是该地区常见聋病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母系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的临床特征和分子遗传机制。方法收集一遗传性耳聋大家系5代72人,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和听力学测试,并采集23例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法对先证者进行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变异后,取正常人群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鉴定此变异是否为突变。结果此家系36例母系成员中有21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双耳对称,高频下降明显,发病年龄0~56岁。所有成员全身体查无异常,听力学检测无中耳疾病及蜗后病变证据。先证者mtDNA序列分析共发现23种变异,18例母系成员均携带12SrRNA基因A1555G突变,同时均携带一新的变异T1541C。A1555G和T154lC的正常人群变异频率均为0/100,余21种变异频率均大于1/100。5例父系亲属和配偶均无听力障碍,A1555G和T1541C检测阴性。结论线粒体A1555G突变是本家系耳聋的主要原因,环境因素可能参与A1555G突变表型表达的调节,T1541C为中国人群未报道新突变,可能对该家系A1555G突变所致耳聋的外显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16个由线粒体DNA(mtDNA)A1555G突变导致的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家系母系家庭成员耳聋的发病状况,分析在敏感人群中进行mtDNAA1555G突变基因筛查在预防药物性耳聋以及指导耳聋康复和治疗过程中的必要性。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线粒体DNAA1555G突变检测试剂盒筛查出16个mtDNAA1555G突变阳性个体,并对这些个体进行详细的家系分析,了解阳性病例所有母系家庭成员的听力状况,绘制详细家庭系谱图,对母系成员中未发病者进行耳聋预防和康复宣教。结果16例耳聋病例中均存在mtDNAA1555G突变,在家系调查中发现,存活母系家庭成员239人,耳聋发病19人(含先证者),未发病220人。结论在耳聋人群中进行mtDNAA1555G突变基因筛查发现氨基糖甙类抗生素(AmAn)致聋敏感个体,进而对其未发病母系家庭成员进行防聋宣教是预防药物性耳聋发生、降低药物性耳聋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同时对于已经耳聋的敏感个体,明确其发病的原因也是指导其康复、避免听力恶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Mitochondrial DNA(mtDNA) mutations have been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Fishel-Ghodsian 1999, and Joacobs 2003) In particular,the 12S rRNA gene has been shown to be a hot spot foraminoglycoside induced and non-syndromic hearingloss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 across the world. Severaldeafness associated mtDNA mutation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is gene. Obviously, the A1555G mutation inthe highly conserved decoding site of the 12S rRNA hasbeen associated with…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NSHL)家系中线粒体基因(mtDNA)突变所占比重以及母系遗传的统计学规律.探讨mtDNA突变与遗传性聋的关系及突变在这类家系及散发感音神经性聋(SNHL)中的发生率.方法收集遗传性NSHL家系29个,行家系调查;对家系进行形式遗传学分析、分离分析;采取外周血,从白细胞中抽取DNA;以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tDNA(nt)1 555G、7 445G、3 243G点突变;行mtDNA12SrRNA,tRNALeu(UUR)及tRNASer(UCN)基因序列测定.结果多重PCR检测示mtDNA突变家系12个;形式遗传学分析确定为显性遗传不规则外显的家系,mtDNA突变率高;分离分析结合mtDNA突变检测示母系遗传不具有常染色体遗传基因分离比.经测序证实,12个家系具有mtDNA突变;形式为1 555G突变家系10个,7 445G突变家系2个,未发现3 243G突变家系.结论母系遗传与常染色体显性及隐性遗传基因传递分离比有差异;mtDNA突变在NSHL中占较高比例,主要形式是1 555G及7 445G突变.在散发病例中发生率很低;7 445G结合1 555G点突变筛查对SNHL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多重PCR法是mtDNA多基因突变位点简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比较试剂盒配合琼脂糖EB染色法和PAGE银染法分析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的不同特点,探索应用标准试剂盒和PAGE银染方法检测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的快速筛查和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诊断试剂盒配合PAGE胶电泳银染法检测线粒体DNA 1555位点正常者229例,A>G突变阳性者17例,验证此试剂盒配合PAGE银染法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 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诊断试剂盒配合PAGE胶电泳银染法检测结果与酶切EB染色和测序结果完全吻合.结论 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诊断试剂盒配合PAGE胶电泳银染法和试剂盒配合EB检测法较前者更为灵敏和清晰,在分析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方面具有简单、价廉、结果直观的特点,适合在中国用于进行此突变的大规模筛查或预防性检查.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itochondrial DNA 7445A-->G mutation in nonsyndromic deafness patients in Chinese population. METHO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were used to screen the mitochondrial DNA 7445A-->G mutation among 128 nonsyndromic deafness individuals from 32 pedigrees, 135 sporadic nonsyndromic deafness patients and 100 normal subjects. RESULT: The 7445A-->G mutation did not appear in the experiment. CONCLUSION: Incidence of the mitochondrial 7445A-->G mut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mtDNA 1555A-->G mutation in nonsyndromic deafness patient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母系遗传性聋大家系听力学调查及线粒体DNA突变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母系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耳聋的听力学特征及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 选择一遗传聋大家系中4代41人为研究对象,详细询问病史和全身体格检查,行系统听力学测试和线粒体DNA(mtDNA)Al555G突变分析。结果 20例母亲亲属均存在A1555G点突变,纯音测听17例呈程度不等的感音神经性聋,双耳对称,发病年龄1~50-岁,5例听力近11年间呈进行性下降,声导抗测试均为A型鼓室曲线,12耳可在低感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佛山地区先天性聋儿中GJB2突变和线粒体DNAA1555G突变在耳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80例散发的先天性聋儿的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和Prey—DAF药物性耳聋基因诊断试剂盒对收集到的DNA进行分析,筛查患者GJB2235deIC突变和线粒体DNAA1555G突变。结果经PCR-RFLP和Prev—DAF药物性耳聋基冈诊断试剂盒分析,在所有参加检测的180名患儿中共发现GJB2235delC纯合突变14名(7.78%),GJB2235delC杂和突变7名(3.89%),线粒体DNAA1555G突变6名(3.33%)。结论应用基因检测方法可以在地区性耳聋流行病学凋查中帮助明确常见的遗传性耳聋病例,并可指导此类患者的家庭进行耳聋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母系遗传性聋大家系听力学调查及线粒体DNA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母系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耳聋的听力学特征及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 选择一遗传聋大家系中 4代 41人为研究对象 ,详细询问病史和全身体格检查 ,行系统听力学测试和线粒体DNA(mtDNA)A15 5 5G突变分析。结果  2 0例母系亲属均存在A15 5 5G点突变 ;纯音测听 17例呈程度不等的感音神经性聋 ,双耳对称 ,发病年龄 1~ 5 0岁 ,5例听力近 11年间呈进行性下降 ;声导抗测试均为A型鼓室曲线 ,12耳可在低感觉级引出镫骨肌反射 ;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测试无蜗后病变证据。 2 1名父系亲属及配偶无听力障碍 ,mtDNAA15 5 5G突变检测阴性。结论 本家系以迟发性进行性耳蜗性聋为特点 ,导致听力损失的内在因素为mtDNAA15 5 5G突变 ,而环境因素和核基因可能也参与了突变体mtDNA表型表达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1555G点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的对应关系,建立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了3个有明确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应用史的母系遗传耳聋家系13人(包括聋人和听力正常者)的外周静脉血标本,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线粒体DNA,Alw26I限制性内切酶分析、DNA斑点杂交和DNA序列分析检测1555G点突变。结果家系1和3的7份样品均为1555G点突变阳性,家系2的6份样品为1555G点突变阴性。结论发现1个1555G点突变阴性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家系,说明线粒体DNA1555G点突变不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遗传易感性唯一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