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发烧是我们常见的症状之一,高热可能会使人体机能发生障碍,导致抽筋、惊厥、昏迷等严重反应,长时间发热还可能会造成人体消耗增加,营养不良而引发其他并发症等。因为退烧药物能通过调节人体机能,扩张人体体表血管增加散热,同时抑制寒战、减少机体产热,而使体温降低,所以,人们一旦发热常常会想到选择退烧药物,  相似文献   

2.
中暑是指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为夏季多发病。一般在高热环境中或在烈日暴晒下时会发生,尤其在湿度高、通风不良以及剧烈活动时更易发生中暑现象。 常见的中暑原因 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37℃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人体产热与散热相对平衡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主要依靠体表毛孔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人体的散热还可通过血液循环流动,将体内深部组织的热量传输到皮下组织,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 如果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  相似文献   

3.
<正>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37℃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人体的散热还可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  相似文献   

4.
冻伤救治法     
冻伤是在寒冷、潮湿和有风的地带工作或劳动时,由于低温寒冷或肌体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下,所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温度下降而发生的损伤.多发生于四肢和皮肤外露部位,如手、足、耳、鼻等.  相似文献   

5.
体温过高又称发热,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分为低热、中等热、高热、超高热。人体最高的耐受热约为40.6~41.4℃,高达43℃则很少存活。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6.
马泰医师:維持正常人的37℃体溫,主要依靠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机体产热的一小部分被利用为能量,大部分則放散出去,其形式为:(1) 皮肤幅射和对流:正常生活中不超过50%。(2) 蒸发:蒸发1毫升汗液能带走0.58千卡热,每天不自觉汗100—700毫升。在30℃环境中每天出汗达2500毫升,高温作业工人每天出汗可达9000毫升。(3) 呼吸:每天散热約250千卡。(4) 尿及大便:散热量极少。体温調节是通过中枢神經系統及体液系統。其中枢散在于皮层、間脑、延脑、脊髓及視丘下部。当环境温度升高,造成体温調节障碍时产生中暑。其中最重要的是散热机能不良。正常人在60℃环境中,15分钟即发生体温調节障碍,60分钟即可增加体溫0.5—1.5℃,自然湿度,气流及机体状态亦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了200例甲亢病人,将其皮肤的改变报告如下: 1.全身多汗,尤其是手掌,足底有多汗病,本组180例占90%。主要由于甲亢产热过多,散热加强,通过出汗散发出更多的热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是甲亢多汗的原因。 2.皮肤光滑柔软:本病患者皮肤光滑而薄,抚摸细腻如天鹅绒状,本组124例,占62%主要由于基础代谢升高,皮肤血循环量增加所致,有利于机体散热。 3.皮肤温暖:本组有66例,占33%体温一般在37.2℃至38.5℃之间,平均皮温较正常人高1℃,且  相似文献   

8.
发热,是指体温异常升高的病理变化。在生理状态下,人的体温是恒定的。产热是化学性的调节过程包括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和基础代谢所产生的热量。散热是物理调节过程,主要是通过皮肤的幅射、蒸发和对流,以及肺呼吸时所散失的热量。发热的临床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体温上升期,发热开始时,产热增多,散热减少,因此体温上升;②高热持续期,此时体温已达  相似文献   

9.
冻伤亦称冷冻,是人体受到寒冷所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组织损伤。冻伤是北方寒冷地区冬季的常见病,足部冻伤是一种局部冻伤,包括足部冻疮、战壕足和浸泡足,发生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救治将会发生严重后果。2001年11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足部冻伤92例,现将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手足皲裂在冬季易发,天气渐暖逐渐痊愈,而后来冬再发.追其病因是由于手足部常受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加之冬季气候寒冷,外界湿度较低,跖部皮肤无皮脂腺分泌而导致皮肤干燥;同时皮肤的角质层增厚,角质层内水分降低,当人们运动时手足极易发生皲裂.手足皲裂易发于室外工作者、以水浸泡手足作业者和老年人.此外,手足部患有真菌 (手足癣 )感染、湿疹者也易罹患.其中,老年人尤易发生手足皲裂,其原因有三:首为老年人皮肤增厚,缺乏弹性;其次,老年人的皮脂腺萎缩,脂肪分泌减少,皮肤进而干燥较易脆裂;再次,老年人行动迟缓,且外牵引力大,易使皮肤裂纹张大.  相似文献   

11.
冻伤亦称冷冻,是人体受到寒冷所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组织损伤.冻伤是北方寒冷地区冬季的常见病,足部冻伤是一种局部冻伤,包括足部冻疮、战壕足和浸泡足,发生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救治将会发生严重后果.2001年11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足部冻伤92例,现将早期治疗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冻伤是人体局部或全身处于寒冷环境下,引起机体热量散失过大致使局部或全身严重降温引起的损伤,其发生原因除了寒冷作用,还与潮湿、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和抗寒能力下降等因素有关[1]。训练性冻伤多发生于冬季军事训练和新兵入  相似文献   

13.
<正>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正常的体温,以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全身麻醉后,由于人体温度调节功能受到抑制,身体长时间暴露于手术室22~24℃的室温环境中的裸体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体温,术中体温的管理对于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和保持全身最佳状态有很大的影响。2004年6月至2007年10月,我们观察了患者手术期体温的变化,探讨了手术期体温管理对预防术中、术后低体温发生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86~1990年共收治低体重儿65例。现将临床管理简述如下: 1.体温管理:早产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室温过高则发热,低温易发生低血氧、低血糖,又可导致肺炎和硬肿症。低体重儿棕色脂肪少产热不足,基础代谢低,体表面积相对大散热机会增加,故生后应尽量减少散热,各种抢救处理应在温度适宜条件下进行。大多数低体重儿在入院时体温低下或不升,体重在  相似文献   

15.
<正>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正常的体温,以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全身麻醉后,由于人体温度调节功能受到抑制。现体长时间暴露于手术室22~24℃的室温环境中和体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体温,术中体  相似文献   

16.
发热误诊2例     
人体之所以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临床上发热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以前者为多见。发热的病因诊断仍是当今的难题,部分患者短期内无法明确诊断,因而得不到有效治疗而贻误病情,甚至死亡。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发热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输液反应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1996年11月至1997年11月,在输液过程中发生8例输液反应,究其原因本人提出初浅看法。一、热原作用与输液反应输液的液体中热原多数为细菌内毒素,作用于神经中枢的热调节中枢,引起外周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停止排泄,因而散热减少;同时内脏及肌肉的分解代谢加强,产热增加,促使体温上升而导致输液反应。二、异物微粒与输液反应当输液中的异物微粒通过静脉入血后,引起机体免疫反应,通常导致机体产生肉芽肿、血管栓塞、炎性肿块及过敏反应等,所以,在输液前应加强肉眼对所输的液体观察。三、环境空气与输液反应如在空气中含有大量…  相似文献   

18.
春天一到,"春捂"这个词语就常被人们念叨。但为什么要"春捂"?究竟应该如何"春捂",有些人就不甚明了。早春季节,大地回暖,人体新陈代谢亢进,产热增多,同时散热不断增加,氧耗量也增多。而在同时,北方常有寒流和强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急剧下降,人们机体调节功能跟不上天气的变化,如果保暧措施不得力,常可引起体温过低。  相似文献   

19.
<正>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一般多发生于骨突处。晚期肿瘤患者大多因长期卧床、食欲不振、疾病消耗引起全身营养状况差,皮下脂肪少,消瘦使骨隆突处缺乏脂肪保护,再加上病痛导致采取被迫体位,使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更易诱发压疮。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立春开始,有些人会感觉全身懒洋洋的,止不住地犯困,我们称之为“春困”。春困是因为季节转换给人们带来生理变化的一种反应。寒冷的冬天,人体受到低温的影响和刺激,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相对减少,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减少热量的散发,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