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聚(β-羟基丁酸酯)和β-羟基丁酸酯-β-羟基戊酸酯共聚物经共混改性所得到的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晶性、热性能、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生物可降解材料聚-β-羟基丁酯(poly-3-hydroxyburate,PHB)的生物相容性.方法:80只雄性Wistar大鼠皮下植入PHB,分别在0.5,1,3,6mo取出,研究其周围的组织反应和PHB的降解情况.结果:PHB能被组织很好的相容,在其植入的临近部位无急性炎症反应,无脓肿形成及组织坏死发生.取材分别做HE染色,Van-Gieson染色,在0.5,1,3,6mo比较纤维包膜的厚度及各种炎细胞浸润程度.在0.5mo组炎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纤维包膜疏松相对较薄;在1mo,3mo组炎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比例高于中性粒细胞,纤维包膜致密,胶原纤维成分增多;6mo组炎细胞数进一步减少,成纤维细胞明显减少,纤维包膜变薄而致密.植入的PHB在2wk内引起轻微的反应,在1mo~3mo后反应明显下降,6mo后PHB出现部份降解.结论:PHB植入引起的组织反应变化轻微,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有部分降解,是具有应用前景的生物可降解材料.  相似文献   

3.
探索用^60Coγ射线辐照的方法进行聚β-羟基丁酸酯(PHB)接枝顺丁烯二酸酐(MA)。并通过改变辐照反应条件,如单体浓度、辐照剂量以及辐照剂量率,研究其对接枝产物的接枝率、粘均分子量、热稳定性以及熔融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型生物降解材料聚β羟基丁酸的细胞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通过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抑制实验和细胞毒性试验对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作出初步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学方面的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聚β羟基丁酸膜片(简称PHB),高密度聚乙烯膜片,二醋酸二丁基锡聚氮乙烯膜片(简称PVC)(后两种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所推荐的生物学试验的阴性和阳性对照物,均由西北大学及西北工业大学提供,消毒干燥,制备成3种材料的高温、常温浸出液).1.2 细胞形态学试验 利用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929细胞悬液,接种在3种材料的高、常温浸出液的96孔板中.将培养板置于培养箱中培养1,3,5d,利用倒置…  相似文献   

5.
以DSC,POM,WAXD实验方法研究了聚β-羟基丁酸酯/聚醋酸乙稀酯(PHB/PVAc)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随共混物中非晶组份PVAc含量的增加,PHB结晶的活化能增大。用Avrami方程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PVAc的加入对PHB结晶的生长方式影响不大,但结晶速率却明显下降。WAXD实验表明,PVAc的加入不影响PHB的结晶结构,但微晶尺寸和结晶度却明显变小。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与DSC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组织工程用细胞移植载体材料聚已丙交酯(PLGA)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为其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对PLGA的生物相容性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亚急性毒性实验、溶血试验及肌肉植入试验。结果:急性毒性实验术后PLGA组与对照组同性动物组间,体重差异性无显著性意义(P>0.05)。亚急性毒性实验同性动物组间,体重差异性无显著意义(P>0.05),心、肺、肝、脾、肾组织学检查未见组织和细胞的变性坏死。溶血试验PLGA组与对照组均无溶血,双蒸水组全部溶血。PLGA的溶血率为0.28%,小于公认的5%。肌肉植入试验PLGA组与丝线组炎性反应程度和包膜形成情况相似。结论:PLGA无毒性,无溶血作用,体内植入后与周围组织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组织工程用细胞移植载体材料聚已丙交酯(PLGA)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为其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对PLGA的生物相容性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亚急性毒性实验、溶血试验及肌肉植入试验。结果:急性毒性实验术后PLGA组与对照组同性动物组间,体重差异性无显著性意义(P〉0.05)。亚急性毒性实验同性动物组间,体重差异性无显著意义(P〉0.05),心、肺、肝、脾、肾组织学检查未见组织和细胞的变性坏死。溶血试验PLGA组与对照组均无溶血,双蒸水组全部溶血。PLGA的溶血率为0.28%,小于公认的5%。肌肉植入试验PLGA组与丝线组炎性反应程度和包膜形成情况相似。结论:PLGA无毒性,无溶血作用,体内植入后与周围组织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汤苏阳  艾玉峰 《医学争鸣》1999,20(11):S087-S089
目的:评价生物可降解材料聚-β-羟基丁酯(poly-3-hydroxyburate,PHB)的生物相容性。方法:80只雄性Wistar大鼠皮下植入PHB,分别在0.5,1,3,6mo取出,研究其周围的组织反应和PHB的降解情况。结果:PHB能被组织很好的相容,在其植入的昨近部位无急性炎症反应,无脓 主组织坏死发生,取材分别做HE染色,Van-Gieson染色,在0.5,1,3,6mo比较纤维包的厚  相似文献   

9.
以乙酸为共溶剂,制备了壳聚糖-聚羟基丁酸酯(CTS-PHB)共混膜,利用红外光谱(FT-IR)、广角X粉末衍射(WAXD)、扫描电镜(SEM)及差热分析(DTA)表征了共混膜的化学组成、晶形、形貌和热稳定性能。研究表明:CTS和PHB可在体积百分数为62.5%的乙酸溶液中共混,形成表面光滑、不透明的膜,干态共混膜具备一定的力学强度。各比例的CTS-PHB共混膜有相同的热分解温度,共混膜的形貌特征随两组分质量配比变化,其中mPHB/mCTS=1/1的共混膜显示出良好的有序结构。  相似文献   

10.
膀胱平滑肌细胞与聚羟基丁酯的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羟基丁酯 (PHB)与兔膀胱平滑肌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探索PHB作为支架材料构建泌尿系组织的可行性。方法 :将膀胱平滑肌细胞与PHB共同培养 ,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粘附和生长情况 ,利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粘附与增殖 ,并利用扫描电镜检测细胞在材料上的空间生长情况。结果 :膀胱平滑肌细胞在PHB上粘附良好 ,粘附率为 83.6 % ,PHB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无影响。结论 :兔膀胱平滑肌细胞与PHB细胞相容性好 ,PHB作为构建泌尿系组织的支架材料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雷公藤甲素诱导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凋亡的发生。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以蛋白因子添加素V和碘化丙啶(PI)联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雷公藤甲素诱导细胞凋亡的特征。结果:雷公藤甲素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细胞凋亡,0、12.5、25、50、100和200μg/L雷公藤甲素处理细胞2h,凋亡率分别为1.67%、16.54%、32.53%、47.62%、57.12%72.77.45%;100μg/L雷公藤甲素染毒0、0.5、1、2、3和4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2%、14.37%、35.26%、4975%、62.65%及78.46%。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诱导肾上腺皮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鼠同种异体肾上腺细胞肾被膜下移植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可行性,并提供一种有效的移植途径。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双侧肾上腺切除术),实验组(双侧肾上腺切除+肾被膜下细胞移植术),假手术组(仅暴露肾脏后关闭切口),观察大鼠体内皮质酮、醛固酮激素质量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局部新生组织的血管生长和淋巴、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移植的肾上腺细胞可存活并能部分替代大鼠分泌皮质酮、醛固酮的功能。术后6周局部可见血管长入,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植入肾被膜下的肾上腺细胞能存活并有分泌功能,且肾被膜下移植为肾上腺细胞提供良好的移植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新型生物降解可吸收材料聚L-乳酸/聚L-乳酸接枝的羟基磷灰石复合物(PLLA/PLLA-gHAP)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应用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 将96孔板上培养的L929细胞分为PLLA/PLLA-gHAP组、PLLA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培养液)及阳性对照组(含苯酚培养液)4个组,不同组材料浸提液与细胞共培养24、48和72h,以MTT法检测材料对L929细胞活性的影响;将L929细胞接种于被覆PLLA/PLLA-gHAP材料的盖玻片表面上,于1、2和3 d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将PLLA/PLLA-gHAP材料浸提液对小鼠进行腹腔内注射,观察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计数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以检测遗传毒性作用;将PLLA/PLLA-gHAP板植入兔皮下,于2周、3个月和6个月检测兔血液学指标改变,光镜观察植入物周围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PLLA/PLLA-gHAP材料浸提液对L929细胞的增殖率(RGR)和细胞毒性分级(CTS)的影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良好;材料浸提液对小鼠无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微核率0.24%);材料在动物体内埋植后,早期组织内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纤维膜形成,6个月时纤维膜基本消失,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结论:PLLA/PLLA-gHAP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P44/42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雷公藤甲素诱导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以不同浓度梯度雷公藤甲素染毒相同时间,或相同浓度雷公藤甲素染毒不同时间,以蛋白因子添加素V和碘化丙啶联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分析P44/42总蛋白量、磷酸化水平以及c-Fos的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甲素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细胞凋亡;雷公藤甲素诱导P44、P42磷酸化水平升高及c-Fos的高表达。结论:一定剂量雷公藤甲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细胞后,P44/42过度磷酸化,诱导c-Fos的高表达,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以明胶为原料,用悬浮成球、甲苯制孔的方法制备大孔明胶微载体。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及其配比、油水比、明胶浓度、制备方式和表面修饰等对载体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制备大孔明胶微载体的条件,制得了直径为100-300μm,孔径为10-30μm的大孔明胶微载体。  相似文献   

16.
生物可吸收材料L/DL-聚乳酸的生物相容性及体内降解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研究L/DL-聚乳酸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情况。探讨其体内降解机制。方法 共28个试件分7组随机植入7只新西兰大白兔脊柱两侧皮下,于术后2,4,8,12,16,20,24wk取出。软组织包膜进行组织学、透射电镜观察,试验测量分子质量、质量、弯曲强度及其变化率。结果 植入物在初期有轻度炎症反应,12wk后炎症反庆基本消失,未见巨噬细胞积聚现象,至24wk时材料产生的难于降解的微粒很少,L/DL-聚乳酸在体内早期分子质量下降显,而吸收不明显,伴随分子质量的降解有弯曲强度的相应降低。结论 L/DL-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适宜的降解性能及较高机械强度,是一种有前途的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生物珊瑚人工骨(BCAB)材料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与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构建组织工程骨的有效性及材料生物相容性。方法设MESCs与BCAB支架材料混合黏附培养为实验组,单纯MESCs培养为对照组,分别于第2、4、6、8天进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特异性胚胎抗原-1检测细胞对材料的黏附性。于第8日对接种细胞材料片行成骨诱导,诱导培养10 d后行茜素红染色及电镜扫描检测成骨诱导及体外组织工程骨构建情况。取12只大鼠,脊柱左侧皮下植入空白BCAB支架片状材料,右侧植入黏附细胞BCAB片状材料,随机分4、8、12周3组行影像学检查,并取双侧标本行病理切片观察局部炎症反应,四环素标记下荧光显微镜观察成骨情况。第12周组取心、肝、肾病理切片及评估心、肝、肾毒性反应。结果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显示,在培养2 d和4 d时实验组与对照组间M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 d及8 d时实验组MT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胚胎抗原-1检测证实MESCs对BCAB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在其三维微孔隙内能较快增殖。茜素红染色及电镜扫描检测证实黏附细胞材料成骨诱导有效,体外组织工程骨构建成功。材料植入局部组织炎症反应轻,空白支架材料于第8周开始降解,12周达初步降解,无异位成骨;黏附细胞支架材料则有明显异位成骨现象,且较对侧空白支架材料降解时效延长。第12周组实验动物心、肝、肾标本病理切片未见异常损害。结论 BCAB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降解周期与新骨重建周期大致相当,是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兔脂肪源干细胞评价静电纺丝聚乳酸/聚己内酯共混纤维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脂肪源干细胞取自新西兰白兔皮下脂肪组织,经分离、培养后接种到待检支架上,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形态;MTT法比较支架上培养和常规培养条件下的脂肪源干细胞生长曲线与倍增时间。结果脂肪源干细胞在纤维支架上生长良好,生长曲线与常规培养时基本一致,两组间细胞倍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源干细胞能够在静电纺丝聚乳酸/聚己内酯共混纤维支架材料上正常生长增殖,该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19.
明胶海绵与人胚半月板细胞构建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明胶海绵作为半月板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用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胶原酶阶段消化法获取人胚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取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Ⅰ)扩增的第3代细胞与已用多聚赖氨酸修饰的明胶海绵复合培养,进行MTT、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纤维软骨细胞于明胶海绵上牢固粘附,4d开始增殖,3周时已有大量细胞生长于明胶海绵上。结论:明胶海绵表现出良好的亲水性、细胞吸附性和体外生物相容性,适于作为组织工程细胞培养支架材料用。  相似文献   

20.
酪,丝,苏氨基酸对催产素促黄体细胞孕酮生成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研究了催产素(Oxytocin,OXT)对PMSG-hCG顺序处理的未成年大鼠离体黄体细胞孕酮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0mIU,100mIu,1000mIu的催产素对黄体细胞孕酮分泌均有促进作用,以100mIU时作用最强。0.2mmol/L丝氨酸或酪氨酸可抑制催产素所引起的孕酮分泌,以酪氨酸的作用较强;0.2mmol/L苏氨酸对黄体细胞孕酮分泌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