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各项措施的进一步实施和落实,泉州市已连续10年未发现脊灰野毒株病例。为维持无脊灰状态,进一步完善本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现将2003~2004年泉州市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评价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感染漏报率监测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影响到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也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的评价,更直接影响到医院全面质量管理。近年来,我院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对本院2003年度的医院感染病例漏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如期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奋头目标,同时为验证消灭脊灰奠定基础,我市自1993年来在省、市级医院中建立了28所哨所医院,并开展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几年来,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1995年哈市AFP病例21例,发病率1.39/10万,达到了WHO规定的AFP敏感性指标(报告发病率)1/10万的标准。为了了解我市AFP病例发病及监测情况,特对我市21例病例的发病及监测情况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丹东市2004—2006年AFP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对丹东市所辖县(市)区AFP病例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现无脊灰目标后,丹东市连续3年AFP监测质量主要评价指标均达到目标要求。3年报告AFP病例15例,男女性别比2.75:1;月报告病例7月、9月、10月较多,占全年60%;未进行OPV免疫和未全程免疫儿童2例,占13.3%;AFP病例在县、乡级医疗机构就诊率最高(61%),报告率为40%。结论为维持无脊灰状态,仍需提高和保持儿童OPV的免疫覆盖率,同时加强监测系统的管理,加大对县、乡、村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的培训力度,保持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田朝 《河北医药》2007,29(11):1267-1267
医院感染漏报是指在医院感染监测过程中,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和登记常低于医院感染发生的实际情况[1].漏报率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医院的感染监测水平[2].为了更好地评价医院感染监测工作质量,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对2002年1月至2005年我院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是脊髓灰质炎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迅速发现输入性脊髓灰质炎的必备条件。为此,就吕梁市2005--2007年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为保持—种病例监测系统的高效、敏感运转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近年景德镇市AFP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景德镇市2000~2003年报告的AFP病例进流行病学分析.对AFP监测系统及主要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全市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27例.其中外地病例8例,实际报告AFP病例19例.15岁以下儿童平均报告发病率1.64/10万。全年除12月份未报告AFP病例外。均有病例发生:首诊单位63.16%为乡村级.首诊报告率则为36.84%:实验室分离出5株肠道病毒(EV),1株为Ⅱ型脊灰病毒(PV)疫苗相关株。结论 今后应继续提高AFP监测系统的质量,巩固消灭脊灰证实成果。  相似文献   

8.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是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一组疾病。大多由周围神经与骨骼肌疾病引起,一些脑部疾病也可导致,部分病例可死亡或终身残疾。AFP病例的监测是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参加了每季度一次的全省儿童AFP病例诊断鉴定与分类工作,本文对2005年我省各地152例病例的诊断分类情况进行分析总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上报病例共152例,全部来源于我省各市(州、地)、县、乡镇卫生院,年龄8个月至14岁,其中男81例,女71例。1.2诊断分类方法根据上报资料(病历、有关实验室检查、当地疾控部门的60天随访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天柱县2001-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系统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天柱县2001-2007年AFP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07年天柱县共报告AFP病例15例,均为脊髓灰质炎排除病例,病例分类以周期性麻痹最多(40.00%)。26.67%的病例发生在1月份,年龄以1~4岁组为主(40.00%)。病例多由县级以上哨点医院报告(86.66%)。AFP病例年均报告率为1.66/10万,双份合格便采集率为93.33%,AFP病例48h内调查率、病例便标本7d内送省脊灰实验室及时率、AFP病例麻痹后60d进行随访并于75d内随访表及时送达省疾控中心及时率均为100.00%,到达了卫生部指标。结论天柱县的AFP监测系统运转正常,监测报告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县2007年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以下简称AFP)发病和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对我县2007年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随访,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2007年我县15岁以下儿童AFP发病3例发病率为2.64/10万,发病年龄在0~5岁之间,病例集中在冬春季,发病地区分散在不同的两个乡;脊灰疫苗(以下称OPV)接种均按规定剂次完成,疫苗接种方式为常规及强化免疫;所有粪便标本均未分离出脊灰病毒,3例病例初次报告单位均为县级医院,最后确诊单位均为省级医院;结论逊克县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质量符合国家要求;但乡级监测系统敏感性不够,应全面落实免疫规划工作,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是今后保持和巩固无脊灰成果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方法 从免疫和监测两大策略以及发病趋势阐述消灭脊灰的进展。结果 自1994年1月从AFP监测系统和常规疫情报告系统报告1例临床诊断的脊灰病例后,已连续5年未再发生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病例。全市儿童脊灰疫苗基础免疫的报告接种率在92.63%~98.44%之间,加强免疫的报告接种率在85.68%~95.13%之间。1993年以来成功地开展了8次16轮大规模的强化免疫活动,累计免疫4周岁以下儿童2079803人次,平均接种率达96.90%。1994年以来AFP各项监测指标不断提高,近3年超过了WHO的要求。阳性粪便标本经国家实验室鉴定未检出脊灰野病毒株。结论 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已无脊灰野病毒循环,实现了消灭本土脊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周口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发病情况,探讨消灭脊灰后AFP监测工作措施。方法对周口市2006~2011年AFP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AFP病例监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2006~2011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353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病例分布在全市10个县(区),发病以0~4岁儿童为主,占77.34%;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例2.84∶l;所有监测病例经河南省专家诊断组诊断均为排除脊灰病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最多,占36.26%。自2006年起,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l/10万,各项主要监测指标均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80%的要求。结论周口市AFP监测系统运转正常,系统报告敏感、及时、准确,监测报告质量不断提高,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3.
莆田县是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高发区,经过70年代和80年代有计划的免疫活动,脊灰疫情呈下降趋势。为实现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按国家要求,我县于1992年底建立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形成了覆盖全县的监测网络。在加强常规免疫工作的同时,已连续11年在全县开展每年2~4轮脊灰口服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人群免疫屏障得到巩固,自1993年以来已连续7年无野毒株脊灰病例报告。为加快消灭脊灰的进程,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指导今后工作,现将我县1995~1999年AFP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蔡亚军  蔡泳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0):1480-1480,F0003,F0004
目的 了解汕头市2011-2013年AFP(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总结工作经验,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 利用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及Excel 2003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汕头市近3年共报告AFP病例93例,各年度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在2/10万以上,所有病例均为脊灰(脊髓灰质炎)排除病例;7个区县均有病例报告,病例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3岁年龄组,男女比例为2.32:1;93例AFP病例中,服苗3次以上者91例,占97.85%,没有出现未服苗及服苗不详者;2011-2013年AFP病例从调查、采样、随访各项指标均达国家要求.结论 汕头市连续20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为了保持无脊灰状态,应高度重视AFP监测,特别是区县以下的医疗机构要加大监测力度,提高监测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山市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的运行质量及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情况.方法 对2004~2006年中山市各医疗单位报告AFP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报告AFP病例分别为6例、7例、6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8/10万、2.1/10万、1.8/10万.接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率95.35%,麻痹60天内随访及时率100%.结论 中山市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卫生部要求.但个别单位AFP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报告质量仍有差距.保持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其报告质量是维持无脊灰状态的重要技术手段,今后应以持续和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脊髓灰质炎(脊灰)监测质量,保持无脊灰状态.方法 对高州市2000~2008年脊灰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年合计报告AFP病例38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报告率均在1/10万以上;AFP病例报告后48 h内调查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粪便标本及时送检率、AFP病例及时随访率均达100.0%;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强化免疫接种率均在95%以上.结论 高州市AFP病例监测质量较高,消火脊灰各项措施得到较好落实.  相似文献   

17.
《中南药学》2020,(1):154-157
目的依托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开发的"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中药品不良反应(ADR)主动监测模块,统计分析2018年1月至7月本院ADR主动监测上报情况,探讨其目前应用效果及不足,为哨点医院的工作开展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数据库中导出ADR报告,对ADR报告数量、报告类型、涉及药品、累及器官/系统等进行归纳整理,并进一步探讨提高ADR检出率的措施。结果 227例ADR报告中,新的严重的ADR报告(3例,1%),严重的ADR报告(32例,14%),新的一般的ADR报告(22例,10%),一般的ADR报告(170例,75%)。抗感染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66例,29.07%)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抗肿瘤药(39例,17.18%),以消化系统症状99例(35.48%)最为常见。结论 "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可以优化ADR的上报过程,缩短上报时间,提升医院ADR监测管理水平,对加强医院药物警戒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防止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人和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病例及其循环的发生,保持高敏感性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加强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活动的开展仍然是主要措施。现将2004-2007年临汾地区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卫辉市1993-2005年AFP病例监测工作。方法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卫辉市1993-2005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04、2005年属于“优”,1994、1995、1999、2000、2001、2002、2003年为“良好”,1993、1996、1998年为“中”,1997年为“差”。结论卫辉市AFP监测工作总体上呈逐年向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张丽  王涛  管庆虎  刘航  任刚  叶绪芳  苏飞  李胜 《贵州医药》2009,33(8):686-689
目的了解贵州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1-2006年贵州省AFP病例监测系统数据库,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1-2006年贵州省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1998例,年报告发病率均大于1/10万,其中,非AFP病例242例,AFP病例1756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2003-2006年全省AFP病例双份合格便标本采集率连续4年低于80%,2001-2006年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报告贵州省OPV基础免疫应种儿童3125808例,实际接种30792169例,报告接种率98.51%。结论贵州省已连续12年未发现本土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贵州省维持无脊灰状态的AFP病例监测与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工作亟待加强,尤其应对位于贵州省西部的毕节、黔西南和六盘水地区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