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刘惠亮  胡大一 《武警医学》1994,5(5):285-286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蚀治疗武警总医院心肾科刘惠亮,汪琪,罗建平,胡大一(北京100039)射频消蚀术(radiofrequencycurrentablation,RFCA)是国际上一种新的介入性治疗技术,目前仅在少数大医院应用。我院于1993...  相似文献   

3.
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射频消融术(RF-CA)是治疗SVT的一种有效方法。1998年2月~2004年4月,我们应用RFCA治疗AVNRT6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4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功过速患者进行了射频消私治疗,其结果均获成功。平均试放电4~14次,功效25~30W,释放电能时间30~60秒。平均手术时间5.5(4~7)小时。笔者认为,精确地旁道定位是消融成功的关键。对于冠状静脉走行异常,冠状窦电极不能达到理想深度的患者,可在其走行的延长线上试放电消融治疗。也可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消融术后复发线性消融与常规方法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AVNRT消融术后复发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19例,与常规方法消融29例的慢径消除率、手术成功率、放电时间和操作时间。结果:线性消融放电时间明显长于常规方法消融,而慢径消融率、手术成功率及操作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消融过程中,各有1例出现一过性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对于常规方法消融后复发的AVNRT患者,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及常规方法消融均安全、有效,两者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7.
呈连续房室结功能曲线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终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房室结功能曲线 (AVNFC)呈连续性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射频消融的终点。方法 :80例AVNRT患者分为 3组 :A组 12例 ,各种心房刺激均呈连续性AVNFC ;B组 15例 ,仅心房递增起搏呈跳跃性AVNFC ;C组 53例 ,各种心房刺激均呈跳跃性AVNFC。比较三组患者射频消融前后组内及组间的电生理参数。结果 :消融后三组患者心房递增起搏时最大AH间期 (A1H1max)均比消融前显著缩短 ,A组消融前A1H1max及消融后A1H1max的缩短程度均小于B组和C组 (P <0 .0 5)。B组、C组消融后心房程序刺激时最大AH间期 (A2 H2 /A3H3max)均比消融前明显缩短 (P <0 .0 5) ,但A组消融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于心房递增起搏和程序刺激均呈连续性AVNFC的AVNRT患者 ,消融后A1H1max的显著缩短可作为消融成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对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指导作用。方法将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为CARTO组(在ARTO指导下行射频消融)和对照组(在常规X线下行射频消融)。比较两组标测与消融过程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0例均即时消融成功。CARTO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105.8±23.8minvs117.1±21.6min,P>0.05),X线曝光时间明显缩短(6.3±2.6minvs16.2±7.0min,P<0.05),放电次数显著减少(2.7±1.5vs5.8±2.4,P<0.05),放电时间显著缩短(173.2±80.5svs355.8±96.4s,P<0.05);术中及术后无一例出现房室传导阻滞,随访6~9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病例。结论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AVNRT安全有效,较常规X线透视下标测定位准确可靠,可减少放电次数,缩短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9.
在普通胃肠X线机应用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右室室性心动过速2例武警总医院心内科刘惠亮,罗建平,丁韬,张海波(北京100039)关键词导管射频电流消融,X线,窦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电流消融(RFCA)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是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1],我们在普通...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评价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确诊为AVNRT并接受RFCA治疗患者160例,分为传统二维消融组(n=100)和国产三维消融组(n=6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 线曝光时间、放电消融时间、即刻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 1年心动过速复发率。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均为100%。国产三维消融组手术时间稍长于传统二维消融组[(65.5±14.7) min对(58.4±11.3) min,P<0.05],X 线曝光时间显著缩短[(3.5±2.4) min对(15.3±1.8) min,P<0.05];两组放电消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35) s对(180±20) s,P>0.05],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RFCA治疗AVNRT可明显缩短X线曝光时间,安全有效。由于初期应用Columbus系统,整体手术时间可能略长。  相似文献   

11.
王莹  曾山  孟凡鹏  王健宇  赵鹏 《武警医学》2022,33(5):383-385
 目的 探讨增加导管接触力诱发消融法治疗常规消融失败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10至2021-04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就诊的顽固性AVNRT患者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采用Carto-3系统,按照常规方法消融,出现持续性交界区心律,达到有效消融终点后仍能诱发AVNRT。采取增加导管接触力压迫原消融区诱发心动过速的方式,探寻不可诱发点,在该点位加压持续消融。结果 5例手术全部成功,操作时长为(9.4±2.4)min,不可诱发心动过速的平均接触力为(15.4±2.2)g,加压消融最大接触力为(10.4±2.3)g,相比常规消融(5.8±1.6)g,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累计放电时长为(68.6±8.5)s,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42个月,平均(18.6±14.4)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 对于常规消融达到有效终点仍可诱发心动过速的顽固性AVNRT病例,采用增加导管接触力诱发消融法,简便快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射频电流消蚀房室旁道和房室交界区治疗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10015沈阳解放军心血管内外科研究所,沈阳军区总医院张玉成,翟文华综述郑斯聚审校1982年开始的闭胸式直流电消蚀治疗房室旁道或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虽然有效,但因峰电压高(2000~...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总结5例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5例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病例的电生理结果及消融过程。结果 5例中具有2条房室旁路3例(右后侧壁 右前壁1例,左前游离壁 左后游离壁1例,左中间隔 左后游离壁1例,1条旁路(左前游离壁或右前壁)伴房室结双径路2例,5例全部消融成功,随访7~18个月无复发。结论 对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前,应行标准的心内电生理检查,提高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检出率,有时术前不能全部揭示存在的折返径路,射频消融后应详细电生理检查,不仅看是否诱发心动过速,更重要是观察心房、心室激动顺序,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5.
射频电流导管消融 (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具有较安全、不开刀、损伤小、一次性根治等诸多优点 ,已被众多患者接受。本文结合 2 5例PSTV消融治疗的经验 ,浅谈自己的体会。对象与方法一、病例选择2 5例PSTV患者接受RFCA治疗。男 15例 ,女 10例。年龄 12~ 6 0 (平均 4 2± 11)岁。PSTV病因 :①旁道 (AP) 19例 ,其中隐匿性AP9例 ,显性AP 10例。②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6例。二、RFCA按常规方法进行。三、所有RFCA患者均在门诊或经通信随访 ,复发者免费再次接受RFCA治疗。结果一、成功率2 5例患者接…  相似文献   

16.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9例预激综合征和3例房室结双径路所致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9例预激综合征共9条旁道,左前壁2条,左侧壁3条,左后间隔、右前壁、右后间隔、右前间隔各1 条.除1例右前壁旁道外,其余8条旁道均消融成功.3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2例阻断慢径路,1例阻断快径路.  相似文献   

17.
党群  盖丽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2):171-171
病例男性,33岁。因反复头昏、心悸就诊。既往体健,查体:心界不大,心律不齐,有短阵心动过速,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临床诊断:心悸待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P间期规则,频率平均75次/min。Ⅱ导联连续记录,前半段时而P-R间期0.16秒,时而跳跃式延长为0.26秒,并且当P-R间期延长时,每一QRS波群后均可见逆行P’波,其R-P’间期0.09秒,后半段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165次/min,QRS时限正常。P’波均位于QRS波群后,R-P’间期0.09秒。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讨论本例数组P-R间期0.16秒,突然跳跃式增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多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的方法、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3例连续住院的多发性室速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22~58)岁,其中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2例,冠心病2例,长QT综合征1例,短QT综合征1例,在影像解剖,心内电图和/或三维标测(CARTO/ENSITE)系统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结果 13例中,1例于临床持续性VT中消融,8例术中诱发(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和/或结合起搏)出持续性VT,4例只诱发出短阵VT.起搏结合激动顺序及拖带标测5例,CARTO系统指导标测6例,ENSITE系统指导标测2例.同一患者可诱发出的VT类型2~6种不等,VT起源于2种部位的有9例,起源于3种部位的有3例,起源于4种部位的有1例,其中合并有室上速的患者2例,2例三维影像解剖证实起源于乳头肌底部.即刻成功10例,失败3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例持续性右束支阻滞.随访1~48个月,2例复发.结论 多发性室速需多处消融,三维图像融合标测有助于证实靶点的解剖部位.  相似文献   

19.
党群 《西南国防医药》2003,13(3):348-348
病例 男性 ,4 5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气促、胸闷十余年 ,加重一周前来就诊。心电图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率 190次 /min。经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普罗帕酮、异搏定等缓慢静脉注射等治疗 3h后 ,转为窦性心律 ,心率 75次 /min ,P -R间期在同一导联中时而 0 16s,时而 0 2 8s。当P -R间期为 0 2 8s时 ,QRS波之后均可见逆行P′波 ,R -P′间期 0 10s。与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比较 ,其QRS波形态与之完全相同 ,证明此时每一QRS波之后均有逆行P′波。诊断 :隐匿性旁道合并房室结双径路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讨论  ( 1)本例因种…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是指发生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病人的室性心动过速,占室性心动过速的10%左右。根据起源部位不同又分为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LIVT)和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RIVT)。前者多起源于左室室间隔,后者多起源于右室流出道。2000年9月~2003年12月,我院经射频消融治疗IVT9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