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单核细胞在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PM/DM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及其受体P55、P75和核因子(NF)kB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PM/DM的单核细胞上TNF-α、P55、P75及NFkB均高表达:单核细胞可通过表达TNF-α、P55、P75及NFkB而参与PM/DM发病。  相似文献   

2.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外周血白细胞EB病毒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已知EB病毒感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SLE等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关[1]。为探讨EB病毒与皮肌炎(DM)/多发性肌炎(PM)的关系,我们应用PCR技术对DM/P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的EB病毒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一)病例:DM和PM共40例,男8例,女32例;年龄18~65岁,平均3961±1286岁。其中DM18例,PM22例。均符合Bohan等[2]的诊断标准,且均无并发恶性肿瘤。正常对照组选自健康志愿者40例,年龄和性别与患者组匹配。(二)试剂:采用上海复生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的PCR检…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olymyositis,PM/dermatomyositis,DM)是以侵犯骨骼肌为主,可累及肌肉、肺、肾等多个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患者多因肺间质病变、肿瘤等并发症死亡,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以及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但不良反应大,对相关并发症的效果不理想。而干细胞移植治疗是作为当前治疗难治性PM/DM的一种手段。本文从PM/DM的治疗现状出发进行综述,以期为PM/DM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与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PM/DM)发病机理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检测了 2 4例 PM/DM患者和 18例正常人 TN Fα水平 ,并分析了其与临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  18例正常人血清中未测出 TN Fα,而 2 4例患者中 9例 TN Fα水平升高。可测出TNFα的 PM/DM患者组与未测出患者组比较前者具有 :1高尿肌酸水平 (P<0 .0 1) ;2低尿肌酐水平 (P<0 .0 5 ) ;3血沉高 (P<0 .0 1) ;血清肌酶两者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TNFα水平与 PM/DM的活动性相关 ,TNFα可能在 PM/DM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住院诊断的35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首诊确诊率为48.6%,误诊率为51.4%,误诊的病种达7种,并发恶性肿瘤7例,占20%,其中鼻咽部肿瘤4例,占11.4%,本文提示,中老年患者出现眶周皮肤水肿红斑,Gottron氏征,四肢肌肉疼痛,乏力,必须进一步做相关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同时查找是否并发内脏肿瘤,尤其鼻咽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HMC)活化和凋亡的状态。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PM/DM患者的PBMC上凋亡相关分子Fas、FasL和bcl—2等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PM/DM患者PBMC上Fas、FasL和bcl—2分子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PM/DM患者的PBMC存在异常活化和凋亡,与PM/DM的免疫学病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0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女之比为1:1.87,发病年龄13~81岁,平均51.52岁.58例皮肌炎患者以皮肤症状为首发症状者占62%,皮肤损害中以双上眼睑紫红斑最多,占70%.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磷酸激酶(CPK)阳性率分别为74.3%和51.4%,抗Jo-1抗体阳性率为1.4%.肌活检肌炎性和肌电图肌源性改变分别为90%和56.9%.恶性肿瘤伴发率约为12.9%.结论:45岁以上的患者要注意对恶性肿瘤的筛查.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均为特发性横纹肌非化脓性炎性肌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有一定的遗传易感基因,与种族有关,感染、肿瘤、药物等也与发病相关.发病机制目前主要认为与免疫相关,存在自身抗体、淋巴细胞的异常,此外,凋亡机制的过分激活、氧化物的直接损伤也是重要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研究NF-κB在DM/PM患者骨骼肌的表达情况,以及DM患者血清体外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NF-κB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NF-κB在DM/PM中的相关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法对25例DM/PM患者骨骼肌中的NF-κB(P65)进行检测,取16例DM患者治疗前和6例治疗后的血清加入体外培养的HUVEC中,用细胞免疫组织化法检测HUVEC株NF-κB(P65)的表达.结果 NF-κB(P65)在DM/PM患者骨骼肌内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肌纤维中表达上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对照组无表达;DM患者治疗前血清体外作用HUVEC 6h后,(11.126±1.920)%细胞表达阳性,24h后细胞的阳性率上升到(17.048±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血清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NF-KB(P6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97±0.609)%(6h)和(11.273±0.643)% (24h),二者均低于相应的治疗前表达率(P<0.01).结论 NF-κB在DM/PM肌肉微血管肌纤维的炎症性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DM患者血清中可能有激活NF-κB的成分.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是原因不明的肌肉炎症性疾病,很可能与免疫学紊乱有关。细胞免疫的紊乱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研究显示侵入肌组织的细胞大多数为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后者位于血管周围,接近肌纤维但不进入肌膜,除非有纤维变性,有时巨噬细胞参与吞噬过程。PM 患者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对培养中的人胚胎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具细胞毒作用;如在体内和体外经用免疫抑制剂处理,则细胞毒活性减弱。其它研究也证明在体外淋巴细胞对肌抗原起增殖反应或产生淋巴因子。从PM 患者肌肉洗脱的淋巴细胞同样地对肌纤维产生一种具有有害活性的淋巴因子。在实验室内,反  相似文献   

11.
我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糖皮质激素受体与HSP90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以探讨其表达水平同糖皮质激素疗效的相关性[1-3]。  相似文献   

12.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性肌肉疾病,常伴发恶性肿瘤,常见的为卵巢癌、乳腺癌、肺癌、胃肠道肿瘤等,而鼻咽癌在亚洲国家较常见.恶性肿瘤相关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可能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男性患者、血沉增高、严重的皮损等,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肿瘤细胞与肌细胞之间相似抗原的交叉免疫反应等.血清自身抗-155抗体是癌症相关性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的血清学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 atomyositis,DM)的肌电图特征。方法对65例PM和DM患者的肌电图进行分析。结果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55例,神经源性损害2例。肌源性损害主要表现为插入电位延长(19.29%)、出现自发电位(45.18%)、运动单位电位(MUP)时限缩短(67.54%)、MUP波幅降低(17.98%)、多相波增多(42.11%)、重收缩波型异常(41.67%)。股四头肌、胫前肌异常率显著高于三角肌、肱二头肌(P<0.05),胫前肌MUP时限缩短,多相波增多阳性率最高。结论肌电图检查是诊断PM和DM的重要手段,选择股四头肌、胫前肌进行EMG检查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 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检测PM/DM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MBC)中MMP-2和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MP-2、MMP-9在PM/DM患者外周血PMBC中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其中MMP-2为正常人对照组的2.41倍、MMP-9则为1.66倍。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MMP-2、MMP-9在PM / DM 患者外周血PMBC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与其mRNA表达结果一致。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可能在PM/DM的发生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但在不同的人群中并不相同。感染可能会引起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发病。肿瘤与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相关。皮肌炎的原发损害可能在毛细血管 ,多发性肌炎主要是由肌肉内浸润的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肌细胞。目前认为这个杀伤机制主要是通过穿孔素和颗粒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表达异常对于肌炎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发病与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来自东北地区DM/PM患者的49份外观正常皮肤、32份肌肉及56份外周血标本提取的DNA,以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鉴定.采用ELISA法检测66例DM/PM患者及56名健康献血员血清中EB病毒ZEBRA/IgG.结果:DM/PM组6份外观正常皮肤、7份肌肉及8份外周血标本中检出EB病毒DNA,正常对照组仅1例外周血标本中检出EB病毒DNA,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PM组ZEBRA/IgG抗体的阳性率为42.86%.2例DM并发鼻咽癌患者肌肉和外周血标本EB病毒DNA及ZEBRA/IgG同时阳性,除以上2例外,DM患者肌肉组1例、外周血组1例、PM患者外周血组1例EBV DNA与ZEBRA/IgG同时检出阳性.结论:EB病毒感染可能与皮肌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伴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年来收治的22例DM/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统计其合并恶性肿瘤的种类,与DM/PM发病的先后顺序及时间关系,并对患者进行年龄、性别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比较。结果DM/PM合并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2.29%,肿瘤类型多样,以肺癌、胃癌、鼻咽癌等为主。40岁以上年龄组DM/PM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危险性高于40岁以下年龄组。伴发恶性肿瘤的DM/PM患者ESR、AST、CK、LDH及ALP的水平较不伴发恶性肿瘤患者高。结论年龄大于40岁,ESR、CK等升高为DM/PM伴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中CD45RA+、CD45RO+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应用双色荧光标记抗体、流式细胞仪对PM和DM外周血CD45RA+、CD45RO+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结果: (1)PM和DM的PBMCs中CD45RA+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CD45RO+细胞和CD45RO+/RA+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M的CD45RA+细胞显著低于DM(均P<0.05).(2)在PM的CD4+亚群中,CD45RA+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和DM,CD45RO+细胞和CD45RO+/RA+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3)在DM的CD4+亚群中,CD45RA+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5RO+细胞和CD45RO+/RA+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4)在CD8+亚群中,PM和DM的CD45RA+、CD45RO+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但CD45RO+/RA+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PM和DM自身免疫发病过程中PBMCs和CD4+、CD8+亚群中的CD45RO+、CD45RA+细胞可能起重要作用,PM和DM在免疫学方面存在一定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感染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中和试验分别检测16例PM/DM患者和10例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中肠道病毒核糖核酸(RNA)和抗体滴度。结果 16例PM/DM患者中肠道病毒糖核酸检出率为50。.0%,病毒中和试验中和抗体阳性率12.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皮肌炎/多发性肌炎(JDM/PM)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年1月~2004年12月诊治的17例JDM/JPM。结果主要有肌无力、肌痛或肌压痛、关节疼痛和发热等;存在肺、心脏、胃肠道、肾损害,未见伴恶性肿瘤和钙质沉着者;LDH、HBDH、AST、CPK、α2、γ球蛋白升高,HB降低,ESR增快,RF阳性;EMG示肌源性改变,肌活检异常。结论本病以肌肉症状最多见,肌酶升高显著,以心、肺损害多见,经激素治疗均有所缓解,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