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 CT仿真内窥镜 (CTVE)在鼻内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拟诊鼻与鼻窦病变患者 4 7例 ,分别行 CTVE和鼻内镜检查 ,分别记录两种检查结果并作对比分析 (χ2 检验 ) ,结果 :CTVE和鼻内镜均能清晰显示鼻窦内病变位置及表面情况 ,有良好的一致性。 CTVE还能从多角度无创地观察病变 ,补充鼻内镜检查的不足。结论 :CTVE能准确显示病变 ,为鼻内镜手术提供有价值的术前参考。  相似文献   

2.
白尚杰 《吉林医学》2013,(25):5135-5136
目的:分析CT仿真内窥镜技术(CTVE)在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择耳鼻喉科自收治的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在鼻窦内镜手术围手术期分别使用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和纤维内窥镜,然后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显示鼻腔器官腔壁或腔内的病变形态的效果,与纤维内窥镜显示的效果类似。并且可以从窦口的远端对病变情况进行观察。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诊断患者29例,准确率为96.7%;纤维内窥镜诊断患者为27例,准确率为90.0%;两组诊断的准确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VE技术不但可以作为鼻窦内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无创伤的诊断手段,也是纤维内镜的补充,但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9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天其  田蓉  刘鹤 《四川医学》2010,31(8):1083-1084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原因及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炎96例,分析其临床表现、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特征及手术疗效。结果 96例患者经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显示,鼻腔均有不同程度解剖异常和病变特征,术后病理学检查均发现真菌丝,随访6个月-2年,治愈85例(88.54%),显效9例(9.38%),无效2例(2.08%)。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与鼻腔解剖异常及病变有关系,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是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法,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6例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下切除患者的术前病情评估、治疗和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8例Ⅰ期和22例Ⅱ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经鼻内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3例Ⅱ期和3例Ⅲ期患者行鼻内镜加Caldwell-Luc术.手术效果良好,随访2~7年,共有2例复发,无恶变患者.结论 术前行鼻内镜、CT、MRI检查,可以确定病变范围,根据病变范围决定手术方式,经鼻内镜可以彻底切除Ⅰ、Ⅱ、Ⅲ期病变;Ⅳ期病变仍需传统鼻侧切开.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88例鼻源性头痛患者进行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确定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的部位和程度,并进行相应的鼻内镜手术矫正.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67例,占76.1%:显效14例.占15.9%;无效7例,占8.0%.临床总有效率为92.0%.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由鼻腔鼻窦的异常解剖结构或疾病引起的鼻源性头痛,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准确,去除病灶彻底,治疗效果良好,采取合适对应的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此类头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39例患者均经鼻内镜治疗,其中2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行鼻窦病变清除术,术中彻底清除病变组织;13例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行鼻窦清创术,将受累的鼻窦黏膜及骨壁广泛切除,术后使用抗真菌药物巩固治疗。术后6个月至1年随访39例病例均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手术视野清楚,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彻底切除病变组织,伤口愈合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全海凤 《华夏医学》2012,25(5):806-809
鼻内镜手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建立,目前已经成为鼻外科系统的主干技术。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建立鼻内镜诊断技术,90年代开展内镜鼻窦手术。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y sinus surgery,FESS)主要用于治疗鼻窦病变,多用于慢性鼻-鼻窦炎和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有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及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治疗23例鼻及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明确,术前行鼻内镜检查、鼻窦CT及MRI,全身或局部麻醉鼻内镜下行肿物切除术,尤其是辨清其基底及起源地,并完整彻底切除鼻及鼻窦病变组织,是有效防止复发的关键。结果经鼻内镜手术治愈22例(95.7%),有效1例(4.3%),术中出血少,22例随访2~6年未见复发,1例1年后复发,经鼻内镜联合柯-陆径路再次手术,术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及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创伤小、出血少、复发率低,彻底切除及术后随访至关重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仿真内镜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e,CTVE)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疑诊先天性巨结肠的33例新生儿术前行钡剂灌肠造影检查,8例确诊者行CTVE三维重建,并分别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33例患儿均经手术证实为先天性巨结肠,钡灌肠检查确诊24例,CTVE三维重建8例均阳性,诊断分型与钡灌肠一致。结论 CTVE是一种无创显示结肠病变的诊断方法,可用于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和出现的并发症.方法: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及随访观察.结果:根据FESS-97海口标准,治愈53例(71.6%),好转14例(18.9%),无效7例(9.5%).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安全、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In achalasia oesophagoscopy should be used to rule out definitely carcinoma of the cardia involving the myenteric plexus of the lower oesophageal sphincter. An easy passage of the instrument through the narrow terminal segment is characteristic but not always possible due to extreme distortion. Syncopal attacks are rarely encounter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内镜直视下研究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病变残留比率和残留的部位。方法对107例腺样体增生肥大患儿,其中腺样体Ⅱ度肥大64例,Ⅲ度肥大43例,先行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然后在内镜直视下观察是否有病变残留以及病变残留的大小和部位,对有病变残留的患儿在内镜直视下应用切割吸引器切除腺样体残留组织。结果行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的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残留,显著残留率(病变残留最大径超过1cm)53.1%(57/107),其中腺样体Ⅱ度肥大显著残留率25.0%(16/64),Ⅲ度肥大95.3%(41/43),残留位于腺样体上极35例(61.4%)、腺样体靠近圆枕处28例(49.1%)、腺样体下级16例(28.1%)。结论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极易遗留病变组织,部位包括腺样体上极、腺样体靠近圆枕处、腺样体下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研究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的方法及手术中的要点。方法:46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其中Ⅰ型106例,Ⅱ型228例,Ⅲ型134例,术前予以抗生素、激素、稀化粘素等药物,均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手术采用Messerklinger基本术式,摘除鼻息肉,切除钩突,开放筛窦后清理中组筛房至筛顶,然后清理前组筛房和眶上筛房,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根据病情、CT结果和术中所见扩大额窦和蝶窦口,同期治疗合并存在影响鼻腔通气引流的病变,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及时清理鼻腔痂皮、囊泡、小息肉及肉芽组织,合理规范用药,直至术腔完全上皮化。结果:治愈350例(74.79%),有效96例(20.51%),无效22例(4.7%),总有效率95.3%。主要并发症是术中出血、眶纸板损伤,术后鼻腔粘连、窦口粘连、闭塞等。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传统鼻窦手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能、术中保持术野清晰、彻底清除病灶、正确处理中鼻甲、同期处理影响鼻腔通气的病变、规范的术后随访是防止手术并发症和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7.
Endoscopy has gained fame and acceptance due toits proven value in its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aspects. Quality levels of endoscopy practice hasbeen benchmarked as the the only way to maximize  相似文献   

18.
Endoscopy has gained fame and acceptance due to its proven value in its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spects. Quality levels of endoscopy practice has been benchmarked as the the only way to maximize the benefits of this wonderful medical innovation. Practitioners, patients and all parties involved in delivering and benefiting from this service should be interested in upgrading and modernizing endoscopy into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9.
单纯内镜下颅内病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内镜(EN)下颅内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应用内窥镜技术治疗各种颅内病变38例,其中梗阻性脑积水18例,透明隔囊肿10例,单侧室间孔阻塞4例,鞍上囊性颅咽管瘤2例、鞍上巨大囊肿2例。蛛网膜囊肿2例。结果:随访3~21个月。本组除4例梗阻性脑积水及1例透明隔囊肿外,治疗均有效(86.8%)。并发症最常见的为术后发热,其次为硬膜下积液,脑室出血。结论:神经内窥镜治疗颅内某些病变,手术副损伤小,疗效确切。要求选择适当的适应证和掌握神经内窥镜手术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