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治疗婴幼儿发热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婴幼儿外感发热患儿施以中药灌肠、穴位敷贴、中药擦浴,并在此药基础上施以中医护理。结果:经过治疗、护理总有效率达95%。结论:对于单纯的婴幼儿外感发热,中药灌肠、穴位敷贴、中药擦浴能清热解表,发散外邪。  相似文献   

2.
从中药灌肠和直肠滴注治疗、熏洗和洗浴疗法、穴位贴敷疗法、推拿按摩疗法、针刺与放血疗法、刮痧疗法等疗法分析了近5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应用现状,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小儿外感发热中医外治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儿外感发热的中医外治法。方法:分析近15 a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外治法文献。结果: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方法主要有:针灸、推拿、刺血疗法、刮痧、拔罐、敷贴、滴鼻、雾化、直肠给药、擦浴等。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方法多样,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从穴位贴敷、灌肠、穴位注射、针灸、腹部推拿、耳穴贴压、灸法等单法及针灸结合中药敷贴、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敷脐、耳穴贴压结合摩腹等联合疗法综述了近5年功能性便秘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辨证推拿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消化科诊疗的90例腹泻患儿,按照单双数抽签法分成对照组(45例)和联合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联合组于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予以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辨证推拿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联合组腹泻、呕吐以及发热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日排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粪便性状和呕吐分值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辨证推拿更有利于改善腹泻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外感发热主要指因外界温热疫毒之气或六淫之邪侵入机体,造成的脏腑阴阳失调、营卫失和等症状,通常伴随不同的临床表现,在小儿临床中较为常见,具有病程短、起病急及传变速度快等特点。通过分析贴敷、洗浴、涂膜、滴鼻、推拿及雾化吸入等中医方法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护理疗效,旨在为小儿外感发热中医护理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基于多模式理念探讨中医外治恶性肠梗阻的思路。目前中医外治恶性肠梗阻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灌肠/滴肛、针灸、穴位敷贴,大多局限于灌肠/滴肛、针灸两个主要方面的联合。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大背景下,建议采用"病证结合"的模式进行思考,对于晚期、高龄、恶病质、危重症、无手术适应证、终末期恶性肿瘤合并恶性肠梗阻的患者,提倡早期、全程、有机地选择联合应用中药灌肠/滴肛、针灸、穴位敷贴、推拿、熏蒸、刺络拔罐等中医外治法。  相似文献   

8.
叙述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如何对小儿发热进行中医护理。从病情观察、饮食护理、中药洗浴疗法、中药灌肠疗法、中药贴敷疗法、推拿疗法、针刺疗法和中药滴鼻法等方面记录护理规范与相关注意事项,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更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便秘的患病率逐年增高。中医认为便秘的病因为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笔者阅览了大量的文献,现将中医对气滞型的便秘的研究归纳总结成文,其中包括了中医对气滞型便秘病机的认识、中药对气滞型便秘的治疗进展、针灸对便秘的治疗进展,针灸治疗便秘又包括毫针刺法、针药结合、针灸结合推拿、穴位敷贴及穴位注射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库3个数据库2012年之前文献中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录入处方,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30余年小儿外感发热的推拿选穴规律。结果:共筛选小儿外感发热推拿处方57个涉及60个穴位,其中41个为小儿推拿特定穴,应用频次占所有选穴频次的78.66%;得到穴位组合共81个,其中35个两穴组合、31个三穴组合、13个四穴组合、2个五穴组合。结论: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选穴以小儿推拿特定穴为主,核心穴位组合为天河水、肺经、天门、坎宫、太阳、六腑6穴,可以作为小儿外感发热的基础推拿处方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方法有单方治疗、复方辨证分型治疗、灌肠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疗效肯定,尤其是中药保留灌肠,可以直达病所,新近发展的一些特殊治疗方法,如穴位敷贴、气流弥散结肠导入疗法、中药灌肠加毫米波辐照治疗、肛肠内热磁疗法、穴位埋线等,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2.
针灸按摩治疗外感高热两则云南中医学院管建红,吴帆(650011)中医治疗高热方法很多,除了口服汤剂、九散剂外,传统的针灸、推拿等方法,也很有效.笔者曾用针灸、推拿治愈了数例外感高热患者,兹选典型病例2例如下:例卫阳某,女,18岁、主诉:发热头痛1天,...  相似文献   

13.
治疗颈性眩晕的方法很多,相对于西医的手术、物理疗法,中医的体针疗法,头针疗法,腹针疗法,电针疗法,火针疗法,钩活术针刺,针刺配合中药穴位敷贴,针刺配合药物服用,针灸配合推拿手法,针灸配合高压氧法,艾灸疗法,小针刀疗法,放血疗法,穴位注射法,耳穴疗法,推拿法,药物熏蒸等治疗方法则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解剖特点、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决定了小儿易反复患呼吸道感染。中医外治疗法如针灸、穴位敷贴、推拿按摩、穴位注射等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5.
摘要:基于近10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相关文献,梳理总结了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各种外治法,文献研究发现推拿、刺血、针刺、中药灌肠、中药贴敷、熏洗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提供了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该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社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目前,西医主要用对症治疗,效果不甚满意,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其相比较而言,中医对于FD的辨证治疗效果显著,尤其是近年来针灸推拿法以成本低、有效避免口服西药及药物不良反应、易操作、治疗方法多样化等优势对FD的治疗方面效果显著。为进一步探究最适宜于临床开展且经济可行的新型中医外治治疗的方法,本文将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从针灸治疗、推拿疗法和联合疗法等方面对FD的针灸推拿治疗最新进展做以下综述。针灸治疗方法有针法、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注射和穴位贴敷。其中,针法主要治疗方法有毫针疗法、电针疗法和腹针疗法,针法能改善FD临床症状,但依存性较差。灸法治疗方法有热敏灸、温和灸和天灸,灸法可有效提高依存性,作用温和且无创,但相关临床研究较少。推拿疗法主要有脊柱推拿、腹部推拿和捏脊。就推拿治疗方面,文中列举了王晓伟、纪晓松和杨显清的对照试验。在捏脊方面,本文介绍了韩志瑾的捏脊联合药物治疗的对照试验。联合疗法有穴位贴敷配合艾灸、中药足浴与穴位敷贴和温和灸配合穴位敷贴。在联合治疗方面,文中介绍了陈丽荣、王凤丹和金国栋利用联合疗法成功治疗FD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并分析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及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技术相关需求,为中医医院护士针对性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取自制的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广安市社区居民中医就诊行为及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对627名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以及871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纳10位相关专家建议。结果: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的中医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优良率为69.22%~95.69%;对超过20项中医护理技术的掌握熟练度排名(取前5名)为耳穴压豆、穴位敷贴、拔罐、中药熏洗、刮痧;对中医护理技术培训需求排名(取前5名)为拔罐、穴位敷贴、中药熏洗、蜡疗、中药泡洗。超过86.40%的社区居民认可中医护理技术,超过91.39%的社区居民进行过中医护理技术治疗;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技术需求排名(取前5名)为中药应用、拔罐、刮痧、推拿技术、穴位敷贴。专家从知识储备、感情以及技术操作3个层面制定了10项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中医护理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结论: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的中医护理知识储备、技术操作仍存在缺陷,对相关中医护理技术培训需求强烈;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技术认可度及需求度较高;专家所提出的培训方案合理可行。广安市社区医院应基于上述需求针对性地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相关培训,优化护士中医护理行为模式,满足患者需要。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来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查阅近10年来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综述采用针刺、温针、灸法、穴位注射、蜂针、穴位敷贴、针灸配合拔罐、针灸配合推拿、针灸配合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多种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情况,分析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循证医学指导下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是今后针灸临床研究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9年5月15日讯:日前,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印发《浙江省"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明确31项"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其中包括中医护理服务。根据《实施方案》,"网约护士"可对患者实施刮痧、拔罐、麦粒灸、隔物灸、悬灸、穴位敷贴、中药涂药、中药热熨敷、中药离子导入、穴位注射、耳穴贴压、经穴推拿、中药灌肠等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中医外治小儿发热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明 《江苏中医》1997,18(6):47-48
本文综述了小儿发热的外治法有穴位敷贴、直肠给药、洗浴疗法,滴鼻疗法等。具有用法简单,退热疗效较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