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1],将导致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并伴随生活质量降低[2]。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消化道症状明显重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3-4],产生病耻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负担。帕金森病专科护士为帕金森人群护理提供科学、高效的护理方案,发挥其职能及核心作用。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系统分析,截至2016年,由于全球年龄标准化PD患病率较1990年增加74.3%。全球有6 100万人患有帕金森病,其中290万人(47.5%)为女性,320万人(52.5%)为男性[5]。因此,PD患者从住院期到门诊复诊最后过渡到家庭护理[6],均需不同水平的护理援助。帕金森病专科护士(Parkinson’s disease nurse specialist,PDNS)可以维持和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步态姿势障碍等运动功能障碍[1]。该病的患病人数逐渐增加,预计在2030年达到500万,对家庭及社会将带来极大的负担[2]。目前除运动训练外,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也开始尝试用于PD的治疗[3]。小脑与皮质和皮质下结构存在着广泛联系,通过对小脑的神经调控可以影响这些远隔区域的活动[4]。  相似文献   

3.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引起[1]。与PD的运动症状一样,其非运动症状同样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排尿功能障碍作为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表现为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夜尿增多等症状。米拉贝隆是一种强效的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国内外应用于治疗OAB有较好的疗效[2]。但在伴OAB的PD患者中应用较少,本次研究旨在探讨米拉贝隆治疗PD伴OAB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鑫宇  尤红  张敏  文明明  张展 《中国康复》2024,39(3):177-181
<正>帕金森病(Parkinso’s disease, PD)是一种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为主、多系统受累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病,现阶段的治疗手段均无法将其治愈,一旦患病需终身服药[1]。近几年PD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2030年我国患病人数将达到近500万人,约占全球患病人数的一半[2]。  相似文献   

5.
<正>帕金森病(PD)是一种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性、死亡,以残存神经元细胞质内α-突触核蛋白(α-syn)聚集形成路易小体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运动障碍性疾病[1]。目前PD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其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社会负担也逐渐加重,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PD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虽然研究表明PD特征性α-syn病理沉积物首先出现在肠神经系统(ENS)[2],与肠道微生物群引起的肠道局部炎症有关,但其中具体的细胞及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6.
<正>硬化性苔藓样变性(lichen sclerosus, LS)是由Hallopeau于1887年首次提出[1],男性硬化性苔藓样变性(MGLSc)早些年因其三大典型临床症状:表皮干燥、病变组织皮下动脉闭塞、龟头炎,Stuhmer又将其称为干燥闭塞性龟头炎(Balanitis xerotica obliterans, BXO)[2]。而在1976年,“干燥闭塞性龟头炎”的疾病名称已被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学会正式废除[3]。关于LS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尚无定论[4-5],本文围绕以上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缓和照护[1](palliative care,PC)旨在解决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和照护者身体、心理、社会和灵性等四个方面的需求,相较于常规照护[2],其可明显改善患者和照护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医疗系统资源再分配,因此各大指南推荐[3]将缓和照护整合至癌症治疗过程中。尽管缓和照护有诸多好处,但在急需这些服务的癌症患者中,却未得到充分利用([4]。  相似文献   

8.
李丹  刘玲玉  靳令经  王茹 《中国康复》2023,38(10):621-625
<正>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脑卒中是我国乃至全球成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2]。脑卒中患者常遗留肢体运动功能障碍[3],73%~88%的首次脑卒中患者和55%~75%的慢性脑卒中患者可遗留上肢运动障碍[4-5],尽管物理治疗、强制性运动疗法等多种康复治疗技术已经应用于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仍有约20%~30%的患者不适用这些康复策略[6]。因此,探索新的、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是在进行推理、理解和学习等复杂认知任务中一种大脑对信息临时存储和加工的能力[1—2]。该能力与推理、流动智力等高级认知功能有关[3—4],其提升有助于增强人在需要更加复杂思维和行动任务时的表现[5]。此外,许多神经精神类疾病的发生常伴随工作记忆障碍。例如,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除妄想、幻觉、语言混乱、精神运动行为障碍外,工作记忆障碍也是患者核心症状之一,且被认为是疾病预后和转归的重要预测因子[6]。目前针对提升工作记忆的药物效果有限,迫切需要其他针对改善工作记忆的创新型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0.
<正>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损伤,其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无力、痉挛、运动协调异常以及运动控制障碍等。80%脑卒中患者在首次发病后存在上肢运动功能障碍[1],即使经过6个月的常规康复训练后,仍有65%的脑卒中患者遗留上肢运动功能障碍[2]。  相似文献   

11.
<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若不接受规范化治疗,大部分会出现全身多关节骨质破坏,导致功能丧失,甚至可致残[1]。研究显示[2],关节病已成为女性致残者的首要致残疾病,并且RA致残占其中的79.4%,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负担。目前,RA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一直以来,免疫系统异常被认为是介导RA发病的重要机制[3]。有研究发现~([4]0,CD4+T细胞在风湿性疾病患者中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据最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显示,我国各种神经疾病致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群体呈现年轻化的趋势[1]。而CI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各种精神疾病患者其他功能的康复,这已成为当前神经疾病研究的热点问题[2—3]。CI的康复治疗提倡尽早筛查,及时综合干预,具体措施包括危险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3.
<正>食道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GEV)为肝硬化最常见并发症类型,而食道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是肝硬化最常见致死原因之一[1]。近年来患者疾病管理和自我护理能力在疾病康复过程中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作用[2]。护理行为感知模式护理主要是指从患者关怀角度出发而实施护理干预措施[3]。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慢性疾病,2021年全球约5.37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1]。研究表明[2],指导患者建立有效的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疾病进展最为关键的手段之一。严肃游戏(Serious game,SG)是电子游戏的一大分支,国际游戏开发者协会的罗卡将其定义为不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游戏[3]。SG作为一种新颖的健康教育工具,能够有效增强患者自我管理的动机和能力,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管理[4-5]。  相似文献   

15.
<正>全球疾病负担2019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患者达2876万人,其中缺血性卒中占比84%,是我国第三大死亡原因[1]。偏瘫是脑卒中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占比1/3—1/2,严重影响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2]。姿势控制训练以运动控制训练为主,结合视觉、触觉、本体觉训练,强化神经肌肉反应及肢体控制能力,纠正异常运动姿势,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3]。  相似文献   

16.
<正>斯蒂尔病本是指系统型起病幼年型慢性关节炎,是一种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但相似的疾病也可发生于成年人,即称为成人斯蒂尔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1]。该病发病年龄以15~25岁和36~45岁居多[2],男女发病率相似,发病率估计为每年0.34/10万[3],在法国,发病率略低,约每年0.16/10万[4]。临床特征多为发热、  相似文献   

17.
<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chronical disease,NCD)简称慢性病,包括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1]。其起病隐匿,病情复杂、病程时间长且易并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2]。基于其慢性进行性的疾病特点,需要照顾者全职承担繁重的日常照护及提供经济、情感支持,长期以往易出现身心疲倦、情绪消极等,身心资源严重消耗,从而影响自身健康及照护质量[3]。Hudson等[4]研究发现,43%的慢性病患者照顾者表示需要适时脱离照护工作以获得身心恢复。  相似文献   

18.
<正>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发生率高于恶性结节[1-2],发病原因主要为患者出现甲状腺炎症以及自身的免疫性疾病导致[3]。早期鉴别患者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并及时诊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4]。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可以较为准确的鉴别和诊断甲状腺结节,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固醇调和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是参与机体胆固醇代谢调控的相关因子,也是脂肪酸合成的重要核转录因子,其在多种肿瘤中呈现异常高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有研究发现,SREBP1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是甲状腺癌的癌基因和促增殖因子[7]。本研究主要探讨CDUS联合SREBP1检测对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仍持续上升,防治心血管病迫在眉睫。身体活动减少已被充分证实是心血管病患者健康的危险因素[1—2]。运动康复是心血管病患者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已成为IA类推荐,但世界范围内运动康复参与率仅20%—50%,发展中国家比例更低[3]。  相似文献   

20.
<正>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2型糖尿病(T2DM)是两种相互关联的代谢性疾病。有研究[1]报道,约有55.5%的T2DM患者伴发NAFLD,在对其进行活检后发现约17%患者存在晚期纤维化。NAFLD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约2.2倍[2]。二者共存不仅可以加快NAFLD的进展,同时也增加了患有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3]。血清25(OH)D具有抗纤维化、调节肠道稳态、胰岛素增敏等作用,并可能参与NAFLD的发病机制及进展[4]。25(OH)D可用来评估人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25(OH)D与初诊T2DM合并NAFLD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