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究血浆内皮素(ET)-1、D-二聚体(D-D)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预后的关系.方法 158例行rt-PA静脉溶栓的老年ACI患者接受治疗30 d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依据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71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和陷窝蛋白1(Cav-1)用于评估急性脑梗死(ACI)溶栓治疗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CI患者90例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治疗90天后改良版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成预后良好组(n=33)和预后不良组(n=57)。对2组基线资料等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对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究ACI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PTX3和Cav-1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t=4. 369,P=0. 000; t=20. 252,P=0. 000)。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间隔时间(OR 1. 368,95%CI0. 343~5. 446)、血糖(OR 1. 257,95%CI 0. 917~1. 724)、尿激酶剂量(OR 1. 116,95%CI 0. 530~2. 351)、PTX3(OR2. 659,95%CI 0. 689~10. 262)、Cav-1(OR 3. 096,95%CI 0. 644~14. 879)等5项指标是ACI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PTX3诊断的临界值为2. 38μg/L,灵敏度为84. 21%,特异度为75. 76%,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839(95%CI 0. 741~0. 937); Cav-1诊断的临界值为21. 70μg/L,灵敏度为75. 44%,特异度为69. 70%,AUC为0. 842(95%CI 0. 744~0. 940);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1. 23%,特异度为72. 73%,AUC为0. 947(95%CI 0. 896~0. 999)。结论间隔时间、血糖、尿激酶剂量、PTX3和Cav-1是ACI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血清PTX3和Cav-1单独或联合检测可用于预后不良程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尿素水平与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在我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2例。在溶栓治疗后(90±3)d应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预后评定,mRS评分0~2分为临床预后良好,mRS评分3~6分为临床预后不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血尿素水平与临床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血尿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不良临床预后相关;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和原因不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相对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素(OR=1.309,95%CI:1.080~1.587,P=0.006)、NIHSS评分(OR=1.321,95%CI:1.205~1.447,P=0.000)、心房颤动(OR=3.782,95%CI:1.384~10.335,P=0.010)是不良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血尿素水平是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d不良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 选择210例ACI患者,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90 d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52例、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158例。治疗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NT-proBNP。用Pearson或Spearman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对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NIHSS)评分、空腹血糖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CYP2C19基因多态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N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静脉溶栓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99例,根据溶栓3个月后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2组,mRS评分0~2分为良好转归组66例,3~6分为不良转归组33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DWI-ASPECTS评分、溶栓3个月后mRS、溶栓3个月后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不良转归组比较,良好转归组年龄和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降低,DWI-ASPECTS评分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7,95%CI:1.019~1.180,P=0.013)、入院NIHSS评分(OR=1.207,95%CI:1.025~1.421,P=0.024)、DWI-ASPECTS评分(OR=0.543,95%CI:0.343~0.858,P=0.009)是不良转归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DWI-ASPECTS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87(95%CI:0.822~0.951),预测不良转归的最佳临界点为5.5,敏感性为84.8%,特异性为81.8%。DWI-ASPECTS评分与MBI呈正相关(P=0.000)。列联分析显示,DWI-ASPECTS评分与血管再闭塞、出血、缺血再灌注损伤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 DWI-ASPECTS评分是评估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转归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脑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检测患者入院第2天外周血中血管生成素1水平。按照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和预后不良组(3~6分)。ROC曲线被用于评估血管生成素1对预后不良诊断价值,观察血管生成素1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32例患者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患者血糖、甘油三酯水平,合并心房颤动比例、脑卒中史、治疗前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血管生成素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管生成素1诊断短期预后不良的最佳临界点为3.02 ng/mL,灵敏度为63.2%,特异度为78.4%。ROC曲线下面积为0.74。溶栓前血糖、甘油三酯、血管生成素1、治疗前NIHSS评分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1.654、1.549、1.224、2.777,均P <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生成素1降低者预后不良,血管生成素1或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40例A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访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96例和预后较差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相关因素、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区域软脑膜评分(rLMC)],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ACI预后的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rLMC得分预测ACI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 预后较差组与预后良好组相比,有高血压病史比例、入院时NIHSS更高,rLMC评分更低(χ2/t=27.003、4.136、5.390,P 0.05);Logistic回归显示:高血压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是影响ACI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1.687(1.052~2.706)、2.460(1.358~4.454),P 0.05],入院时rLMC评分是影响ACI预后的保护因素[OR(95%CI)=0.406(0.226~0.731),P 0.05)];ROC曲线显示,rLMC是预测ACI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667(P 0.05)。结论 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是影响ACI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发病早期评估rLMC有利于评估患者病情、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联合NIHSS评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151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收集实验室及临床相关资料,统计溶栓前血浆NLR和NIHSS评分。根据发病90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93例)和预后良好组(58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用ROC曲线分析NLR、NIHSS评分与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关系及其预测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溶栓前NIHSS评分及NLR均高于预后良好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血浆NLR及溶栓前NIHSS评分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溶栓前血浆NLR及NIHSS评分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20(95%CI 0.639~0.800,P=0.001),0.761(95%CI 0.683~0.840,P=0.001)。结论 溶栓前...  相似文献   

9.
背景新型炎性因子促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作用的证实使其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研究成为热点。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胱抑素C(Cys C)水平与ACI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CI患者267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8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ACI患者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轻度组,NIHSS评分4分)99例、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中度组,NIHSS评分为4~15分)156例、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重度组,NIHSS评分15分)12例;根据治疗3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AC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n=216)、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n=51)。比较对照组与病例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对照组与病例组受试者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短期预后患者血清Lp-PLA2、Hcy、Cys C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血清Lp-PLA2、Hcy、Cys C水平对ACI及其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对照组与病例组受试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及血清Lp-PLA2、Hcy、Cys 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Lp-PLA2、Hcy水平高于轻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Lp-PLA2、Hcy水平高于中度组(P0.05);轻度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高于中度组但低于重度组(P0.05)。(3)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Lp-PLA2、Hcy、Cys C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4)ROC曲线显示,血清Lp-PLA2水平预测AC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3[95%CI(0.948,0.979)],血清Hcy水平为0.985[95%CI(0.977,0.993)],血清Cys C水平为0.779[95%CI(0.733,0.825)]。血清Lp-PLA2水平预测ACI患者短期预后的AUC为0.821[95%CI(0.751,0.892)],血清Hcy水平为0.719[95%CI(0.637,0.800)],血清Cys C水平为0.664[95%CI(0.578,0.751)]。结论血清Lp-PLA2、Hcy水平与ACI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短期预后有关,且二者对ACI及其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血清Cys C水平与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明显相关,其对ACI及其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一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西安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月~12月连续收住的年龄≥65岁的ACI患者1073例,根据90d随访结果分为短期预后良好组812例和预后不良组261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采用EmpowerStats与R软件构建预测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模型;采用Bootstrap法验证,并应用ROC曲线检测模型的预测效率。结果预后良好组年龄、合并肺炎、心房颤动、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空腹血糖、碱性磷酸酶、尿素、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入院48 h能行走比例、TG、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1,95%CI:1.053~1.110,P=0.000)、合并肺炎(OR=4.128,95%CI:2.246~7.587,P=0.000)、入院NIHSS评分(OR=1.209,95%CI:1.163~1.256,P=0.000)和白细胞计数(OR=1.080,95%CI:1.013~1.153,P=0.019)是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模型;该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平均绝对误差为0.018,ROC曲线下面积为0.800(95%CI:0.761~0.82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早期识别短期预后不良的高危患者,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有望降低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ACI合并T2DM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未合并T2DM患者71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以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评价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FABP4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FABP4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预后优良者血清FABP4水平低于预后不良者(P<0.05);血清FABP4水平与ACI合并T2DM患者mR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FABP4水平与ACI合并T2DM患者mRS评分呈正相关,在评估疾病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预后营养指数(PNI)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短期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收治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AIS患者312例,分析患者血液学资料,计算PNI,评估营养状况。随访3个月,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100例(mRS评分>2分),预后良好组212例(mRS评分≤2分)。又根据PNI最佳截断值分为高PNI组144例(PNI≥48.95)和低PNI组168例(PNI<48.9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NI与短期功能预后的关系。结果 预后不良组PNI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44.7(41.6,47.6)vs 49.9(45.8,53.9),P<0.01]。低PNI组3个月mRS评分明显高于高PNI组[3.0(1.3,4.0)分vs 1.0(1.0,2.0)分,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TOAST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出血转化、体质量指数、低PNI与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6年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A组(NIHSS评分≥5分,n=44)与B组(NIHSS评分5分,n=46);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n=41)与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n=49)。比较A组与B组患者血清CHE水平,血清CHE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资料,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组患者血清CHE水平低于B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HE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436,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性别、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NIHSS评分、空腹血糖(FPG)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CHE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99,95%CI(1.66,2.39)]、NIHSS评分[OR=3.77,95%CI(2.59,5.48)]、FPG[OR=3.01,95%CI(1.99,4.54)]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的危险因素,血清CHE水平[OR=0.92,95%CI(0.88,0.96)]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清CHE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年龄、NIHSS评分、FPG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的危险因素,血清CHE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背景侧支循环代偿对大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急性脑梗死(ACI)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单侧颈内动脉(UICA)与大脑中动脉(MCA)病变所致TIA或ACI患者侧支循环的差异性尚不清楚。目的探讨UICA与MCA病变所致TIA或ACI患者侧支循环的差异性及AC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TIA患者11例和ACI患者79例,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分为UICA组(n=43)和MCA组(n=47);根据ACI患者30 d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48)和预后不良组(n=31)。比较UICA组与MCA组患者、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特征,AC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UICA组患者TIA发生率高于MCA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0 d mRS评分低于MCA组,侧支循环代偿程度优于MCA组(P0.05);UICA组与MCA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及吸烟史、饮酒史者所占比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预后良好率,血管病变程度,行静脉溶栓治疗、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术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NIHS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侧支循环代偿程度优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男性比例,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及吸烟史、饮酒史者所占比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C,TG,HDL-C,LDL-C,血管病变程度,病变血管,行静脉溶栓治疗、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术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OR=1.166,95%CI(1.029,1.322)〕、侧支循环代偿程度〔OR=0.461,95%CI(0.233,0.912)〕是ACI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UICA病变所致TIA或ACI患者侧支循环代偿程度优于MCA病变所致者,而NIHSS评分、侧支循环代偿程度是ACI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预后与血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0例,根据溶栓后3个月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91例(mRS评分>2分)和预后良好组129例(mRS评分≤2分)。比较2组血清尿酸、Hcy及LDL-C水平,分析其与患者溶栓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相关性、对溶栓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溶栓前比较,2组溶栓后1、3 d血清尿酸、Hcy、LDL-C水平及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溶栓后3 d血清尿酸、Hcy水平及NIHSS评分明显低于溶栓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溶栓后1、3 d血清尿酸、Hcy、LDL-C水平及NIHSS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溶栓后1、3 d血清尿酸、Hcy、LDL-C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l...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接受静脉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溶栓后血甲状腺激素水平与6个月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卒中中心接受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AIS中患者397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既往病史、临床特征及入院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等数据。随访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若出现死亡或残疾,改良mRS评分≥2则定义为预后不良,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预后良好的患者(mRS评分为0~1分)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的患者(mRS评分为2~6分),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清FT3水平是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提示,血清FT3水平用来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并不高,曲线下面积仅为(0.684±0.031)。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FT3水平和缺血性卒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149,P=-0.003),与预后良好呈正相关(r=0.183,P=0.000)。结论:血清FT3水平可能是影响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良好的预后与高水平的血清FT3相关,但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房颤脑卒中风险(CHA-2DS-2-VASc)评分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收治的108例进行rt-PA静脉溶栓的AC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HA2DS2-VASc评分标准,将其分为低危组(34例)、中危组(40例)及高危组(34例);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及预后不良组(59例)。比较CHA2DS2-VASc评分低、中、高危组及mRs评分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的一般资料;观察CHA2DS2-VASc评分低、中、高危组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ACI预后的不良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ROC 曲线分析CHA2DS2-VASc评分对ACI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高危组的年龄、糖尿病、心力衰竭、卒中史的患者比例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中危组的年龄、糖尿病、卒中史、心力衰竭的患者比例高于低危组(P均<0.05)。预后不良组年龄、卒中史、CHA2DS2-VASc评分指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高危组预后良好的患者比例少于低危组(χ2=8.589,P=0.003);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卒中史、心力衰竭、糖尿病、CHA2DS2-VASc评分为ACI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CHA-2DS-2-VASc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03。结论:CHA2DS2-VASc评分对ACI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预后呈现出良好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62例和预后不良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颅内动脉狭窄及心房颤动发生情况、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启动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有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75岁者所占比例、有糖尿病病史者所占比例、入院时NIHSS评分、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心房颤动发生率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发病至溶栓启动时间短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34,95%CI(2.831,37.719)]、糖尿病病史[OR=6.050,95%CI(1.615,22.177)]、心房颤动[OR=8.392,95%CI(1.661,42.385)]、入院时NIHSS评分[OR=6.781,95%CI(1.898,24.233)]、发病至溶栓启动时间[OR=9.137,95%CI(2.462,33.908)]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糖尿病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高、心房颤动、发病至溶栓启动时间延长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经rt-PA静脉溶栓治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应根据以上影响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年龄≥80岁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IVT)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21年3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IVT治疗的老年ACI患者397例,分为≥80岁组92例和60~79岁组305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症状性出血转化(SHT)以及3个月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与60~79岁组比较,≥80岁组冠心病、心房颤动、心力衰竭、SHT、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比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3个月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明显升高,良好预后比例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5~14分、基线NIHSS评分≥15分、SHT、心力衰竭及SAP是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基线NIHSS评分≥15分(OR=1.414,95%CI:1.150~1.740,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OR=0.836,95%CI:0.745~0.937,...  相似文献   

20.
背景近年来我国急性脑梗死(ACI)病死率逐年增长,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对ACI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具有一定影响,但关于其与ACI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血清PTX3水平与AC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2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35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15分,n=57)和预后不良组(≥16分,n=78)。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及治疗第1天、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治疗后3个月血清PTX3水平,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改良Ashworth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1)预后良好组患者收缩压(SBP)140 mm Hg、舒张压(DBP)90 mm Hg者所占比例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吸烟时间、饮酒时间及合并慢性疾病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时间与方法在血清PTX3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时间、方法在血清PTX3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治疗后3个月血清PTX3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TG、LDL-C、HDL-C、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预后良好组患者TG、LDL-C、TC低于预后不良组,HDL-C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预后良好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结论与预后良好的ACI患者相比,预后不良的ACI患者血清PTX3水平较高,临床可结合血压、血脂指标、肌张力、运动功能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改善ACI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