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液科护理工作期间实行风险管理对安全的影响。方法此次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该院血液科收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辅以风险管理护理干预,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记录并计算各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服务规范评分(47.59±2.11)分、服务态度评分(47.81±1.35)分、工作效率评分(48.02±1.13)分、患者满意度评分(9.04±0.0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4.02、15.98、18.44、9.35,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较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结论血液科护理工作期间开展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安全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安全隐患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观察组的安全隐患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安全风险管理措施用于妇科护理管理中,能够实现对每个护理细节质量的把控,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3.
张军丽 《中国卫生产业》2013,(9):102-102,105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该院护理管理中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0例,观察组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对照组未采用风险管理,采用调查问卷、询问等方式,对照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9.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方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有效的防治护理风险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护理纠纷,可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大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5年1月-12月12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6年1月-12月12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高于实验组的1.67%.结论:在血液科护理中进行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何丹丹 《现代养生》2014,(8):290-290
目的:对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接诊的6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观察组患者护理进行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的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8%。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管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普外科临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研究纳入标准,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入治疗的患者93例,以患者入院时间作为分组标准,即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7)。对照组采取的临床护理延续传统模式,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患者治疗结束后,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判定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结果:采取不同临床护理模式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包括感染1例、引流管脱出4例、焦虑抑郁3例,总体风险发生率17.19%。观察组患者并未出现1例感染,引流管脱出1例,焦虑抑郁1例,总体风险发生率为4.26%.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十分显著,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证明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可有效强化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结论:通过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该护理模式对于风险管理和预防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进一步强化普外科临床护理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78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差错以及护理投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率96.41%,护理差错率1.28%,投诉率2.32%。对照组满意率83.33%,护理差错率8.72%,投诉率7.95%。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以减少护理差错和医患纠纷,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分析风险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神经内科护士28名、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风险管理),同期另选取28名护士、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护士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予以评估和总结。结果观察组管理后沟通能力、服务态度、责任心、护理记录书写等护理质量评分分别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例(3.23%),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0例(16.13%)(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60例(96.77%),显著高于参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50例(80.65%)(P<0.0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可作为首选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更高;干预后,观察组各项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科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血液科诊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90例,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按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如下方式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疗效有效为44例(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例(88.89%);干预组45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血液科化疗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及护理满意度,对做好病人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护理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感染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8例感染科患者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观察组则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渗透精细化管理理念方法,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58、11.287、5.263,P<0.05)。在护理管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3.13%,和对照组的26.56%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6,P<0.05)。在护理管理服务总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的96.88%,和对照组的62.50%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8,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精细化管理理念方法的应用,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管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管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标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急诊的患者纳入实验对象,随机抽取7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应用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应用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出诊时间、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应用组患者出诊时间、护理质量评分、治疗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标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评分的作用。方法该院于2018年6月起加强对急诊科的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以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管理策略实施前后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等评价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后基础护理、实践操作、消毒隔离、急救药品、护理文件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分别为0.26%、0.58%、0.19%,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实施后护理总满意率为94.92%,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有效提高了急诊科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护理绩效考核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心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两种不同的护理管理方式,将科室的24名护士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护理绩效考核管理,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患者满意度评分、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护理模式,可有效的降低临床护理中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放射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科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观察组护士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文书书写及技术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结论 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提高急诊护理干预质量及降低护理风险的影响。方法我院急诊科自2014年1-6月对所有护理人员实施风险管理,与2013年7-12月未实施风险管理进行比较,分析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急救仪器药品管理、消毒隔离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护理缺陷、护理差错、护理投诉明显低于实施前;主动上报、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结论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儿童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对象选取该院儿科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住院患儿8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40)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46)采取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良好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8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护理纠纷案例,护理失误发生率为2.2%,对照组均为1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临床效果优良,可明显减少护理纠纷与失误事件,增强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该院抽取106名护士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方案的不同划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分层级管理),各组53名,统计所有护士实施管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士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技能、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护理文件有关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及护理质量合格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差错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为3.77%(2/53),显著低于参照组护理差错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的13.21%(7/53)、16.98%(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6.23%(51/53),明显高于参照组满意度的79.25%(4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佳,可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护理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可行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本院接收的急诊患者8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43例实施风险管理。将两组的焦虑评分、依从性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急救不完善率不良事件、护理投诉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可行性较高,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依从性,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