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究督脉灸联合缩泉丸治疗肾阳虚型尿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0月门诊收治的肾阳虚型尿频患者6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缩泉丸,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督脉灸进行治疗。观察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评分、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问卷表(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证、次证、LUTS、OAB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证、次证、LUTS、OAB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督脉灸联合缩泉丸治疗肾阳虚型尿频疗效肯定,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减少排尿次数,提升排尿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柴胡桂枝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郁脾虚证胃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胃炎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柴胡桂枝汤。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MTL、 NPY、 PGⅠ水平升高,观察组MTL、 NPY、 PGⅠ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柴胡桂枝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郁脾虚证胃炎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症状,调节胃肠激素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活血方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脾肾两虚型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补肾活血方口服,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方联合常规西医疗法应用到脾肾两虚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治疗中,能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行气方治疗脾虚血瘀气滞型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脾虚血瘀气滞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预先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和格列美脲控制血糖。实验组给予健脾活血行气方制备的水煎剂,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服用。通过6周的治疗,评估两组用药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总有效率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健脾活血行气方对脾虚血瘀气滞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西医治疗脾虚型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入我院接受诊疗的60例脾虚型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自愿为前提,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格法将其平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单纯给予病人西医疗法治疗,联合在此基础上再应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1w后对比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29/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24/30)(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西医治疗脾虚型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有助于胃肠粘膜恢复,促使尽早接受肠内营养,这在病情恢复、改善预后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学成 《现代保健》2010,(14):73-74
目的 总结与探讨香砂养胃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笔者从2007年4月~2010年4月期间的129例经门诊及住院入选的,经纤维胃镜确诊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列入本研究中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用香砂养胃丸治疗,同时设立对照组64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65例中,治愈37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6.15%;对照组64例中,治愈29例,有效13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65.63%.结论 香砂养胃丸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胃肠功能紊乱临床效果,以探究该病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0年4月—2022年2月收治的肝郁脾虚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7 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胃肠功能紊乱临床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十针联合许氏和化汤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独用药,观察组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有差异(P0.05)。结论:老十针联合许氏和化汤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临床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9,(6):803-804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心绞痛症状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 <0.05)。研究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结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时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可提升心绞痛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清化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气虚湿热瘀阻证的疗效,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杭州市三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气虚湿热瘀阻证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健脾益肾清化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微量白蛋白)、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各项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各项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63,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越鞠丸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10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给予越鞠丸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中医辨证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3月—2021年3月将我院82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疗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张耿杰 《中国校医》2021,35(11):845-847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伴瘀积性皮炎患者应用曲张静脉抽剥术联合利湿通瘀中药湿敷治疗的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88例下肢静脉曲张伴瘀积性皮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加用利湿通瘀中药湿敷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分红斑为(0.62±0.19)分、丘疹为(0.72±0.18)分、皮肤瘙痒为(0.69±0.11)分,低于对照组的(1.16±0.30)分、(1.13±0.30)分、(1.08±0.15)分,(t=10.087、7.774、13.908,P值均<0.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7.27%(χ2=6.175,P=0.013),并发症发生率为4.54%,低于对照组的18.19%,(χ2=4.062,P=0.044)。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伴淤积性皮炎患者应用曲张静脉抽剥术联合利湿通瘀中药湿敷治疗效果较佳,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并发症较少,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探讨知柏地黄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天津市北辰区果园新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8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知柏地黄丸治疗,8丸/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21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溃疡面积、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观察组复发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3.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溃疡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发性口腔溃疡采用知柏地黄丸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复发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患者为本院2019年1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共计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替普瑞酮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以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8%,比对照组患者78%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接近,P>0.05,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均明显下降,CD3、CD4、CD8指标下降,CD4/CD8水平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半夏泻心汤为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金悦  方方 《中国妇幼保健》2020,(8):1464-1466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H型高血压中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19年3月诊治的120例围绝经期H型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纯采取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结果治疗3月后观察组Kupperman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两组血压控制效果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Chemerin蛋白、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围绝经期H型高血压可有效改善血压控制效果,同时还可改善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面色苍白、四肢乏力、咳嗽鼻塞、咯痰色白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护.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血糖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比较两组干预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部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及整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H-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H-B评分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80.0%,对照组显效率为37.5%,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周围性面瘫,通过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面部肌肉功能,提高整体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