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ⅠB1~ⅡA2期子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数目(lymph node metastasis,LNM)对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贵州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3例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且术后完成同步放化疗的患者。根据LNM分为LNM≤2枚组(59例)和LNM>2枚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生存差异,并对可能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病理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全组的5年PFS及OS为84.6%、8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LNM为5年OS、PFS的独立预后因素。LNM≤2枚组5年PFS及OS较LNM>2枚组差,差异有显著性(P<0.05);LNM>2枚组及LNM≤2枚组复发转移分别为8例和4例。结论LNM是ⅠB1~ⅡA2期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LNM>2枚对宫颈癌患者长期生存有不利影响;对LNM>2枚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上可能需加强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5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阳性数、淋巴结阳性比率(LNR)等因素分别进行分组分析。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8例获取随访患者6个月、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1.0%,74.8%,21.7%,中位生存期14.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比率对中位生存期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R≤0.2较0.2预后好。在无淋巴结转移组(pN0)中,淋巴结清扫数增多能够显著改善预后(P0.05),而在淋巴结转移组(pN1)中,淋巴结转移数对于预后无显著影响。对于pN1患者行多因素分析提示:侵透胰腺被膜、LNR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胰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与预后密切相关,淋巴结清扫数在pN0患者能够影响胰腺癌的预后。LNR0.2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浸润性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Ⅰ期和Ⅱ期患者88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早期浸润性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肌层浸润、组织分级、临床分期、脉管浸润等5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仅临床分期、肌层漫润、组织分级、脉管浸润与淋巴转移相关,P值分别为O.0002,0.0125,0.0001,0.0165。结论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临床分期、肌层浸润.组织分级、脉管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胃癌患者共129例,分为淋巴结转移阴性组(102例)和阳性组(27例),淋巴结清扫的方式包括D1和D2清扫术,收集所有纳入对象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除TNM分期外,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和阳性组在性别构成比、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D2清扫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D1清扫术(P0.05)。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中,采用D2清扫术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高于D1清扫术(P均0.05)。在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中,D1清扫术和D2清扫术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胃癌在无法准确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时,应首选D2清扫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T诊断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期间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均进行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淋巴结转移检出情况以及CT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CT检查的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率为46.68%,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检查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89%、88.89%、90.41%、89.47%、91.43%。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的CT表现(除强化密度差值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CT检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316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81例患者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25.63%;年龄<40岁,临床分期Ⅱ期、腺癌、肌层浸润深度≥1/2、有脉管侵犯、分化程度3级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年龄≥40岁,临床分期Ⅰ期、鳞癌、肌层浸润深度<1/2、无脉管侵犯、分化程度1,2级者;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OR=2.057)、肌层浸润深度(OR=2.289)及分化程度(OR=4.334,OR=13.500)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细胞分化程度有相关性,对制订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数目对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符合筛选标准的148例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按照淋巴结转移数目进行分组:N0组(0枚)91例、N1组(1~3枚)41例、N2组(≥4枚)16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Log-rank比较3组术后3年生存率,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用χ2检验进行两两比较术后3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死亡率情况。结果 N0、N1、N2 3组的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88.1%、71.4%、61.1%,3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N0、N1、N2 3组的总体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1,0.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数目是结肠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的危险因素,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明显比有淋巴结转移者好。  相似文献   

8.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648-4650
探讨氟尿嘧啶加奥沙利铂术后化疗T2期胃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MLR)的作用。收集223例T2期胃癌术后氟尿嘧啶加奥沙利铂化疗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存活状况,应用ROC曲线对存活状况作图确定MLR的诊断分界点(Cutoff值),把全部患者分成低值组(≤0.17)和高值组(>0.17),再应用卡方检验分析MLR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存活状况的关系。不同MLR的两组患者年龄、分化程度、N分期和存活状况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01,P<0.001,P<0.001),其余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性差异(P>0.05)。氟尿嘧啶加奥沙利铂术后化疗T2期胃腺癌患者MLR高值组比低值组年龄偏大、分化程度低及死亡率高,MLR是一个氟尿嘧啶加奥沙利铂术后化疗T2期胃癌很好的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0.
王慧  郑艾 《华西医学》2014,(7):1372-1375
宫颈癌为女性常见妇科肿瘤之一,具有年轻化趋势。由于淋巴结转移与否与患者预后相关,探讨无创术前检查对宫颈癌淋巴结累及情况的有效性,以淋巴结转移信息来指导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对彩色多普勒超声、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间接淋巴结造影等非手术分期法应用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判定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作出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癌淋巴转移的机制.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Elivision),检测VEGF-C、CD44V6在浸润性宫颈癌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组比较,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VEGF-C、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组中均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及深肌层浸润组(P〈0.05).深肌层浸润组宫颈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P〈0.01).Logistic回归统计结果显示淋巴结状况与CD44V6表达无明显相关,而与浸润深度、VEGF-C阳性有显著正相关(P〈0.01,B〉0). 结论浸润深度、VEGF-C阳性表达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子,而CD44V6所起作用相对不大.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近年我院收治的85例行直肠癌根治术且术后活检证实淋巴结转移为阴性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程度与术后生存率关系密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浸润程度为独立预后因素,P<0.05。在行根治术治疗时,应对浸润深度较深、肿瘤较大的直肠癌患者规范根治术,术后加强复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311例,记录术中切除的淋巴结数量、部位、体积和病理结果,随访5年生存状况。结果 (1)311例患者淋巴结转移率23.8%,闭孔处转移率最高62.2%,主要沿宫旁淋巴结→闭孔→髂内、髂外→髂总→直肠旁→腹主动脉淋巴结引流途径顺次转移,3例为跳跃式转移。(2)在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中,淋巴结转移(RR=3.524,95%CI:2.156-5.763)首先入选Cox回归模型。有、无淋巴结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4.5%和86.1%(χ2=33.681,P<0.01)。(3)淋巴结转移个数和转移处数的风险比分别是2.441(95%CI:1.464-4.069)和2.484(95%CI:1.119-5.517),淋巴结转移数目≤3枚、4~10枚和>10枚者5年生存率分别是80.0%、57.6%和22.5%(χ2=14.340,P<0.01)。单处淋巴结转移和多处淋巴结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72.0%和43.1%(χ2=5.887,P<0.05)。结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主要沿淋巴引流途径进行,以闭孔处转移最常见。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最强因素,转移个数和转移处数越多,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探讨影响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0年1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136例临床IA-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淋巴结转移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妒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4.0%(19/136),其中以闭孔淋巴结转移为主(占63.2%),其次为髂内外淋巴结(占42.1%),而腹股沟深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均无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间质浸润深度、肿瘤病理类型、宫旁浸润、阴道浸润与淋巴结转移间具有相关性(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临床分期、肿瘤病理类型、间质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临床分期、肿瘤病理类型、间质浸润深度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接收的100例宫颈癌患者,时间选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对所有患者盆腔淋巴转移状况、肿瘤病理分型、肿瘤组织学类型和生长类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盆腔淋巴结转移30例,转移率是30.00%;未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70例,未转移率是70.00%。HPV感染、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生长类型方面,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绝经期和病理分型方面,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之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与临床分期、高危HPV感染、肿瘤大小、生长类型等存在紧密联系,所以应加强对各项指标的关注,以便及早诊治患者,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淋巴结微转移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0例胃癌共850枚淋巴结采用CK-20 mRNA RT-PCR扩增检测微转移.结果:14例(46.7%)患者共77枚(12.5%)淋巴结检出微转移.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患者半数生存期为(18.00±7.48)个月(95%置信区间:3.33~32.67个月),明显短于淋巴结微转移阴性者的(22.86±3.17)个月(95%置信区间:16.64~29.08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淋巴结微转移阳性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索基于多参数MRI的放射组学特征和神经网络模型在区分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宫颈癌并提取9个临床及病理特征,经过方差分析进而提取3个特征进入模型.两位观察者分别用软件勾勒得到感兴趣容积,提取到428个放射组学特征.放射组学特征结合临床及病理特征建模:分别组成428维、437维、431维模型.通过Python库的torch和sklearn构建并评价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来评估观察者之间的信度,使用分类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和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AUC)用来衡量检测模型性能.使用sklearn中的metrics.roc_curve函数绘制ROC曲线,通过最大约登指数(Youden index)确定最佳界值,并进行诊断效能评估.结果 两位观察者ICC为0.819、观察者内ICC为0.796.431维神经网络模型AUC为0.882,在测试集中该模型的分类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0、0.840和0.741,优于其他模型.结论 基于多参数MRI的神经网络模型可有效地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9.
贲门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发生在食管与胃交界区,其淋巴结转移(LNM)涉及胸部和腹部.患者LNM状况直接与肿瘤分期、外科手术途径、根治方法、辅助治疗以及预后密切相关.作者自1987年2月至1999年6月对经手术治疗的243例贲门腺癌患者之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探讨淋巴结转移与手术治疗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转移阳性对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乳腺癌患者共157例,检测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并分析前哨淋巴结转移阳性对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 157例患者共检出前哨淋巴结341枚,共发现转移的前哨淋巴结87枚。共清除非前哨淋巴结2 281枚,发现转移共301枚。非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为9.76%(8/82),其敏感度为95.12%(78/82),特异性为87.23%(81/94),准确度为87.26%(137/157)。结论前哨淋巴结转移阳性对非前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