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的治疗效果及新进展。方法:2008年10月-2012年1月采用腹腔镜经后腹腔途径对52例肾肿瘤患者行LPN,40例患者阻断肾动脉主干,12例患者选择性阻断肾段动脉,肿瘤直径3.9cm(0.8~4.9cm),观察观察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结果:5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80min(50~160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3min(15~3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9ml(10~260ml)。2例患者术后出现迟发出血,1例保守治疗治愈,1例行介入栓塞治疗。1例术后出现漏尿,2周自行愈合。平均住院时间8.5d(7~15d)。术后病理示肾透明细胞癌3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嫌色细胞癌2例,嗜酸细胞腺瘤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切缘均为阴性。随访12~36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术治疗T1肾肿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保留肾单位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肾切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手术。单纯性肾切除54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21例,联合尿道电切镜肾输尿管全切除11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1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放手术,85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为50~200min,平均79min。术中出血量为30~650ml。恢复肠功能时间为16~48h,术后均在第1天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为6~13d,平均7d。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疗效可靠的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肾癌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对13例肾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49岁。平均肿瘤直径3.2cm。病理分期均为T1N0M0。评估肾蒂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局部复发情况。[结果]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肾蒂阻断时间平均15min。术后无出血及漏尿。平均随访47.2个月,未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对于适合的肾肿瘤患者,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可在不降低生存率的前提下保留患肾功能。手术指征可扩展至对侧肾脏正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手辅助腹腔镜取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和运用手辅助腹腔镜技术切除供肾并行肾移植术 ,了解该方法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用成年狗作动物实验进行手辅助腹腔镜供肾切除术并移植 ,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 ,供肾热缺血时间 ,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及供者的康复情况等。结果 实验狗术后均存活 ,供肾切除手术时间平均 13 2min ;肾热缺血时间平均 83s ,移植肾再灌注后排尿时间平均 74s。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除术易于掌握 ;手术时间短 ;供肾热缺血时间短 ,质量好 ;供肾者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活体供肾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9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腹腔镜经后腹腔途径对62例肾肿瘤患者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下用自制橡皮筋或用哈巴狗钳阻断肾动脉,距肾肿瘤边缘0.5~ 1.0cm以超声刀切开肾实质完整切除肿瘤.结果 62例手术均顺利取得成功,手术时间(90.04±32.12) min,热缺血时间(27.33±11.52) min;出血量(150.13±101.52) ml;术后住院时间(9.13±2.75)d.无漏尿、残腔感染、术中输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前、术后患者血肌酐无明显变化.术后病理确诊恶性肿瘤52例,良性肿瘤10例.随访3~26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对直径小于4.0 cm的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在治疗局限性肾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对15例局限性肾肿瘤行后腹腔镜NSS。选择临床分期T1a,单发且肿瘤直径2.2~4.3cm(平均3.4cm)的局限性肾肿瘤,术前逆行肾盂插管持续灌注4℃生理盐水实现低温保护,采用血管束带阻断肾动脉,剪刀距肿瘤5~10 mm将肿瘤完整切除,可吸收缝线缝合及止血纱布压迫止血,2-0可吸收线做8字缝合肾实质,以Hem-O-lok间断结扎代替打结。结果手术成功13例,1例术中因出血明显中转开放,1例术后继发性大出血二次行经腹残余肾切除。术后病理透明细胞癌13例,后肾腺瘤2例。手术时间100~180min,平均120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8(21~35)min。术中出血量60~500ml(130ml);术后1例漏尿,留置双J管2周后自愈。平均住院时间7(6~14)d。术后随访15例,平均18(3~36)个月。患者术后肾功正常,肿瘤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下NSS操作难度大,采用间隔Hem-o-lok结扎代替打结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肾热缺血时间,降低操作难度,术前逆行肾盂插管解决了肾低温保护和术后漏尿2个问题,有利于延长肾缺血时间、保护肾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李莉  余丽君 《中国校医》2012,26(12):933-934
目的探讨对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应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23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3例肾肿瘤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出院。结论系统完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蒂阻断下保留肾单位治疗肾肿瘤的方法及手术技巧. 方法收治肾脏外生性实体肿瘤6例患者,其中.肾细胞癌2例,肿瘤直径分别为2.5 cm和2.2 cm;肾错构瘤4例,肿瘤直径为2.5~3.5 cm.经后腹腔镜径路在自制的肾蒂阻断装置中阻断肾蒂,做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手术,术中距肿瘤0.5~1.0cm处行肾脏部分切除术,创面缝合止血.结果 6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20~210min,中位数150min.术中出血150~200ml,中位数170ml.肾蒂血流阻断时间18~33 min,中位数22 min.2例肾细胞癌术后切缘阴性.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术中应用自制的肾蒂阻断装置,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手术创伤小、视野清晰、操作方便、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肾等优点,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对T1a期肾癌影响,探究该手术疗效以及患者手术预后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T1a期肾癌。方法 研究纳入2021年2月—2022年1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T1a期肾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机器人组各31例。腹腔镜组患者均进行传统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机器人组患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输血率、并发症率及手术满意率。结果机器人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63.12±5.23)mL,少于腹腔镜组的(114.23±11.14)mL;手术时间为(92.12±7.23)min,短于腹腔镜组的(110.45±13.23)min;住院天数为(6.18±1.11)d,短于腹腔镜组的(7.85±2.1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患者术中输血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腹腔镜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患者手术满意率为96.77%,高于腹腔镜组患者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马蹄肾合并肾肿瘤的技术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马蹄肾合并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2月所有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治疗马蹄肾合并肾肿瘤的文献。结果检索到10篇文献11例患者, 加上本例共计12例患者。12例患者中, 采用腹膜后入路4例, 经腹腔入路8例。2例先行传统腹腔镜下操作, 寻及动脉并控制后再置入机器人机械臂行肾部分切除及缝合;10例全程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操作。行一侧肾切除术5例, 肾部分切除术7例。术后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8例, 嫌色细胞癌1例, 嗜酸细胞癌1例, 肾细胞癌1例, 肾脓肿1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1例患者, 女, 38岁, 因发热入院, 术前完善CT动脉造影和三维重建后, 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右肾部分切除+峡部离断术治疗, 术中肿瘤滋养血管以一次性使用组织闭合夹逐一结扎并离断, 贴肿瘤左侧采用内镜下切割吻合器离断峡部, 环肿瘤边缘锐性完整切除肿瘤。手术历时240 min, 无热...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行单纯性.肾切除术35例,经后腹腔操作,分离出输尿管,显露肾蒂,肾动脉、肾静脉钛夹夹闭后切断,单纯采用钛夹处理肾蒂,切除肾脏。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90.22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80~150ml,平均120ml;术后住院5~7d。结论:腹腔镜单纯性肾切除术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例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行单纯性肾切除术,经后腹腔操作,分离出输尿管显露肾蒂,肾动脉、肾静脉钛夹夹闭后切断,单纯采用钛夹处理肾蒂切除肾脏。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90~22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80~150ml,平均120ml,术后住院5~7d。结论腹腔镜单纯性肾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肾错构瘤诊治水平。方法:对26例肾错构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28~70岁。肿瘤大小1.5~15cm,B超确诊率为73.9%(17/23),CT确诊率为80.8%(21/26)。26例中,肾切除7例,根治性肾切除2例,错构瘤剜除术3例,肾部分切除4例,8例双侧错构瘤中2例同时行双侧肿瘤剜除术加肾部分切除,1例左肾部分切除术后1年,右肾肿瘤增大至5cm行剜除术,另5例一侧肿瘤行剜除术,另一侧因肿瘤体积尚小予以随访。2例未手术观察随访。结论:B超和CT为诊断错构瘤首选方法。肿瘤剜除术、肾部分切除术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技术(DSA)超选择性肾分支动脉栓塞联合零缺血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T1期肾癌的安全性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因T1期肾癌行后LPN的39例患者,术前1~12 h先在介入手术室行DSA超选择性肾肿瘤靶动脉栓塞,然后再行后腹腔镜下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所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比较术前24 h和术后24 h、7 d、30 d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同时对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分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患者手术时间为(123.2±7.6) min,术中出血量为(108.5±66.3)mL,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5±0.6)d,术后住院时间为(7.6±1.5)d。术前及术后的S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患肾的GFR为(45.6±8.4)mL/min,较术前的(59.0±9.5)mL/min降低(P<0.001),而健侧肾的术后GFR为(68.6±11.5)mL/min,较术前的(63.3±10.5)mL/min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术后随访12~36个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超选择性分支肾动脉栓塞联合零缺血后LPN治疗T1期肾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对于患者术后的肾功能影响不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肾盂后逆行游离控制肾蒂的肾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 将102例临床分期为T3a期以前的肾癌患者分成两组:采用经腹传统控制肾蒂方法(传统组)50例,采用经腹肾盂后逆行游离控制肾蒂方法(研究组)52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局部肿瘤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进行比较.结果 10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并按计划随访1年.传统组平均手术时间(130±3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00±306)ml;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99±2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80±22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传统组局部复发率2%(1/50),远处转移率6%(3/50);研究组分别为2%(1/52)和4%(2/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盂后逆行游离控制肾蒂的肾癌根治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能降低手术风险,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Determining possible differences in living donor nephrectomy procedures: laparoscopy against mini-incision concerning discomfort to the donor and the maintenance of good graft function. DESIGN: Blind randomized study. METHOD: In two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s, one hundred living kidney donor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total laparoscopic donor nephrectomy or mini-incision muscle-splitting open donor nephrectomy. Primary outcome was physical fatigue measured with the '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 (MFI-20) during one-year follow-up. Secondary outcomes were physical function measured with the 'Short form-36' questionnair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mount of pain, operating times and graft and patient survival. RESULTS: Donor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y experienced less fatigue (difference: -1.3; 95% CI: -2.4 - (-0.1)) and physical function was better (difference: 6.2; 95% CI: 2.0-10.3) during one-year follow-up. Those donor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y required less morphine (16 mg versus 25 mg; p = 0.005) and the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 was shorter (3 versus 4 days; p = 0.003). The laparoscopic procedure resulted in a longer operation time (221 versus 164 min; p < 0.001) a longer first warm ischaemia time (6 versus 3 min; p < 0.001) and less blood loss (100 versus 240 ml; p < 0.001). Recipient renal function and one-year graft survival rates did not differ. The number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both surgery techniques. Conversions did not occur. CONCLUSION: Donor nephrectomy through laparoscopy led to less fatigue and a better quality of life compared with the open procedure. The safety factors for donors and recipients were comparable for both techniques. Laparoscopic donor nephrectomy is therefore the better surgical choice for kidney donor programmes with living donors.  相似文献   

18.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诊治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移植肾自发性破裂12例.临床表现均为突发性移植肾区疼痛、局部肿胀、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彩色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手术探查11例,移植肾切除3例,移植肾破裂修补引流8例,其中2例修补后因再次破裂行移植肾切除;保守治疗1例.结果 本组12例患者中移植肾切除5例行血液透析维持,移植肾破裂修补6例及1例保守治疗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主要原因为急性排斥反应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结合临床症状行超声检查对诊断此症价值较高,尽早行内、外科联合处理对于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治疗是重要的.预防要从肾脏摘取与灌洗、移植肾手术、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早处理排斥反应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罕见原发性肾类癌1例,并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原发性肾类癌患者1例,男,54岁。因"肾囊肿术后发现左肾占位病变2年"入院,无腰腹疼痛、血尿等症状。术前肾脏超声造影示左肾实质占位病变,大小48 mm×35 mm,不排除肾癌可能。术前CT考虑肾癌可能,其他部位未见转移瘤。行后腹腔镜下左肾癌根治术及切除侵犯的胰尾。结果肿瘤位于左肾内上方,部分突出肾表面并与胰尾粘连。术后病理示左肾原发性类癌,免疫组化示:Syn(+++),Chro-A(+),EMA(散在+),CK(+),S100(散在+)。胰尾未见癌,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0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原发性肾类癌十分罕见,文献报道多伴发于马蹄肾、畸胎瘤、多囊肾等,确诊需要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其恶性程度较低,但也可转移肝、肺、骨骼等部位,因此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