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诊断肺癌脑转移并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116例患者。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1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以女性、60岁和不吸烟患者为主。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显示:病理类型和EGFR基因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埃克替尼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腺癌亚型患者的PFS和OS均长于非腺癌患者,EGFR常见突变患者PFS和OS均长于少见突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埃克替尼一线或多线治疗晚期(转移复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疗效,探索患者的预后生存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一线或多线治疗接受埃克替尼的NSCLC患者250例。应用SPSS 24.0软件统计,进行中位生存分析和差异检验及多因素预后生存因素分析。结果一线治疗亚组(一线亚组)与二线及以上治疗亚组(多线亚组)的疗效和生存差异:两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63.3%和56.9%,差异无显著性(P=0.397);一线亚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14.0个月,95%CI:12.4~15.6)优于多线组(10.0个月,95%CI:7.9~12.1,P=0.015),而一线亚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28个月,95%CI:23.1~32.9)与多线亚组(27个月,95%CI:20.9~33.1)差异无显著性(P=0.888)。一线与多线亚组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最佳疗效[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皮疹是一线亚组PFS独立影响因素(P<0.001);而年龄、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既往是否手术、PFS是一线亚组OS的预后影响因素(P分别为0.04、0.003)。年龄、病理类型、皮疹是多线亚组PFS独立影响因素(P分别为0.011、0.012);而既往是否手术、皮疹是多线亚组OS的预后影响因素(P分别为0.022、0.03)。结论EGFR突变患者应尽可能在一线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以获得最佳的PFS,同时EGFR突变患者即使一线未获得TKI治疗,后线仍应推荐应用EGFR-TKI从而使患者OS获益。皮疹、最佳疗效是一线治疗PFS的良好预后因素;而既往手术、PS评分≤1分、年龄<60岁、PFS>6个月是患者OS的良好预后因素。年龄<60岁、腺癌、皮疹是多线治疗患者PFS良好预后因素;既往手术、皮疹是多线患者OS的良好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盐酸埃克替尼联合化疗与埃克替尼单药治疗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19外显子缺失或21外显子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接受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的36例患者作为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以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对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中19外显子缺失患者19例,21外显子突变患者17例;单药治疗组中19外显子缺失患者29例,21外显子突变患者13例。结果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客观缓解率为75.0%,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疾病控制率为97.2%,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0)。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2.4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8.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3.3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18.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19外显子缺失患者,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PFS为14.4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9.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OS为24.9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OS为19.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对于21外显子突变患者,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及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PFS分别为10.4、7.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OS分别为21.8、18.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2)。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大多可耐受。结论与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比较,埃克替尼联合化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特别是对于19外显子缺失的患者。虽然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多于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但整体可耐受。埃克替尼联合化疗可作为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miR-21、miR-125b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应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100例NSCLC脑转移患者均应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于病情缓解出院并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79例,生存组21例.比较2组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方案(IP)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TP)二线治疗方案对复发及难治性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复发及难治性小细胞肺癌患者53例随机分为IP组(n=29)及TP组(n=24),比较2组患者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IP组及TP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4.5、3.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10、9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接受二线治疗前的一般健康状态(PS)评分是伊立替康或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PF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 0.05);接受二线治疗前的PS评分、骨转移是生存时间(O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 0.05)。IP组迟发型腹泻的发生率高于TP组,TP组肢端麻木、关节酸痛的发生率高于I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及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疗效相当,安全性相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将探讨克唑替尼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方法:筛选20例ALK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给予克唑替尼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克唑替尼治疗前基线有脑转移患者,颅内疗效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2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7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1例。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60%,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6个月(95%CI:3.92~8.08)。结论: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EGFR基因突变NSCLC患者88例进行临床及随访研究,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EGFR基因突变;并收集患者临床样本,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D-L1表达,分析PD-L1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NSCLC患者病理特征及EGFR-TKI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经治疗后,88例EGFR基因突变NSCLC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47.73%(42例),疾病控制率(DCR)为68.18%(6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及PD-L1表达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临床分期、脑转移及PD-L1表达均为EGFR基因突变NSCLC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有脑转移的EGFR基因突变NSCLC患者PD-L1阳性率高于无脑转移者(P<0.05)。生存分析显示,PD-L1阴性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时间(OS)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PET/CT各代谢参数联合检测对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中老年NSCLC患者50例,患者均进行PET/CT检测及随访,记录患者总生存时间(OS)以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并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以及Cox回归分析法分析PET/CT代谢参数与其预后关系。结果 50例患者的整体中位OS为28.25月,中位PFS为15.25月,1年、2年、3年的OS分别为80.00%、56.00%、36.00%,1年、2年、3年的PFS分别为60.00%、34.00%、18.00%。PET/CT对T、N、M分期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00%、94.00%、98.00%;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病灶最大直径、手术、最大标准摄取值、代谢肿瘤体积(MTV)、糖酵解总量(TLG)是PFS以及O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TV、TLG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TNM分期、MTV、TLG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TV、TLG是影响NSCLC患者PFS及OS的独立危险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Ⅳ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临床诊治的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首次诊断为Ⅳa期NSCLC患者301例,随访至2014年11月30日,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发生率、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Ⅳa期NSCLC的患者中位PFS为3.3个月(95%CI:2.808~3.792),中位OS为7.8个月(95%CI:6.700~8.900)。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表明,体能状态(PS)评分、胸腔积液是否可控、能否接受4周期及以上化疗是影响疾病进展以及总生存的独立因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亦是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Ⅳa期NSCLC中位OS是7.8个月。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患者,应用TKI治疗;对于体能状态好的患者,积极控制胸腔积液和全身化疗有利于提高Ⅳa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EGFR 21外显子L861Q/L833F突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埃克替尼治疗EGFR 21外显子少见突变的NSCLC,服用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并观察疗效。结果:17例L861Q/L833F突变患者中L861Q突变17例,中位生存时间2.2个月,L833F突变1例,中位生存时间4.2个月。L833F突变患者生存时间稍长。复合突变与单纯突变相比,复合突变中位生存时间更长(L861Q突变2.1个月vs.5.6个月,P=0.065)。结论:埃克替尼在EGFR基因21外显子少见突变的疗效上比传统敏感突变未见明显优势,但复合突变比单纯突变临床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安全性和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老年III期或IV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埃克替尼组80例和吉非替尼组70例,分别采取相应药物治疗,当患者发展至进展期或无法耐受时停药,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采用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LICP-LU)评定患者生存质量,随访2年后评估两组生存情况。结果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恶心、呕吐及肝功能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埃克替尼组QLICP-LU生存质量评分为(171.38±12.81)分,显著高于吉非替尼组的(166.25±11.45)分(P=0.0111),其中躯体活动、社会功能、共性症状及不良反应模块评分均高于吉非替尼组(P0.05)。埃克替尼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高于吉非替尼组,但Kaplan-Meier生存曲线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168)。结论埃克替尼用于一线治疗老年NSCLC较吉非替尼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和厄洛替尼三种一代EGFR-TKIs靶向药物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长期成本-效用。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2019年1 511例采用一代EGFR-TKIs一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建立三状态Markov模型评估三种一代EGFR-TKIs靶向药物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生存分析获得各状态的转移概率,通过自下而上法计算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通过文献研究获得健康效用值,计算增量成本-效用比值(ICER)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蒙特卡罗模拟。结果 三种一代EGFR-TKIs药物一线治疗NSCLC的临床疗效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吉非替尼引起的皮疹和肝损伤患者比例高于使用埃克替尼和厄洛替尼患者(P<0.05)。一线使用埃克替尼(192 535.3元)治疗患者的人均经济负担最低(P<0.01)。埃克替尼的ICER(132 985.9元/QALYs)远小于吉非替尼(205 005.3元/QALYs)和厄洛替尼(172 893.1元/QALYs)。结论 三种一代EGFR-TKIs药物...  相似文献   

13.
刘少卿  陶晶晶  齐曼 《大医生》2023,(8):98-103
目的 通过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总生存及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5月至2021年5月承德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07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病例,运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107例患者的中位脑转移时间为8个月,脑转移治疗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个月,患者中位首次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起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OS1)是22个月,患者脑转移后中位首次发现脑转移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OS2)是1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全身化疗、脑转移症状、脑放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颅外控制状态、脑寡转移或多发转移、脑膜转移是影响OS2的预后因素(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EGFR突变状态、EGFR-TKIs治疗、全身化疗、脑放疗、脑寡转移或多发转移、脑膜转移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OS2的独立预后因素(P <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危险因素及患者生存情况。方法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脑转移,将124例ⅡA~Ⅳ期NSCLC患者分为脑转移组51例和非脑转移组7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筛选发生脑转移的高危因素,并对比2组生存情况。结果 2组肺内转移情况、组织学分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型、除脑部以外的远处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癌胚抗原(CE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其中组织学分型、EGFR基因型、纵膈淋巴结转移及血清CEA水平为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0.01)。至随访结束,脑转移组中位生存时间19.60个月,非脑转移组中位生存时间33.4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组织学分型、EGFR基因型、纵膈淋巴结转移及血清CEA水平是局部晚期NSCLC发生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发生脑转移的患者生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埃克替尼治疗进展后的继发性T790M突变情况。方法:应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方法检测209例EGFR 19del或L858R突变NSCLC患者接受埃克替尼治疗进展后T790M突变状态,并分析临床特征。结果:209例NSCLC样本中,19del有123例,L858R有86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耐药后检测T790M突变型患者占45.93%(96/209),耐药后T790M突变与19del/L858R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EGFR常见突变的NSCLC患者,19del患者接收埃克替尼治疗后更易出现T790M突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EGFR 18外显子G719X/E709X/G724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埃克替尼治疗EGFR18外显子少见突变的NSCLC患者,服用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比较疗效。结果:24例G719X/E709X/G724S突变患者中G719X突变19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2.8个月,E709X突变3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1个月,G724S突变2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5个月。G724S突变患者生存时间稍长。复合突变与单纯突变相比,复合突变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更长(G719X突变3.3个月vs.2.6个月,P=0.029;E709X突变7.2个月vs.2.7个月,P=0.225)。结论:埃克替尼在EGFR基因18外显子少见突变的疗效上比传统敏感突变未见明显优势,但复合突变比单纯突变临床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术前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肾上腺皮质癌(ACC)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22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年龄、体质指数(BMI)、肿瘤直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白蛋白、血红蛋白等相关数据,电话随访明确每个患者的生存状况、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采用ROC曲线确定NLR最佳临界值,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分别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BMI、肿瘤最大径、白蛋白、血红蛋白(Hb)、血糖、OS、PFS等临床数据,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并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明确A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结果根据ROC曲线,NLR的cut off值为2.479,按NLR2.479和NLR≤2.479将患者分为两组,高NLR组的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低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NLR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血糖水平高于低NLR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的PFS为6(2.25,18.00)个月,OS为18.5(7.50,29.75)个月,而低NLR组PFS为31.5(19.25,74.25)个月,OS为42(25.75,74.25)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后,本组发现高NLR组发生转移的概率高(HR=7.402,95%CI:1.662~32.963),且死亡的风险大(HR=13.713,95%CI:1.287~146.093)。结论 NLR高低对于ACC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并术后病理证实的292例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以患者血小板计数300×109/L为界值将患者分为正常和增高两组,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小板增高及其他临床因素对患者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预后的影响。结果该研究CCRCC患者中血小板增高发生率为9.59%(28/292),正常组1年、3年、5年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99%、97%和99%、97%、86%,而增高组分别为89%、84%、84%和86%、81%、81%,两组OS(χ2=13.023,P=0.000)和PFS(χ2=3.968,P=0.04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方式、肿瘤大小、肿瘤坏死情况、病理分级、T分期、TNM分期是OS的预后因素,而且肿瘤大小和TNM分期还是PFS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T分期和TNM分期是PFS预后的独立因素,血小板计数是OS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前外周血血小板增高是CCRCC预后不良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910-911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与吉非替尼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吉非替尼治疗,给予观察组厄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期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较长、腹泻及皮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洛替尼与吉非替尼均可延长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总生存期,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但吉非替尼总有效率较高,可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且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放射治疗进行预后分析。方法对13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全脑放疗,照射方法为30Gy/11次或40Gy/20次,应用SPSS软件计算生存期,采用Kaplan Meier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颅内转移灶数目、有无颅外器官转移对生存期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颅内转移灶数目、颅外器官转移2个因素影响预后。结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的主要预后因素为颅内转移灶数目及有无颅外器官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