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见血封喉树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见血封喉树叶(Antiaris toxicaria Lesch.)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提取萃取法、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见血封喉树叶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壬二酸(1)、丁二酸(2)、香草酸(3)。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见血封喉为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别名有加布、剪刀树、箭毒木.见血封喉属植物全世界有4个种3个变种,分布于东南亚.我国仅产1种,即见血封喉,分布于海南、云南、广东和广西等地.国外研究报道见血封喉中主要含有强心苷和黄酮等化学成分,国内尚未见有关见血封喉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对见血封喉的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特征,以及强心苷的强心作用和毒性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离和鉴定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根韧皮部中的内生真菌,并检测其抑菌活性。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作为指示菌,采用杯碟法对内生真菌发酵上清液进行抑菌试验。结果 从见血封喉根的韧皮部中分离出6株内生真菌,经形态鉴定分属于聚端孢霉属(Trichothecium LK. ex Fr.)、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 LK. ex Fr.)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 DC. ex Fr.)。其中内生真菌J6的发酵上清液对MRSA有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18 mm。结论 首次对见血封喉内生真菌进行了研究,内生真菌J6对MRSA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其抑菌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西双版纳荫郁的亚热带密林中,有一种参天巨树分外夺目,这就是世界上木本植物中最毒的一种树——"见血封喉",又名"箭毒木",傣语称"戈贡"。"见血封喉"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或石灰岩谷地的森林中。我国云南省的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海南省等地,以及国外印度、斯里兰卡、缅甸、  相似文献   

5.
槲树叶为壳斗科植物QuercusdentataThunb.的叶,在我国东北地区均有分布,《本草纲目》[1]上记载“槲叶具有活血,利小便,除面上齄赤,孩子淋疾”。《现代实用中药》[2]、《中药大辞典》[3]均有关于槲叶治疗淋症的记载。有关其化学成分的研究,80年代日本学者对该植物叶所含挥发油部分进行了分析,从中鉴定出石竹烯、丁香油酚等[4],从乙醇提取物中分得3-O-(2",6"-di-O-(E)-p-coumaroyl-β-O-glucopyranoside[6]。国内对该植物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结合化学反应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棕榈酸酯(Ⅰ)、β-谷甾醇棕榈酸酯(Ⅱ)、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Ⅲ)、6,7,10-三羟基-8-十八烯酸(Ⅳ)、香草酸(Ⅴ)、对羟基苯甲醛(Ⅵ)、α-棕榈酸单甘油酯(Ⅶ)、5-羟甲基糠醛(Ⅷ)、β-谷甾醇(Ⅸ)。结论化合物~和~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北京石韦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北京石韦地上部分得到三个化台物,经波谱及理化鉴定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和熊果酸(Ⅲ)。这三个化台物均系第一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8.
兵豆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云南产的兵豆种子中的化学成分,为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溶剂法和层析法分离、纯化兵豆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鉴定与波谱分析,测定所分离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与结论:从兵豆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I)、β-谷甾醇棕榈酸酯(Ⅱ)、胡萝卜素苷(Ⅲ)、棕榈酸(Ⅳ)、9,10-二羟基硬脂酸(Ⅴ)、乙基-α-D-吡喃葡糖苷(Ⅵ)、3-O-甲基-D-手性肌醇(Ⅶ  相似文献   

9.
核桃楸皮抗肿瘤化学成分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树皮具有消炎、止痛、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目前对核桃楸皮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尤其在其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受到医药领域的广泛关注。对核桃树皮的抗肿瘤的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作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充分利用天然药用资源。  相似文献   

10.
金丝桃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金丝桃的地上部分分得20种化合物,应用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对其中的4种进行了结构鉴定,其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金丝桃内酯丙、槲皮素和槲皮苷。其中化合物β-谷甾醇、槲皮素和槲皮苷系该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柿叶乙酸乙酯部位的黄酮类成分。[方法] 应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柿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了6 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染料木素,异鼠李素,槲皮素-7-O-β-D-鼠李糖苷,槲皮素,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芦丁。[结论] 化合物1~3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改进β-内酰胺酶抑制剂泰唑巴坦关键中间体2α-甲基-2β[(1,2,3-三唑-1-基)-甲基]青霉烷酸砜二苯甲酯(Ⅰ)的合成。方法 将2α-甲基-2β-氯甲基-青霉烷酸二苯甲酯(Ⅱ)与1,2,3-三唑直接反应,再经氧化,成功地合成了Ⅰ。结果 对本合成路线中关键步骤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结论 该研究结果 为提高合成泰唑巴坦的收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 L.)叶进行成分分离和鉴别。方法利用溶剂提取法、萃取法和柱层析法对相思子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经理化性质和NMR、HRMS、HPLC—DAD等方法测定,分析并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相思子叶中分离并鉴别出5个化合物,分别为卢一谷甾醇(Ⅰ)、滨蓟黄苷(Ⅱ)、滨蓟黄素(Ⅲ)、相思子碱(Ⅳ)、下箴刺桐碱(Ⅴ)。结论Ⅱ、Ⅲ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半夏、水半夏及其炮制品中β-谷甾醇的含量。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进行测定。结果:β-谷甾醇点样量在0.6~3.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回收率为97.48%,RSD=1.70%(n=5)。结论:水半夏生品及炮制品中β-谷甾醇含量要高于半夏生品及炮制品中β-谷甾醇含量。  相似文献   

15.
槲皮素磷脂固体分散体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制槲皮素磷脂固体分散体。方法 :应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比例的槲皮素磷脂固体分散体 ,研究其紫外、红外吸收光谱及在水和氯仿中的溶解性。结果 :与槲皮素及其物理混合物相比 ,槲皮素磷脂固体分散体的紫外、红外吸收光谱有明显的变化 ,在水和氯仿中的溶解性显著增大。结论 :槲皮素磷脂固体分散体可增大槲皮素的水溶性和脂溶性 ,有利于生物膜的吸收。  相似文献   

16.
离舌橐吾叶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离舌橐吾叶的化学成分.方法:离舌橐吾叶甲醇提取物用溶剂划分部位,用柱色谱分离化合物,理化和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从离舌橐吾叶中分离出3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8β-羟基艾里莫酚烷-7(11)-烯-12,8α(14β,6α)-二内酯、β-胡萝卜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携带的耐药基因.方法:K-B琼脂扩散法做抗菌药物敏感实验,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在所收集菌株中扩增BLA imp,BLA vim,OXA-24,OXA-23基因.结果:筛选出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IMRABs)12株,采用PCR技术在3株IMRABs同时扩增出B/Avim,OXA-23基因;7株扩增出OXA-23基因;2株耐药基因丢失.结论:部分表型为产金属酶的IMRABs耐药机制不单纯与携带金属酶基因相关,而是与携带其他耐药基因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