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沈杨  于汀 《华中医学杂志》1999,23(5):210-211
复发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15例,使用亚砷酸,剂量为每日5mg,持续2小时静脉点滴。出凝血及肝肾功能检查每周1次;外周血计数检查每周2次,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每2周1次。结果2例在治疗早期死亡;进行评估的13例中,11例在每1疗程获得完全缓解(CR率84.6%),2例患者未获缓解。5例出现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相似文献   

2.
亚砷酸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 ,而三氧化二砷是近几年我国临床治疗学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有效药物。我院用亚砷酸长期治疗一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获完全缓解 6年余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45岁 ,主因双下肢皮肤出血点、肋骨疼痛半月伴劓衄发热 2d于 1996年 11月 2 0日收入院。查体 :T :3 8 5℃、P :10 0次 /分。双下肢皮肤分布不均出血点 ,鼻腔有少量出血 ,胸骨有压痛 ,肋骨有触痛。心肺 (— ) ,肝脾 (— )。血象WBC :1 5× 10 9/L ,早幼粒占 0 45 ,N :0 2 5 ,L :0 3 0 ,PLT :80× …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外肿瘤学界对中药砒霜制剂亚砷酸(As_2O_3)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令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小剂量的亚砷酸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格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初步探讨小剂量亚砷酸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1997—2001年收治的复发AP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患者20例,其中18例为成年患者,治疗方法为亚砷酸5mg/d(0.08mg/kg)静脉滴注,连续28d为l疗程,2例患儿根据各自的体重相应接受2mg/d、3mg/d亚砷酸治疗;对照组:患者2l例,亚砷酸10mg/d(0.16mg/kg)静滴治疗。结果 治疗组:16例获得缓解(CR),占80%(16/20);2例未获缓解;2例治疗早期死亡。对照组:17例患者获CR,占81.9%(17/21);4例在治疗早期死亡。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02l,P=0.886)。小剂量亚砷酸的毒副作用较传统剂量组有明显的减轻。外周血和骨髓细胞形态学研究显示小剂量的亚砷酸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主要是诱导分化。结论 小剂量亚砷酸治疗复发性APL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亚砷酸诱导化疗在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ATRA+蒽环类药物诱导化疗的45例复发性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将同期我院接受ATRA+蒽环类药物+亚砷酸诱导化疗的45例复发性APL患者纳入观...  相似文献   

6.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上多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后再行联合化疗。但病人复发后,往往对ATRA耐药。近年来应用亚砷酸(As2O3)治疗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较好疗效。我院近期采用亚砷酸注射液治疗复发性APL患者一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亚砷酸注射液对复发及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0 .1%亚砷酸 10ml稀释于 50 0ml生理盐水中 ,静滴 3~ 4h ,9d ;儿童按 6mg/m2 ·d ,2 8d为 1疗程。结果 第 1疗程后CR 5例 ,2个疗程后CR 9例 ,NR 1例 ,有效率 93.3% .结论 该药对复发及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疗效确切 ,CR率高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其药理主要作用PML RAR2融合基因 ,诱导了APL细胞分化、凋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亚砷酸注射液治疗复发及难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可获较高的完全缓解 (CR)率。1996年以来 ,我院用该药治疗复发及难治APL患者 15例 ,取得较满意结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复发及难治APL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 。 15例中男 7例 ,女 8例 ,年龄 16~ 6 3岁 ,平均 35岁。复发性APL 12例 ,为CR 1~ 3次后复发者 ,其中DA或HA治疗后复发 4例 ,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CR后复发 6例 ,ATRA加化疗CR后复发 2例 ,难治 3例 ,为用DA或HA方案 2个疗程未缓解。 15例中 13例临床表现有…  相似文献   

9.
我科近5年来用小剂量HOAP方案合并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APL患者血浆vWF测定及亚砷酸治疗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水平变化的意义 ,以及亚砷酸治疗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APL患者血浆vWF水平 ,并进行vWF与白细胞数的相关性分析。对 12例应用亚砷酸治疗的初治及复发APL过程中vWF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患者血浆vWF浓度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 (P <0 .0 5 ) ,高白细胞血症者vWF水平显著高于无高白细胞血症者。应用亚砷酸治疗后vW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 ,完全缓解后明显下降 ;治疗第 7天vWF浓度高于治疗前和达完全缓解时 ,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外周血白细胞数与血浆vWF浓度间呈正相关 (r=0 .4 8,P <0 .0 5 )。结论 APL患者体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病理改变 ,高白细胞血症和亚砷酸均可能加重血管损伤 ,停药和病情缓解后可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1.
吕在明  张曦  陈幸华  刘林 《重庆医学》2004,33(9):1399-1400
目的观察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方法初治、复发、难治APL患者36例 ,采用亚砷酸为主的治疗方案,观察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初治APL的完全缓解率为81.8%,总有效率为90.0%;难治性APL的完全缓解率为57.1%,总有效率85.7%;高白细胞综合征发生率占67%,其他不良反应较轻.结论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效安全,对复发/难治病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丁宇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642-2643
目的:总结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确诊为APL初治患者45例,分为两组,22例口服全反式维甲酸(ATRA)10 mg,每日三次,连用28 d;23例用亚砷酸10 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28 d。结果:两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6.36%和7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砷酸治疗的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维甲酸组,经对症处理后,多数不影响治疗。结论:亚砷酸和全反式维甲酸均为治疗APL有效的诱导缓解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影响亚砷酸(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162例患者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染色体异常等可能影响As2O3疗效的因素进行评价。结果16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率为72%;部分缓解(PR)率为13.6%。初诊时WBC数、LDH水平比较高,无(t15,17)(q22,q21)染色体易位或PML/RARα融合基因的APL患者应用As2O3治疗缓解率比较低;而存在(t15,17)(q22,q21)染色体易位或PML/RARα融合基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使As2O3治疗APL的缓解率明显提高。结论初诊时WBC计数、LDH水平、有无(t15,17)(q22,q21)染色体易位或PML/RARα融合基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是影响As2O3治疗APL患者疗效的重要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4.
周玲  潘怀富 《医学文选》2002,21(5):654-65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APL)采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 ,完全缓解率可达 85 %以上 ,复发 APL再缓解率低。为此 ,我们自 1 998年采用三氧化二砷治疗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1 3例 ,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3例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 ,男 8例 ,女 5例。年龄 1 8~ 5 1岁 ,平均35 .6岁 ,皆符合诊断标准[1] 。所有病例初治时均采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缓解 ,用 DA、HA、MA、EA方案巩固强化。病程 1 2~ 5 8月 ,平均 2 5月。1 .2 治疗方法 三氧化二砷针剂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提供 ) 1 0 ml加入 5 %葡…  相似文献   

15.
为对比观察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双诱导与单药诱导或化疗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选择1989年1月~2006年10月我科收治初治APL患者91例,剔除10例因放弃治疗或治疗前突发颅内出血死亡病例,81例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双诱导组16例;亚砷酸组14例;维甲酸组43例;化疗组8例,以常规用药方法治疗4周以上。比较各组完全缓解率、早期死亡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双诱导及亚砷酸治疗病例100%完全缓解,无1例早期死亡;维甲酸治疗病例完全缓解占83.7%,4例早期死亡。化疗组仅3例缓解,占37.5%,4例早期死亡。前3组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化疗组(P<0.01或P<0.05);而双诱导及亚砷酸治疗组早期死亡病例显著少于化疗组(P<0.05)。用药至缓解平均时间双诱导组明显短于维甲酸组(P<0.05)。治疗中凝血指标异常平均纠正时间双诱导组明显短于维甲酸组(P<0.05)。双诱导组患者治疗期间肝功异常较为明显。双诱导治疗、亚砷酸或维甲酸单药治疗对APL疗效均显著;化疗效果最差。双诱导治疗方案,患者肝功损害明显。  相似文献   

16.
亚砷酸治疗白血病并发DIC 1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亚砷酸对急性旱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DIC的治疗和恢复有何影响及其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近4年168例应用亚砷酸治疗的APL患者,其中合并DIC的120例,分初治组和复发组.高白期加羟基脲或暂停亚砷酸以治疗DIC为主.应用SAS软件分析APL合并DIC的高危因素并归纳出DIC的类型.结果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出血为著.DIC发生率初治组与复发组分别为72.22%和69.05%;DIC治愈率分别为89.91%与75.86%;死亡率分别为12.08%和24.14%.高危因素与WBC、PLT、LDH值,脏器出血及栓塞有关.结论 亚砷酸治疗APL无直接诱发DIC的作用,未发现其促纤溶作用.DIC治疗以输注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血浆等加肝素为主,早期高白,血小板≤10×10/L,尤其是LDH增高预示高危,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行亚砷酸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4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16)行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观察组(n=24)给予亚砷酸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0%、100.0%,观察组复发病例行亚砷酸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达75.0%;对照组完全缓解时间为(37.8±4.0)d,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6.9±3.7)d;对照组DIC、高白细胞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均P<0.05);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多为一过性,经对症处理后明显改善且无需停药.结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行亚砷酸治疗后,可有效缩短患者完全缓解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与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时未见交叉耐药,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亚砷酸(三氧化二砷,As2O3;砒霜、白砒)是目前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较理想的药物之一。它具有促进细胞凋亡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分化成熟,且与全反式维甲酸无交叉耐药性犤1犦。1995~2001年12月,本科有35例患者接受该药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35例经骨髓形态学诊断为APL,分子生物学证实有PML/RARL融合基因。男性22例,女性13例;初治9例,复发11例,巩固维持治疗15例;年龄18~49岁,中位年龄37岁。治疗方法①诱导缓解治疗0.1%亚砷酸注射液(…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行亚砷酸和维甲酸、化疗联合治疗效果。方法:资料取本院2008年4月至2015年4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90例患者予回顾分析,按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行维甲酸与化疗,观察组联合亚砷酸,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早幼粒细胞比例与总白细胞数改善效果比对照组优( P<0.05)。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行亚砷酸和维甲酸、化疗联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对1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缓解(CR)后使用亚砷酸强化治疗.结果 13例均无病生存3-6年.亚砷酸强化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