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5例,给予抗感染和平喘等治疗;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待"肺感染控制窗"出现后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2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拔除气管导管,改用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以(SIMV+PSV)方式分别减少到7~9次/min和5~8cmH2O水平时直至脱机。比较两者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11.33±2.62)dvs(13.91±4.52)d,P<0.01],总住院时间[(18.63±3.62)dvs(21.20±6.42)d,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5.86%vs28%,P<0.01]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较传统的有创通气方式更优越,能够有效缩短总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52例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序贯组:立即拔出气管插管,改用无创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等。结果两组间有创机械通气的时间和总的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VAP的发生率序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重症呼吸衰竭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降低VAP发病率,缩短住院时间,是临床有效脱机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5~11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序贯组(50例)和有创组(50例)。有创组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至脱机,序贯组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序贯组有效率为96.00%,有创组有效率为82.00%,序贯组明显高于有创组(字2=5.005,P<0.05);序贯组的VAP发生率为2.00%,低于有创组的16.0%(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有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且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随机分为有创一无创序贯治疗组和有创通气对照组。两组患者开始均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辅助/控制模式一压力控制通气逐渐过渡到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在肺部感染控制(PIC)窗出现后治疗组序贯改用无创机械通气,直至脱机;对照组则继续有创通气,直至脱机。观察两组病例机械通气前后pH、PaO2、PaCO2、HR、RR、MAP及出PIC窗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PIC窗出现时循环、呼吸和血气指标均较机械通气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VAP发生率(18%)较对照组(60%)明显降低(P〈0.05)。结论以PIC窗为切换点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陈加宏 《黑龙江医药》2010,23(5):823-826
摘要目的:探讨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5例COPD急性期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予有创后脱机拔除气管插管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23例采用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记录并分析比较两组间患者治疗初基础情况和在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总的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等。结果: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有创通气时间、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总住院时间序贯组较传统组均缩短P〈0.05,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患者支气管一肺部感染控制好转,痰液性状改善情况下停有创,序贯无创治疗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序贯组: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AECOPD患者16例,治疗达肺部感染控制窗后,撤离有创呼吸机,改为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AECOPD患者14例,以SIMV+PSV方式撤机。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等。结果序贯治疗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较传统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陈飞 《中国医药指南》2012,(35):166-167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给予抗感染和平喘等治疗;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出窗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序贯治疗组出窗后立刻拔出插管,接着采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照组继续行有创机械通气。分别对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治疗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序贯组各项指标明显较低。结论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0例,给予抗感染和平喘等治疗;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出窗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序贯治疗组出窗后立刻拔出插管,接着采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照组继续行有创机械通气.分别对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治疗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序贯组各项指标明显较低.结论 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和单纯有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某院治疗的11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采用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有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再插管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再插管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优良,显著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显著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陈宝华  郑玉龙 《江苏医药》2003,29(3):202-203
目的:探讨序贯性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通过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对比分析序贯性和有创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例数、撤机成功/失败例数及死亡例数。结果:序贯性机械通气组较有创性机械通气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亦明显缩短(P<0.05),VAP的发生率减低(P=0.05)。而撤机成功/失败及死亡率两组间无显差异。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有创通气时间及总机械通气时间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4例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难易度低和风险少,呼吸机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动脉氧分压早期改善缓慢,远期无明显差别。结论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疗效。方法比较24例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序贯组)和22例采用单纯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常规组)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的差异。结果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序贯组总机械通气时间[(11±4)d]、住院时间[(17±3)d]、有创通气时间[(5.0±2.2)d]较传统组[分别为(17±8)d、(27±6)d、(13.5±5.7)d]均缩短(P<0.05),VAP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玮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6):2472-2473
目的:观察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36例COPD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序贯组行机械通气,待肺部感染控制窗(PIC)出现,拔出气管导管,改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序贯治疗,渐减支持水平至脱离呼吸机.对照组在肺部感染窗出现后继续按常规行有创机械通气,以压力支持方式撤机.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院内死亡例数.结果:序贯组与对照组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5.6土2.5)d和(14.5±4.7)d,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1.5±2.1)d和(16.7±2.7)d,P<0.05,VAP发生率分别为1例和6例(P<0.05),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5.1±4.4)d和(22.4±8.6)d(P<0.05).结论:在PIC窗指导下的有创与无创序贯性通气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总住院时间,改进治疗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衰竭的患者(治疗组)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后改为无创通气;另4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衰竭的患者(对照组)继续维持经口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两组患者进行氧动力学指标的比较及完全撤机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总时间和ICU监护时间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氧动力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监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衰竭较单纯的有创机械通气具有更安全可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贺刚  刘代顺  陈代刚  胡诗礼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138-1139,1141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分析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RICU)40例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分别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序贯组)与传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结果、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例数、死亡例数、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序贯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血气分析结果相仿(P>0.05);发生VAP分别为1例和6例(P<0.05),死亡分别为1例和2例(P>0.05),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9±2.2)d和(14.1±3.6)d(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2±6.2)d和(14.1±3.6)d(P<0.05),再插管例数分别为1例和2例(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5±7)d和(19±4)d(P<0.05).再插管率和死亡率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结论 对于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可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是救活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值得提倡的机械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方法在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4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采用先有创后无创的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全程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再插管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唯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疗效肯定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在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治疗中采用序贯机械通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治疗的病患7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病患,给予对照组病患传统机械通气治疗,给予观察组病患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并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治疗中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实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序贯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撤机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50例接受气管插管、有创通气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2组,序贯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序贯组拔除气管插管,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继续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使用压力支持(PS)模式撤机。比较两组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例数、有创通气时间、再插管率和住ICU时间的差异。结果序贯组与对照组比较,撤机成功率高(、P<0.01)、VAP发生例数少(P<0.05)、有创通气时间短和住ICU时间短(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序贯组较对照组再插管率和病死率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序贯无创通气的撤机策略较传统撤机策略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有创与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32例给予有创与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肺炎(VAP)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VAP发生率与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为指导展开有创与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可促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有效缩短,降低VAP发生风险,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在严重呼吸衰竭的治疗中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严重呼吸衰竭治疗的患者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组有创机械通气脱机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每组各40例患者,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严重呼吸衰竭的治疗中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有着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