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小切口和传统切开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探讨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证。方法 2005年9月至2010年1月,共51例102侧臀肌挛缩症患者,其中24例48侧行关节镜下手术,27例54侧行传统切开手术。对二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手术并发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疗效、髋关节功能评分、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31.2个月。关节镜组在切口长度、术后疼痛、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4项指标明显优于切开手术组,而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疗效、髋关节功能评分、复发率与切开手术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关节镜下小切口治疗臀肌挛缩症具有安全、简便、创伤小、恢复快、手术瘢痕小、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等优点,且疗效肯定,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是由注射因素为主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致使髋关节内收内旋等功能受限而表现出特有步态及异常姿势的临床征候群。此症多发于农村青少年。由于传统术式切口长、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易并发神经血管损伤和臀部畸形。近年来兴起的关节镜监视下软组织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症,可弥补传统手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臀肌挛缩症是由注射因素为主多种原因引起的臀部肌肉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继发髋关节外展、内收、内旋等功能受限,表现为特有步态和体征的临床症候群.我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治疗臀肌挛缩症13例(22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传统臀肌挛缩的手术治疗具有手术剥离范围广泛、创伤大、出血多,容易并发积液或血肿影响伤口愈合。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以切口为中心的条索样瘢痕组织,形成新的挛缩。常州市中医医院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10月用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治疗臀肌挛缩,资料完整的共8例13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度(Ⅲ度)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重度臀肌挛缩症患者行臀肌挛缩带切断术加臀大肌止点松解术治疗,对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症状进行分析,评估重度臀肌挛缩症手术松解的疗效.结果 本组85例患者平均年龄(13.6±8.3)岁(4~24岁),12例在髋关节囊后外侧切开松解后Ober's征阴性,73例患者行臀肌挛缩带切断术加臀大肌止点松解术,术后效果良好.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6年(6个月至6年),随访结果总体优良率为94.12%(80/85).结论 臀肌挛缩带切断术加臀大肌止点松解是治疗重度(Ⅲ度)臀肌挛缩症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臀肌挛缩症患者在关节镜监视下应用射频消融松解挛缩组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27例(47髋)臀肌挛缩症患者。所有患者臀肌挛缩的严重程度参照贺西京等级评定标准:II级(中度)40髋,III级(重度)7髋。均应用关节镜监视下射频消融松解挛缩组织。松解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步态、并膝下蹲、交腿试验以及对运动的影响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40~65 min,平均45.5 min。术后1例出现伤口渗血(无感染),1例切口积血,经治疗后均痊愈。未出现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34个月,平均随访20个月。根据臀肌挛缩功能综合评价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价,优20例(37髋),良5例(6髋),可2例(4髋),47髋优良率91.4%。结论 在关节镜系统监视下射频消融治疗臀肌挛缩症,具有创伤小、操作安全、疗效佳、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汽化仪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探讨关节镜下汽化仪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对25例50侧病变行开放手术和28例56侧病变行关节镜下汽化仪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手术并发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疗效、复发率等指标的优劣,总结关节镜下汽化仪手术治疗臀肌挛缩手术技巧。结果关节镜组在切口长度、术后疼痛、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4项指标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而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疗效、复发率与开放手术组无显著差异,关节镜下汽化仪软组织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症技术较易掌握,有效减少手术风险。结论关节镜下汽化仪软组织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美观、经济的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是关节镜在关节外手术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0.
<正>臀肌挛缩症亦称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或弹响髋,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复加局部肌肉注射药物等外部因素引起的臀肌及筋膜等软组织纤维变性、挛缩,继发髋关节功能障碍,表现出特有的姿势及体征。双侧多于单侧,比例约为3∶1。笔者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是患者臀部肌肉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而出现髋关节内收、内旋等功能受限和屈曲障碍,表现为特有下肢步态和体征的临床症候群。自1970年Valderrama首次报告以来,该病已被广泛重视,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关节镜技术的发展,该病的治疗已从切开手术转为镜下手术,并且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臀肌筋膜挛缩症是由各种原因致臀肌及周边筋膜挛缩变性,产生髋关节功能障碍所致。多见于有臀部肌肉注射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国内区域性调查显示,儿童患病率为1.O%~2.4%,并指出苯甲醇作青霉素溶媒是最危险的致病因素,首次肌肉注射的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臀肌挛缩症大多发生于儿童,因其臀肌、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并且可出现继发性髋关节内收、内旋等功能障碍,导致患儿行走时呈外八字步态。临床治疗中多采取手术方法。可是,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对患儿臀肌挛缩较轻者,也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方法。2002-07~2012-11共诊治儿童 相似文献
20.
臀肌挛缩症(Gluteus Muscles Contrature.GMC)亦称小儿注射性GMC或弹响髋,自1970年De Velderraman首先报告以来,陆续己有多家报道,多数作者认为其发生与臀部肌肉反复注射苯甲醇青霉素溶液有关[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