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干预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产后抑郁量表(EPDS)及自制问卷调查表,对180例有良好心理干预的孕妇及180例对照组孕妇进行产后抑郁症调查. 结果产后抑郁症心理干预组发生率为2.78%,而对照组为18.89%,心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孕期焦虑和抑郁情绪是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最主要因素,心理干预可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预防产后抑郁症19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后抑郁症是发生于产褥期的抑郁,是介于产后忧郁,与产后精神病的疾患。多在产后2周内发病,产后4~6周症状明显,多表现为疲乏、易怒、焦虑、恐怖和抑郁,流露出对生活的厌倦,有的产妇有思维障碍,迫害妄想、甚至出现伤婴或者自杀行为。妊娠、分娩可引起妇女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角色方面的巨大变化。若产妇在这一特殊时期不能做出适应性调整,即有可能导致精神疾病。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婴儿的健康发育,而且影响到婚姻、家庭、社会。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观察补血养心法针灸配合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产后抑郁症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简便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6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根据产后忧郁症患者血虚心失所养的特点,以“补血养心”为主要治则,采用针灸的方法并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氟西汀.结果 治疗组痊愈18例,显著9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痊愈11例,显著5例,进步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具有改善产后因内分泌、神经系统失调而导致的失眠、抑郁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孕妇学校开展心理疏导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为降低产后抑郁发病率找到一种好的干预方式。方法抽取我院孕妇学校中孕龄不足10周的孕妇120名作为观察组,抽取120名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参加孕妇学校普通授课的基础上,参加由我院心理科开展的团体心理疏导,对照组只参加孕妇学校普通授课。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孕妇在产后1~5周进行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筛查。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9.48%,对照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1.43%。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妇学校开展团体心理疏导能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作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措施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作用十分显著,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孕期、产时、产后3个方面分析了心理干预的措施及效果评价,包括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初产妇的健康宣教、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引导和促进母婴感情等.针对性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及焦虑的影响。方法:两组均给予口服弱安定剂舒宁,每次15~30mg,3次/d。观察组孕妇由主管护师专门负责,心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教育、放松训练、音乐治疗。同时根据个体心理需求为妊娠妇女提供分娩陪护、情感疏导等一系列心理干预措施,疗程3~6个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干预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HAMD及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消除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1458例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孕产妇按住院的单双号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9例.观察组用自行设计好的护理干预方式从孕妇住院开始进行干预,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利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分别于产后42天,6个月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进行测评,EPDS总分<12分为阴性,≥13分为阳性,可诊断为产后抑郁症.结果 观察组产后42天发生率为2.47%,6个月发生率为3.70%.对照组产后42天发生率为10.40%.产后6个月发生事为13.90%.两组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对提高母婴的生存质量及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4例产后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32例,根据SDS抑郁自评量表,对2组抑郁程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抑郁程度明显减轻,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产后抑郁症患者,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改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产后抑郁症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作用以及产后抑郁症与母体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对365名产后6周内妇女进行调查评定筛出产后抑郁症且符合DSM-IV产后抑郁诊断标准42人作为研究对象,入选者按自愿选择分为两组:综合性心理干预组21例(干预组)和对照组21例。干预组给予综合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包括认知疗法、支持疗法、行为疗法、音乐疗法等,对照组无任何措施。两组分别在综合性心理干预前,干预后1周、6周、6月时追踪观察,并再次进行EPDS量表测量,同时抽静脉血3~4mL,测雌二醇,孕酮含量。结果:干预组经综合性心理干预1周,6周,6月后,EPDS指数逐渐下降,雌激素水平逐渐回升。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后抑郁症状并缩短病程,可以作为产后抑郁症的第一线治疗,也是目前临床治疗产后抑郁症最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河南医学研究》2016,(12)
目的探讨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方案对产后抑郁症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收治的36例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分析。将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收治的560例待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保健基础上行针对性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6.78%)低于对照组(1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57%)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较多,通过对其实施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强化家庭支持等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窦娟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6,5(9):63-64
抑郁症的发病率很高,约10%~15%的发病率,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危害婴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婚姻、家庭和社会。文章简要介绍了引起产后抑郁症的诱因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遗传因素四方面。提出对产后抑郁症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干预,强调了适应婚姻生活,亲密夫妻关系,提高婚姻质量,充分发挥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及早发现抑郁症的诱因,加强孕产期的健康保健,全员动员,充分发挥支持组织的作用的预防对策,以降低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由于工作、家庭、经济和思想负担等问题,孕期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现在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我们在护理工作中,针对孕妇、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做好病情护理、症状护理的同时,做好孕妇、产妇的心理护理,确保顺利完成分娩,确保母婴平安健康. 相似文献
17.
18.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表现为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惹、烦躁,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精神紊乱[1].产后抑郁不利于妇女的身心健康及婴儿的发育,给家庭、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2].因此,在孕产妇产前、产后采用何种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或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是我们妇产科医护人员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我院妇产科2011年1~12月对孕产妇在产前和产后实施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干预,对产后抑郁症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将16例产后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8例和对照组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结果:对产后抑郁患者合理实施心理干预可收到良好效果。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抑郁症状,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心理干预对预防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致残率高,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有较大的影响,是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发生率多为40%~50%[1],发病高峰在卒中后4周左右,主要表现为脑卒中后自我评价低下、悲观、意志力减退、主动性降低,甚至有自杀倾向或行为,这对患者的康复极为不利,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甚至增加疾病的死亡率[2-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