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腹腔灌注化疗与静脉化疗的优劣,以提高本病的疗效.方法4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腹腔灌注化疗组(IPC组)与静脉化疗组(IVC组),采用MMC、5-FU化疗.比较(1)两组术前化疗后腹腔游离癌细胞阴转率;(2)白细胞术前、术后化疗后的变化;(3)消化道反应、体力状况等临床症状.结果(1)术前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者,IPC组11例,IVC组7例,经术前化疗后手术,开腹时IPC组10例转为阴性,而IVC组7例仍为阳性.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2W外周血WBC下降,IPC较IVC组轻微,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消化道反应IPC组4例,IVC组11例,且IVC组有6例因反应过重或WBC过低,而未完成化疗;体力下降明显的IPC组2例、IVC组5例.结论IPC是一种较IVC组能直接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抑制腹腔及内脏的微小转移灶,全身副作用小,临床效果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腹腔灌注化疗与静脉化疗的优劣,以提高本病的疗效。方法 4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腹腔灌注化疗组(IPC组)与静脉化疗组(IVC组),采用MMC、5-FU化疗。比较(1)两组术前化疗后腹腔游离癌细胞阴转率;(2)白细胞术前、术后化疗后的变化;(3)消化道反应、体力状况等临床症状。结果(1)术前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者,IPC组11例,IVC组7例,经术前化疗后手术,开腹时IPC组10例转为阴性,而IVC组7例仍为阳性。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2W外周血WBC下降,IPC较IVC组轻微,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消化道反应IPC组4例,IVC组11例,且IVC组有6例因反应过重或WBC过低,而未完成化疗;体力下降明显的IPC组2例、IVC组5例。结论 IPC是一种较IVC组能直接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抑制腹腔及内脏的微小转移灶,全身副作用小,临床效果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中植入氟尿嘧啶(5FU)缓释剂行腹腔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13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5-FU缓释剂组68例,对照组64例。两组均行肿瘤根治术。5-FU缓释剂组腹腔局部植入5-FU缓释剂800mg行腹腔化疗。两组术后均采用相同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术后2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术后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Fu缓释剂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术后2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中植入5-FU缓释剂行腹腔化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进展期直肠癌术中局部使用氟尿嘧啶缓释剂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进展期直肠癌术植入5-氟尿嘧缓释剂的安全性。方法将49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植入剂组和空白对照组,植入剂组在肿瘤切除后瘤床部位、可疑亚临床肿瘤病灶区域和可能有淋巴结转移的区域分多点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观察患者植药后切口愈合、有无吻合口漏、肠梗阻发生率、肝肾功能变化以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与对照组的血常规,吻合口漏、伤口感染、肠梗阻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无明显异常;两组治疗后血细胞计数、ALT和肌酐较术前升高(P&lt;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gt;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植入氟尿嘧缓释剂是安全可靠的局部区域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低中晚期胃癌病人术后局部复发及提高长期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对123例Ⅲb期胃癌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2例进行术中即时低渗温热腹腔化疗联合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植入组),61例未行任何腹腔化疗(对照组).结果:植入组与对照组术后5年肿瘤生存率分别为64.5%和45.9%(P<0.01),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胃癌病人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腹腔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比较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腹腔温热化疗 (IPC)与全身化疗 (IVC)的优劣。方法 比较两组术前化疗后腹腔游离癌细胞的阴转率 ;术后 2周、6周时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 ,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体力状况等临床症状。结果 ①术前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者IPC组 3例 ,IVC组 2例 ,经术前IPC后开腹即时IPC组均阴性 ,而IVC组 2例仍为阳性 ;②术后 2周时外周血WBC、CD3 、CD4、CD4/CD8和NK细胞下降IVC组更明显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③两组消化道反应和体力状况下降IPC组优于IVC组。结论 IPC能直接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 ,作用于腹腔及内脏微小转移灶 ,对防治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腹腔及肝脏转移 ,提高手术疗效具有科学理论依据及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在胃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探讨在临床胃肠癌手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的疗效。方法将70例胃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手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对照组40例,在手术中使用蒸馏水冲洗创面,然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后2年,3年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癌手术植入氟尿嘧啶,其毒副作用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腹腔化疗对减少腹腔转移,提高手术根治率,防治肝转移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对53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行腹腔化疗,以同期45例类似病例为对照,对照组行全身化疗。结果:治疗组在提高手术根治率,防止术后腹腔转移,减少肝转移及改善化疗副作用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氟尿嘧啶(5-FU)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能否在大肠癌化疗中获得优势。方法某院60例经病理确诊的大肠癌患者,采取FOLFOX方案化疗,且每位患者的化疗周期均≥4周期。根据患者化疗后5-FU血药浓度预测可信区间分为≤20 mg/L、20~40 mg/L和> 40 mg/L三部分,分别作为A组、B组和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化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疾病控制率为41.17%(7/17),B组疾病控制率为67.86%(19/28),C组为80.00%(12/15),B、C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骨髓抑制、黏膜炎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肠癌化疗中实施5-FU血药浓度监测对疗效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消化外科纳入进展期胃癌确诊病例100例。随机分为腹化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采用FolFox7方案:奥沙利铂(130mg/m2、第一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400mg/m2、第1天静脉滴注)和5-氟脲嘧啶(2 400mg/m2、采用第二通道、缓慢静脉滴注48h),化疗期间腹化组还采取了腹腔热灌注化疗。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分期,并进行治疗效果评价,再分别对100例患者进行1年和两年短期随访,记录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结果腹化组和对照组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2.0%(46/50)、80.0%(40/50)和80.0%(40/50)、64.0%(32/50)做χ2检验的统计学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χ2=6.62、7.10,P<0.05);局部复发率两组为16.0%(8/50)、30.0%(15/50)做χ2检验的统计学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χ2=5.89,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毒副反应较小,临床获益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其与患者年龄、肿瘤体积、病理大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合阳县医院收治的大肠癌患者2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72.73%(96/132),略高于对照组的65.91%(87/1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各年龄段的总有效率均相近,且观察组各年龄段患者的总有效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肿瘤大小方面,肿瘤越大,有效率越低,且观察组各肿瘤大小患者的总有效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中,溃疡型大肠癌均较常见,其总有效率均低于肿块型、高于浸润型,且观察组各病理类型患者的总有效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方法:治疗组20例给予吉西他滨腹腔热灌注,对照组20例给予吉西他滨静脉应用,评价两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45%和30%,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积液有效率分别为40%和1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KPS评分明显升高,治疗组更明显;血清及腹水中肿瘤标志物CA125治疗后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主要副作用为轻度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吉西他滨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效果良好,腹水缓解率较高,且化疗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4.
董虹亮  梁建群 《中国药房》2008,19(20):1568-1570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方法:将189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94例(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5-氟尿嘧啶组)和对照组95例(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组)进行对照观察。21d为1个周期,全部病例均治疗3个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4.3%,毒副反应轻;对照组总有效率40.0%,毒副反应相对较重(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温热化疗(IHCP)对进展期胃癌术后生存率影响的机制。方法将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79例随机分为腹腔温热化疗组37例、全身化疗组42例,按氟尿嘧啶(5-FU)+顺铂(DDP)+羟喜树碱(HCPT)方案分别进行化疗,化疗期间监测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变化及不良反应,并对两组进行5年期随访。结果两组切口并发症、感染、肠梗阻、肝功能受损、脱发以及血小板降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温热化疗组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与全身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3个疗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后,腹腔温热化疗组CD4+、CD4+/CD8+和NK细胞显著上升(P〈0.05)。术后5年期随访结果显示,腹腔温热化疗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全身化疗组(P〈0.01)。结论术后腹腔温热化疗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阿司匹林缓释胶囊的释放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制备阿司匹林缓释胶囊 (A -SRC) ,并对其释放度与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测定A -SRC的释放度 ,进行释放机制的研究 ;测定家兔体内血药浓度 ,研究A -SRC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A -SRC体外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该制剂相对于其普通片剂释药稳定、生物利用度高。结论 :A -SRC缓释效果明显 ,给药后血药浓度较为平缓 ,持续作用时间长 ,可减少给药次数 ;由于A -SRC采用轻质辅料具漂浮性能 ,缓慢释药 ,因而有利于降低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及其他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32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FOLFIRI双周方案治疗,伊立替康180mg/m2,静脉滴注90min,d1,亚叶酸钙400mg/m2,静脉滴注d1,5-氟尿嘧啶400mg/m2静脉推注d1,亚叶酸钙后,5-氟尿嘧啶2400mg/m2通过艾克孚泵持续静脉输注48h,于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推注完后开始用药,14d为1个周期,2个周期评定疗效。结果全组32例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8例,病情稳定(SD)15例,病情进展(PD)8例,总有效率28.1%,疾病控制率75%。不良反应主要是迟发性腹泻,中性粒细胞下降,胆碱能综合征及恶心、呕吐等。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能耐受,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三七总皂苷缓释微囊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制备壳聚糖(CTS)-三七总皂苷(PNS)缓释微囊的工艺条件,确定微囊的缓释作用。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乳化学学交联技术,制备壳聚糖-三七总皂苷微囊,并考察微囊的基本特性及其体外溶出性能。结果微囊的最优工艺条件为3%壳聚糖溶液,壳聚糖/三七总皂苷为2:1,在60%下交联2h.结论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药物释放速度较缓慢,缓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郑捷  余育森  钱威威 《肿瘤药学》2020,(2):220-224,23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其在预防胃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5-氟尿嘧啶+顺铂)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两组术后均予以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化疗。分别于手术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CD28阳性细胞数,分析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2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并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两组患者CTLA-4、CD2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CTLA-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2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完成8个周期的化疗,无死亡病例,且化疗毒副反应均较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躯体功能评分外,两组患者术后其余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应用较为安全,可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术后生存率,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0.
王菲 《中国药业》2006,15(20):33-34
目的 研制硫酸伪麻黄碱缓释片并对其释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方法 以羟丙甲纤维者(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硫酸伪麻黄碱凝胶骨架型缓释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体外硫酸伪麻黄碱,并对缓释片进行释放度试验,结果 HPMC用量增加时释放速度变慢。磷酸氢钙用量增加时片削可压性得以改善.结论 该制刺缓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