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分离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边缘科学,分离技术作为生物工程技术中的下游关键技术,由于其丰富多样且高效先进,在当今国际生物与化学类科研生产中已有较广泛的应用,并因此成为现代中医药研发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本文从中药分离目标的选择与确定、中药可用于分离的性质、中药分离工艺设计原则等方面,较系统地讨论了中药分离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进展与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离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边缘科学,分离技术作为生物工程技术中的下游关键技术,由于其丰富多样且高效先进,在当今国际生物与化学类科研生产中已有较广泛的应用,并因此成为现代中医药研发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本文从中药分离目标的选择与确定、中药可用于分离的性质、中药分离工艺设计原则等方面,较系统地讨论了中药分离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进展与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郭立玮  朱华旭  潘林梅 《中草药》2009,40(4):505-508
依据"中医药研究所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与"中药复方是天然组合化学库"两种学说,指出中药药效物质化学组成多元化,而又具有多靶点作用机制,是一个具有大量非线性、多变量、变量相关数据特征的复杂体系.提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组合筛选"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把组合化学"以分子最大的多样性模拟生物多样性"原理及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中药复方复杂体系研究领域.以中药复方组方药味的重组合分组及多种分离技术代替组合化学合成路线,以多种工业化分离技术的产物为"基本构造单元",创造"化学多样性"的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组合库,并通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寻找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化学组成与作用机制的内在关联;探索针对中药药效物质复杂体系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新技术,为建立"最优分离"概念,以及开展相关精制技术应用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模式识别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对模式识别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总结有关化学模式识别、显微图像模式识别及人工神经网络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文献 ,综述不同方法在该领域中的应用。结果 :到目前为止 ,红外、紫外、裂解 高分辨气相色谱、GC-Mass总叠加质谱等被应用于中药的化学总特征的表现 ;基于体视学和计算机图像测试技术的图像定量分析 ,以及图形生成理论和计算机图形学的三维重建和显示技术被应用于中药组织的体视学参数的确定 ;误差反传等类型人工神经网络在中药质量评价中也有重要的应用。结论 :化学模式识别、显微图像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在中药质量评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柳扬  郭立玮 《中草药》2006,37(9):1289-1292
耦合技术是现代化学工程中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是利用已有的和新开发的分离技术进行有效组合,或者把两种以上的分离技术合成为一种更有效的分离技术,以达到提高产品选择性和收率,实现过程优化的目的。耦合技术对于解决中药药效物质复杂体系的分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膜及超临界流体、结晶等分离技术在中药及相关生物制药工程中的耦合应用并对其在中药精制分离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6.
谢腾  王升  马炯  郭兰萍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4):3684-3690
20世纪末生命科学迅猛发展所产生海量生物学数据中亟待挖掘的生命科学规律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进步,催生了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中药资源(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s),尤其是中药植物资源,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和重要的生命科学研究开发工具,近年来生物信息学在中药资源研究中的应用有了快速的发展,涉及了不同层面的组学,为揭示其中生物学规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方法技术和强有力的发掘工具,同时加快了中药资源领域的研究和中药产业的发展.文章全面收集汇总了生物信息学在中药资源研究中应用的数据,并对其在中药资源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药资源研究提供基础的生物信息学信息.  相似文献   

7.
马开  秦文杰  马龙 《中医研究》2004,17(6):55-56
随着仪器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联用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几年来,联用技术除了在中药成分分析测定方面不断发展与普及外,在药材的比较鉴定、有效成份的提取和分离、资源的利用、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方面也得到了开展.本文着重对联用技术在上述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膜分离技术是21世纪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在物质分离中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食品净化、生物技术、环境保护与优化等工业领域。中药(含复方)来源丰富、化学组成多元化,作为一类特殊的物料,分离操作贯穿整个工艺流程,并且是整个生产过程的主体部分。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中药制药行业逐渐将新型分离材料及其相关技术,如膜分离技术、大孔吸附树脂技术等用于工业生产。基于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对近10年来该技术在中药(含复方)分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膜分离技术深入应用于中药(含复方)的高效分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再论中药现代化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发欢 《中药材》2003,26(5):373-376
本文在"中药现代化与超临界C02萃取技术的应用"一文的基础上,从中药生产的最关键环节"中药提取分离过程"入手,简要论述了超临界C02萃取技术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及应用热点.并根据中药行业特点、笔者多年来应用的经验体会以及目前的状况,分析了该技术在中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了该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应用的方法学问题,预测了该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膜分离技术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环保等优点,近几年在中药领域迅猛发展,在中药提取分离与纯化、制剂生产等方面均有应用,推动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相关领域的应用,提出了膜分离技术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化学与创新药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中药复方化学与创新药物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关键课题,本文简要回顾了中药复方化学研究的概况,论述了中药复方化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结合研究实践,阐明以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所发掘出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或有效成分(群)为基础,研制创新药物是实现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2006年7月8-9日,本刊第四届编委会扩大会议暨学术交流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大化所)隆重召开。会议秉承“继承、发展、创新、国际化”宗旨,共同研讨了杂志使命、发展目标和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前沿交叉、中药中医研究、国际化等重大问题,与会代表参观了中科院大化所组分中药组、生物分子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和药物化学组等实验室,重点了解了该所主持承担的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基于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复方中药系统研究”所获得的重要进展,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彼此都感到很有收获。本文系中科院高技术局秦伟副局长的会议演讲。演讲阐述了作者自2003年布署中科院中药现代化科研工作以来的思考。全文简明扼要,人们从中可以认识和了解中科院全面、系统地开展传统中医药研究所持有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并得到有益的启示。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在此刊载,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保持和发扬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医学先进的理论和有效实践方法,在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医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持和发扬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是中医发展的重要任务”。21世纪,人类健康理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日益重视,都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作者认为中医发展的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并保持和发扬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保持和发扬中医理论与实践先进性的重点是“主体发展”和“自主创新”,目标是不断提高中医药的防病治病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使中医药在人类卫生保健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医理论的学科特点及其现代化、数字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医学是一门与西医学互补的生命科学学科,应使之继续独立发展,传统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核心是实现数字化表达,建立中医理论数字化体系,中医四诊的数字化及四诊相关辅助仪器的研究开发,是中医学,中医,中医院以及中药功效现代化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医学是一门与西医学互补的生命科学学科,应使之继续独立发展。传统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核心是实现数字化表达,建立中医理论数字化体系。中医四诊的数字化及四诊相关辅助仪器的研究开发,是中医学、中医、中医院以及中药功效现代化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16.
启古纳今——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中药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森麟 《中医教育》2007,26(3):38-41
要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中药学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学内容必须“启古纳今”。在按中医专业本科教学大纲重点讲授教材内中药理论与临床辨证用药等内容的同时,既要加强对古代本草著作对中药药性理论及具体药物功用的研讨论证,又要吸纳现代相关的药化、药理研究成果及确切的临床应用;并就中药学总论部分及具体药物启古纳今方面的内容作了梗概性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治病的主要形式,中药配伍规律是中医药现代化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长期作为战略性课题。循中医药理论自然属性,运用超分子化学理论,阐明中药复方与人体"印迹模板"定性定量作用规律:中药与人体都是巨复生物超分子体,中药有效成分群和人体疾病诸证有着对应的"印迹模板",按印迹规律产生"气析"作用,而中药配伍可以显著性地改变这一作用,可用超分子化学理论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中药配伍文献研究及现代研究现状,再提出亟待解决的7个关键问题,并结合超分子化学提出解决之策,旨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核心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科学阐明中药的起效方式是中医药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于中药起效方式的看法百家争鸣,其中认为“叠加作用”是中药起效核心方式的科学假说,引发了中药药理学领域学者和专家的思考和争鸣。“叠加作用”为中药作用方式和作用特点提供了新解读,对中药药理学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本文根据当前中药研究中的研究成果及临床案例对中药起效的核心方式作了进一步思考,提出以下观点:①中药成分结构的多样性及作用靶点的复杂性决定了中药药效发挥作用的方式也是复杂多样的;②中药作用方式复杂而多变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进化而来,进化所致机体受体的多样性和中药的多样性以及生物的复杂网络调控系统,决定了单个中药成分更有可能是通过作用于不同的靶点发挥协同增效作用;③从中药“君臣佐使”的配伍规律来看“叠加作用”具有局限性。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仅仅依赖“叠加作用”可能无法全面解释中药“君臣佐使”的配伍规律;“叠加作用”只是中药众多起效方式之一,是否还有其他更为重要的起效方式,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