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肠嗜酸性肉芽肿的误诊原因与诊治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7例结肠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项影像学检查均未能确诊;经纤维肠镜结合病理活检5例,仅1例确诊;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4例,其中3例确诊为嗜酸性肉芽肿,1例未能排除癌变。本组7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病变肠段切除4例、右半结肠切除2例、左半结肠切除1例;术后随访1.5~8年,有1例失访,余无复发病例。结论虽然结肠嗜酸性肉芽肿极易误诊,但采用肠镜挖掘式多点活检及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其病变肠段切除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X线和CT表现。结果 5例中单发病例1例,病灶位于颅骨;多发病例4例,病灶分别位于颅骨、脊柱、骨盆、股骨及胫骨。X线表现为穿凿状或片状溶骨性破坏区,CT上亦表现为穿凿状或地图状溶骨性破坏区,破坏区内为软组织充填。结论 X线和CT表现较为典型,对骨嗜酸性肉芽肿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建云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463-1464
骨嗜酸性肉芽肿又称骨孤立性肉芽肿 ,骨非特异性肉芽肿 ,嗜酸细胞反应性骨髓炎等[1] ,好发于颅骨、骨盆、肋骨、长骨。长骨嗜酸性肉芽肿好发于骨干及干骺部 ,由于其X线表现形态多样 ,往往给诊断带来困惑。为了提高对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认识 ,笔者收集了我院1994~200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长骨嗜酸性肉芽肿 ,对其X线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 :18例患者 ,男11例 ,女7例 ,年龄3~50岁 ,平均18 3岁。10岁以下8例 ,占44 4% ,10~20岁6例占33 3 % ,20岁以上4例 ,占22 3 %。临床上本病全身症状较少 ,局部症状和体征主要有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的临床诊治对策。方法对我院所接收的18例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其诊治对策。结果所接收的18例患者中,5例在入院时经过肠镜活检,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另外13例均出现误诊。之后经过确诊发现异物性肉芽肿4例,嗜酸性肉芽肿5例,结核性肉芽肿2例,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的手术治疗,治疗后经过随访,没有出现复发患者。结论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的误诊率比较高,目前最主要的确诊方法就是超声内镜下活检病理学诊断以及术中快速病检,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就是病变肠断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4例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资料,根据肉芽肿大小、形态、颅骨破坏程度,将其分为肿块不明显型、肿块外凸型、肿块双凸型和肿块多发型。分析各型影像学特征,参考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情况,探讨其影像学分型的临床意义。结果:肿块不明显型2例(8.33%),表现为局灶性不全性骨质破坏,肉芽肿块形成不明显,行肉芽肿切除术,随访均无复发;肿块外凸型15例(62.50%),表现为穿凿性骨质破坏以及明显外凸形肉芽肿块,采取肉芽肿切除并颅骨修补术,随访12例无复发;肿块双凸型5例(20.83%),表现为穿凿性骨质破坏以及"双凸状"肿块,可累及硬脑膜并压迫脑实质,治疗以手术切除、颅骨修补及硬脑膜修补为主,随访2例无复发;肿块多发型2例(8.33%),表现为多发程度不等的颅骨破坏和大小不等肉芽肿形成,治疗以手术加化疗为主,随访2例均复发。结论: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各型在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治疗方式及预后效果方面都具有特征性,可对其进行全面的影像学评估。  相似文献   

6.
胃嗜酸性细胞肉芽肿临床少见。从1992~2006年共收治15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切片确诊,无1例复发或癌变,疗效满意。本文对此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初步的探讨。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992~2006年收治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9~59岁,平均45·8岁;病程3个月~20年,平均8年3个月;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长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共检查出病灶21处,其中股骨有12处病灶,胫骨5处,腓骨2处,桡骨2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骨质破坏、皮质改变、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结论 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X线平片和CT、MRI,可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8.
颅骨成形术的术式不同,有的观点甚至相反。作者总结10余年的手术体会,探讨有关技术的可行性。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1990年以来,共施行颅骨成形术223例,其中男165例,女58例;年龄4~65岁,平均29.3岁。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213例,脑肿瘤手术后5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术后2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2  相似文献   

9.
骨嗜酸性肉芽肿属郎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CH)的一种,发生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影像表现,笔者收集了16例骨嗜酸性肉芽肿,结合有关文献,着重分析其在不同部位的影像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1临床资料笔者近两年来收集的这16例骨嗜酸性肉芽肿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以男性为主,男14例,女2例,年龄17个月~28岁,平均7岁。其中单发者15例,分别累及颅骨、肩胛骨、锁骨、肋骨、肱骨、髂骨、股骨及胫骨;多发者1例,分别累及颅骨、双侧髂骨及右侧股骨。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疼痛及压痛,16例中9例只拍X线平片,5例单行CT扫描,2例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0.
刘佳  吴育红  潘满时 《江苏医药》2001,27(4):305-305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疾病 ,而合并肾病综合征 (NS)则更为罕见 ,国外文献未见报告 ,国内亦罕有报告。现将我科所见 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 ,17岁 ,因“左颌下肿块 4个月 ,反复眼睑、双下肢浮肿 5 0天”于 1999年 12月 2 1日入院。同年 10月曾因左颌下肿块在我院口腔科行病灶切除 ,病理诊断为“嗜酸性肉芽肿”。当时尿蛋白 ,血白蛋白 (Alb) 2 6 4g ,总胆固醇(Ch) 9 95mmol/L ,甘油三酯 (TG ) 8 2mmol/L ,尿素氮(BUN) 5 9mmol/L ,肌酐 (Scr) 1 0 5 μmol/L ,未治疗 ,术后出院。出院后曾多次因感…  相似文献   

11.
胃嗜酸性肉芽肿(GEG)自1937年首次报道以来,陆续报道较多。但真正术前得以明确诊断的并不多。自1985年以来,我院共经过胃镜检查的GEG患者8例,其中经胃镜、病理得以明确诊断5例,3例术后明确诊断。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男7例,女1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极似阑尾炎但后经病检证实为其他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临床经验教训,提高对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扩展临床思维。方法:选取我院从2006年5月~2012年8月收治以临床表现极似阑尾炎的其他疾病患者11例,入院后进行一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腹部彩超)及术中术后病检确诊,根据术中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其中肠结核2例行内科保守治疗,克隆恩病1例术后继行内科治疗,嗜酸性肉芽肿2例、美克尔憩室炎3例、回盲部肿瘤3例行肠切除或肿瘤根治术。结论:腹部外科急腹症中急性阑尾炎是最多见的,典型病例诊断相对较为容易,但临床表现相似的疾病较多,鉴别诊断较为复杂,除与常见病相鉴别外,还应扩展临床思维想到肠结核、克隆恩病、嗜酸性肉芽肿等这些少见病的可能,根据术中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肝脏嗜酸性肉芽肿是肝脏良性病变,临床较少见,诊断困难,易与肝癌(原发性和转移性)等混淆,手术创伤及诊断的不明确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精神负担。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3例肝脏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疾病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颅骨部位的嗜酸性肉芽肿通常是不侵犯硬脑膜的,近日我院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颅骨局限性骨质破坏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常因患者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及病史而难以诊断,而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是颅骨局限性骨质破坏较常见的一种,是一种非肿瘤性质而又具有肿瘤某些征象的肿瘤样病变,以骨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2009年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3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同手术期处理,术式选择与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采用开放手术18例,后腹腔镜手术者有16例,膀胱内异位嗜铬细胞瘤经尿道切除1例,术中血压波动较大的有17例,术后1年随访所有患者血压均恢复正常。结论嗜铬细胞瘤表现为继发性高血压,诊断要结合3次以上尿VMA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定性、定位,且充分的术前准备,是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收治的15例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剖宫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单发病灶12例(80.0%),2个病灶2例(13.3%),多发病灶1例(6.7%),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例病灶多发,累及腹直肌,术后给米非司酮口服,所有病例腹壁切口甲级愈合,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可对剖宫产后腹壁内膜异位症做出正确诊断,一经确诊立即手术,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病理证实的21例儿童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和X线、CT、MRI影像表现。结果 21例中,20例单发,1例多发。其中股骨12例,胫骨3例,肱骨5例,趾骨1例。主要影像学表现为髓内征象、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或骨化、软组织肿胀和肿块。结论长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表现具有的一定特征性,密切结合临床和病理能够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发病因素、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灶位于皮下8例,位于腹直肌筋膜前鞘6例,达肌层4例,侵犯腹膜1例,侵及子宫切口瘢痕1例.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以患者体征为主,B超协助诊断,治疗的有效手段为手术切除病灶,预防的关键是注意剖宫产术时腹壁切口的保护,避免子宫内膜种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综合分析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评价其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9例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多层螺旋CT资料,总结其表现特点。结果本组19例病例中,4例位)二颈椎(占比21.0%),9例位于胸椎(占比47.4%),6例位于骶椎(占比31.6%);所有病例均为单发。1例仪仅表现为椎体的溶骨性破坏14例表现为椎体变扁,6例伴发椎旁的软组织肿胀改变;4例表现为椎体压缩而且密度增高。结论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其特点,结合临床基本具有确诊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