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南星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天南星为常用中药,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等功效。天南星生品有较强的毒性及刺激性,炮制后可“去其毒”。因而古代对天南星的炮制较为重视。中国药典亦规定:天南星内服一般以制品入药,生品外用。本文对天南星炮制的历史发展状况、现代天南  相似文献   

2.
东北南星不同炮制品的毒性及刺激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杨中林  韦英杰  杜慧  宣圆圆 《中成药》2001,23(2):101-103
目的:考查不同炮制方法(浸、煮)及不同辅料(矾、姜、胆汁)对东北南星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口尝麻辣味、兔眼刺激、急性毒性实验,考查东北南星及其不同炮制品的刺激性及毒性。结果:口尝麻醉味实验结果表明,矾制比姜制去麻效果好,加热比不加热去麻效果好;兔眼刺激实验结果与口尝麻辣味实验结果具平行性;急性毒性实验表明东北南星生品混悬液毒性不明显。结论:实验说明,现行天南星炮制方法多采用白矾为辅料,加热炮制天南星,具有科学依据。东北南星生品临床使用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的块根,辛温有毒,故历代本草多谓要水浸久洗,使其毒去性缓,再加生姜或白矾制过,方可应用。久而久之,半夏炮制已成常规,临床应用生半夏者较少。颜德馨教授善用生半夏治疗疑难病证,认为生熟虽仅一字之差,但疗效相差甚大,炮制后毒性虽去,药力也大为减弱,轻证初病或可取效,但重病痼疾则难以奏效,因此,主张临床应用生半夏,常用量6~9g,并先煎半小时以去其毒。半夏毒性,本草有“戟人咽喉,麻舌”的记载,核之实践,口服生半夏确有麻舌之感,但煎  相似文献   

4.
不同胆汁炮制方法对天南星解毒存效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以猪胆汁、牛胆汁作为辅料炮制天南星是否具有减毒增(存)效作用。方法:以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考察不同胆汁炮制方法对天南星的减毒作用,以小鼠自主活动、睡眠时间及戊四氮引起的惊厥试验考察不同胆汁炮制方法对天南星的增(存)效作用。结果: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中,与对照组比较天南星组小鼠的体重、食量有显著性降低,猪胆星(猪胆汁炮制)组和牛胆星(牛胆汁炮制)组小鼠的体重、食量没有显著性影响(除牛胆星组雌性小鼠I~8d体重较对照组增长略缓外),牛胆星组和猪胆星组动物的体重与天南星组相比有显著性著异;天南星、猪胆星、牛胆星均能够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延长小鼠睡眠时间、降低戊四氮引起的惊厥率,炮制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以猪胆汁、牛胆汁作为辅料炮制天南星能够起到减毒存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白矾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主要成分为硫酸铝钾,它不仅是一味中药,也是一种中药炮制辅料。用白矾制成的溶液可显著降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和天南星的毒性。通过对宋元明清时期有关古籍中白矾制半夏、天南星记载的整理,厘清并明确了白矾制半夏、天南星的炮制历史沿革和去毒原理,不仅为白矾作为炮制辅料的研究提供参考,亦为中药炮制辅料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 祖师麻,1977版《中国药典》虽收载,但未列入炮制方法。而在民间,祖师麻用于临床前必须进行“上汗”的炮制。这种方法很特殊,在炮制专著中是找不到的。春、秋季节,采剥祖师麻的茎皮或根皮,稍晒,用手搓揉,栓皮易成片脱落,皮的内表  相似文献   

7.
天南星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赫炎  刘峘  唐力英  王祝举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3):2577-2580
天南星味苦、辛,温,有毒。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的功效。临床用于顽痰咳嗽,风疾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等。外用治痈肿,蛇虫咬伤。因其生品有毒,除外用和少数配方外,供内服均要求采用炮制品。为弄清天南星炮制的起源、发展、炮制的现状及传统炮制理论,作者对古今炮制文献中收载的有关方法作较系统的整理,为进一步研究天南星炮制提供参考。1天南星古代炮制概况(表1)天南星炮制始见于唐代《  相似文献   

8.
<正> 按1990年版药典规定,法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经甘草、石灰水等炮制而成的炮制品。据报道,市售商品中有以同科植物鞭檐梨头尖的块茎,以同样方法炮制后充  相似文献   

9.
从事中药加工炮制的同行中,常碰到炮制草乌、川鸟、半夏、天南星,马钱子等这类剧毒药时,虽按药典、或按省炮制规范操作,但常不符药典及省炮制规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采用“灯心草”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炮制及其相关术语源流的考释,为炮制的规范定名和相关术语的正确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考证古今相关文献,分析炮制与相关词语的关系。结果:“炮”和“炙”在古代指的是中药材的火制法;“治”和“制”是指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制药物偏性的泛称;“炮制”包含了现代炮制方法的火制、水制、净制、切制等;“炮炙”在汉代指的是2种火制方法,但在南北朝以后多指火、水、净、切等多种制药技术,与“炮制”为同一概念;“修事”、“修治”、“修制”则为“炮制”的又称。结论:应当以“炮制”作为规范的学术名词术语。  相似文献   

11.
天南星生、制品中成分和辅料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 中药天南星为中医常用的温化寒痰药。由于生品有毒,内服一般采用炮制品。历代医药学家对南星炮制比较重视,为去其毒制副作用,用醋、酒、姜、皂角、白矾等20多种辅料进  相似文献   

12.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始载《神农本草经》,生半夏有大毒,食少量可使口舌麻木,服多量则致喉舌烧痛、肿痛、呼吸迟缓、最后麻痹而死亡,因此中医临床用药多要求用炮制品。入药用炮制品最早见于古医书《灵枢经》中采用“治半夏”。半夏炮制的方法和目的汉·张仲景早已指出:“不(口父)咀,以汤洗十数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到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就提出以辅料解半夏毒的经验。随着医学的发展,半夏的炮制方法也有了很大发展,见于文献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 1990年,中药炮制研究在其广度和深度上都获得了可喜的进展,现归纳整理如下。文献整理 1、炮制历史沿革的整理。对《本草纲目》中炮制学成就总结表明,李时珍对炮制原理的阐述、工艺方法、质量标准的要求以及炮制禁忌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同时,还指出了前人的一些炮制错误。对米泔制法的历史研究表明,米泔制品历代收载的有95种之多,沿用最多的是浸法。甘遂的炮制理论确立于明朝,工艺技术之多,其中以雷敩的甘草制法、宋代的煨制法和醋制法沿用至今。而天南星以姜矾共制法为最常见。经文献学研究和实际调查认为北沙参去根皮入药无科学根据,可带根皮直接入药。对附子的炮制进行分析后,作  相似文献   

14.
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天南星药材的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采集时间、地点 ,不同品种及生品、炮制品天南星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总黄酮含量为采集时间 7月下旬>7月初>8月>9月 ;采集地点北京 >陕西 >四川>安徽 ;天南星 >异叶南星 >朝鲜南星 >东北南星 ;生品 >炮制品。结论 :7月下旬为最佳采集时间 ,建议以北京、陕西产为道地药材 ,天南星和异叶南星质量较好 ,炮制工艺应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生姜、白矾、甘草降低天南星毒性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临床证明,炮制能够降低天南星的毒性,其减毒机制目前尚未见有研究,本文试对炮制中的三种最常用辅料药生姜、白矾、甘草进行了初步综合分析。认为:三种辅料药对降低天南星的毒性起了重要作用,解毒机制可能为吸附毒质、改变毒质的理化性质、生理活性及增强机体的解毒能力。并建议:(1)加强对天南星炮制减毒机制的实验研究,为揭示整个天南星科有毒药材炮制机理打下基础。(2)进一步研究天南星的炮制工艺,摸索出最佳炮制条件。  相似文献   

16.
天南星是有毒中药,临床多在炮制后应用。本文对天南星的炮制历史沿革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  相似文献   

17.
钟凌云  吴皓 《中成药》2008,30(2):260-262
众所周知,半夏等天南星科植物的生品具有强烈刺激性,能“戟人咽喉”,引起失音等,一般需炮制后使用。对于其刺激性成分,一直以来存在较大争议。在中国药典记载的天南星科植物中,凡具有刺激性或毒性记载的药物都含有草酸钙针晶,并都需要通过加工炮制降低其毒性或刺激性,如半夏、天南星、白附子及在某些地区被当作半夏使用的水半夏等。  相似文献   

18.
杭白芍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将杭白芍产地初加工与炮制结合的一体化加工技术。方法:通过采用不同的一体化加工工艺,并与传统的加工炮制工艺进行对比,测定各样品中折干率、水浸提物和芍药苷含量。结果:以“去皮100℃烘20 min半干切片”和“不去皮水蒸半干切片”2种加工方法的芍药苷含量最高;水热浸提物含量也以“去皮100℃烘20 min半干切片”工艺最高,而以传统加工炮制和硫磺熏蒸2种工艺最低。结论:杭白芍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较传统的加工炮制工艺具有减少有效成分流失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麻黄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关于麻黄的炮制方法有20余种,其中以“去节”,“去根节”,“水煮去沫”应用最多,沿用历史最长,现今要求根与茎分开入药,广泛沿用蜜制方法,因去节的工艺费工费时,今已无此要求。本文对麻黄炮制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综合分析了其炮制意图。  相似文献   

20.
范海洲  范丝雨 《河南中医》2022,(8):1139-1142
《伤寒论》中,炮制方法有净制法、切制法、水制法、火制法、水火共治法及其他治法,净制法包含“去皮”“去心”“去翅足”“去节”“去皮尖”“去核”;切制法包含“擘”“■咀”“捣”“破”“切”“碎”;水制法包含“水洗”“酒洗”“渍”;火制法包含“炮”“炙”“熬”。炮制法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和部位,便于调剂和制剂,确保药物洁净,利于储藏保管,有利于服用。《伤寒论》虽未形成系统的炮制理论,但针对药物不同的特性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炮制方法并沿用至今,对有毒中药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且临床有效的减轻或消除毒性的炮制方法,为其他医者炮制使用有毒中药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