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45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情况、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率及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率及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不仅能有效识别风险,同时能有效减少护理人员压力源,降低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吕雪  吴雪雪 《妇幼护理》2023,3(17):4136-4138
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我院新生儿重 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 120 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管 理;研究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不 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提高护理质 量,减少不良事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柔性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儿科患儿,20名护理人员,按照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各30例,护理人员各1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柔性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率、护理质量和业务知识考核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好于对照组,业务知识考核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柔性管理,可较好地提升患儿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业务知识考核水平,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重型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8例重型肝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感染情况、不良事件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投诉率及护理差错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预防重型肺炎患者院内继发性感染的发生,并能降低患者病死率及护理差错率,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孔菊 《妇幼护理》2023,3(13):3178-3180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我院出 生的新生儿 400 例。以随机数字表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200 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精细 化护理管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病房物品合格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 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病房空气、奶嘴、奶瓶、消毒液、灭菌物品、医护人员手卫生等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均明显著高于对 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 护理中,能够提升新生儿病房的各物品及手卫生合格率,降低新生儿院感发生风险,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建立护理标识系统前后1年患者1 000例,将护理标识系统建立前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护理标识系统建立后患者设为干预组,每组500例.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标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标识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标识化安全管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年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标识化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和负性情绪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识化安全管理应用于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缓解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阶段性管理干预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6年5月针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实施阶段性管理干预,以实施前后1年收治的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比较实施前后1年护理人员时间管理掌握程度,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阶段性管理后,护士时间管理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管理干预用于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可有效增强护理人员时间管理能力,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投诉发生风险,并有助于预防护理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制警示性护理标识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不良事件、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1日~2016年9月1日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0月1日~2017年10月1日收治的采用自制警示性护理标识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变化[采用斯宾思儿童焦虑量表(SCAS)]、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2周后,两组SC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自制警示性护理标识应用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本院儿科收治的70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本院儿科收治的70例患儿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警示标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应用到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能有效提升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防控新生儿脑积水Ommaya囊植入引流术后感染、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1日~2018年5月31日40例新生儿脑积水行Ommaya囊植入引流术患儿纳入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及置管引流管理。将2018年6月1日~2020年5月31日40例新生儿脑积水行Ommaya囊植入引流术患儿纳入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感染、出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感染发生率、出血发生率、Ommaya囊植入引流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管理应用于新生儿脑积水Ommaya囊植入引流术治疗过程中,能够降低术后感染及出血风险,减少术后Ommaya囊植入引流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1日~2018年5月31日收治的危重症患儿6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8年6月1日~11月30日收治的危重症患儿69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院内转运用时(CT室、手术室、ICU、普通病房)、转运中意外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属干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CT室、手术室、ICU、普通病房转运用时、转运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属干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在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过程中采取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能缩短转运用时,降低意外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家属对护理服务认可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对儿科重症监护患儿转入普通病房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PICU治疗后转入普通病房的患儿8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过渡期护理模式;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自PICU转入普通病房的患儿80例未实施过渡期护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重返PICU率、出现心理紊乱综合征情况、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的患儿,护理不良事件、重返ICU率、心理紊乱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转入普通病房的患儿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管理,保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降低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儿重返PICU率和心理紊乱综合征的发生率,促进了患儿的康复,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6例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研究组(23例,给予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具有较对照组更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8.70%VS 39.13%),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具有较对照组更高的护理满意度(95.65%VS 65.21%),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将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中,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董玲玲 《妇幼护理》2023,3(4):860-862
目的 探讨发展性照顾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我院新生儿 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 50 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5 例。对照组采取常 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发展性照顾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的体格发育、不良反应发生率、家长满意度等观察指标。结果 观 察组的患儿体格发育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家 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能够增强患儿体质、减少不良 反应发生率,提升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儿科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12月间来我科室就诊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儿。运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患儿,运用风险管理模式,为研究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分析二组发生不良护理事故的情况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期间,研究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12.0%;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0%,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4.0%,P<0.05,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儿科急诊护理工作,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保障患儿安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SWOT分析法对PICU护理风险管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及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PICU收治的10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SWOT分析法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及患儿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SWOT分析法应用于PICU患儿护理风险管理中,可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儿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6月前对160例急诊科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选择160例患者(观察组),对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风险事件(包括医疗事故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投诉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急诊科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基于风险因素控制的无缝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且均行高危药物注射治疗的86例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基于风险因素控制的无缝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高危药物使用情况、临床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高危药物总合理使用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征监护、药物输注管理、血管评估及皮肤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风险因素控制的无缝护理模式能有效管理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提高临床护理治疗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DCA应用于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对不良事件及医护满意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440件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抽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440件手术器械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一体化管理,研究组采用PDCA管理,比较两组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护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基础上联合应用PDCA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管理质量,降低手术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对使用器械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