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调和肝脾之名方,临床应用广泛,历代医家非常重视。本文对邓中甲教授临床加减运用逍遥散的经验进行简单总结,以期帮助大家更好地运用逍遥散。 相似文献
3.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6)
<正>邓中甲教授,是我校方剂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学识渊博、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对临床灵活运用温胆汤治疗诸多疑难症有独到见解,应用范围广,效果显著。有幸侍诊师侧,深感受益匪浅,现将其临床加减运用温胆汤的经验浅述如下。1对温胆汤的认识温胆汤最早见于《外台秘要》卷17引《集验方》,方中生姜四两,半夏二两(洗),橘皮三两,竹茹二两, 相似文献
4.
孙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5,12(1):41-41
火针疗法古称"焠刺"、"烧针",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人人体一定部位,而达到温经散寒、补益阳气、调和气血、畅通经络、去腐生肌的一种古老疗法.以下介绍笔者在临床上运用火针治疗疾病的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病案分析为主线,介绍广西名中医邓柏颖教授运用化脓灸治疗顽固疾病的临床经验,体现其推崇的"保命强身之法"、"针药之不及当取灸"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临床应用广泛,为历代医家所青睐。本文就李永峰教授临床运用合谷穴配伍的经验进行简单总结,以期帮助大家在针灸临床工作中更好的运用合谷穴。 相似文献
7.
方炳福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3)
养心汤见于《妇人大全良方》、《古今医统大全》、《古今医鉴》、《证治准绳》及《傅青主女科》等书中,方药及主治大同小异。本文介绍的是王肯堂《证治准绳》中养心汤,药有黄芪、茯神、茯苓、半夏、当归、川芎、柏子仁、五味子、远志、酸枣仁、肉桂、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主 相似文献
8.
9.
金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2,8(1):49-50
附子味辛、大热、大毒,《本草经》列为下品,丹溪谓其“雄悍无补,而且杀人”,初学医者每多惧用。笔者使用附子多年,或重至数十克,或轻用二、三克,随证配合它药。治疗多种病证常获良好效果。兹结合病例略述体会。一、湿经通脉疗心悸(心肌炎、Ⅲ°房室传导阻滞案) 孙某,女,54岁,家庭妇女。1988年11月4日初诊;心慌三月余,近渐加重,曾发生数次晕厥,省某院心脏专科诊为心肌炎、Ⅲ°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6次/分。)来中医院就诊。刻下心悸不宁,动则为著,甚则晕蹶,面色暗红,唇甲淡紫,畏寒肢冷,神疲乏力,下肢浮肿,舌淡红有紫气,苔薄白,脉迟而涩,辨证属阳 相似文献
10.
唐琼云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1988,(2)
温胆汤乃唐·孙思邈所创,载于《备急千金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甘草(后人加入茯苓)所组成。该方之配伍正如《名医方论》所云:“方中以竹茹清胃脘之阳,而臣以甘草、生姜,调胃以安其正,佐以二陈,下以枳实,除三焦之痰壅,以茯苓平渗,致中焦之清气,且以驱邪,且以养正,三焦平而少阳平……”。孙思邈言其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后世日新其用。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凡痰热内阻之疾患只要略加变通皆可运用。今将其治验略举一二,以求正于同道。一、眩晕(颈椎综合征) 朱丹溪倡“无痰不作眩”之论。《灵枢·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朱莹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2,9(3):36-37
1.喘咳 1.1.外感喘咳 证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口不渴,咳嗽痰白而稀,或多泡沫,或喘甚,或浮肿,舌淡红苔白润,脉浮紧。方用小青龙汤:麻黄、白芍、细辛、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炙甘草各9克。水煎取汗约200ml,分2—3次温服。 按 小青龙汤为仲景治疗外寒内饮的大方,偏走太阴少阴,通内达外,外散内化,方中麻黄辛温解表,宣肺平喘,并善温通,辛、姜、五味温化寒饮,共为君药;桂枝辛散温通又能化饮,半夏苦降,化痰饮力胜,协助主药而为臣;白芍酸敛以防麻、桂、辛发散太过,兼能缓急,甘草温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九味合用则散寒平喘温化痰饮,走而不守,散而不过。 相似文献
14.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等作用,为胸中血瘀之证而设。笔者用该方加减治疗瘀血失眠、内伤发热、肠痈等症,每获良效。兹以验案为例,阐述如下。1瘀血失眠患者,男,61岁。1995年7月30日初诊。诉1个月前在高空作业从2米左右高处跌下,胸部损伤,右侧5~7肋骨骨折,曾住院治疗好转,但胸痛胀闷,心烦不寐,有时彻夜难眠或合目成梦,难寐易醒,伴心悸眩晕,神情紧张,右胸胁痛,深呼吸、说话、咳嗽时疼痛加剧,转侧或坐起屈伸不利。体温37.8°C,… 相似文献
16.
17.
18.
四逆散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德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3):18-18
四逆散是仲景为伤寒阳邪从少阳传厥阴合病而设的代表方剂.由柴胡、白芍、枳实、甘草4味药组成,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笔者临床上除用本方和解少阳外,还广泛应用于内科杂病,疗效颇佳,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景岳称附子为"药中四维"之一,王邦才教授临床善于运用附子治疗疑难病,配合滋阴清热法治疗精神性烦渴病,配合通补胃阳法治疗胃脘痛,配合化湿清热法治疗久泄病,临床常能应手而效。 相似文献
20.
余月娟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1):13
逍遥散原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功能为疏肝解郁,和血调经,传统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胸胁胀痛、午后烦热、月经不调、经前紧张及神经官能症等病症.根据辨证,用于下列疾病的治疗,效果亦甚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