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动静脉足泵在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对36例乳腺癌术后合并患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应用动静脉泵治疗仪治疗,40 min/次,2次/d进行干预。同时观察患肢皮肤的完整性、皮肤颜色、温度、手背动脉搏动、手心压力感觉等,并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患者腕部周长测量值较治疗前减少(8.26±3.58)mm,肘部减少(9.67±3.54)mm,肩部减少(10.58±5.52)mm。结论动静脉泵治疗仪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梯度压力治疗仪对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梯度压力治疗仪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与功能恢复作用。方法将100例Ⅱ~Ⅲ期乳腺癌且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2组均行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并由专业护士指导按照临床康复路径进行康复锻炼,试验组配合梯度压力治疗仪治疗护理。观察2组患肢周长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及内收的活动范围显著增加(p<0.01)。结论梯度压力治疗仪运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可明显降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减轻患肢肌肉的疲劳,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配合常规护理方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 2009年6月-12月对58例出现患肢水肿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在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接受空气波压力治疗,对照组28例仅按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淋巴水肿治疗后的转归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患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其总有效率达100%,明显优于对照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11,P=0.000)。结论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配合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能近期改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转归,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肢体气压治疗仪在预防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病人,依据所接受不同预防治疗手段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预防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常规预防治疗基础上给予肢体气压治疗仪预防方法。比较两组病人患肢淋巴水肿情况、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患肢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0%vs 24.0%,P0.05);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vs 72.0%,P0.05)。[结论]应用肢体气压治疗仪可预防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间歇气压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间歇气压疗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68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进行间歇气压治疗的患者进行上臂和前臂周径测量,并对治疗前后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治疗前上臂和前臂周径分别为30.6±4.3cm和26.5±3.6cm,间歇空气压力治疗3周后测量上臂和前臂周径分别为25.6±3.8cm和24.2±3.2cm。上臂周径差值(患肢-健肢)治疗前后分别为5.8±0.9cm和2.3±0.7cm,治疗前后上臂周径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间歇气压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治疗中疗效满意、安全且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在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临床路径)和实验组(常规护理+临床路径+压力治疗仪),每组50例,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第2个月末淋巴水肿发生率、发展程度及患侧上肢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和发展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患者治疗后自觉肢体轻松舒适,无肿胀、沉重感,并且实验组患者患肢功能康复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梯度压力治疗仪,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促进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四子散外敷辅以物理治疗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6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物理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四子散外敷辅以物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患肢水肿改善程度、患肢疼痛缓解情况及完全缓解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患肢水肿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P0.05);研究组的患肢疼痛缓解有效率为60.5%(23/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2%(P0.05);研究组的患肢疼痛完全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子散外敷辅以物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仿根治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干预效果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盈  强万敏  唐磊  陈雪蕾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50-1452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对乳腺癌仿根治术后并发患肢淋巴水肿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仿根治术且术后并发患肢淋巴水肿的女性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资料匹配后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A组单用空气波压力泵,B组采用空气波压力泵加微波理疗,C组采用空气波压力泵加运动疗法。比较三种方法干预后的效果。结果C组干预方法对于减少患肢上臂周径、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减轻患肢上臂水肿程度、缓解肩关节疼痛度及对患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面优于A、B组。结论空气波压力泵治疗结合运动疗法对乳腺癌仿根治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康复治疗更加安全有效,适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方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本院13例乳腺癌术后继发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即沿淋巴回流方向和途径手法轻柔的按压和按摩体表(包括锁骨上、腋窝、腹股沟)淋巴系统,配合低弹性绷带包扎、皮肤护理和功能锻炼。采用测量上肢周径的方法检验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13例患者患侧上肢的水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表现为患侧上肢周径的显著缩小(P0.05)。结论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有效地促进了滞留组织淋巴水肿的回流,既减轻了肢体的肿胀,又改善了患肢的外形,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我淋巴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0例实施患侧上肢功能锻炼联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干预措施上再联合自我淋巴引流。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患侧上肢增加体积和淋巴水肿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2组患侧上肢平均增加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患侧上肢平均增加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周2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和6个月观察组淋巴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自我淋巴引流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减少淋巴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压力治疗仪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应用中对其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9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压力治疗仪。观察两组淋巴水肿发生情况、上肢活动(上举、旋转、外展)情况。结果:观察组淋巴水肿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手术前相比,观察组上肢上举相差(5.67±1.28)cm,旋转相差(51.53±6.45)度,外展相差(29.97±3.29)度,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压力治疗仪,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防止相关功能丧失,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肩关节制动胸带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胸带预防患肢淋巴水肿,观察组采用肩关节制动胸带预防患肢淋巴水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10 d的患肢淋巴水肿和并发症(渗血渗液、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佩戴第1天和第7天分别进行舒适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无水肿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发生水肿的程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渗血渗液、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术后10 d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制动胸带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殷萍 《护理学报》2012,19(14):53-54
目的 探讨患肢加压与手法淋巴引流按摩在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7例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照双上肢腕横纹上5 cm周径差值大小进行编号并分组,双号42例为加压组,单号45例为按摩组,分别采取患肢加压与手法淋巴引流按摩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术后3、6、9、12、18、24个月后患肢水肿的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3~9个月,使用加压法治疗患肢水肿的效果较理想,有效率明显较按摩组高(P<0.05);12~24个月,手法淋巴引流按摩治疗的有效率明显较加压治疗法增高(P<0.05).结论 建议临床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患者9个月前予患肢加压治疗,9个月后予手法淋巴引流按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主设计的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专用软枕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前-后对照研究中的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乳腺外科治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现有自制软枕抬高患肢用以预防淋巴水肿。选取2021年5月至2021年7月在本科室治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本研究设计的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专用软枕。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患者满意度及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评价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总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专用软枕能够同时满足抬高患肢与早期进行患肢手部功能锻炼的需求,可以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15.
叶彤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0):104-104
2005年3月-2006年11月,我们对40例乳腺癌术后合并患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应用中药联合外用治疗仪治疗,通过给予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整体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乳腺癌术后预防患肢淋巴水肿的护理进展。主要包括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病因及发症机制、患肢肿胀的测量方法以及护理对策。认为只有护士掌握了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规范并加强对患肢淋巴水肿护理方法的培训工作、完善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监测随访工作,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仍为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但术中过度破坏淋巴组织,又可造成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20% ~ 30%[1].目前淋巴水肿在临床上还没有—个彻底根治的方法,因此如何预防淋巴水肿尤为重要.我科自去年引进西北第一台德国生产的Body Drain淋巴治疗仪用于淋巴水肿的预防及治疗,取得良好的收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在综合消肿疗法(CDT)基础上加用体外冲击波(ESWT)对中重度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疗效及对患者皮肤纤维化、上肢症状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中重度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分为ESWT+CDT组和CDT组,每组20例。CDT组患者给予CDT治疗,包括手法淋巴引流、短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压力袖套加压治疗,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ESWT+CDT组患者在CDT疗法基础上辅以ESWT治疗,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周径测量法、改良Rodnan皮肤评分(mRSS)及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指数量表(BCLE-SEI)对患者肢体肿胀、皮肤硬化程度及患肢淋巴水肿症状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2周后发现2组患者患肢体积、皮肤硬化程度及淋巴水肿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ESWT+CDT组患肢体积[(1557.36±260.86)cm3]、mRSS评分[(4.05±0.89)分]及BCLE-SEI评分[(25.20±2.21)分]均显著优于CDT组水平(P<0.05);治疗4周后发现2组患者患肢体积、皮肤硬化程度及淋巴水肿症状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5),并且ESWT+CDT组患肢体积[(1305.73±211.27)cm3]、mRSS评分[(2.70±0.57)分]及BCLE-SEI评分[(13.20±2.69)分]仍显著优于CDT组水平(P<0.05)。 结论 在CDT治疗基础上辅以ESWT能进一步加速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康复进程,纠正皮肤纤维化和水肿的恶性循环,改善患肢疼痛等并发症状,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手法淋巴引流(MLD)+压力波联合治疗,对比没有进行早期干预的乳腺癌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40例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4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的功能锻炼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MLD+压力波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患侧水肿发生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6个月、1年的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2.5%)。结论: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有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实施早期的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对患者后期的治疗也能起到很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深入了解乳腺癌淋巴水肿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设计访谈提纲,对2020年1月-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淋巴水肿门诊就诊的20例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患者进行深度访谈,根据访谈设计收集资料,并采用Nvivo11软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编码、分类、归纳、提炼主题。结果 通过深入访谈,提炼出4个主题。(1)生理症状不适:患者有紧绷感、酸胀、麻痹等不适。(2)心理应激:患者存在焦虑、担忧、病耻感,并希望患肢能够恢复如常。(3)居家护理现状:家务与患肢管理冲突,缺乏规范的居家护理方法。(4)就医现状:延迟就医、治疗积极性存在差异。结论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仍面临较多自我管理问题,医护人员应帮助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更好地回归到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