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水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37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应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水针的保守治疗。结果:374例患者均获随访。原有不同程度反复发作腰痛均获不同程度缓解,疗效满意。结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水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正确的复住手法恢复椎体微细解剖位置的变化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水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37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应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水针的保守治疗.结果:37例患者均获随访.原有不同程度反复发作腰痛均获不同程度缓解,疗效满意.结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水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正确的复位手法恢复椎体微细解剖位置的变化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介绍范纪钦治疗腰椎前滑脱症经验,他擅长运用手法复位结合针灸、内外服药及功能锻炼治疗腰椎前滑脱症,本文重点介绍他白创的功能垫垫腹配合人工牵引推骶手法治疗腰椎前滑脱症。  相似文献   

4.
范先觉 《新中医》2002,34(11):47-48
目的:观察手法配合中药舒筋活络浸泡液浸泡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配合中药舒筋活络浸泡液浸泡下肢足、腿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60例中临床治愈4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结论:手法配合中药舒筋活络浸泡液浸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疗效较好,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正骨手法配合针刺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配合针刺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42例确诊为腰椎滑脱症的患者采用先松筋整复、整复脊柱、斜扳法、按腰搬腿法、牵拉抖动法、平推压腿法再配合针刺。并根据滑脱方向不同采用不同复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42例患者经治疗,随访6个月-2年,结果治愈36例,好转6例,有效率100%。结论:手法复位配合适当的针刺及可靠的腰椎稳定措施是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2001年8月至2007年8月期间,采用以手法复位、手法按摩为主,配合骨盆牵引、中药烫疗与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128例腰椎滑脱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任维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5):322-323
笔者自2001年5月~2005年5月收治了42例假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正骨手法配合功能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手法推拿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2004年7月~2005年1月,采取腰部按摩、经络点穴、脊柱旋转复位及振动手法,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传统疗法配合物理因子医疗体操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传统手法配合理疗医疗体操锻炼组(研究组)和单纯手法组(对照组),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并采用Oswea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直腿抬高试验评价腰椎活动度及下肢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试验组ODI评分、直腿抬高角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传统手法加物理因子医疗体操锻炼治疗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可有效抑制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及椎间盘退变,并能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不同体重指数(BMI指数)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探讨BMI指数对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退性腰椎滑脱症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262例,根据体重指数将患者分为体重过轻组(BMI18.5)4例、体重正常组(18.5≤BMI24)93例、超重组(24≤BMI28)109例,肥胖组(BMI≥28)56例。所有患者接受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法配合腰椎康复操治疗,治疗3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记录VAS评分及JOA评分。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JOA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不同BMI指数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疗效确切且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柱复位固定系统(R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脊柱复位固定系统(RF)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68例。结果:68例患者,经X线或cT检查,1例(1.5%)仍有I度滑脱,余67例(98.5%)完全复位。术前JOA评分平均4.8,随访时15.2。结果优38例,良23例,可7例,差0例,优良率89.7%。结论:用脊柱复位固定系统固定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覃一珏 《四川中医》2003,21(10):66-67
目的:观察中药全身浸泡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全身浸泡,配合手法(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60例中临床治愈4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结论:中药全身浸泡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整脊调曲复位法为主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四维悬吊牵引腰椎,以调腰曲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治疗,对滑脱复位,系统观察腰椎滑脱症121例,并进行随访。结果:复位总有效率98.35%,其中以复位效果和症状体征为疗效标准的治愈率74.38%,临床治愈率91.74%。平均30个月随访优良率88.99%。结论:导致腰椎滑脱的主要原因是腰椎力学紊乱,通过整脊调曲恢复或改善生理曲度,滑脱可以复位,如能坚持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屈髋屈膝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4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屈髋屈膝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手法治疗,1次/d,2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期间要求卧床休息,下床时佩戴腰围保护,出院后指导患者每日进行仰卧屈髋屈膝抱滚式功能锻炼2次,15 min/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JOA下腰痛评分来进行评价,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定,通过治疗前后的改善率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优11例(占26.2%),良23例(占54.8%),优良率80.9%,中5例(占11.9%),差3例(占7.2%)。结论:通过屈髋屈膝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但远期效果还有待更大样本和长期的随访,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通过设计合理的对照组来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配合悬吊牵引及功能锻炼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对86例单纯、屈曲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布带悬吊牵引,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8~10周后带腰背支具下床活动,在X线片上测量治疗前后压缩椎体前缘及侧面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86例病人进行出院后经1~3年随访,82例症状及阳性体症基本消失,脊柱稳定性及活动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5.34%。压缩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椎体侧面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有明显改善。结论该疗法可使病椎椎体恢复一定高度,维持脊柱稳定性,复位效果佳,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经济、可靠、实用,是一种理想的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复位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70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加功能锻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另加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疼痛程度以及腰椎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患者变化幅度更大(P 0. 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复位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提高疗效,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疼痛以及腰椎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脑控制腰椎牵引床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TC-30D型电脑控制腰椎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骨盆布兜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腰痛和下肢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评估下腰痛情况,并以此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前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JOA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脑控制腰椎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可靠,效果优于传统腰椎骨盆布兜持续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推拿治疗腰痛有确切疗效,进行两种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对比观察,以期探索推拿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最佳手法。方法:将121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按就诊顺序及病情分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1例,其中Ⅰ度34例,Ⅱ度27例;对照组60例,其中Ⅰ度34例,Ⅱ度26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两组在进行相同软组织推拿基础上,实验组采用脊柱微调手法,对照组采用屈髋屈膝垫枕法。每星期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Ⅰ度患者愈显率均有显著差异(P〈O.01),Ⅱ度患者总有效率也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较好,且病情越轻,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9.
手法配合中药及功能锻炼治疗脊椎滑脱3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继荣  高辉 《中医正骨》1998,10(3):30-30
手法配合中药及功能锻炼治疗脊椎滑脱30例报告甘肃省中医院(兰州730050)赵继荣高辉笔者运用手法配合中药及功能锻炼治疗脊柱滑脱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35~70岁,平均42岁;病程20天~6...  相似文献   

20.
李保军 《江苏中医药》2011,43(11):60-61
目的:评估腰椎旋转复位和冲击按压2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提高其临床运用的针对性。方法:1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70例、阴性者55例),分为旋转复位组和冲击按压组用相应手法治疗6周,对2种手法疗效进行直观性对比,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者,旋转复位法效果显著;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患者,冲击按压法效果显著。结论:旋转复位手法可调整腰椎侧椎管(即腰神经根通道)区域力学平衡;冲击按压手法能改善腰椎中央管的有效容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