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功能障碍(FDGE)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3年11月诊断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 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后9~11 d出现胃排空障碍症状,经临床结合胃肠造影和胃镜检查,确诊术后FDGE。3例立即经胃镜放置鼻肠管于吻合口下方15 cm处,1例术中留置的鼻肠管还未拔除;4例均给予胃肠减压,经鼻肠管输注肠内营养,2~3 d逐步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支持,同时鼻肠管内注入多潘立酮,并将胃肠减压引流液经鼻肠管回输。4例患者于术后30~51 d全部治愈,恢复残胃排空功能;随访6个月饮食正常,无呕吐、腹胀等症状。结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与胃肠吻合的方式有关;胃肠造影和胃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FDGE是功能性疾病,通过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治愈,应慎重选择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部分或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的发生机制、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5例施行不同程度胃切除术而产生FDGE的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25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胃动力恢复时间为13~38d,平均为25.5d,都能进半流质饮食后出院,无1例再手术。结论FDGE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胃镜、胃肠X线动态检查对FDGE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胃镜检查通过对胃壁的适度刺激对FDGE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0~2008年收治的31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15例FDG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FDGE均发生在胃大部切除术后3~12 d,经非手术治疗后16~40 d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为多因素所致,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途径,经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FDGE)发生的病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方法:对2007年5月—2011年5月因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期间行胃大部切除术的134例患者中,8例出现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6%。术前流出道梗阻和胃肠手术吻合方式是诱发本病的危险因素。X线口服造影、胃镜是诊断FDGE的重要手段。8例经对症保守治疗13~35 d后均治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在临床上的发生率并不少见,准确诊断及积极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手术后拔管时间15.21±1.31d,治疗后胃动力平均恢复时间16.21±2.31d。在7d内恢复患者4例,14d内恢复患者7例,21d内恢复患者16例,30d内恢复患者5例,〉1个月恢复的患者8例。患者术后平均痊愈时间18.45±2.31d,平均住院时间为21.35±5.31d。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的发病因素多种多样,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作为诊断此疾病的首选方法,在临床治疗中采取保守治疗,疗效显著,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病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68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PGS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胃大部切除术后PGS患病率为3.37%,均发生于术后5~8d,全部经非手术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9d(12—50d)。结论PGS的发生可由多种因素诱发,诊断时必须排除机械性病变及术后炎性肠梗阻,上消化道稀钡透视、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采用非手术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7.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症(PGS)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PG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除1例重症患者经胃空肠造瘘术行肠内营养治愈,其余均在3周内恢复。结论: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可靠的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营养支持、胃动力药、中医针灸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的发病原因以及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施行胃大部切除术的2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术后出现FDGE有21例,发生率6.15%,大多发生在术后5~9 d。经胃肠减压、应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中药、针灸等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的主要发病原因是术后胃肠的正常功能发生改变所致。早期诊断主要是依据临床表现,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和胃镜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该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9-2005年施行的156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8例,发生率5.1%,均发生于术后5~12天。所有病人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术后残附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足发生功能性排窄障碍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造影及肖镜榆查是诊断本病与机械性梗阻鉴别的熏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可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伍世轰 《临床医学》2010,30(1):29-3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胃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发病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2例老年FDG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FDGE的病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高血糖、手术方式、急诊手术等因素影响较大;采用心理治疗、持续性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本组32例中有15例(46.9%)于治疗后8~14 d内恢复胃动力,10例(31.3%)于15~21 d内恢复胃动力,5例(15.6%)于22~28 d内恢复胃动力,2例(6.2%)于29~35 d内恢复胃动力。结论FDGE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依据临床表现、胃造影及胃镜检查可明确FDGE的诊断;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可有效治愈FDGE。  相似文献   

11.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的可能诱因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0 a来胃大部切除术257例在术后发生FDGE患者10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结果:发现手术前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及幽门梗阻的患者,FDGE发生率高.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均能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如调理饮食、药物、针刺和理疗而治愈.结论:术后FDGE经上消化道造影即可确诊,也是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首选方法,术后FDGE一旦确诊应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部外伤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9月-2006年8月815例上腹部外伤手术后出现PGS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PGS发生率0.74%,一般发生于术名6-0d,均经非手术治愈,15d恢复1例,16d恢复2例,18d恢复1例,24d恢复1例,27d恢复1例。结论 PG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诱发,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支持、适当应用胃动力药物等,避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李红根 《临床医学》2011,31(12):38-3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全部患者于术后9~38 d恢复胃动力,平均23.5 d。随访6~12个月症状均无复发,也无再手术患者。结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属于功能性病变,易与机械性梗阻相混淆,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该病的主要诊断方法,采取保守治疗一般可以治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0年-2002年302例施行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共发生胃瘫18例(5.96%),均发生于术后3-10d,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1w内治愈2例(11.11%),2w内治愈5例(27.78%),3w内治愈11例(61.11%)。结论 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胃瘫的主要原因。胃镜X线检查是胃瘫诊断与机械性肠梗阻鉴别的主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可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至2003年收治的27例FDGE的临床资料。结果:FDGE发生于腹部手术后3.14d.经保守治疗9.48d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结论:FDGE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排空障碍及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手段。非手术疗法效果好,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促进胃大部切除术后肠蠕动早期恢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速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促进肛门早期排气、排便,防止术后腹胀、腹痛甚至肠粘连及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2 0 0 2年2月至2 0 0 3年8月我们对胃大部切除术后4 0例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按入院时间将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5年12月40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残胃排空障碍的32例病人进行病因及临床分析.结果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8%,均发生于手术3~14 d.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2~5周内治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主要原因,而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感染则是诱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胃大部切除后胃瘫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1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胃瘫确诊后可行保守治愈,而不需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瘫临床表现为胃潴留,而无明显腹痛,大多数肛门排气正常。消化道造影可见胃蠕动差,胃镜检查吻合口通畅,12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胃瘫确诊后可行保守治疗治愈,而不需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科患者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DGE)是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指患者术后非因机械性梗阻引起的功能性胃排空延迟(FDGE), 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特别是各种术式的胃大部切除术后[1].2000年1月~2006年12月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共收治了9例FDGE患者,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