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镜下碘染色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内镜下考虑Barrett食管的病人82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43例行碘染色后取活检,一组39例行常规内镜下活检.结果 43例经内镜下碘染色后活检,病理诊断Barrett食管的为29例(66.44%),而常规内镜下活检诊断Barrett食管的为13例(33.33%),碘染色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染色组,且经ROC曲线分析,内镜下碘染色组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明显高于常规内镜检查组.结论 内镜下碘染色有助于提高Barrett食管的诊断率,在Barrett食管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碘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内镜下有可疑食管病变的220例患者随机分为染色组和对照组各110例.用Lugol液对染色组进行食管黏膜染色检查,并对不染色和浅染色区进行病理活检.对照组不行Lugol液染色,仅根据临床经验进行病理活检.结果 染色组不着色或浅着色69例(62.7%),活检发现食管癌14例(12.7%),其中早期食管癌3例,鳞状上皮异型增生9例(8.1%);对照组110例活检发现食管癌2例(1.8%),轻中度异型增生4例(3.6%).两组食管癌诊断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镜下碘染色能减少食管黏膜活检误差,提高食管癌诊断率,有助于发现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3.
现提倡对Barrett食管患者定期作内镜和活检监测以早期发现癌变。本文研究的目的之一是确定内镜和活检监测对发现Barrett食管发生早期腺癌的有效性;其二是对内镜下未见肿块的因高度发育不良(HGD)或早期腺癌而切除的食管作详细病理学研究。研究分2组:第1组为行胃十二指肠内镜检查的相继病例,内镜示Barrett食管,无明显癌肿,活检为HGD;第2组为内镜见Barrett食管,无明显癌肿,而活检显示早期癌变。标准内镜监测计划为对Barrett食管  相似文献   

4.
作者采用国产SGY-3型多功能消化道检测仪对80例具有胃-食管返流(GER)症状患者进行了食管测压研究。患者分别为两组:A组33例、内镜及活检食管粘膜正常;B组47例,内及活检均证实有食管炎。正常对照组60例。食管炎患者给予吗丁啉口服。结果显示,(1)A、B两组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胃-食管屏障压、食管下括约肌(LES)松驰率明显降低,LES松弛时间明显延长,LES长度(LESL)短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黏膜病灶活检病理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证实癌变的内镜下特点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2例经ESD治疗且术前活检诊断为食管HGIN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ESD前后病理结果分为一致组(80例)和癌变组(12例),统计分析两组病灶内镜下特点的差异。结果纳入患者中病理升级率为13.0%(12/92),治疗决策改变占6.5%(6/92)。两组患者性别、病变部位、红斑、结节、白斑、活检块数及碘染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患者年龄、病变长径、糜烂及大体类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径2 cm及大体类型的0-Ⅰ、0-Ⅱc是活检病理为食管HGIN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活检病理提示HGIN的食管黏膜病灶,如病变长径2 cm或大体类型0-Ⅰ、0-Ⅱc,需警惕活检漏诊癌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随着食管腺癌发病率的增加,Barrett食管的病理诊断越发受到重视.本文对84例Barrett食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亚甲蓝染色指导活检和四象限活检,分析病理结果,对两组诊断率和活检数目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显示亚甲蓝染色指导活检对Barrett食管的病理诊断有重要价值,为今后的Barrett食管内镜活检病理诊断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常规内镜及活检可使许多消化道黏膜的表浅病变得到明确的诊断,但对黏膜深层及黏膜下的病变,多难达到满意结果。小探头超声可直接通过内镜活检孔道进行超声扫描,无需更换内镜,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为评价小探头超声内镜(miniprobe sonography,MPS)对食管黏膜下病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总结我院内镜确诊的223例食管黏膜下病变患者检查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胃、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灶内镜活检与内镜切除标本病理诊断的异同.方法 选取近4年间147例内镜活检诊断为胃、食管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经内镜下切除(EMR或ESD)患者的资料,对切除前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47例患者活检病理均诊断胃、食管上皮内瘤变,其中胃41例,食管106例;内镜术后97例(66%)维持上皮内瘤变诊断,50例(34%)诊断为癌,且有11例已经侵犯到黏膜下层.病理分型腺癌34例,鳞癌16例,其中低-中分化癌22例(44%).结论 内镜活检诊断胃、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例超过三分之一已经癌变,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前瞻性地测定Barrett食管患者中腺癌的发生率。 方法:1982年1月至1995年4月间,对美国图森市VA医学中心所有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进行有关Barrett食管的评估。初次内镜下无腺癌的所有Barrett食管患者,每1~2年接受内镜检查及系统性活检。于柱状上皮每隔2cm至少取2块活检,如食管不规则、结节状或有狭窄则另取活检。若初检或6个月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一组胃-食管返流患者作了心血管的植物神经功能试验。胃-食管返流患者来自疑有食管病者。记录了食管症状(烧心,吞咽痛及返流)的持续时间及程度(轻:1分;中:2分;重:3分);总的症状积分从0~9分.患者均作内镜及食管活检.按以往确定方案记录内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的食管早癌内镜筛查中的重要临床价值。 方法2014至2016年在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武墩镇及盐河镇等对1983例40~60岁人群进行食管癌内镜筛查,对比碘染色前后食管黏膜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并对黏膜染色异常者行活检病理检查。 结果740例患者共835处病灶接受食管组织活检,有273例于碘染色前发现(白光状态下),碘染色后再发现562例。其中碘染后新发现5例黏膜内癌,205例各种异型增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碘染色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染色前。 结论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可明显提高筛查过程中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且因其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食管癌为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此,寻求提高早期食管癌内镜检出率的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评价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ME-NBI)指导的靶向活检对食管可疑浅表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采用前瞻性交叉试验设计,纳入常规胃镜检查发现食管存在可疑浅表性病变的患者65例,随机进入A组或B组。A组先行白光(WLI)染色内镜(Lugol液染色)+随机活检,4~6周后行ME-NBI+靶向活检,B组反之。以井上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襻(IPCL)分型为标准指导靶向活检。结果:58例患者完成研究,68处病变可作为研究对象。WLI染色内镜平均活检数量多于ME-NBI(3.7对2.2,P0.05)。IPCL分型与最终病理结果的总体符合率为89.7%。ME-NBI靶向活检与WLI染色内镜随机活检结果总体符合率为85.3%,两者诊断肿瘤性病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敏感性ME-NBI优于WLI染色内镜(90.0%对70.0%,P0.05),与最终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亦略高于WLI染色内镜(89.7%对86.8%,P0.05)。结论:对于食管浅表肿瘤性病变,ME-NBI指导的靶向活检较WLI染色内镜随机活检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且可减少活检数量,有利于后续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内镜下结晶紫染色结合病理活检提高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准确率及肠化型BE检出率。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166例经内镜检查疑诊为BE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内镜组和色素内镜组。常规内镜组采取内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的方法。色素内镜组先用0.05%结晶紫染色液进行染色,根据染后黏膜变化选择病理活检部位,比较两组的准确率和肠化型BE的检出率。结果色素内镜组BE的诊断准确率为86.42%,肠化型BE的检出率为27.16%;常规内镜组分别为64.70%和10.5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内镜下结晶紫染色结合病理活检诊断BE的方法和传统的普通内镜结合病理活检比较,其诊断准确率和肠化型BE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颈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症的内镜特点、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 对我院在2005年1月~2010年6月期间接受无痛内镜检查的19 922例患者的内镜报告、病理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在19 922例患者中共发现颈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症215例,疾病检出率为1.08%;119例行病理活检患者中,病理类型为胃体型58...  相似文献   

15.
作者采用国产SGY-3型多功能消化道检测仪对80例具有胃-食管返流(GER)症状患者进行了食管测压研究。患者分为两组:A组33例,内镜及活检食管粘膜正常;B组47例,内镜及活检均证实有食管炎。正常对照组60例。食管炎患者给予吗丁啉口服。结果显示:(1)A、B两组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胃-食管屏障压、食管下括约肌(LES)松驰率明显降低,LES松驰时间明显延长、LES长度(LESL)短于正常,食管蠕动波压力明显降低(P<0.05,0.01);(2)B组LESP、胃-食管屏障压明显低于A组(P<0.05),这与临床上GER症状发生率B组高于A组相符合;(3)吗丁啉使B组LESP胃-食屏障压分别升高0.39±0.48和0.34±0.49kPa,但对食管蠕动无影响。因而,应用吗丁啉治疗LES功能低下引起的GER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上皮内瘤变或早期食管癌(early esophageal cancer,EEC)患者内镜活检与内镜切除术后病理差异。[方法]收集经内镜活检诊断的182处食管上皮内瘤变或EEC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术前后病理结果,分析患者临床及内镜特点,探索发生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结果]活检提示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43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112例,EEC27处。术前活检与金标准比较总体符合率为68.7%(125/182),病理升级率为31.3%(57/182);LGIN组符合率为37.2%(16/43),HGIN组为73.2%(82/112),EEC组为100%(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变表面有结节、联合碘染色或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或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的靶向取检以及标本最长径与术后病理升级有关(P0.05)。[结论]内镜活检对于食管上皮内瘤变及EEC的病理诊断存在局限性,活检诊断LGIN发生术后病理升级较为多见,因此对于表面有结节及长径较长的病灶,联合碘染色或NBI或EUS进行靶向取检对提高术前评估准确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放大内镜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放大胃镜观察胃食管反流病内镜下表现,探讨其特征性微细结构表现。方法66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者(非糜烂性食管炎NERD44例、糜烂性食管炎EE12例、Barrett食管10例)和9名健康志愿者行24小时食管pH检测和放大胃镜检查,于病变部取活检行H.pylori检测。结果内镜下,NERD组77.2%患者齿状线呈锯齿状、三角形及舌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EE组83.3%患者食管下段粘膜血管呈螺旋型、不规则型炎症性表现与NER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arreu组100%患者齿状线下黏膜小凹形态呈分枝状、斑片状或绒毛状,与EE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确切概率法P=0.0396)。结论放大内镜下胃食管返流病特征性表现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染色法诊断早期食管癌胃癌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1990年10月至2002年10月,在3 486例内镜检查患者中,选择232例行食管、胃黏膜染色或非染色法检查可疑并行活检者,以比较染色法和非染色法对早癌的检出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32例中男150例,女82例,平均52.5岁。有食管及食管黏膜异常症状者128例,有胃及胃黏膜异常症状者104例,各有50%进行染色法内镜检查,另50%为非染色法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Barrett食管在增强放大內镜及普通內镜下与组织病理学的一致性,揭示增强放大內镜在诊断Barrett食管的优势.方法 将2007年5月至2009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609例食管病变患者分为普通內镜组和增强放大內镜组.普通內镜组在胃食管结合处近端病变处取活检组织;增强放大內镜组根据內镜下黏膜像的不同取活检,两组进行內镜与组织病理学比较及分析.结果 142例Barrett食管患者中,增强放大内镜组84例,普通內镜组58例,增强放大内镜组的敏感度、特异度、误差率、漏诊率分别为90.5%、97.5%、2.5%、9.5%,普通內镜组分别为55.2%、60.5%、39.5%、44.8%,两组比较敏感度及特异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强放大內镜下的脑回绒毛型其病理类型均为肠化生上皮,与小圆型和网格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增强放大內镜在Barrett食管的诊断和组织病理学上较普通內镜有更好的一致性,且增强放大內镜有助于Barrett食管肠化生上皮的检查,对Barrett食管的临床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沈建伟  曾丽芬 《山东医药》2005,45(36):38-39
对98例食管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小探头超声内镜(MPS)检查。结果MPS诊断为间质细胞瘤40例、恶性间质细胞瘤5例、脂肪瘤6例、血管瘤3例、食管囊肿6例、息肉15例、食管静脉曲张11例、食管腔外压迫12例。其中38例在MPS检查后于内镜下切除病变。48例有手术或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其诊断与MPS诊断完全相符。MPS对食管黏膜隆起性病变具有较好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