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癌发病率占全球癌症发病率的第4位,死亡率占第2位。大多数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作为胃癌治疗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临床研究及实践的重视。近年来,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靶向治疗在胃癌治疗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总结了EGFR家族信号转导机制及相关靶向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抗EGFR靶向治疗胃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GFR家族在胃癌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EGFR的分子靶向药物主要包括胞外单克隆抗体和胞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许多新药如曲妥珠单抗、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拉帕替尼,已进入胃癌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阶段,而ToGA研究结果更给晚期胃癌患者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全球年新发病约为482 300例,年死亡406 800例,中国食管癌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均居世界第1位,发病世标率第6位,死亡世标率位于第12位[1-2].医学界对早、中期食管癌普遍采用手术或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治疗模式,对晚期患者则采用放、化疗联合的姑息治疗,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l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转导途径在肿瘤细胞的增殖、损伤修复、侵袭及新生血管形成等方面起重要作用,EGFR靶向药物已成为食管癌治疗的新热点.作者将近年EGFR靶向药物治疗食管癌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化学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似已达到平台,分子靶向治疗是进-步提高疗效的新方法.靶向药物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等.EGFR抑制剂代表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临床收益率低, 厄洛替尼(Erlotinib)作为第-个可延长生存期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成为很有潜力的-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选择.贝伐单抗(Bevacizumab)作为第-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癌症治疗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其与化疗联用在-线应用中显示出良好收益.以上药物与其他多种靶向药物的I临床研究进展-起,展示了靶向药物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5.
胃癌在的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居癌症第四位,致死率居癌症第二位。标准的化学治疗方案在延长胃癌生存时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多数胃癌在确诊时已处在进展期,因此当前的医学实践只能满足有限的治疗选择。在过去几十年中,关于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不断获得新进展。通过靶向抑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来治疗进展期胃癌,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曲妥珠单抗,是一种Her-2单克隆抗体,是第一种治疗转移性胃癌的靶向药物,它与以顺铂及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学治疗的联合应用,可以使胃癌整体生存获益。而Her-2过度表达为靶向治疗提供了证据。因此,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胃癌Her-2过度表达和胃癌的靶向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李真真  韩宇 《中国肿瘤》2016,25(6):442-44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又称HER/ERBB家族,由四个成员组成:HER1/EGFR/ERBB1、HER2/NEU/ERBB2、HER3/ERBB3和HER4/ERBB4,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以EGFR家族为靶点的治疗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尤以HER1、HER2的研究最为深入,相应的靶向治疗药物已应用于临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EGFR抑制剂耐药现象逐渐出现.目前研究发现,针对HER3的靶向治疗策略可能逆转这种耐药现象.全文综述HER3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角色,EGFR抑制剂耐药机制以及HER3抗体逆转EGFR抑制剂耐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优化EGFR家族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传统的手术和化疗等治疗手段对于晚期胃癌的疗效较差。针对HER-2 阳性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一定成功,但由于胃癌患者中HER-2 阳性率极低,因此获益患者数量有限。胃癌的血管生成及其相关通路对胃癌的转移、复发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其关键分子的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为提高晚期胃癌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 inhibitor,TKI)、单克隆抗体以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等几类,尽管一些TKI的疗效尚不尽如人意,但阿帕替尼和雷莫芦单抗等一系列临床研究表明,抗血管靶向治疗是改善晚期胃癌治疗新的希望。未来可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探索新的分子靶点,并联合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以及更为精准的个体化治疗进一步改善晚期胃癌抗血管靶向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肺癌是我国以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肺癌患者多为晚期患者,预后较差.靶向药物治疗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希望,但靶向药物耐药了怎么办?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EGFR TKI新药艾维替尼(AC0010),用于治疗第一代靶向药物耐药的患者已在中国完成了Ⅰ期临床试验,近期已获得Ⅱ、Ⅲ期临床试验批文.  相似文献   

9.
高丹丹  刘磊  白玉贤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3):1978-1981
目前化疗仍然是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但尚无标准方案。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 化疗可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 提高其生存质量。近年来, 随着各种新型抗癌药物的出现, 化疗方案不断演进, 晚期胃癌的治疗有效率和生存期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 随着胃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子靶向治疗成为胃癌综合治疗的热点。化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在晚期胃癌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前景, 但仍需在临床研究和实践中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本文将结合最新文献, 对晚期胃癌的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徐伶玲  安广宇 《癌症进展》2014,12(2):117-121
结直肠肿瘤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靶向药物的出现为晚期结直肠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的两类药物在晚期结直肠肿瘤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应用抗EGFR靶向药物治疗一线和二线晚期结直肠癌时,患者需要进行RAS检测以筛选出最有可能获益的患者;而对抗EGFR治疗有效的患者建议使用多种预后标志物。此外,VEGF通路的靶向药物与化疗联合应用可改善晚期结盲肠痛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2020年新增病例数108.9万例,居第5位,死亡约76.9万例,居第4位,中国胃癌发病和死亡占全球40%以上。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低,以往单纯化疗中位生存期不超过1年。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改变了晚期胃癌系统治疗的格局,其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突破治疗瓶颈,线数前移逐渐成为一线标准治疗药物。随着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各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推陈出新或联合靶向治疗、化疗的新模式不断探索,是当前胃癌领域的研究热点。全文回顾了当前晚期胃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归纳总结了当前免疫治疗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临床决策和未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针对于EGFR突变型患者.但基于分子靶向药物并未明显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及出现获得性耐药问题,如何将传统化疗药物与靶向药物有机结合延长晚期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受到广泛关注.化疗序贯EGFR-TKIs模式被证实为其中一项颇有前景的治疗策略.本文将结合相关研究对化疗序贯EGFR-TK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机制及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俞悦  周爱萍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1):517-521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抗体的应用是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进展中的里程碑。抗EGFR单抗和其他靶向药物的出现使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从6个月提高至将近30个月,显著改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目前KRAS和NRAS被公认为是抗EGFR治疗原发耐药的结直肠癌患者疗效预测标志物,用于抗EGFR治疗的转移性结直结癌患者筛选。除了RAS,其他分子改变也可能影响抗EGFR的疗效。即使是抗EGFR治疗有效的患者也会在13~18个月间产生获得性耐药。本文将对目前已知的抗EGFR治疗耐药机制进行综述,并展望可能的逆转耐药策略,以期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精准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裴可  姬翔  李慧杰 《肿瘤学杂志》2016,22(4):336-338
2012年全球新诊断胃癌90万例,死亡50万例,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居癌症死因的第3位,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数居世界首位。大型Ⅲ期临床试验To GA研究所得出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 OS)为13.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 PFS)为6.7个月[1]。根据肿瘤的特征及分期,目前肿瘤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及放疗等[2],但由于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进展期胃癌,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靶向药物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5.
王东建 《实用癌症杂志》2012,27(2):203-203,207
胃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居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1位。胃癌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属晚期,丧失手术治疗机会。而老年患者作为特殊人群,由于合并很多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化疗成为老年晚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我们观察口服替吉奥化疗在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放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是晚期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与胰腺癌治疗相关的靶向药物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阻断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等.其中,厄洛替尼与吉西他滨(GEM)联合已被证实具有延长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晚期胃癌内科治疗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探讨其治疗发展方向及最新动态。方法:应用Medline、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探索系统,以"晚期胃癌化疗、靶向治疗和二线"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0年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245条。纳入标准:1)胃癌治疗发展;2)晚期胃癌一线治疗;3)晚期胃癌二线治疗;4)长期生存获益;5)晚期胃癌靶向治疗。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35篇。结果:胃癌内科治疗发展缓慢,随机试验的Meta分析表明,一线联合化疗可以获益,但仍无统一的标准方案。对于适当的胃癌患者可以考虑给予二线治疗。随着靶向药物治疗胃癌研究的深入,尤其是抗血管生成及抗HER-2药物的加入,晚期胃癌的治疗前景逐渐广阔。结论:大多数晚期胃癌患者有机会接受一线治疗,当前的联合方案有更好的耐受性,治疗效果亦有所改善。分子靶向药物临床试验成效可喜,但最终靶向治疗联合化疗的治疗地位仍需大型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18.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疾病晚期。化疗仍是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化疗的疗效难尽如人意。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住治疗血液和实体肿瘤中涌现出的新治疗手段.随着对存在于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也逐步将这种治疗手段应用于胃癌治疗的临床实践。目前这种治疗策略主要包括靶向于EGFR通路、抗血管生成、靶向于NF—kB信号传导通路以及细胞周期素激酶抑制剂等。本文就此作简要介绍,如抗血管生成骨抗VEGF单抗贝伐单抗已经得到FDA批准临床应用,并有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转移性胃癌的报道;抑制NF—kB信号传导通路的现有PS-341(蛋白酶体抑制剂,boriezomib),FDA已经批准该药用于难治性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PS-341联合化疗药治疗胃癌已有报道;靶向EGFR、HER2信号通路的药物有两妥昔单抗(cetuximab)、EMD72000(matuzurnab)、吉非替尼(gefitinib)、埃罗替尼(erlotinib)、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l))等,也有联合化疗的报道,且令人鼓辨,针对细胞周期调节的治疗有flavopiridol,为小分子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蛋白(CDKI),仍需进一步进行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9.
头颈部肿瘤是世界上第6大常见的肿瘤。超过70%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即为局部晚期。尽管不断地努力改进治疗方法,但晚期病例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为了提高疗效,患者通常接受化疗、手术、放射治疗和分子靶向药物综合治疗。大量研究证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密切相关,EGFR在大多数头颈部肿瘤中高表达,对这些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抗EGFR单克隆抗体已经在一些国家被批准用于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本文综述了西妥昔单抗和尼妥珠单抗治疗HNSCC的研究进展。HNSCC的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是选择西妥昔单抗还是尼妥珠单抗?本综述将围绕这一临床医生尤为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国内外晚期胃癌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方法:以胃癌和药物治疗为关键词,检索Med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9-01-2009-09的相关文献,获得英文文献1809篇,中文文献131篇。纳入标准:1)晚期胃癌患者的化疗;2)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根据纳入标准,精选81篇全文文献,最后纳入分析34篇。结果:晚期胃癌的药物治疗基本上是姑息性的,患者接受治疗后仅能获得部分缓解,且持续时间有限。对于晚期胃癌患者,目前国际上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疗方案。多个靶向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效果正在观察。结论:近年对晚期胃癌治疗药物及方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改进已有的联合化疗方案;2)评价已有有效方案;3)新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