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困难脱机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分析,选取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符合脱机条件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观察48 h后无需机械通气患者入选撤机成功组,不能通过SBT或通过SBT 48 h后仍需机械通气治疗者入选撤机失败组。结果:43例入选撤机成功组,29例入选撤机失败组,撤机失败组中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低蛋白血症、心力衰竭以及糖尿病的发生率均高于撤机成功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症(OR=5.87)、心力衰竭(OR=15.76)、MODS(OR=3.62)、糖尿病(OR=6.05)是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蛋白症、心力衰竭、MODS和糖尿病是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呼衰)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成功撤机拔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ICU收治的100例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成功撤机拔管患者作为有效组,撤机拔管失败和死亡患者作为无效组。对成功撤机拔管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独立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效组年龄,插管前血红蛋白,插管后血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血红蛋白、白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通气时间及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方面均优于无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插管前HGB、插管后中性粒细胞比率及白蛋白水平、多脏器功能衰竭、机械通气时间为成功撤机拔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机械通气是AECOPD伴严重呼衰的有效救治措施,成功撤机拔管的影响因素较多,积极干预影响因素对提高撤机拔管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符合撤机条件的76例65岁及以上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通过后观察48 h,无需重新行机械通气者纳入撤机成功组,不能通过SBT或通过SBT后48 h内需重新行机械通气者纳入撤机失败组,分析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53例患者纳入撤机成功组,23例纳入撤机失败组。撤机失败组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真菌感染、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时间14 d、气胸、心力衰竭、糖尿病、冠心病和肝功能不全发生率高于撤机成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ODS(OR=8.070)、机械通气时间14 d(OR=17.760)、心力衰竭(OR=4.597)、糖尿病(OR=13.937)是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ODS、机械通气时间14 d、心力衰竭、糖尿病是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92-1394
目的:回顾性分析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63例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进行研究,其中52例患者为撤机成功组;11例患者为撤机失败组。比较两组生理指标、pH、PCO2、浅快呼吸指数、氧和指数、辅助呼吸肌评分、气道分泌物评分、血清白蛋白,脑钠肽等。结果: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在SBT前后的观测指标相对比,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等方面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浅快呼吸指数(RSBI)、辅助呼吸肌评分、气道分泌物评分、脑钠肽等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呼吸肌疲劳和未减轻的呼吸负荷可能是撤机失败的主要预示指标;同时在撤机时应该高度注意患者的心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撤机困难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58例AECOPD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撤机情况分为两组,失败组16例与成功组42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患者撤机困难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58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成功撤机拔管,成功率为72.41%,16例患者撤机失败,失败率为27.59%,两组患者性别、治疗后CRP及WBC10×109/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失败组年龄60岁及入院时HGB120 g/L、治疗后ALB35 g/L及通气时间10 d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入院时HGB过低、治疗后的ALB含量过低及机械通气时间长均是造成有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患者撤机困难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AECOPD患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疗效确切,其年龄大、入院时HGB水平过低、通气时间过长以及治疗后ALB水平低等均是造成患者撤机困难的因素,临床需积极干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撤机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42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达到撤机标准后进行撤机,根据48 h内撤机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22例与失败组20例。分析AECOPD患者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撤机失败的原因。结果:42例AECOPD患者中,20例48 h内撤机失败,发生率47.6%;两组性别、病程、吸烟史、合并脓毒症和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失败组年龄>60岁、通气时间>5 d、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31分、脑钠肽(BNP)>100 pg/mL、白细胞计数(WBC)<4×109/L、C反应蛋白(CRP)>10 mg/L、降钙素原(PCT)≥0.5 ng/L及血糖≥6.1 mmol/L占比均明显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WBC<4×109/L、CRP>10 mg/L和PCT≥0.5 ng/L均不是AECOPD患者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60岁、APACHEⅡ评分>31分、通气时间>5 d、BNP>100 pg/mL和血糖≥6.1 mmol/L均是AECOPD患者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APACHEⅡ评分>31分、通气时间>5 d、BNP>100 pg/mL和血糖≥6.1 mmol/L均是AECOPD患者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 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1~2014-07期间于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8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予以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予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撤机失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10.38±3.17)d、(4.78±2.3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58±2.92)d、(11.32±5.42)d,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撤机失败发生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6.32±4.51) d、10.26%、5.13%,对照组为(25.13±6.68) d、30.77%、28.2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撤机失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为面部皮肤损伤、胃肠胀气及呼吸机对抗,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撤机失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膈肌收缩速度联合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价值与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96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撤机结局将研究对象分为成功组(撤机成功,69例)和失败组(撤机失败,27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测试(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后不同时间点(SBT即刻以及SBT后5、30min)的膈肌收缩速度。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分析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影响因素以及SBT后30min的膈肌收缩速度、CRP/ALB比值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SBT即刻,两组患者的膈肌收缩速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BT后5、30min,成功组患者的膈肌收缩速度均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策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撤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8月期间,由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所有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困难的AECOPD患者57例,比较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试验组,n=33)与撤机拔管后给予鼻导管给氧(对照组,n=24)撤机后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48 h再插管率、撤机成功率、院内死亡率。结果:试验组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48 h再插管率、撤机成功率、院内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撤机困难AECOPD患者运用有创-无创通气策略可降低48 h再插管率和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自主呼吸试验(SB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撤离的指导价值.方法:对因AECOPD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分别采用SBT指导下撤机及传统撤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不同撤机技术对多个临床参数的影响.结果:采用传统撤机技术患者共19例,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RICU时间及住院时...  相似文献   

11.
ICU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邰春  鲁厚清  汪洋 《医学综述》2014,(8):1515-1516,1525
目的探讨ICU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铜陵市人民医院急诊ICU于2012年612月收治需要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40例患者,观察撤机结果,根据治疗后情况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两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血钾水平、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26例(65.0%),撤机失败14例(35.0%)。与撤机成功组相比,撤机失败组在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氧合指数上显著低于撤机成功组(P<0.05),撤机失败组在白细胞数、机械通气时间、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上高于撤机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努力寻找撤机失败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has been proposed to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intubated patients,especially those who fail initial weaning from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MV).However,there are also some discrepancies in terms of weaning success or failure,incidence of re-intubation,complications observed during study and patient outcomes.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update was to specifically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NIPPV on facilitating weaning and avoiding re-intubation in patients intubated for different etiologies of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by comparing with conventional invasive weaning approach.Methods We search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comparing noninvasive weaning of early extubation and immediate application of NIPPV with invasive weaning in intubated patients from 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Web of Knowledge and Springerlink databases.Records from conference proceedings and reference lists of relevant studies were also identified.Results A total of 11 RCTs with 623 patients were available for the present analysis.Compared with IMV,NIPPV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eaning success rates (odds ratio (OR):2.50,95% confidence interval (C/):1.46-4.30,P=0.0009),decreased mortality (OR:0.39,95% CI:0.20-0.75,P=0.005),and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OR:0.17,95% CI:0.08-0.37,P <0.00001) and complications (OR:0.22,95% CI:0.07-0.72,P=0.01).However,effect of NIPPV on re-intubation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R:0.61,95% CI:0.33-1.11,P=0.11).Conclusions Early extubation and immediate application of NIPPV i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invasive weaning approach in increasing weaning success rates,decreasing the risk of mortality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VAP and complications,in patients who need weaning from IMV.However,it should be applied with caution,as there is insufficient beneficial evidence to definitely recommend it in terms of avoiding re-intuba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分析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我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使用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各项资料和化验指标,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回归方法分析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营养状态、APACHEⅡ评分、咳痰能力、机械通气时间、痰液的量、住ICU时间,为患者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为影响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拔管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是影响患者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响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成功脱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科 从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因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共59例。入选患者根据最后结局分为脱 机成功组(n=31)和脱机失败组(n=28)。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开始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细菌学结果。将所有指 标进行单因素比较和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其对机械通气脱机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在性别与 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脱机成功组在吸烟人数、APACHE II评分、D-二聚体和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浓度方面明显低于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脱机成功组在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时血清 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失败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表明,D-二 聚体的升高、肺部CT存在肺部基础疾病、低白蛋白是重症肺炎机械通气脱机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存在低蛋 白血症、高D-二聚体及肺部CT存在肺部基础疾病的重症肺炎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有利于上述患者成功脱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按照脱机时间的长短,将以上患者分为A组(22例,1周内成功脱机)和B组(19例,1周后成功脱机).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建立数据库分析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插管前患者意识水平、是否有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年龄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龄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龄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注意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的发生以帮助患者尽早成功脱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院内病死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3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98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时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58例患者),死亡组(40例患者),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死亡组患者的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而急性肾功能不全或消化道出血、使用制酸剂、真菌培养阳性及VAP患者在该组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院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急性肾功能不全或消化道出血.结论 年龄及急性肾功能不全或消化道出血为AECOPD患者接受机械通气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从有创过渡到无创机械通气的适宜时机。方法将28例AE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3~5d后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拔除气管导管改面罩机械通气,B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例数、死亡例数、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A、B两组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0例和5例(P=0.027);死亡例数为O和3例(P=0.217);有创机械通气3~5d后尚需机械通气时间为(7.8±3.4)d和(15.6±9.3)d,P〈0.05;住院时间为(15.8±4.7)d和(23.6±10.8)d,P〈0.05。结论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作为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切换点救治AECOPD急性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3~5d后拔除气管导管改面罩机械通气,能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与呼吸机撤机的关系,评价甲状腺功能和呼吸机撤机结局的相关性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入住广东医科大学附属高明医院ICU、有创机械通气时间>48 h并曾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的重症患者126例,根据拔管后24 h内是否需再次有创机械通气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physiology,APACHEⅡ)评分、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等。结果:126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撤机成功86例,撤机失败40例。撤机成功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明显高于撤机失败组(P<0.05),撤机成功组患者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3)、总甲状腺激素(total thyroid hormone,TT4)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与撤机失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T3和FT4水平是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保护因素。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甲状腺功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FT3和FT4水平低下是导致撤机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