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在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21例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28个病灶采用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21例病例除胸壁复发外均还伴有远处转移。胸壁复发肿瘤周边剂量设定为50-60Gy。通过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TPS计划系统,对治疗靶区进行三维重建,给出三维等剂量曲线图、植入粒子数目和植入位置。借助模板定位或直接经皮穿刺技术完成粒子植入治疗。结果:21例28个病灶完全缓解(CR)21个,部分缓解(PR)6个,无变化(NC)1个。总有效率96.4%。15例病侧胸壁疼痛患者疼痛均有缓解,缓解率为100%。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可作为乳腺癌术后晚期胸壁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 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在乳腺癌术岳胸壁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21咧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28个病灶采用放射性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21例病例除胸壁复发外均还伴有远处转移。胸壁复发肿瘤周边剂量设定为50—60Gy。通过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TPS计划系统,对治疗靶区进行三维重建,给出三维等剂量曲线图、植入粒子数目和植入位置。借助模板定位或直接经皮穿刺技术完成粒子植入治疗。结果:21例28个病灶完全缓解(CR)21个,部分缓解(PR)6个.无变化(NC)1个。总有效率96.4%。15例病侧胸壁疼痛患者疼痛均有缓解,缓解率为100%。结论:放射性125 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可作为乳腺癌术后晚期胸壁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在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21例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28个病灶采用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21例病例除胸壁复发外均还伴有远处转移。胸壁复发肿瘤周边剂量设定为50-60Gy。通过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TPS计划系统,对治疗靶区进行三维重建,给出三维等剂量曲线图、植入粒子数目和植入位置。借助模板定位或直接经皮穿刺技术完成粒子植入治疗。结果:21例28个病灶完全缓解(CR)21个,部分缓解(PR)6个,无变化(NC)1个。总有效率96.4%。15例病侧胸壁疼痛患者疼痛均有缓解,缓解率为100%。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可作为乳腺癌术后晚期胸壁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术后复发率高,再治疗困难,单纯化疗和再手术疗效不佳,因而放射治疗受到重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新兴的近距离放疗手段.因其独特的优势故在复发直肠癌的治疗中居重要地位.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用于复发直肠癌的治疗至今只有20年的历史,其技术上及临床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距离治疗是宫颈癌放射治疗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距离放疗技术发展迅速,治疗方式多样化,近距离放疗方式包括:腔内近距离放疗、插植近距离放疗及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本文旨在介绍腔内、插植以及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应用进展,主要回顾腔内结合插植近距离放疗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始于19世纪末期.而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疗距今也已有近100年的历史.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是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一种,具有低剂量率、持续照射、可反复植入等特点,与外放疗相比,其高度适形、提高肿瘤靶区剂量、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减少并发症,取得了非常理想的局部控制率.近年来,放射性^125I粒子在临床治疗肿瘤方面应用日渐广泛,具有高精度、微创,疗效肯定等优势,是一种理想的局部治疗方法.但人们对^125I粒子如何以低剂量率、连续照射方式杀伤癌细胞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各种肿瘤的治疗剂量都是参照外放射治疗的剂量移植而来.^125I粒子治疗肿瘤的机理及其相关基础实验研究国内外报道的均不多,缺乏相关基础实验资料,现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癌胸壁敷贴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胸壁敷贴近距离放射治疗乳腺癌胸壁大面积复发且经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效果欠佳的患者30例.外照射总剂量为DT 50Gy/25次,5周,然后再用胸壁后装敷贴近距离放射治疗DT 20~30 Gy,每次250 cGy,2次/d.部分单纯后装敷贴近距离放射治疗,每次250 cGy,2次/d,DT 30~40 Gy.结果 CR 20例,PR 5例,NC 3例,PD 2例,有效率83.33%(25/30).1年生存率52%、2和3年生存率26%.局部达全部消退的生存优于残留和进展(x2=4.35,P<0.05).复发距第1次放疗间隔时间、首次原病灶分期、照射总量与敷贴后生存无明显关系.未发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 敷贴近距离放射治疗乳腺癌胸壁大面积复发是一种局控率高,无严重毒副反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29例乳腺癌组织间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125Ⅰ放射性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在防治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以及用于局部复发结节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25Ⅰ放射性粒子于乳腺癌手术中、手术后植入到局部靶组织,以及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结节和乳腺癌术后转移淋巴结中,3年中共应用29例(双侧1例),125Ⅰ放射性粒子全组共行31次植入术,共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868粒,平均每例每次植入28粒.结果全部病例随访,最长4年,最短1年,本组应用于预防局部复发的25例病例中,无1例局部复发,本组应用于局部复发结节治疗的3例中,2例局部复发结节植入后消失,1例局部复发结节无变化.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对侧腋下淋巴结转移治疗的1例,转移肿大淋巴结缩小1/3.125Ⅰ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乳腺癌局部控制有效率为96.77%.结论125Ⅰ放射性粒子用于乳腺癌术后预防局部复发,以及局部复发结节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并发症少,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谢王踢  吉喆  江萍  王俊杰  沈二栋 《癌症进展》2019,17(10):1123-1125,1142
宫颈癌发病率位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且经过标准的手术治疗或根治性放化疗后,仍有部分宫颈癌患者会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125I粒子植入治疗是一种近距离放射治疗,具有创伤小、近期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疗效确切,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瘤的治疗,近年来开始用于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缓解率,延长生存期,缓解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就125I粒子植入治疗在复发性宫颈癌中的应用,以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联合化疗、外放疗和热疗等其他治疗方式是否能进一步提高复发性宫颈癌的临床疗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前保乳治疗已经成为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而放射治疗在保乳治疗中的作用也日益得到体现.由于传统的全乳放射治疗存在着诸多的劣势,所以近些年来,部分乳腺放疗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相对于传统全乳腺照射,部分乳腺放疗可使患者的保乳治疗更快捷,且降低了远期并发症的风险.但是部分乳腺放疗研究的长期结果尚缺乏,而且病例选择及放疗实施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部分乳腺放疗是有前途的方法,但在病例选择治疗技术以及处方剂量上仍有很多工作要完成.本文对放射治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粒子在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将放射性碘粒子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植入到局部靶组织以及乳腺癌根治术后可能发生转移的径路中(选取位置同外放射治疗位置)。25例中共计植入放射性碘粒子775粒,平均每例植入31粒。对已行碘粒子植入3年以上的2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与同期行外放射性治疗的31例病例进行局部复发的对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进行3年以上的术后随访,25例中有1例局部复发,复发率为4%。行外放射治疗的31例病例中也有1例局部复发,复发率为3.23%。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行组织间放疗和术后行外放射治疗,在预防乳腺癌局部复发中的疗效无明显区别。但由于观察的例数较少,放射性碘粒子在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12.
在前列腺癌的各种治疗方式中,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逐渐成为早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也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乳腺癌术后复发模式的研究进展,部分乳腺照射方法 成为乳腺癌放疗的热点.组织间插植、球囊近距离治疗、术中放疗及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等部分乳腺加速放疗已进入临床研究.其局部控制率和安全性与全乳腺照射比较相当,同时具有治疗周期短、方便患者等优势.部分乳腺加速放疗在部分患者有望代替全乳腺放疗,成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  相似文献   

14.
一乳腺癌筛查指南二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三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四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五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六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七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八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九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射治疗临床指南十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十一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十二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十三乳腺导管原位(内)癌治疗指南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丰富和临床经验的日益积累,乳腺癌放射治疗的作用和地位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空出体现在:放射治疗在乳腺原位癌中的作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的普及;早期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作用及适应证的改变;调强适形放疗等新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癌的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疗是前列腺癌根治的重要治疗手段,前列腺癌的近距离放射是近20年来前列腺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多年来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近距离放射以低剂量率放射粒子植入为主,但近年来美国各肿瘤治疗中心已逐渐开展了针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高剂量率(hish-dose-rate,HDR)近距离放射。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前列腺癌具有低α/β比值,故大分割放射的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对前列腺癌可能更具疗效。HDR近距离放射治疗通常与外放疗联合应用于局部晚期的前列腺癌根治,临床研究结果已初步证实了这一治疗方案的疗效;另外,单一HDR近距离放射治疗也可用于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疗,但其疗效仍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支持。HDR近距离放射技术需要经过特殊训练的医师方能操作,以保证良好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脊柱转移瘤患者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等,近距离放射治疗,尤其是125I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显示出较大的优势.本研究通过总结近年来针对125I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作用机制、对人体及周围组织的影响、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为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PubMed、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以“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分子生物学和脊柱转移瘤”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16-07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125I粒子治疗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2)125I粒子植入后对机体及周围组织的影响;(3)125I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预后.排除标准:(1)实验设计不合理;(2)非随机对照实验;(3)总样本数或总病例数<15例.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39篇.结果 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可以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对机体重要脏器功能及脊髓神经的功能无显著性影响,并可有效缓解神经性疼痛.肿瘤靶区的辐射剂量高,125I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有较高的肿瘤局部控制率,疼痛缓解效果明显,可缓解脊髓压迫症状;125I粒子植入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还可进一步增加疼痛缓解率并恢复了脊柱稳定性,有叠加效应及优势互补作用;脊柱转移瘤溶骨性破坏累及小关节导致脊柱不稳以及出现较为严重的脊髓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可采用125I粒子植入联合手术治疗,这是一种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局部肿瘤控制及重建脊柱稳定性.结论 与传统放射治疗相比较,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具有较大的优势,为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仍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提高脊柱转移瘤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8.
曲昂  王俊杰 《癌症进展》2010,8(4):361-365
前列腺癌治疗主要包括根治性手术、外放疗和近距离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近距离治疗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热点。目前主要有永久性放射性粒子植入及高剂量率(highdose—rate,HDR)近距离治疗。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和第5位。手术、放射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大大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放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是降低保乳手术和高危乳房切除手术患者复发并延长生存的重要措施,也是不可手术局部晚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重要姑息治疗手段。当前,我国乳腺癌放疗领域暂没有统一的标准放疗指南。在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的推动下,基于乳腺癌领域最新理论和实践知识,并结合我国国情,我们制定了《中国乳腺癌放射治疗指南》。该指南旨在指导乳腺癌放疗的实施,促进规范和标准化国内乳腺癌放疗实践,最终达到提高我国乳腺癌放疗水平,改善广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是一种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的新颖而有效的手段。在治疗程序上包括微型放射源,放射剂量计算,治疗计划与剂量验证等3个环节。粒子组织间植入方法分影像引导下植入和手术中植入。这种方法已经在许多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