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小血管病(SVD)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lN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小血管病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共10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oCA、MMSE评分的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段观察组患者的MoCA、MMSE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小血管病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治疗,丁苯酞软胶囊能够明显增强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vMCI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治疗组)和吡拉西坦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疗程12周;治疗前、治疗后检测脑血流量,同时给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并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脑动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MMSE、HD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可改善vMCI患者认知功能,提高脑血流量,治疗vM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社区康复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VCI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30例和联合治疗组30例。丁苯酞组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丁苯酞组的基础上予社区康复锻炼。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FIM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MMSE评分、FIM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MMSE量表评分、FI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治疗组MMSE量表评分、FIM评分较丁苯酞组高(P<0.05)。结论:丁苯酞能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丁苯酞联合社区康复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丁苯酞。  相似文献   

4.
尹春丽  王耀伍  王丽英 《重庆医学》2013,(26):3091-3093
目的利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CTP)评价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6h内临床判定为急性大脑半球脑梗死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均行头CT及CTP检查。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0.2g口服,每6小时服用1次,12h后均复查CTP。结果试验组治疗后CTP检查提示缺血边缘区脑血容量(CBF)、脑血流量(CBV)较治疗前升高,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较治疗前缩短,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能明显改善缺血半暗带的脑血流量,改善缺血区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银杏叶软胶囊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14例VCIN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银杏叶软胶囊治疗,连续治疗4周。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生活质量(EQ-5D)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和EQ-5D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患者MMSE和EQ-5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腹部不适、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银杏叶软胶囊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VCIND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薇   《中国医学工程》2011,(4):70-71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血管性痴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gTid,口服20d。治疗前后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MSE量表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丁苯酞能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4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治疗3个月后的两组患者的缺血区域脑血流量、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缺血区域脑血流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缺血区域脑血流量,提高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慢性脑缺血低灌注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慢性脑缺血低灌注患者,随机给予基础治疗或基础治疗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及丁苯酞软胶囊口服1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14周后分别应用ASL脑灌注成像检查监测脑血流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组有效率为77%,而对照组有效率仅为37%;(2)治疗组患者病变区域治疗后CBF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对照组患者相应病变区域治疗前CBF均无明显变化;(3)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非低灌注区域CBF均无显著变化。结论丁苯酞能明显改善缺血区脑血流量;丁苯酞能够明显改善慢性脑缺血低灌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ASL可作为判断脑缺血低灌注患者恢复情况的指标,并可以用于观察和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方法: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89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的45.45%;治疗后两组ADL、MMSE评分、血清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为9.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能改善患者智力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效果优于单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并阿司匹林肠溶片及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及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及缺血区域脑血流量。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前降低,Barthel指数均较前提高,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缺血区域脑血流量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缺血区域脑血流量高于治疗前,同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进一步提高脑梗死疗效,有效增加缺血区域脑血流量,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164-116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次/天;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2次/天,连用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和凝血功能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脑梗死进展率和出血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升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进展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2组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检查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马立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4):491-492,49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尼麦角林在治疗颈动脉狭窄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颈动脉狭窄后认知障碍患者108例,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仅予尼麦角林,观察组予瑞舒伐他汀联合尼麦角林,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2组患者的认知和活动能力,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MMSE和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MMSE和ADL评分提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25%(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尼麦角林治疗颈动脉狭窄后认知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其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尼麦角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干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脑梗死后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Hcy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住院脑梗死病人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甲钴胺片,每天3次,每次500 mg.于病人治疗前(入院次日)和治疗4周、3个月及6个月后,分别检测2组病人Hcy水平,并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Barthel指数(BI)评价病人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4周、3个月及6个月后,对照组Hcy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2组病人治疗前的MMSE和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的BI评分则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而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的MMSE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BI和治疗6个月后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降低Hcy水平有助于改善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梁国华  赖宝瑜  陈锋  苏赤  彭慕立  肖彧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8):1061-1063,1067
目的:探讨人血白蛋白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3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别给予人血白蛋白+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67例和仅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63例,治疗10 d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黏度、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美国)评分(NIHSS)、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高、中和低切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高、中和低切黏度降低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后NIHS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5%和69.84%,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6%和1.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高切黏度对疗效有显著影响(P<0.05,OR=0.643,OR 95% CI:0.442~1.241)。结论:人血白蛋白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但受血黏度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维度深度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抑郁急性期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评分变化。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ADL和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 而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升高程度和HAMD评分降低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多维度深度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抑郁急性期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病人不宁腿综合征(RLS)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RLS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所有病人予常规血液透析及对症治疗;观察组病人每晚睡前口服加巴喷丁300 mg,疗程8周;并每2周给予1次血液灌流治疗.使用RLS评分量表(IRLS)评分评价病人RLS有无改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评估治疗后病人睡眠障碍有无改善,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价疼痛病人改善情况.并检测病人治疗前后病人血清铁蛋白、甲状旁腺素(PTH)、钙、磷等指标.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病人的RLS严重程度、PSQI和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的RLS严重程度和PSQI评分也有所下降(P<0.01),但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指标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病人铁蛋白均有所上升(P<0.01和P<0.05),PTH、Ca、P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病人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明显缓解病人不宁腿症状,并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预防性护理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及预防性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心率异常患者例数、高血压患者例数、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前,2组冠心病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心率异常患者及高血压患者例数均较治疗前例数减少(P<0.05),且观察组患者HAMA、HAMD和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明显缩短,治疗费用明显降低(P<0.01)。结论:采用认知行为干预预防性护理方案,能够明显减轻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褚鸷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9):1174-1177
目的:探讨工娱治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针灸、尼莫地平联合肢体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工娱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及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检查表(NCSE)评估患者病情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4~12周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P<0.01);且观察组MMSE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行为认知状况除4周与8周时定向力、专注力、语言命名和语言复述评分均无显著变化外(P>0.05),其他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除4周时专注力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个时间点的神经行为认知状况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P<0.01);观察组除4周时专注力、语言理解、语言命名、语言复述及8周时推理判断能力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个单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工娱治疗联合传统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各项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POCD )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该院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患者分为常规全身麻醉组(对照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观察组),每组30例。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S‐100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两组麻醉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中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中丙泊酚用量和麻醉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 d MMSE评分两组均出现显著的减低(P<0.05),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 d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为36.7%和23.3%,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0.0%和13.3%( P<0.05)。术后1、3 d S‐100β蛋白表达水平两组均出现显著的升高( P<0.05),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可显著降低POCD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低剂量CT灌注成像在康复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康复期缺血性卒中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平扫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120k V、200m VAs)CT灌注成像,观察组采用低剂量(80k V、200m VAs)CT灌注成像。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MT)、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结果两组患者相比,病灶中心区r CBF明显低于缺血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相同部位的r CBF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比,病灶中心区r CBV明显低于缺血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相同部位的r CBV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比,相同部位的r CBV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比,病灶中心区r CBV明显低于缺血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灌注成像,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能够有效评价患者病灶处的血流情况,对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