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屈中玉  万里新  刘扬帆  陶海云  赵得堡  孙星 《癌症进展》2022,(11):1180-1182+1186
目的 观察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0例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91)和对照组(n=79)。对照组采用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卡氏功能状态(KPS)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EA、CA19-9及CA72-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CA19-9及CA72-4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CEA、CA19-9及CA72-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直肠癌疗效显著,能够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生活...  相似文献   

2.
杜炜玮  段铮  马纯政  胡斌 《癌症进展》2022,(12):1253-1255+1259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大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90例大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雷替曲塞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功能状态[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7.7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CA19-9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CEA、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总改善率为82.2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56%,高于观察组患者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可有效降低大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3.
李亮亮 《实用癌症杂志》2016,(11):1857-1859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以期为一线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大肠癌患者提供治疗方案.方法 将48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方案化疗,观察组进行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对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优于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化疗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以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6.0%和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0%和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恶心呕吐、迟发性腹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5例,其中23例(试验组)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22例(对照组)采用5-Fu、甲酰四氢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比较观察2组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8.18%和14.29% (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64%和57.14% (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6.8和5.5个月(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5和10.2个月,1 a生存率分别为54.55%和42.86%(P均>0.05).2组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以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为主;试验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7.83% vs 31.82%,P<0.05),而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9.13%vs59.09%,P<0.05).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二线治疗中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尤其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6.
董立朋  黎璐璐  谭龙  何文平 《癌症进展》2021,19(16):1661-1664,1700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42例中晚期PHC患者给予单纯TACE治疗,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2例中晚期PHC患者给予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作为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甲胎蛋白(AFP)]、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00%(P﹤0.01).术后4周,两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CEA、AFP、EGFR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P﹤0.05),ALB水平高于本组术前(P﹤0.05),且联合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CEA、AFP、EGF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ALB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81%(P﹤0.05).随访1年,联合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1.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4.76%(P﹤0.01),1年生存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P﹤0.01).随访1年,两组患者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出院前(P﹤0.05),且联合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PHC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疗效,减轻肝功能损伤,降低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灌注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每组2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灌注术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6%(P <005);观察组1 a 生存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观察组疾病进展时间为为(84±03)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04)个月(P <005)。观察组总生存时间为(156±06)月,略高于对照组的(148±09)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05)。骨髓抑制、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为2组的主要毒副反应。结论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灌注术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2例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9,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和观察组(n=43,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7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1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EA、AF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CEA、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2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90%(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RFA)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57),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RF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96%(49/5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85%(4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92.98%(53/5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69%(4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白蛋白(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ALT、AST及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TACE+RFA治疗有利于提高近期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雷替曲塞奥沙利铂肝动脉灌注栓塞与静脉给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24例,雷替曲塞奥沙利铂肝动脉灌注栓塞,雷替曲塞3mg/m2肝动脉灌注化疗15min以上,奥沙利铂130mg/m2、碘化油(5~12)ml混合为混悬液进行栓塞10~15min,28天为1周期;对照组24例:雷替曲塞3mg/m2,静脉滴注,15min以上,d1,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4h,d1,28天为1周期。结果:试验组CR+PR 66.6%,TTP 10.5个月,对照组CR+PR 45.8%,TTP 4.5个月,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毒副反应方面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雷替曲塞奥沙利铂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相对于全身化疗毒副反应轻,其疗效确切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在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或临床诊断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95例,分为试验组(n=37)和对照组(n=58)。试验组:雷替曲塞(3 mg/m2)联合奥沙利铂(100 mg/m2)、吡柔比星(40 mg/m2)行TACE治疗;对照组:氟脲苷(1.0 g)联合奥沙利铂(100 mg/m2)、吡柔比星(40 mg/m2)行TACE治疗。每4~6周为1个疗程,TACE术后4周根据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疗效,直至疗效评价完全缓解或出现肝功能Child-pugh C级及不可耐受的并发症。评价两组介入治疗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甲胎蛋白(AFP)下降率、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RR分别为35.1%、32.7%(P>0.05),AFP下降率分别为40.5%、31.0%(P>0.05),中位PFS分别为7个月和5个月(P>0.05);DCR分别为86.5%、67.2%(P=0.035)。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热及转氨酶升高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替代氟脲苷在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相当,毒副反应可耐受,但尚有待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2.
杨威  芮兵  唐世早 《实用癌症杂志》2017,(12):1996-1998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0例.对照组应用单纯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TACE治疗.比较2组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水平、不良反应、疗效及治疗后1年内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6周,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EA和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为62.5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3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发热等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年内有10例死亡(25.00%),观察组死亡2例(5.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3,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比较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AIC)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IIb-IIIa期肝细胞癌近远期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3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分期为IIb-IIIa期,按不同治疗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HAIC组和TACE组,采用 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将两组中倾向性评分最相近的患者进行配对,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治疗后不良反应以及近期疗效,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tank检验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治疗后2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Cox回归分析获得影响患者治疗后2年疾病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重点分析不同治疗方法与患者治疗后2年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共成功匹配35对患者,匹配后两组年龄、病因、体力状况评分(EGOC评分)、性别、体质量指数、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临床分期、肿瘤最大直径以及肿瘤数目均衡性均有明显提高,匹配后治疗后两组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上升,甲胎蛋白(AF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HAIC组AST、ALT、总胆红素以及AFP明显低于TACE组(P<0.05)。匹配后HAIC组肝功能损害比例明显低于TACE组(P<0.05),匹配后两组均无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HAIC组部分缓解(PR)患者比例明显高于TACE组(P<0.05),匹配后HAIC组患者治疗后2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高于TACE组(57.1% vs 31.1%,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AFP、治疗方法为影响患者治疗后2年疾病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相较于TACE治疗,HAIC治疗对IIb-IIIa期肝细胞癌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更低,安全性更高,近期疾病控制率和远期疾病无进展生存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在肝癌术后复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6例肝癌术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2组均采用TACE+PMCT+PVC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比较治疗前后2组肿瘤相关指标、肝功能指标变化以及生存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AFP、AFU、CA-199、ALT、AST、ALB、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1、2年复发率和生存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复发的肝癌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肿瘤相关指标、肝功能情况,同时降低复发率,提高其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对奥沙利铂导致荷瘤裸鼠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2组,每组8只,对照组为奥沙利铂组,实验组为奥沙利铂+异甘草酸镁组。6天后处死裸鼠,腹主动脉取血测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的表达;取肝脏组织制作肝脏病理切片观察肝脏损伤情况,并制备肝脏组织匀浆,用比色法测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组肝窦血管损伤的发生率降低;血液中AST及ALT的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肝脏SOD、GSH的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MPO的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奥沙利铂引起的肝窦血管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微波消融术(MWA)或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将其分为TACE+MWA组36例与TACE+RFA组3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率、肿瘤体积、血供消失率、完全坏死率、甲胎蛋白(AFP)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ACE+MWA组疾病控制率(91.67%)与TACE+RFA组(88.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体积、血供消失率、完全坏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F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个月、1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序贯MWA或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疾病控制率、生存率、血供消失率与完全坏死率等无明显差异,均能有效控制肿瘤发展,促进AFP、ALT、AST等因子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延长生存期,且安全性尚可,临床可替换使用,但TACE+MWA组治疗后应注意加强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5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调查他们的生活质量指数(LQI),比较不同LQI水平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总分是(118.72±34.26)分,LQI是0.59±0.13。参照患者1年生存状态,LQI的最佳临界值为0.63,曲线下面积为0.696。高LQI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5个月,显著高于低LQI组的12.4个月(P=0.037)。与低水平LQI组比较,高水平LQI组的年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和甲胎蛋白(AFP)水平以及门静脉癌栓发生率、保守治疗率更小或更低,白蛋白(ALB)水平和BCLC分期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预后与ALB、AFP、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BCLC分期、药物保守治疗和LQI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FP≥400 ng/ml、BCLC C期和药物保守治疗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非门静脉癌栓、非肝外转移、LQI≥0.63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较低,生活质量越低,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m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与SOX方案(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治疗不可切除的胆囊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8例不可切除的胆囊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04例。对照组均给予mFOLFOX6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则均给予SOX方案进行化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肝毒性、神经毒性、心脏毒性、白细胞计数降低情况、胃肠道反应及血小板降低情况等。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等肝功能指标含量进行检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及临床获益率(CB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肝毒性、神经毒性、心脏毒性、白细胞计数降低、胃肠道反应及血小板降低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B、TBIL、AST及ALT等肝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PFS及O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OX方案化疗治疗胆囊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优于mFOLFOX6方案,且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次大剂量照射对大鼠肝星形细胞、TGF-β、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模型组大鼠均给予右侧半肝6 MV的X线单次30 Gy照射,对照组予以相同方式假照射,于照射后3、5、10 d随机抽取模型组大鼠10只,对照组3、4只,检测血清AST、ALT、ALP、TB、DB变化情况;肝脏组织经HE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内TGF-β1、α-SMA、p-Akt (S473)表达。结果 在照射后第3、5、10天,模型组大鼠血清AST、ALT、ALP、TB、DB均逐渐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HE、Masson染色显示辐射诱导肝脏急性损伤大鼠肝血窦周围胶原纤维较对照组生成明显。免疫组化显示随照射后观察时间的延长TGF-β1、α-SMA、p-Akt (S473)表达逐渐增强,经IPP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单次大剂量辐射导致急性放射性肝脏损伤过程中伴随肝星状细胞活化、TGF-β1分泌增加及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5年06月收治的42例无外科切除适应证的肝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给予雷替曲塞(3 mg/m2)联合奥沙利铂(100 mg/m2)、表柔比星(40 mg/m2)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照组给予5-FU(500 mg/m2)联合奥沙利铂(100 mg/m2)、表柔比星(40 mg/m2)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以上治疗每4~6周1次,末次随访时间为2016年06月30日。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RR分别为76.19%、38.10%,DCR分别为95.24%、66.67%,平均PFS分别为11.57个月、7.87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腹痛、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热、转氨酶升高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使肝癌患者获益,不良反应可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