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强直性脊柱炎(AS)病情活动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依据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标(BASDAI)分析和比较45例不同时期患者所测定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S活动期PLT、CRP、ESR、IgA显著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MPV显著小于非活动期及对照组.MPV与ESR、CRP、IgA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MPV与BASDA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 MPV与AS病情活动相关,可作为评价AS病情活动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与强直性脊椎炎(AS)病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根据ASDAS强直性脊椎炎疾病活动度评估方法对本院自2004年10月1日~2008年8月31日72例AS住院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活动期组与稳定期组的血常规化验结果,包括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以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AS活动期WBC、N、PLT、ESR、CRP值均显著高于稳定期(P〈0.05或P〈0.01),HB值小于稳定期(P〈0.05),活动期Hb、PLT、ESR、CRP异常率均高于稳定期,而两组WBC、N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b、PLT、ESR、CRP与AS疾病活动有关,可作为AS活动性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MP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6例SLE病人(SLE组),另选取40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同期正常体检人员为对照组(HC组)。对平均血小板体积(MPV)、MPR与SLE病人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红细胞沉降率(ESR)等SLE疾病活动指标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PV和MPR在SLE组病人中均高于HC组(P<0.05和P<0.01);ESR与MPV、MPR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和P<0.05)。SLEDAI与MPR亦呈正相关关系(P<0.01),和MPV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MPR可能是评估SLE疾病活动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与病情活动指标、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比较RA活动组54例,缓解组20例和正常对照组25例的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54例活动期RA患者血小板参数与病情活动指标(ESR、CRP、IgG、IgA、IgM、C3、C4、 RF)及临床症状(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皮下硬结、口唇紫黯、肌肤甲错、舌体瘀斑或瘀点出现率)的相关性.结果:RA活动期患者PLT、PCT显著高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MPV也较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高(P<0.05);而RA缓解期PLT、PCT、MPV、PDW四项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未见差异;PLT、PCT与反映RA病情活动的室验室指标ESR、α1-AGP及免疫学指标IgG、IgA呈正相关;活动期RA患者PLT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口唇紫黯、肌肤甲错、舌体出现瘀斑或瘀点等症状显著相关; PCT与口唇紫黯、肌肤甲错相关;MPV与关节肿胀、口唇紫黯、肌肤甲错呈负相关.结论:(1)PLT、PCT与RA病情变化有关,可作为判断RA疾病活动的临床指标;(2)PLT、PCT、MPV与RA血瘀证症状相关,可作为指导临床辨证用药及判断中医药疗效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5.
王宙政  韩艳霞  叶俏  胡蓓莉  陈丽花 《浙江医学》2015,37(14):1238-1240
目的 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与临床表现、病情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100例RA活动期、37例缓解期和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分析RA活动期组患者血小板参数与临床表现(病程、晨僵时间、DAS28分值)的相关性;同时分析与其它实验室指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补体C4、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相关性。结果RA活动组PLT、PCT水平均较RA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RA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A活动组的MPV水平均较RA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降低(均P<0.05),RA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的MPV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PDW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LT与晨僵时间、DAS28、IgG、ESR、hs-CRP、RF、抗CCP抗体呈正相关(P<0.05);PCT与晨僵时间、DAS28、ESR、hs-CRP、RF、抗CCP抗体呈正相关(P<0.05);PLT、PCT均与C3、C4无相关性(均P>0.05);MPV、PDW均与上述实验室指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动态监测PLT、PCT等血小板参数指标对临床判断RA的疾病活动性、指导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疾病活动中的变化,探讨实验室指标在JIA疾病病情评估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JIA患者25例,观察其临床特点,进行相关贫血指标等实验室检查,计算JIA疾病活动性评分(JADAS),并对RBC、Hb、PLT计数与JADAS评分、ESR和CR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 25例JIA患者,表现为膝关节滑膜炎17例(68%)、发热18例(72%),部分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心慌、腹痛等;2PLT升高组(PLT>300×109)18例与正常组(PLT≤300×109)7例比较,ESR、CRP和JADAS均明显升高;323例使用甲氨蝶呤,12例联合使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阻滞剂,7例使用小剂量激素,治疗前后比较:RBC、Hb较前升高,PLT、JADAS评分明显减低;4贫血17例,血小板升高18例患者RBC、Hb与ESR、CRP、JADAS呈负相关,而PLT与ESR、CRP、JADAS呈正相关。结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首发表现以外周关节炎和发热多见,WBC、Hb和PLT对病情活动评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血小板参数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组74例、缓解组15例和正常对照组48人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差异,分析血小板参数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分型、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C3、C4的相关性。结果:RA活动组PLT、PCT比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MPV明显比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小(P〈0.05)。PLT、PCT分别与RF、ESR、CRP、Ig成正相关,MPV和IgA成负相关。提示PLT、PCT及MPV作为RA活动的临床指标,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血沉、HLA—B27基因、C反应蛋白测定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Westergren法、免疫浊度分析法及流式细胞分析,分别检测AS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30例)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HLA-B27,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S组疾病活动情况、ESR、CRP水平、HLA—B27阳性率及X线片改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ESR、CRP水平与AS的发生密切相关(P=0.008,P=0.009)。结论ESR、CRP水平变化与AS病情活动有关,可以作为监控病情的反应指标:检测HLA—B27阳性并不能作为As的确诊指标;降低强直性脊柱炎的炎性反应,可能有助于改善AS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9.
贫血、血小板升高在评定类风湿关节炎病情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①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贫血与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活动的关系。②方法对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颀性分析。③结果RA患者活动期组与临床缓解期组反正常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计数增高,血红蛋白(Hb)下降,且血小板计数与反应RA疾病活动期的实验室指标ESR、CRP、RF呈正相关,而与Hb为负相关。RA患者活动期组的PLT计数也与RA患者的临床指标,如晨僵持续时间、关节指数(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数及程度)、关节X线改变的程度呈正相关,而与Hb为负相关。④结论贫血、血小板升离与RA的病情活动性相关,PLT计数、Hb可以作为评价RA病情活动和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凝血、纤溶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AS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活性(AT-Ⅲ)、D-二聚体(D-D)等凝血、纤溶相关指标,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AS组D-二聚体,FIB高于对照组(均P<0.05),AS组与对照组其他凝血、纤溶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及FIB升高AS组ESR、CRP明显高于D-二聚体及FIB正常AS组(均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D-二聚体、FIB与ESR、CRP存在相关性。结论:AS患者血中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有升高,且与炎症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胡荫奇补肾活血法对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并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AS病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确诊的150例A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洛索洛芬钠片;试验组(75例)在西药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方。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疼痛数、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枕-墙距、指-地距、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TEG。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除胸廓活动度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TEG中的凝血反应时间(R)、最大振幅(MA)与ESR、CRP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补肾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优于西药治疗,且TEG与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治价值。方法对79例AS患者及30例健康人进行4项指标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AS组与对照组比较CRP、ESR、WBC显著增高(P<0.01,P<0.05),PA明显降低(P<0.05)。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比较ESR、CRP变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4项指标对评价强直性脊柱炎的意义不同,其中CRP对病情监测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证型与HLA~B27及免疫炎症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于本院及协作医院中医科、骨科、内科和康复科进行治疗的的AS患者60例,其中肾虚湿热痹阻型、肾阴虚型、肾阳虚型各20例。比较三种证型患者在HLA—B27表达、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免疫球蛋白水平等的差异。结果肾虚湿热痹阻型、肾阴虚型、肾阳虚型的强直性脊柱炎的HLA—B27的阳性率分别为95%、55%、35%,肾虚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ESR、CRP、PLT水平与肾阴虚型和。肾阳虚型比较,均明显高于后二者的水平(P〈0.05),但三种证型间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证型与HLA—B27、ESR、CRP、PLT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基因表达与强直性脊柱炎(AS)、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S、RA病人各40例,分别为AS组、RA组,另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病情活动性、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发生髋关节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6例有髋关节病变的AS患者(A组)和37例无髋关节病变的AS患者(B组)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结果:A组的发病年龄早于B组(P〈0.05)。两组中以外周关节起病者,分别为73.1%(19/26)和35.1%(13/37);ESR,CRP和IgG水平A组均高于B组(P〈0.05)。结论:发病年龄早,以外周关节起病,炎性指标高者易累及髋关节。在临床诊疗中,对存在上述疾病特点的患者,应及早进行髋关节的CT和MRI检查,以期尽早发现病变,积极治疗,减少致残。  相似文献   

16.
魏巍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54-55,57
目的观察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病变的疗效。方法15例AS患者同时伴有髋关节病变,第0、2、6周给予静脉滴注英夫利昔单抗(3mg/kg)治疗。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12周时AS病情活动指数评分(BASDAI)、AS功能指数评分(BASFI)、Harris髋关节评分、腰痛、腰背晨僵时间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15例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治疗后第6、12周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BASDAI、BAS.FI、腰痛、腰背晨僵时问以及ESR、CRP治疗后第6、12周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治疗期间1例患者在第6周出现输液反应。结论英夫利昔单抗治疗AS髋关节病变起效快、疗效好,而且不良反应轻,同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祛瘀强骨汤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瘀血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合治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合治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祛瘀强骨汤治疗,连续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AS病情活动指数(BASDAI)、功能指数(BASFI)、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指标,统计疗效。结果:合治组总有效率86.57%,对照组67.5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在改善腰骶疼痛、脊背疼痛、晨僵、刺痛、夜间疼痛等中医症状及中医证候评分、BASDAI、CRP、ESR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合治组用药后在改善腰脊活动受限、口干不欲饮、肌肤干燥少泽及BASFI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强骨汤联合西药能够缓解AS症状,降低ESR、CRP等炎性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经两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后,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浓度的变化.方法 用人鼠嵌合的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英利昔单抗)和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Etanercept(依那西普)分别治疗了47例和26例活动期AS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分别留取外周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中MMP-3的浓度,并与临床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nfliximab治疗AS患者6周后,与治疗前的基线期相比,血清MMP-3的水平在第2、6、10周均显著下降(P<0.01);在第2、6和10周,MMP-3水平与血红细胞沉降率(ESR)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0.05).Etanercept治疗AS患者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MMP-3的水平在第1、2、4、8和12周均显著下降(均P<0.01);在治疗前(0周)MMP-3的浓度与ESR(r=0.74,P<0.01)、C-反应蛋白CRP(r=0.72,P<0.01)之间均呈显著相关性;在治疗结束(12周)时,MMP-3的浓度与ESR之间也具有显著相关性(r=0.43,P=0.029),与CRP之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性(r=0.37,P=0.061).结论 Infliximab和Etanercept不仅能显著降低通常用于评价病情活动的客观指标ESR和CRP,而且还能显著降低AS外周血清中MMP-3的浓度.MMP-3与AS的发病和病情活动有关,MMP-3有可能与ESR和CRP一样作为评价AS病情活动和评价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AS疗效的一个有用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