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基底部麻醉并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闭孔神经反射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行TURBT术的84例膀胱肿瘤患者,根据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案,而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肿瘤基底部局部麻醉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血流动力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4.2±9.4)min,术中出血量为(58.9±12.6)ml,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2.2±7.3)min,术中出血量为(60.4±14.2)ml,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照组尿管留置时间为(5.7±1.3)d,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2.7±0.8)d,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为(5.9±1.1)d,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8±0.6)d,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12/42),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则仅为7.14%(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1~T3时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明显较对照组更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分别为恶心呕吐、心动过速以及低血压,观察组、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7.14%、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TURBT的膀胱肿瘤患者,采用肿瘤基底部局麻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方案相比于单纯的硬膜外阻滞麻醉能够更好的控制术后闭孔神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维库溴铵在预防膀胱侧壁肿瘤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TURBt)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的可行性。方法 统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09年1月—2012年9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109例患者,其中采用静脉麻醉配合喉罩通气,同时应用肌松药物维库溴铵患者65例(静脉麻醉组),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麻醉者44例(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闭孔神经反射情况、膀胱穿孔、出血量情况、是否中转开放手术、以及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情况。结果 静脉麻醉组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麻醉组中,有5例于术中发生了极其轻微的下肢抖动,其余60例患者手术全程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连续硬脊膜外麻醉组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29例。与硬膜外组比较,静脉麻醉组中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相对于连续硬膜外麻醉而言,全身麻醉同时静脉应用维库溴铵配合喉罩通气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预防膀胱侧壁肿瘤电切术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周围神经阻滞器在闭孔神经阻滞麻醉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中使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在18 例膀胱侧壁肿瘤行TURBt术前,使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行闭孔神经阻滞麻醉。结果 17例闭孔神经反射消失;1例仍有轻微的内收肌痉挛,加用副闭孔神经阻滞麻醉后,肌肉痉挛消失。TURBt术中无一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结论 利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行闭孔神经阻滞,可以提高闭孔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和质量,有效避免在TURBt术中因闭孔神经反射导致的膀胱穿孔和神经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4.
刘婷  叶晓璐  杨帅 《癌症进展》2023,(1):111-113+116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10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指标、疼痛程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24、48 h,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T1)、切皮即刻(T2)、手术1 h(T3)时,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本组入室时(T0)时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抑制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及闭孔神经阻滞麻醉下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效果.方法 选取NMIBC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A组26例采用CSEA联合闭孔神经阻滞麻醉下应用TURBT治疗;B组26例仅在CSEA麻醉下应用TURBT治疗.比较2种麻醉下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A组比B组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及肌肉收缩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尿管留置时间短,平均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别.结论 CSEA联合闭孔神经阻滞麻醉下应用TURBT治疗NMIBC的并发症较少,安全性更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气腹后30 min(T2)、拔管后5 min (T3)、拔管后2 h(T4)的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与T0比较,2组患者在T1、T2、T3时间点时BS、NE、AE和Cor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T4时间点时NE、AE和Cor水平均明显高于T0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1、T2、T3和T4时间点时NE、AE和Co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1、T2和B时间点时B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T1、T2、T3和T4时间点时MAP和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T1、T2和T3时间点时SBP和D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且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值得在老年直肠癌患者手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方法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与B组(单纯全麻组).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与免疫功能状态水平.结果 复合麻醉组与单纯全麻组麻醉效果对比,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两组室性早搏发生率分别为3.3%与10.0%,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复合麻醉组出现血压异常5例,心动过速或过缓6例,术后恶心呕吐3例,单纯全麻组出现血压异常12例,心动过速或过缓14例,术后恶心呕吐16例,复合麻醉组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gA水平在术中、术后不同时刻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复合麻醉组在T3(手术结束时)、T4(手术后72 h)时的IgM、IgG水平均高于单纯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法可取得与单纯全身麻醉相当的麻醉效果,同时由于减少了全麻药物用量,可有效减少围术期的应激反应,降低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因此可做为此类手术临床首选的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8.
黄清松  张花  于小飞  朱云  张晶云 《癌症进展》2016,14(12):1252-1254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辅助静脉复合麻醉在胃窦癌行三腔胃肠管留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毕式管状吻合器吻合加三腔胃肠管留置术的胃窦癌患者120例,采用便利抽样法将患者分为静脉麻醉组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血清应激指标和麻醉效果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应激指标、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2 h和术后4 h,复合麻醉组患者的胰岛素、皮质醇、IL-6、TNF-α、MAP、HR波动较静脉麻醉组小(P﹤0.05),两组患者的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患者术后4 h、12 h和24 h的VAS得分均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t=5.898、7.794、19.887,P﹤0.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辅助静脉复合麻醉在胃窦癌行三腔胃肠管留置术中的应用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且麻醉效果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瑜  李兵  祁晓怡  张哲锋  钟永慧 《癌症进展》2021,19(24):2555-2558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依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98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功能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皮质醇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24 h,两组患者hs-CRP、IL-6、TNF-α、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但观察组患者hs-CRP、IL-6、TNF-α、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本组术前(P﹤0.05),但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均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7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79%(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可有效缓解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炎性反应、应激反应,减轻免疫功能抑制作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尿道铥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9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行经尿道铥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 (Thu ERBT)者为Thu ERBT组,37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PKRBT)者为PKRBT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以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Thu ERBT组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和膀胱穿孔发生;PKRBT组有9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现象,其中4例导致膀胱穿孔。两组在留置尿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病理有无肌层组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和术后病理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u ERBT术具有精确切割、瘤体标本完整、无闭孔神经反射、病理分期准确等优点,可以作为治疗浅表膀胱肿瘤有效的方法让患者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14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留置尿管的时间以及膀胱冲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闭孔神经反射、尿道狭窄、膀胱痉挛以及血钠水平降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肿瘤患者采用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良好,术后复发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创伤小,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定益  胡桑 《现代肿瘤医学》2021,(19):3405-3409
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整块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与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整块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肿瘤分级、手术时间、闭孔神经反射发生例数、膀胱穿孔例数、肿瘤标本显示肌层例数、肿瘤复发例数和手术后随访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肿瘤分级、手术时间、膀胱穿孔例数、肿瘤复发例数和手术后随访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整块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显示膀胱肿瘤基底肌层22例,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电切显示膀胱肿瘤基底肌层3例,前组可比后组显示更多的膀胱肿瘤基底肌层患者(P<0.05)。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整块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发生闭孔神经反射1例,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电切组发生8例,前组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组(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均安全、有效。但前组比后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更少(P<0.05);前组比后组可获得更多的肿瘤基底肌层标本(P<0.05),更有利于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钬激光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钬激光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分别连续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各30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肿瘤数、肿瘤大小、肿瘤分级、手术时间、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膀胱穿孔例数、手术成功例数。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数、肿瘤大小、肿瘤分级、膀胱穿孔例数、手术成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尿道等离子电切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为40.0%,钬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无闭孔神经反射(P=0.000),且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组(P=0.000)。结论:钬激光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均有效,但钬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较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更安全、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980/1 470 nm双波长龙激光整块剜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就诊我科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纳入激光剜除组(激光组)44例和等离子电切组(电切组)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血红蛋白改变、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保留导尿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手术费用和术后3月~2年肿瘤复发率等。结果:手术时间、术后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保留导尿时间比较,激光组与电切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改变、手术费用、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复发率,激光组均少于电切组(均P<0.05)。随访情况:术后3月~2年,激光组肿瘤复发率为9.1%,而电切组复发率为2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80/1 470 nm双波长龙激光整块剜除术在降低手术费用的同时提高了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汤小虎  陈焱 《癌症进展》2016,14(10):1013-1015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早期NMIBC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开腹组(n=46)与TURBT组(n=54),开腹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TURBT组患者采取TURBT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近期效果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TURB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URBT组患者膀胱穿孔及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率均高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RBT组患者的尿道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RBT组患者的复发率、中位复发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BT治疗早期NMIBC的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但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耻骨上膀胱穿刺建立辅助通道,牵引肿瘤后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03月到2019年02月收治的7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标准的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研究组先经正中线耻骨上2指处穿刺建立2~5 mm操作通道,置入长钳至膀胱,尿道镜监视下钳夹膀胱肿瘤基底部周围组织,适当牵拉。在牵拉张力下,黏膜下各层组织结构清晰可辨,沿肿瘤周围2 cm处切开黏膜至深肌层,沿深肌层推进并扩展,直至整块化切除肿瘤,肿瘤组织利用组织篮套取出。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降低值,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率等。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肿瘤基底部浅肌层完整,闭孔神经反射和膀胱穿孔、肿瘤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牵牛”法辅助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可以稳定、清晰、灵活地显露肿瘤基底部组织,提高膀胱肿瘤完整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辛锋  杨斌  程伟  张明聪  刘久华 《癌症进展》2017,15(11):1348-1350
目的 探讨应用1470 nm半导体激光联合膀胱灌注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即应用1470 nm半导体激光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即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组(44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比较,除闭孔反射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水平均有所升高,但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RP及白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时的复发率和平均复发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1470 nm半导体激光联合膀胱灌注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中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分析影响非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70例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组(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和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组(en bloc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ERBT),每组3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发生闭孔反射情况、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发生闭孔反射情况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在术后患者膀胱冲洗的时间及留置导尿的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通过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我们发现肿瘤大小、年龄及肿瘤病理分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影响复发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病理组织分级是影响患者复发的因素。结论:ERBT是一种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