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调查四川藏区(即安多牧区)龙胆属(Gentiana)药用植物资源,对该地区的龙胆属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与保护、合理开发与利用做出概述。方法:通过四川藏区龙胆属药用植场资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藏区的龙胆属药用植物种类、群落、药用价值、资源保护、合理开发与利用进行总结。结果:本次调查表明,四川藏区龙胆属药用植物共26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共5种。结论:四川安多牧区龙胆属药用植物种类较多,资源较为丰富,分布广泛,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四川龙胆的三萜成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四川龙胆系龙胆科龙胆属植物 ,生于山野坡林下及水湿地带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一年生草本植物 ,高 2 .5 8m;茎直立 ,黄绿色 ;叶稍带肉质 ,稍尖 ,两面有光泽 ;根部有很多分枝[1,2 ] 。龙胆科植物在《神农本草经》中作为中品收载[3 ] ,具有泻胆肝火 ,清热燥湿的功效。用于骨间寒热 ,湿热黄疸 ,寒湿脚气 ,咽喉痛 ,目赤 ,口苦 ,阴部湿痒等证 [4]。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自 1 91 3年 Ashahina等从该属植物的根部分离得到苦味成分龙胆苦碱( gentiopicrin)以来[5] ,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已有大量研究报道 ,主要含生物碱 ,黄酮类 ,酚类 ,…  相似文献   

3.
中药龙胆药用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别名有陵游、草龙胆等,该文针对历代本草记载龙胆品种较为混乱,亦混有当地习用非龙胆科植物的现状,在系统查阅龙胆古今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历代本草书籍,对其名称、基源、产地分布、道地产区、采收时间及炮制方法进行全面考证。通过分析各类本草书籍中对龙胆的形态描述及附图,得出古代龙胆基原与今日龙胆药材原植物中的龙胆Gentiana scabra与条叶龙胆G. manshurica基本相符的结论,整理了各文献中出现的龙胆药材原植物的拉丁学名;龙胆的商品分为关龙胆和滇龙胆,其中关龙胆包括龙胆G. scabra,条叶龙胆G. manshurica与三花龙胆G. triflora.,现主产于东北;滇龙胆G. rigescens产自云南;由于历史变迁等各种原因,关龙胆的道地产区由江浙一带变为东北一带;龙胆炮制方法有酒炙、甘草汁炙、生姜汁炙等,目的皆为抑制其苦寒之性,其中酒炙龙胆历史最为悠久,并可促进龙胆有效成分的溶出,为较好的炮制方法。该研究为龙胆的正本清源、资源开发、正确使用、道地产区及炮制方法确定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龙胆为常用中药,来源于龙胆科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或坚龙胆Genttana regescens Franch. 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最近在药品检验中发现坚龙胆药材混有伪晶,经鉴定为毛莨科植物多叶唐松草Thalictrum foliolosum DC.的根。以前未见报道,现鉴别如下。 1 实验材料 1.1 龙胆苦甙、盐酸小檗碱对照品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龙胆药材本所存标本,经鉴定为龙胆科  相似文献   

5.
江蔚新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1):870-871
<正>龙胆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scabra Bge.、三花龙胆G.triflorapall.或坚龙胆G.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等症。一直以来中医以龙胆入药,只取其根及根茎部分,而地上部分则被当作废料丢弃。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龙胆地上部分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而龙胆药材的需求量大增,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不少地区开始大量人工栽培,仍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为了更合理有效的开发有效资源,充分发掘其潜在价值,作者对三花龙胆的茎、叶、花、根中的龙胆苦苷和当药苦苷及三花龙胆各器官有效成分的动态积累进行了研究,为龙胆栽培、采收、生产、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10批不同栀子中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为1.0 mL· 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38nm,同时检测2个主要成分(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的含量.结果:江西早期栀子中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含量较高,四川晚期栀子中栀子苷含量较高.结论:不同产地栀子中两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有明显差别,说明栀子果实的生长地点、采摘时间对其中的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含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坚龙胆为龙胆科植物坚龙胆Gentmna rigescens Franch.的根及根茎,主产于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1],为贵州道地药材.对其质量控制,目前主要以单一有效成分含量作为其质量控制的指标,从而将药材本身内部各种成分的综合作用割裂开来,不能准确反映中药材的质量,可能离反映中药的整体疗效的距离越远[2-3].  相似文献   

8.
中药龙胆原植物的研究及本草考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瑞  安伟健  高元泰 《中草药》2001,32(11):1039-1041
目的 通过对我国商品龙胆的本草学研究。考证其基源及品种,并对以往文献记载的错误和混乱进行澄清。方法 资源调查及鉴定。结果 其中最主要的有4种;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scabraBge、三花龙胆G.triforaPall,及滇龙胆G.rigescens Franch。其他另有3种民间作龙胆草用。结论 通过本草考证,证明历代所记载的正品龙胆的原植物应该是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龙胆炮制前后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10批生龙胆、酒制龙胆中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25 mol/L磷酸水(30:10:300);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1.0 mL/min c,结果:酒制龙胆中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的含量均高于生品.结论:炮制可促进龙胆药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龙胆清热颗粒的制备与质量标准.方法:龙胆清热颗粒采用水提及挥发油提取工艺,提取药材有效部位;薄层色谱法进行龙胆草、威灵仙的定性鉴别,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龙胆清热颗粒中龙胆苦苷含量.将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经过加工煎煮、过滤、提取浓缩、制粒、干燥等工艺制成颗粒.结果:龙胆清热颗粒质量稳定,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可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苦苷含量准确、重现性强.结论:龙胆清热颗粒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标准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证藏药白花龙胆基原植物,阐明其主流药材。方法:本草考证,结合野外标本采集,调查收集藏医院、藏药厂、药材市场样品,进行原植物鉴定。结果:本草考证与标本鉴定表明,大花龙胆Gentiana szechenyii、岷县龙胆G. purdomii、高山龙胆G. algida的形态特征与古今藏药本草记载较为一致,应为白花龙胆的基原植物;20批“白花龙胆”药材的鉴定结果表明,大花龙胆G. szechenyii是目前白花龙胆主流药材,其他品种仅在藏医院使用,所调查样品的入药部位均为花枝。结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品种整理研究,深入探讨岷县龙胆G. purdomii、高山龙胆G. algida及白花居群的分类学地位;有必要按“一物一名”原则建立和完善各品种质量标准,以规范临床使用与生产投料;建议加强大花龙胆G. szechenyii资源调查研究和栽培研究,满足生产与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12.
龙胆泻肝汤配伍减毒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及其相关配伍制剂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关木通及龙胆泻肝汤相关配伍制剂中马兜铃酸A含量.结果关木通甲醇提取液;关木通水提取液;龙胆泻肝汤;去除当归、生地、甘草的龙胆泻肝汤中马兜铃酸A含量分别为0.193 6,0.062 7,0.032 4,0.045 4 mg·mL-1.结论龙胆泻肝汤全方中马兜铃酸A含量明显低于单味关木通和去除当归、生地、甘草的龙胆泻肝汤方,提示龙胆泻肝汤全方相对较低的肾毒性与其水提过程中马兜铃酸A溶出减少有关,方中佐使药味当归、生地、甘草的配伍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龙胆质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胆为龙胆科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Bge.,条叶龙胆G.manshurica kitag.,或三花龙胆G.triflora pall.的干燥根及根茎。 龙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龙胆生齐朐山谷及冤句,今出近道,以吴兴为胜,根状似牛膝,味甚苦。”据考证,此乃指“条叶龙胆”,产于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其药材:根数较少,浑圆柔韧,色略棕红。而以中原产条叶龙胆(“水龙  相似文献   

14.
滇龙胆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为传统中草药,主产于中国云南、四川等地,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作为民间重要药物使用并记载。滇龙胆为龙胆科Gentian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苷类、三萜类、木脂素类、黄酮类、生物碱类、苯甲酸酯类和其他类化学成分,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保肝、利胆、镇痛、抗炎、抗氧化、促神经活化等。该文对滇龙胆中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归纳总结,为滇龙胆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鉴别条叶龙胆、粗糙龙胆和三花龙胆等三种东北栽培龙胆种子,规范中药材生产.方法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条叶龙胆、粗糙龙胆和三花龙胆三种植物发芽种子的POD、SOD、MDH、ADH、CCO进行电泳分析.结果 通过POD电泳可准确鉴别出三种龙胆种子,通过SOD和ADH可分别准确地鉴别出粗糙龙胆和三花龙胆.  相似文献   

16.
龙胆别名胆草,苦胆草、龙胆草,来源于龙胆科龙胆属的三种植物:龙胆 Gentianascabra Bunge;三花龙胆 G.trifIorapall;条叶龙胆 G.manshurica kitag 药用根,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的功能,主治高血压头晕耳鸣,目赤肿痛,胸胁痛,胆囊炎,湿热黄疸,急性传染性肝炎,膀胱炎,阴部湿痒,疮疖痈肿。龙胆为黑龙江省特产药材之一,产量大,质量佳,商品称“关龙胆”驰名国内外,每年供应国家大量药材并有一部分出口。过去主要靠野生资源,但近年来,由于用药量  相似文献   

17.
从病害流行预测,防治指标研究,以及农业防治措施、种子处理、植物源药剂防治龙胆斑枯病,探讨了人工种植龙胆斑枯病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发现了黑龙江省龙胆斑枯病病原菌(Septoria microspora Speg.)的两个新变种.建立了龙胆斑枯病病情随时间进展数学模型,同时建立防治指标模型d<,ET>=[-ln(123.24PV-100W/82.74W)/0.041 71-MR]·Q.农业防治措施表明优质种苗、秋季移栽、较高的栽培密度和轮作可起到一定防病作用;采用中药蛇床子制剂和施加乐、甲基托布津等处理种子可以杀灭种子上病原菌;对9种中药提取物进行药效学试验表明,川楝子、蛇床子、白鲜皮等中药提取物都有较好的防治龙胆斑枯病效果;由此构成龙胆斑枯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龙胆碱的解热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比较龙胆水提液,龙胆碱及龙胆苦苷解热作用的差异,初步探讨龙胆碱的解热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经筛选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发热模型组、龙胆碱组,龙胆苦苷组及龙胆水提组,采用干酵母皮下注射方法制备发热模型,于模型制备后6 h,分别ip龙胆碱溶液(100 mg.kg-1)、龙胆苦苷溶液(200 mg.kg-1)及ig龙胆水煎液(4 000 mg.kg-1)后分别于各个时间点监测直肠温度,比较三者作用的差异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及下丘脑内环磷酸腺苷(cAMP)、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龙胆碱、龙胆苦苷、龙胆水提液,均能降低发热模型大鼠体温,三者对体温指数(TRI9)的影响分别为:0.86±0.32,1.56±0.27,1.47±0.31,与模型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放射免疫结果显示,给药组IL-6,PGE2含量分别为(42.46±3.84),(103.30±7.38)ng.L-1,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龙胆碱、龙胆苦苷及龙胆水提液均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但龙胆碱的解热作用强于后者,龙胆碱可能是中药龙胆解热作用的更直接物质;龙胆碱的解热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IL-6水平,进而影响下丘脑PGE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不同药用部位、不同采收时期及产地的龙胆、朝鲜龙胆中龙胆多糖和龙胆苦苷的含量,为龙胆药材的综合利用及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HPLC法测定龙胆苦苷含量。结果龙胆根中龙胆多糖的含量在0.29%~1.13%、茎叶中含量在0.65%~1.85%、花中含量在0.61%~2.15%;龙胆苦苷主要存在于根部,8批龙胆药材根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在4.31%~5.35%;两个不同产区的朝鲜龙胆根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分别为4.28%及5.51%。结论龙胆茎叶中含有一定量的龙胆多糖,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朝鲜龙胆根中含有一定量龙胆苦苷、龙胆多糖,可作为龙胆新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刘圆  孟庆艳  彭镰心  刘超  尚远宏 《中草药》2006,37(11):1738-1739
龙胆花为藏医常用品种,分为白花龙胆和杂花龙胆,在临床上为多品种入药,具有清湿热、泻肝胆实火、镇咳、利喉、健胃功能,主治感冒发烧、目赤咽痛、肺热咳嗽、胃热、脑痧、尿道热、阴痒及阴部湿疹、天花等。白花龙胆为龙胆科植物高山龙胆Gentiana pur-domii Marq.的花,收载于《四部医典》。《蓝琉璃》云:“邦见按花色不同可分为白色、蓝色和杂色三类,白色为上品。”西藏稀有上品白花龙胆,主要以杂花龙胆入药,就其品种而言为蓝玉簪龙胆或云雾龙胆[1]。杂花龙胆为龙胆科植物蓝玉簪龙胆G.veitchio-rum Hemsl.和云雾龙胆G.nubigena Edgew.的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