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大剂量抗微生物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广泛使用,真菌感染在各类感染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耐药真菌也在不断增多,给临床治疗和院内感染控制带来了困难,加强真菌的耐药性检测,及时分析总结耐药情况十分必要。本实验室于2008年11月~2009年12月从我院临床标本中共检出酵母样真菌158株,现将样本分布及耐药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念珠菌感染的分布情况及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从而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统计分析2009年5月~2010年5月期间,我院念珠菌感染患者的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结果.结果:242株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念珠菌对两性霉素的敏感率最高为88.9%,对氟胞嘧啶的敏感率为76.9%.结论:念珠菌感染及耐药率逐年上升,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加强对念珠菌耐药率监测.  相似文献   

3.
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戴春梅  周建党  伍勇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31(5):314-315,F0003
目的了解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特点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真菌药物。方法运用WHONET软件对我院四年间临床分离出的深部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四年间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率由2001年8.0%升至2004年的13.4%,白念珠菌仍是引起临床感染的主要真菌,但其构成比由2001年的67.3%降至2004年的49.6%,而近平滑念珠菌的构成比四年间增加了6.7%,成为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第二位病原菌。四年间临床深部真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增加了7.6%~15.5%。结论临床深部真菌引起的感染逐年增加,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应加强对临床真菌感染与耐药性情况的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院内临床念珠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治疗真菌的正确的依据。方法念珠菌用ATB真菌药敏条进行药敏试验。对5种抗真菌药的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念珠菌对所试验的5种抗真菌药物中的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氟康唑,抗菌效果最好。其耐药性分别是1.4%,1.9%和10.34%,其次为伊曲康唑,其耐药率为11.03%,酮康唑为50.0%。结论目前深部真菌感染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率有不同程度增加。体外抗真菌活性以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最强,是目前治疗念珠菌感染首选药物。氟康唑对白色念珠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可作治疗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酵母样真菌的分布类型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临床分离的酵母样真菌及药敏情况.结果 ①送检的6932份临床标本共分离酵母样真菌764株,主要为白色念珠菌441株,占57.4%,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25株,占16.6%、热带念珠菌73株,占9.4%、近平滑念珠菌68株,占9.0%、克柔念珠菌26株,占3.4%,其他31株,占,4.2%.②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相对于唑类药物有优势地位,唑类药物中伏立康唑相对于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具有较强优势.结论 微生物实验室要做好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耐药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分析目前常见酵母样真菌感染现状与耐药情况,为临床二重感染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以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各种临床标本经分离培养后,用科玛嘉真菌显色培养进行鉴定,康泰生物制剂的酵母样真菌药敏板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送检的2571份临床标本共分离真菌263例,检出率为10.3%。结果临床念珠菌感染中以白念珠菌为主(53.5%),热带念珠菌(17.2%),光滑念珠菌(10.1%),克柔念珠菌(8.9%),其他念珠菌(10.3%)。非白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两性霉素、制霉菌素耐药率最低,分别为5.1%、4.4%,其次为5-氟胞嘧啶(10.9%),灰黄霉素耐药率最高(87.1%),其次为益康唑(55.3%),咪康唑(37.5%),氟康唑(30.3%)。结论当前临床常见抗真菌药的耐药株明显增高,临床实验室不仅应做好真菌的分离鉴定,而且要认真做好分离株的药敏试验,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当前,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增无减,其中由真菌引起的感染也因免疫受损宿主的不断增多而日渐突出,随着免疫抑制剂介入性检查等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临床标本中酵母样真菌的分离率明显增加[1];再加上近年来为了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大量新的高效广谱抗生素不适宜用于临床,使真菌引起的临床感染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8.
当前,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增无减,其中由真菌引起的感染也因免疫受损宿主的不断增多而日渐突出,随着免疫抑制剂介入性检查等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临床标本中酵母样真菌的分离率明显增加[1];再加上近年来为了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大量新的高效广谱抗生素不适宜用于临床,使真菌引起的临床感染也随之增加,国内近年也有报道,机会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病死率呈急剧上升趋势,并出现一定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刘晔  张守林 《中国药房》2007,18(8):570-573
目的:评价我院抗真菌药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抗真菌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以及2005年真菌药敏感性试验报告予以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抗真菌药应用品种、销售金额均呈上升趋势,真菌耐药率达32.24%,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和耐药例数居多。结论:为延缓真菌耐药,促进抗真菌药合理应用,需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0.
真菌生物膜的形成已成为真菌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并日益引起重视.了解真菌生物膜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和相关耐药机制对防治临床真菌感染和真菌耐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常见致病真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及结构,真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因素,生物膜形成导致真菌耐药的可能机制以及真菌生物膜形成可能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真菌耐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伴随着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不断增多,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急剧升高,并发展为该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品种有限,耐药性已成为困扰临床抗真菌治疗的严重问题。为克服真菌耐药,广大医疗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不断取得新的研究进展。本文针对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真菌耐药的流行病学、真菌耐药的机制,以及克服真菌耐药的策略四个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殷秀贞  刘玉君  王琳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2):1398-1401
目的:对真菌双重感染病例的抗菌药应用情况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利于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限定时间段内全方位调查方法,对确认的78例真菌双重感染病例,进行抗菌药用药分析;并对原发疾病、致病菌及其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78例真菌双重感染病例多存在免疫力低下、病情危重及耐药菌株感染的特定情况,10d之内抗菌药应用品种达25种,单品种累计换算DDDs达1 350,抗菌药使用档次高,联用多,用时长.结论:广谱高效抗菌药的过度使用是诱发双重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介入性检查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肿瘤化疗的进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临床深部真菌的感染率逐年增加,尤其是念珠菌在住院患者的感染中最常见。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又使真菌的耐药问题日显突出。因此,进行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越发显得重要。现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临床分离的105株念珠菌的鉴定、耐药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邱亚双 《抗感染药学》2021,18(9):1273-1275
目的:分析312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检出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312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行鼻内窥镜术时收集脓液标本行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真菌分布情况,以及348株真菌的构成比与常见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312份脓液标本共检测出348株真菌,其中1~18岁患者28株(8.05%),18~40岁患者93株(26.72%),41~60岁患者185株(53.16%),60岁以上患者42株(12.07%);348株真菌中常见3种为曲霉菌135株(38.79%),烟曲霉菌87株(25.00%),尖端赛多孢子菌22株(6.32%);常见真菌对伏立康唑、酮康唑、咪康唑、氟胞嘧啶、制霉菌素的耐药率较高,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米卡芬净、阿尼芬净的耐药率较低.结论:中青年人群是真菌性鼻窦炎主要发病群体,真菌多以曲霉菌为主;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医生需按不同年龄患者自身具体情况及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耐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4—2017年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真菌的分布和耐药特点,为促进抗真菌药的合理应用、有效减缓真菌耐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真菌分离和药敏相关数据,分析真菌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的耐药率和变化趋势。结果 共纳入1 048份阳性真菌样本,呼吸道标本占41.89%,60岁以上患者(61.45%)和重症医学科(25.48%)分布比例最高;共分离出1 329株真菌,白色念珠菌、念珠菌属、热带念珠菌分别占24.53%、15.80%、13.69%。各种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热带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率最高,达10%~20%,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亦高于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白色念珠菌对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结论 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应慎用唑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是念珠菌感染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6.
秦荣华  孙春红 《淮海医药》2008,26(4):344-345
目的分析医院真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对各类临床标本经分离培养,用酵母菌显色琼脂平皿进行鉴定,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601份临床标本共分离真菌212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各种真菌对7种抗真菌药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并且产生一定的耐药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医院真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的分布与药敏特点.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被确诊为真菌血流感染患者50例病历资料,统计与分析其真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的分布与药敏试验结果对用药的影响.结果:50例真菌血流感染患者标本中,检出真菌50株,其中白假丝酵母16株(占32.00%)、热带假丝酵母15株(占30.00%)、光滑假丝酵母6株(占12.00%)、近平滑假丝酵母6株(占12.00%)、葡萄牙假丝酵母1株(占2.00%)、无名假丝酵母3株(占6.00%)、新生隐球菌2株(占4.00%)和罗伦特隐球菌1株(占2.00%);所有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较为敏感,光滑假丝酵母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新型隐球菌对伏立康唑及伊曲康唑耐药;在老年群体中,合并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真菌血流感染的比例较高;青年及以下年龄段的群体中,合并脑血管疾病及其他非基础疾病则占据了较高的比例;真菌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与使用≥2种广谱抗菌药物>1周及合并≥2种危险因素之间具有相关性;卡泊芬净和氟康唑在抗真菌血流感染中使用率分别为53.45%和41.38%.结论:真菌血流感染以白假丝酵母为主,但非白假丝酵母比例明显升高;真菌血症的老年群体多伴有心肺等基础疾病,而青年及以下年龄段群体更多地发生在脑血管疾病和其他非基础疾病后,临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院真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的分布与药敏特点.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被确诊为真菌血流感染患者50例病历资料,统计与分析其真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的分布与药敏试验结果对用药的影响.结果:50例真菌血流感染患者标本中,检出真菌50株,其中白假丝酵母16株(占32.00%)、热带假丝酵母15株(占30.00%)、光滑假丝酵母6株(占12.00%)、近平滑假丝酵母6株(占12.00%)、葡萄牙假丝酵母1株(占2.00%)、无名假丝酵母3株(占6.00%)、新生隐球菌2株(占4.00%)和罗伦特隐球菌1株(占2.00%);所有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较为敏感,光滑假丝酵母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新型隐球菌对伏立康唑及伊曲康唑耐药;在老年群体中,合并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真菌血流感染的比例较高;青年及以下年龄段的群体中,合并脑血管疾病及其他非基础疾病则占据了较高的比例;真菌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与使用≥2种广谱抗菌药物>1周及合并≥2种危险因素之间具有相关性;卡泊芬净和氟康唑在抗真菌血流感染中使用率分别为53.45%和41.38%.结论:真菌血流感染以白假丝酵母为主,但非白假丝酵母比例明显升高;真菌血症的老年群体多伴有心肺等基础疾病,而青年及以下年龄段群体更多地发生在脑血管疾病和其他非基础疾病后,临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患者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的分布情况、可能的危险因素以及真菌耐药性变化,为临床预防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100例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总结其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年龄分布、感染的危险因素、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真菌耐药率的变迁.结果 在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中,血流感染最为多见,占55%,感染患者多为ICU重症患者,占35%.年龄分布中位数为53.5岁.可能相关危险因素中外科手术和气管插管/切开、机械通气分别占74.6%和46.5%,有94例(82.5%)使用过抗菌药物.3年来我院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耐药率为0%,对5-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保持在4.1%和27.7%以下.结论 白念珠菌是ICU重症患者的血流侵袭性真菌感染中重要的病原菌,外科手术和气管插管/切开及呼吸机的使用是最显著侵袭性白念感染的两大危险因素.虽然目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能覆盖侵袭性白念珠菌的治疗,但仍应加强对重点科室以及有相关危险因素患者的监测,重视培养鉴定与药敏结果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以减少耐药菌的出现与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真菌性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研究其分布及耐药状况,为真菌性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8月至2007年8月各住院病房共2 615例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病原学进行调查,采用生物梅里埃API 20 C AUX和ATB FUNGUS 2进行酵母样真菌鉴定及药敏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真菌引起的医院感染245例,发生率为0.6%,占医院感染的7.6%,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1.4%,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18.8%,其他为伤口、肠道、腹腔、血液等;以白假丝酵母、粘性丝孢酵母、热带假丝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等为主;对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制霉菌素(NYS)敏感率较高,均为100%,对咪康唑(M IC)、益康唑(ECO)、酮康唑(KET)则存在一定耐受性,耐药率分别为9.4%、6.1%、8.2%,同时低水平耐药问题突出。结论真菌引起医院感染值得重视,对抗真菌药物耐受性日益提高,必须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严格参考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治疗,谨慎、合理、科学选药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