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允 《实用癌症杂志》2016,(6):1000-1002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胶囊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9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胶囊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的治疗方法。比较评价2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69<0.01),免疫功能得到更好的增强(P<0.05);观察组粒细胞减少、神经毒性、脱发和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胶囊一线治疗晚期胃癌有很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且可耐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组(实验组,n=39)和奥沙利铂和替吉奥组(对照组,n=39),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CR、PR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15.4%、53.8%和69.2%,显著优于对照组CR、PR以及总有效率2.6%、41.0%和43.6%,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免疫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D4+和CD4+/CD8+改善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统计学差异的主要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脱发以及手足综合征,实验组分别为30.8%、15.4%、17.9%、35.9%以及10.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和总改善率具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肯定。  相似文献   

3.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3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组(18例)和FOLFOX4组(18例),至少行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3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组CR1例(5.6%),PR7例(38.9%),SD6例(33.3%),PD4例(22.2%),有效率44.5%;FOLFOX4组PR6例(33.3%),SD10例(55.5%),PD2例(11.1%),有效率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8,P=0.369)。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和神经系统毒性,其中FOLFOX4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组(χ2=4.485,P=0.034)。[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与FOLFOX4方案相当,但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8例晚期胃癌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亚叶酸钙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化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方案化疗,对比2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可评价肿瘤进展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可评价肿瘤进展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能够有效提高近期疗效,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也不会对可评价肿瘤进展时间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5例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结果 35例患者中,CR 2例、PR 19例、SD 6例、PD 8例,有效率为60.0%,疾病控制率为77.1%;毒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脱发,未出现Ⅳ度毒副反应。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吉奥胶囊(S-1)联合奥沙利铂及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及复发性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晚期及复发性胃癌52例采用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1 h,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3 h,第1天;替吉奥胶囊(S-1)40 mg/m2,早晚饭后各1次,口服化疗,第1~14天,服用14天后停药7天。每21天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52例均可评价,其中6例达到完全缓解(CR),22例达部分缓解(PR),15例达稳定(SD),9例进展(PD),总有效率(CR+PR)53.8%,临床受益率为82.7%。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和周围神经毒性,均较轻,未影响治疗。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及多西他赛化疗治疗晚期及复发性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7.
沈冬  宋宇 《现代肿瘤医学》2015,(18):2646-2649
目的:研究晚期胃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应用卡培他滨不同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20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奥沙利铂组、多西紫杉醇组、对照组,每组40例,奥沙利铂组予以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多西紫杉醇组予以多西紫杉醇、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卡培他滨单独治疗,观察对比治疗14d后三组的临床疗效、DCR(疾病控制率),三组血清CEA、CA50、CA199、CA125改变情况,三组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奥沙利铂组RR为80.0%,与多西紫杉醇组(70.0%)、对照组(50.0%)相较,均呈明显差异(P<0.05)。奥沙利铂组DCR为90.0%,与多西紫杉醇组(85.0%)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65.0%)相较,呈明显差异(P<0.05)。奥沙利铂组、多西紫杉醇组治疗后血清CEA、CA50、CA199、CA125与对照组相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奥沙利铂组与多西紫杉醇组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奥沙利铂组、多西紫杉醇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较,呈明显差异(P<0.05),奥沙利铂组与多西紫杉醇组相较,呈明显差异(P<0.05)。三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晚期胃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而且可以改善预后生存质量,优化血清CEA、CA50、CA199、CA125水平,无额外的不良反应,安全稳定,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合并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合并肝转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替吉奥治疗,研究组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临床疗效对比方面,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对比方面,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P-9以及VEGF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胃癌合并肝转移患者联合应用替吉奥以及奥沙利铂,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MMP-9以及VEGF指标,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口服替吉奥联合静脉滴注多西紫杉醇方案治疗。结果40例患者中,PR19例、SD13例、PD8例,总有效率为47.50%,临床受益率为80.00%。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及腹泻。结论替吉奥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王嵬  李巍 《世界肿瘤杂志》2009,8(3):181-182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方法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32例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3个周期后,根据RECIST标准,评价疗效,不良反应按NCI—CTC3.0标准评价。结果无CR病例,PR9例,SD16例,PD7例,有效率(CR+PR)28.13%,常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和血小板减少等,并均为轻、中度,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和恢复,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较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张微  邹玺  沈洁  胡玥  李烜  胡守友 《现代肿瘤医学》2015,(20):2973-2976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和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替吉奥方案在晚期胃癌二线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8例(培美曲塞500mg/m2 iv d1,奥沙利铂85mg/m2 iv d1),B组32例(紫杉醇脂质体135mg/m2 iv d1,替吉奥40mg/m2 bid d1~14),21天为1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是14.29%和18.75%(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是46.43%和56.25%(P>0.05),中位TTP分别为5.8个月和6.2个月(P>0.05)。化疗不良反应总体上均可耐受,A组乏力、皮疹和脱发发生率为78.57%、35.71%和25.0%(P<0.05),B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8.75%和62.50%(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和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替吉奥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以作为晚期胃癌的有效姑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步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老年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放疗,实验组34例在放疗基础上加用替吉奥胶囊15服,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34例中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8例,病变进展(PD)5例,缓解率为61.8%;对照组30例中CR8例,PR5例,sD12例,PD5例,缓解率为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生存率70.6%(24/34),对照组1年生存率46.7%(1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差别。结论同步放疗联合替吉奥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缓解率和1年生存率,并且在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同时不会加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中晚期胃癌患者90名,以随机实验原则按照2∶1分成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除接受基本治疗外,每天还需服用425 mg的阿帕替尼;对照组则不服用阿帕替尼,而是用安慰剂来对照,其它药物与辅助治疗与实验组相同.结果 实验组客观缓解率(CR+PR)为3.33%,疾病控制率(CR+PR+SD)为46.67%;对照组疾病控制率(CR+PR+SD)为3.33%,2组疾病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实验组患者中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阳性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65.91%,而AFP阴性患者的则为3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PFS中位数为3.7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PFS中位数为2.65个月,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阳性患者的PFS的中位数为2.9个月,而AFP阴性患者的则为5.7个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胃癌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对于AFP阳性患者疾病控制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及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均接受化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患者:吉西他滨1000mg/m2,d1,8,静脉滴注30min;多西他赛75mg/m2,d1,奥沙利铂85mg/m2,d1.每3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没有观察到完全缓解病例.吉西他滨组:PR 19例,SD 9例,PD 6例,总有效率为55.9%,临床获益率 82.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6.1个月;多西他赛组:PR 16例,SD 11例,PD 7例,总有效率为 47.1%,临床获益率 79.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 5.1个月.两组有效率(55.9%vs 47.1%,P=0.47)、临床获益率(82.4%vs 79.4%,P=0.38)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6.1月 vs 5.1月,P=0.524 )均无明显差异.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两组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4.7%和38.2%(P=0.028),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分别为11.8%和47.1%(P=0.001),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分别为32.4%和8.8%(P=0.016),肌肉酸痛发生率分别为8.8%和32.4%(P=0.016),末梢神经麻木分别为11.8%和 35.3%(P=0.022).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及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相近,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26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2-4个周期。按照RECIST标准和WHO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分别评价疗效和毒性。结果:26例晚期胃癌患者中,获得CR 0例,PR 8例,SD 12例,PD 6例,总有效率30.8%,疾病控制率76.9%;中位TTP 6.3个月,中位总生存10.7个月,毒性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神经毒性等。结论: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客观疗效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26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2-4个周期。按照RECIST标准和WHO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分别评价疗效和毒性。结果:26例晚期胃癌患者中,获得CR 0例,PR 8例,SD 12例,PD 6例,总有效率30.8%,疾病控制率76.9%;中位TTP 6.3个月,中位总生存10.7个月,毒性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神经毒性等。结论: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客观疗效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替吉奥与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90例晚期胃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及亚叶酸钙治疗,试验组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分别为44.4%和91.1%,对照组分别为31.1%和7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贫血、外周神经毒性、腹泻及口腔黏膜炎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microRNA-510(miR-510)水平与胃癌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疗效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112例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标本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510水平,采用RECIST 1.1版标准评价化疗2个周期后的近期疗效,以CR+PR为敏感组、SD+PD为不敏感组,分析化疗敏感情况与血浆miR-510水平的关系,分析不同血浆miR-510表达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94例外周血标本为对照。结果 胃癌患者的血浆miR-510水平为3.417±0.574,高于健康体检者的1.017±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miR-510表达与胃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有关(P<0.05);112例晚期胃癌患者经2个周期化疗后,获PR 48例、SD 37例、PD 27例,其中化疗敏感48例患者的血浆miR-510为2.362±0.534,低于化疗不敏感者的4.208±0.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7.6个月和11.5个月。以血浆miR-510水平的中位数3.053为界值分为miR-510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其中miR-510高水平组的中位PFS和OS分别为5.3个月和10.2个月,低于miR-510低水平组的8.4个月和12.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浆miR-510水平升高,且与含奥沙利铂方案的化疗敏感性有关,miR-510水平较高者的预后较差,对于预测晚期胃癌患者含奥沙利铂方案的效果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8例进展期胃癌以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奥沙利铂130mg/m2第2天行全身化疗,21~28天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8例患者,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9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53.57%。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好,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