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行手术切除的淋巴结阴性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术后生存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治,行手术切除且经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直径≤7cm,且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一般临床特征以及术后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0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男性137例(66.2%),女性70例(33.8%);平均年龄60.1岁(38 ~ 80岁);有吸烟史患者113例(54.6%);病理类型以腺癌121例(58.5%)为主;病变部位主要位于肺上叶(右肺上叶65例,左肺上叶39例);有脏层胸膜浸润的肺癌患者101例(48.8%).肿瘤直径≤3cm、>3~5cm和>5~ 7cm的患者五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3.6%、41.5%.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5岁(HR:1.071,95% CI:1.026 ~1.118,P=0.001)、肿瘤直径≤3cm(HR:0.767,95% CI:0.630 ~ 0.930,P=0.007)及有脏层胸膜浸润(HR:2.058,95%CI:1.134~3.735,P=0.018)是影响淋巴结阴性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阴性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男性居多,腺癌为主;肿瘤直径、患者年龄和脏层胸膜浸润是影响早期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强CT影像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诊治NSCLC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78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增强CT扫描。统计增强CT扫描结果,分析增强CT强化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并分析增强CT参数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最后开展COX回归分析获取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78例NSCLC患者增强CT扫描结果:43例轻度强化,35例明显强化;32例肿瘤直径≤3 cm, 18例肿瘤直径>3~7 cm, 28例肿瘤直径≥7 cm; 33例淋巴结≥1 cm, 45例淋巴结<1 cm; 10例无淋巴结肿大,31例肺门淋巴结肿大,37例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强CT明显强化患者与轻度强化患者间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长期随访,78例NSCLC患者存活55例,3年生存率为70.51%(55/78);不同CT增强、肿瘤大小、淋巴结大小、淋巴结肿大NSCLC患者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CT强化程度、淋巴结... 相似文献
3.
青年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目前多以发病年龄≤40岁作为青年人NSCLC的年龄界定标准。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青年人吸烟人数增加、遗传易感性、内外环境改变等有关。青年人NSCLC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及漏诊,确诊时间长。年轻女性发病率高于老年女性;以腺癌为多见;以分化差的进展期病例为主,手术切除率低。青年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率可能低于老年NSCLC患者,而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率可能相对高于其他人群;其一线治疗肿瘤进展时间短,肿瘤进展迅速。提高对青年人NSCLC的认识,争取早期诊治,对其进行精确分子分型可能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1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情况,并用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分析。结果:110例NSCLC患者,男女比例为2.79∶1;年龄31~84岁,中位年龄63岁,<65岁的61例,≥65岁的49例。中位生存时间为6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P=0.026)、淋巴结转移阳性(P=0.049)及Ⅲ期患者(P=0.000)预后差。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14)及临床分期(P=0.001)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的NSCLC患者中,肿瘤位于右肺(P=0.005)及肿瘤最大径>5 cm组(P=0.014)预后较差。结论:老年、临床分期为Ⅲ期、有淋巴结转移且肿瘤位于右肺及直径大于5 cm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RAS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对47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RAS基因检测和随访。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检验。[结果] 47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KRAS基因突变的突变率为8.00% (38/475),其中吸烟患者的KRAS突变频率远高于非吸烟患者(15.76% vs 4.41%,P<0.01)。 346例非小细胞肺癌中NRAS基因突变的突变率为0.29% (1/346);31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HRAS基因突变的突变率为0.63% (2/315)。RAS基因复合其他基因突变15例,中位生存时间29.8个月;而单纯RAS突变26例中位生存时间16.3个月(P=0.15)。[结论] 在NSCLC患者中,吸烟患者的KRAS基因突变频率高于非吸烟患者。RAS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上无统计学差异;复合突变比单纯突变临床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6.
40岁以下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 <4 0岁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并与≥ 4 0岁的中老年人肺癌进行比较。方法 对 12 9例青年人肺癌 (青年组 )以及随机选择的 14 0例中老年人肺癌 (中老年组 )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结果 青年组与中老年组相比 ,青年组女性患者比例高 (P =0 .0 37) ,平均症状持续时间长 (4 .7个月 ,P <0 .0 0 1) ,误诊率高 (6 5 .1% ,P <0 .0 0 1) ,平均误诊时间长 (5 .6个月 ,P <0 .0 0 1) ,以腺癌为主要病理类型 (5 4 .3% ,P <0 .0 0 1) ,癌细胞分化差 (6 9.5 % ,P <0 .0 0 1) ,诊断时晚期多 (74 .4 % ,P <0 .0 0 1) ,接受综合治疗的比例高 (94 .6 % ,P <0 .0 0 1) ,因远处转移而致治疗失败者的比例高 (6 4 .7% ,P =0 .0 2 )。两组总的中位生存期和 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2 889) ,但Ⅰ期和Ⅱ期中 ,青年组中位生存期及 5年生存率优于中老年组 (P =0 .0 4 95 )。两组肿瘤家族史及吸烟史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明显不同于中老年人肺癌 ,但生存期相似。将青年人肺癌定义为“青年型肺癌”有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自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肺癌标本数据库抽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我科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分析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度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结合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预后与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共纳入268例患者,总淋巴结转移率为51.9%,淋巴结转移率与pTNM有统计学相关性;共清扫淋巴结1 895枚,533枚为转移淋巴结,总转移度为28.1%,其中第6组淋巴结转移度高达44.3%(35/79),第4、5、7、9、10、11组淋巴结的转移度在某些特定分组中有显著差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61.2%,且N分期越高,患者的生存率越低、生存时间越短。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且与预后密切相关。精确N分期对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合并肌少症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评估肌少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Ⅲb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骨骼肌指数(SMI)将患者分为合并肌少症组(64例)和未合并肌少症组(48例)。所有患者采用电话或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PFS及OS;采用Cox回归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合并肌少症组的PFS、OS均低于未合并肌少症组(P<0.0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显示肌少症、T分期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肌少症、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治疗前合并肌少症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FS及OS均低于未合并肌少症者,治疗前合并肌少症可能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驱动基因的变化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01月至2020年07月NSCLC患者607例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资料,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荧光PCR法检测EGFR突变,RT-PCR法检测ALK、ROS1基因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MET基因扩增。结果:607例NSCLC组织中325例(53.5%,325/607)检测到基因改变,分别为EGFR突变(45.5%,276/607)、ALK融合(5.1%,31/607)、ROS1融合(1.3%,8/607)和MET扩增(2.8%,17/607),EGFR双位点突变15例(2.5%,15/607),双驱动基因改变7例(1.2%,7/607),其中EGFR突变与ALK融合阳性共存3例,EGFR突变与ROS1融合阳性共存2例,EGFR突变与MET扩增阳性共存2例。EGFR在女性、非吸烟、腺癌患者中突变率更高(P<0.05),EGFR突变更容易发生在以贴壁为主型、腺泡为主型、乳头为主型、微乳头为主型腺癌中(P<0.05);ALK融合多见于女性、年轻、非吸烟、实性为主型的腺癌患者(P<0.05);MET基因扩增在老年男性患者中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在NSCLC中EGFR突变率较高,驱动基因联合突变不容忽视,基因分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青年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本院手术治疗的653例胃癌患者资料,比较青年胃癌患者与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两组相比,青年组胃癌患者以女性多见,易累及全胃,Borrmann Ⅲ、Ⅳ型和印戒细胞癌的比例更高,分化程度更低,浸润程度更深,易出现腹痛,具有遗传因素(P<0.05)。青年组和老年组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9.1%和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青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青年胃癌以高度恶性弥漫性为主,与遗传关系密切,易误诊漏诊,确诊时多为进展期,故应注重其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及相关治疗是提高其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102例作为糖尿病组,按照1∶2的原则选取同期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的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20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结果:糖尿病组相比对照组,糖尿病组50岁以上人群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5% vs 57.8%,P<0.05),糖尿病组绝经后患者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9.6% vs 53.9%,P<0.05);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相比,其中T2期及以上患者所占比例(79.4% vs 66.2%)、淋巴结阳性患者比例(68.6% vs 55.4%)、Ⅱ/Ⅲ期患者所占比例(82.8% vs 67.6%)糖尿病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5年复发转移率为14.9%。结论:2型糖尿病是乳腺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的不良危险因素,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理T分期和临床分期偏晚,淋巴结转移更多,其复发转移率较高,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可能预后更差,应更加注重术后定期复查及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青年(≤35岁)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湖南省肿瘤医院2010年10月至2017年12月行根治性切除的2029例Ⅰ-Ⅲ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首次确诊时年龄大小分为青年组(n=75)和对照组(n=1954)。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病理结果和长期生存等,采用χ2或t检验分别对比分析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多因素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青年组胃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0.13岁(19~35)岁,其中53.3%为女性。与对照组相比,青年组患者中女性患者的比例更高,术前白蛋白水平更高,全身合并症的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术后住院时间更短,而接受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的比例更高(均P<0.05)。青年组和对照组术后1、3和5年生存率没有统计学差异(94.6%、60.1%、54.2%vs 89.3%、67.7%、58.1%,P=0.601)。进一步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分期是影响青年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主要因素。结论:青年胃癌患者以女性更为常见,早期发现,行根治性切除以后,接受辅助化疗等治疗,其预后与中老年患者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年轻结直肠癌患者(≤40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是这部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尚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年轻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了南京鼓楼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及美国SEER数据库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将入组患者根据发病年龄分别分为:年轻组(年龄≤40岁)和中老年组(年龄>40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总共收集了97 369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年轻结直肠癌患者更多的位于直肠及左半结肠、中晚期为主、黏液腺癌比例高、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率高、远处转移率高、脉管及神经侵犯率高。肿瘤相关生存期年轻组明显长于中老年组,同一分期年轻组生存期亦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结直肠癌患者恶性程度更高、分期偏晚,但是预后却较好。 相似文献
15.
16.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生存率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指标和各种治疗方式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全组30例患者均为女性,占同期收治乳腺癌患者的5.7%,中位年龄50岁(39-76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1例(70.0%),单纯癌4例(13.3%),髓样癌2例(6.7%),管状腺癌2例(6.7%),导管内癌1例(3.3%)。Ⅰ期患者5例(16.7%),Ⅱ期15例(50.0%),Ⅲ期8例(26.7%),Ⅳ期2例(6.7%)。核分级1级4例(13.3%),2级11例(36.7%),3级15例(50.0%)。伴有脉管瘤栓10例(33.3%),伴有神经浸润5例(16.7%)。中位生存时间3.8年(1.6-7.5年)。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总生存的因素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脉管瘤栓和神经浸润。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3年总生存率65.7%。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率较低,组织学分级较高,多为浸润性导管癌,易较早出现复发和转移。影响生存率的因素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脉管瘤栓和神经浸润,其中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NA-20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00例肺癌标本中miRNA-203的水平.分析miRNA-203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miRNA-20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之间的关系.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各个协变量的联合效应.结果:miRNA-203的表达量与病理类型(P =0.026)相关,与性别(P=0.756)、年龄(P =0.280)及吸烟史(P=0.122)无明显关系;生存分析显示miRNA-203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2).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miRNA-203表达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结论:miRNA-203的高表达提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较差,是潜在的肺癌预后预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生存率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指标和各种治疗方式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全组30例患者均为女性,占同期收治乳腺癌患者的5.7%,中位年龄50岁(39-76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1例(70.0%),单纯癌4例(13.3%),髓样癌2例(6.7%),管状腺癌2例(6.7%),导管内癌1例(3.3%)。Ⅰ期患者5例(16.7%),Ⅱ期15例(50.0%),Ⅲ期8例(26.7%),Ⅳ期2例(6.7%)。核分级1级4例(13.3%),2级11例(36.7%),3级15例(50.0%)。伴有脉管瘤栓10例(33.3%),伴有神经浸润5例(16.7%)。中位生存时间3.8年(1.6-7.5年)。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总生存的因素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脉管瘤栓和神经浸润。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3年总生存率65.7%。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率较低,组织学分级较高,多为浸润性导管癌,易较早出现复发和转移。影响生存率的因素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脉管瘤栓和神经浸润,其中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