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易县2012年8~10岁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县划分为5个抽样片区,在东、西、南、北方位各随机抽取2个乡镇,在中部随机抽取1个乡镇,共抽取9个乡镇做为监测点。于监测点随机抽取部分儿童开展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共调查8~10岁儿童1722人,甲状腺肿大率3.77%;监测尿样100人份,尿碘中位数为225.64μg/L;监测学生家中食用盐1718份,合格碘盐食用率97.90%。结论2012年易县8~10岁儿童碘缺乏病监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碘营养处在较适宜水平,与1994年前儿童碘营养状况比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连云港市赣榆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及碘营养状况,为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监测方案,每年随机抽取5个镇、每镇4个村、每村15户居民食盐,检测食盐碘含量;监测8~10岁组儿童尿碘水平和甲状腺肿大率;检测育龄妇女尿碘水平及其家中盐碘含量。结果 2011-2015年共计采样检测1 500份居民食盐,检出非碘盐14份,不合格碘盐26份,碘盐覆盖率99.07%。8~12岁组儿童尿碘416份,尿碘水平低于50μg/L的比例为1.68%。2013年和2015年共监测250名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甲状腺肿大率0.00%。共检测育龄妇女尿样314份,尿碘水平低于50μg/L的比例为1.59%。结论连云港市赣榆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显著,应继续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综合干预措施,提高目标人群和行为人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解本地消除碘缺乏病后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与碘营养的关系,评价食用含碘盐降低碘缺乏病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B超法和触诊法诊断甲状腺肿,以直接滴定法检测食盐碘含量,以酸消化砷-铈法测定尿碘含量。结果 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5.82%,而食盐碘和儿童尿碘含量均较高。结论 本地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但甲状腺肿大率比消除后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4.
宁夏碘缺乏病防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全区碘缺乏病防治现状。方法 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进行。结果 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水平、碘盐含量 4次抽样检测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尿碘含量处于一个较正常水平 ,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回落 ,盐碘含量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宁夏碘缺乏病防治状况,以保障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实现,按照人口容量比例法(PPS)确定8~10岁儿童为甲状腺肿大和尿碘检测对象。采用触诊法检测甲状腺肿大情况;酸消化砷铈催化分度法检测尿碘含量;直接滴定法测定儿童家中食盐碘含量;利用国家五部委下发的《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方案》中的统一答卷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调查。结果,在4个年份的调查中,8~10岁儿童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率明显下降,从18.92%降至3.2%;儿童尿碘中位数各年份均在100.300mg/L之间;盐碘的合格率为23.33%~84.80%。宁夏已基本实现全国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但尚未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全国目标。  相似文献   

6.
洛阳市2007年碘缺乏病病情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洛阳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IDD)阶段目标后碘营养状况、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和防治效果.方法 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中的监测指标,按照<河南省消除碘缺乏病中期考评碘营养现场调查技术方案>进行调查,包括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水平、盐碘水平、IDD健康教育知识和外环境水碘.结果 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6.40%,尿碘中位数200.02 μg/L,居民户碘盐合格率92.82%;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家庭主妇及格率79.37%,学生及格率56.01%.水碘监测:采集水样70份,水碘均值为4.36 μg/L,水碘最大值13.27 μg/L.结论 洛阳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居民碘盐3项指标保持在消除IDD阶段目标水平,IDD健康教育知识偏低,需进一步加强宣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唐山市8-10岁儿童尿碘水平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完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河北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要求,2010-2013年在唐山市各县(市、区)采集100名8-10岁儿童即时尿样,测定其尿碘含量;检查其甲状腺肿大情况;监测其家中食盐的碘含量;监测其所在村的居民饮用水碘含量;随机抽取50名其所在村18-40岁育龄妇女,测定尿碘含量;询问儿童及育龄妇女口味是否偏重情况。将各县(市、区)按城市与农村分成两组,比较两组之间尿碘、水碘、盐碘等各项指标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尿碘与水碘、盐碘等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全市共检测儿童尿样1400份,各县(市、区)尿碘中位数均在100-300μg/L之间,在200-300μg/L之间的有9个县区,占64.3%;尿碘含量低于50μg/L的比例为4.1%(小于20%),高于300μg/L的比例为30.5%。城市与农村之间尿碘水平、水碘、盐碘含量、口味偏重比例、甲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尿碘水平与育龄妇女尿碘水平及口味偏重比例有相关性(r=0.89,P〈0.05;r=0.81,P〈0.05);与水碘、盐碘含量及儿童甲肿率未呈现相关关系(P〉0.05)。结论唐山市儿童碘营养水平整体达到了国家要求,但是处于超适宜水平;尿碘水平与口味偏重比例,即与碘盐摄入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刘德艳  张俊琳  张波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537-537,528
目的 了解邹城市小学生的碘营养现状,客观地评价碘盐干预措施的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方法 2004年随机抽取5所中心小学8~10岁学生,对学生家中食用盐的碘含量、学生尿碘含量及甲状腺肿大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食用碘盐的碘含量合格率为90.00%,碘盐覆盖率为99.67%,尿碘中位数为198.1μg/L,其中尿碘≥100μg/L的265份,所占比例为88.33%,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33%。结论 可持续性防治措施仍然得到落实,防治效果显著,建议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碘盐缺乏病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防治碘缺乏病的自我保护意识,使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8年易县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为碘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全县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随机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2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10岁非寄宿学生不低于40人,对所抽取小学校的学生进行甲状腺肿触诊检查。结果 2018年共调查8~10岁儿童1 274人,甲状腺肿大43例,甲状腺肿大率3.38%。1度肿大36例,甲状腺肿大占有比83.72%;2度肿大7例,甲状腺肿大占有比16.28%。不同年龄(χ~2=0.1 544)、性别(χ~2=1.4 582)、区域(χ~2=0.6 936)、民族(χ~2=0.0 043)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H=0.0 159)、性别(Z=1.2 182)、区域(H=0.0 679)、民族(H=0.0 005)儿童甲状腺肿大程度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县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国家要求的范围之内,达到了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今后应继续开展甲状腺肿大调查和碘营养的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学龄期儿童碘营养状况,评价2017—2021年补碘干预效果,为今后石家庄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石家庄市21个县(市、区)每年随机抽取200名8~10岁非寄宿学生,并采集其家中食用盐样、随机尿样分别进行盐碘、尿碘含量监测,对部分学生行甲状腺超声检查记录甲状腺容积。结果 2017—2021年共监测儿童家庭盐样20 399份,尿样20 399份,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3.66%(19 106/20 399)、92.40%(17 654/19 106)和86.54%(17 654/20 399)。2017—2021年儿童盐碘中位数为22.00mg/kg,尿碘中位数为187.70μg/L,超声检查甲状腺肿大率为2.06%(157/7 620)。结论 石家庄市学龄期儿童总体处于碘适宜水平,学生家中食用碘盐总体符合国家推荐标准,但仍有无碘盐及不合格碘盐食用现状,存在碘缺乏风险,需加强市场监管;学龄期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不高,但甲状腺肿大仍有发生,需加强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碘盐食用率不同地区的8-10岁儿童碘营养水平,为采取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择碘盐食用率在90%以下和以上的乡村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8-10岁学生(283名)及其家庭(83户)的甲状腺肿大、尿碘、血色素、碘盐食用情况、饮用水碘含量及饮食习惯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两组学生甲状腺肿大率和贫血率均在5%和2%以下,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3.1μg/L和192.7μg/L,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5)。碘盐食用率分别为52.4%和95.0%,有统计学意义(u=3.43,P〈0.05)。饮用水碘中位数分别为32.1μg/L和63.2μg/L,有统计学意义(χ^2=28.1,P〈0.05)。结论碘盐食用率不同地区居民的碘营养水平适宜,碘盐、饮用水碘含量和饮食习惯可能是影响儿童碘营养水平的共同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干预措施对缺碘地区8~10岁儿童尿碘水平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时期对8~10岁学龄儿童分别采取碘盐干预、碘盐加碘油丸干预、综合干预等干预措施,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方法检测儿童尿样,观察不同干预措施对儿童尿碘水平的影响。结果干预前儿童尿碘水平较低,未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要求;碘盐干预后儿童尿碘水平提高,达到了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要求;碘盐加碘油丸干预后,儿童尿碘水平进一步提高,尿碘中位数在适宜范围;采取综合干预后,稳固了儿童尿碘水平,尿碘中位数始终处在较适宜范围。不同干预阶段尿碘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碘盐干预为主的综合干预可提高和稳固儿童尿碘水平,是缺碘地区改善儿童碘营养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监测银川市重点人群尿碘含量水平,从而估计常住居民的碘营养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的抽样方法,银川在所辖的各县区市按东、西、南、北、中5个抽样片区进行抽样,每个县区共抽取9个乡镇,每个乡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共采集新婚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尿样885份。0-2岁婴幼儿尿样共386份,8-10岁儿童尿样600份。结果银川市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39.10μg/L,不同地区之间尿碘中位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0-2岁的婴幼儿尿碘中位数为201.40μg/L,不同地区之间尿碘中位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殊妇女人群尿碘中位数为216.0μg/L,不同地区之间尿碘中位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川市碘营养水平已经超过国家推荐的适宜范围,敏感个体有碘致甲亢的可能,所以应因地制宜地调整盐碘和供应方式,实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科学补碘的方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海南省儿童与孕妇的碘营养状况,为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7年海南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监测海南省儿童与孕妇的碘营养状况,将调查地区分为沿海和中部两个区域,对不同地区重点人群盐碘和碘营养状况进行比较,并采用SPSS 17.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海南省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54%。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23.40 μg/L,其中有34.37%的孕妇尿碘中位数低于100 μg/L,中部和沿海地区孕妇尿碘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70.20 μg/L,中部地区儿童尿碘水平(190.30 μg/L)高于沿海地区(164.70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2 216名儿童完成甲状腺容积检测,发现5名儿童甲状腺肿大,甲肿率为0.23%。在完成甲状腺容积检测的2 216名儿童中,男童和女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8.10 μg/L和171.80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孕妇食用盐碘含量分别为(25.25±3.21) mg/kg和(23.99±7.76)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7年海南省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保持适宜状态,但中部地区碘营养水平高于沿海地区,应加强沿海区域碘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用碘盐对碘缺乏地区学龄儿童碘营养的改善效果。方法于2007年对某碘缺乏地区居民加强碘盐,随机抽取其中300例8~10岁儿童作为对照组;于2011年再随机抽取其中8~10岁儿童300例作为实验组,对两组儿童进行碘营养调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儿童尿碘平均为(100.36±29.98)μg/L,实验组儿童尿碘平均为(261.03±23.03)μg/L,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碘缺乏地区加强碘盐供给有助于提高学龄儿童的碘营养,可以预防缺碘导致的甲状腺肿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缺碘地区饮用水碘含量与井深的关系,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河北省居民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方案》对易县居民饮用水开展水碘监测,水碘检测采用水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对饮用水碘含量与井深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井深〈20.00 m,水碘均值在2.00μg/L以下。井深20.00~180.00 m,水碘均值在2.00μg/L以上。不同井深分组水碘均值均小于10μg/L。进行相关性分析,山地水碘含量与井深存在弱相关(r=0.165, P〈0.05),其实际意义不大(r2=0.027);丘陵和平原水碘含量与井深无明显相关性(r=-0.078、-0.076,P均〉0.05)。结论在易县现有水井中,无论井深浅水碘含量均很低,饮水碘含量与井深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王玉春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357-1359
目的了解高碘地区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以及病情变化趋势。方法选取居民饮用水水碘中位数在150~300μg/L的3个高碘乡,监测8—10岁儿童尿碘含量、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B超法)、居民饮用水碘含量、居民户盐碘含量。结果本次共应用B超检8~10岁儿童643人,甲状腺肿大47人,平均肿大率为7.31%。检测8~10岁儿童尿碘323份,尿碘中位数456.7μg/L。水碘39份,水碘中位数为256.4μg/L。居民户盐样320份,无碘盐率为78.4%。结论衡水市水源性高碘地区8—10岁儿童碘营养过量,儿童甲肿率处于较高发病水平,重点人群受高碘危害较为严重,形势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改水及无碘盐供应管理,确保高碘地区群众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五华县碘缺乏病各项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为完善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技术指标评估采用抽样调查,全县按地理位置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的居民和小学,调查居民食用碘盐情况、儿童尿碘中位数、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管理指标评估采用查阅相关防控部门档案的资料及文件.结果 抽查8~10岁学生家庭食用盐和尿碘各200份,碘盐覆盖率100%,合格碘盐食用率97.5%;尿碘中位数为136.0μg/L,低于50μg/L的比例为4.0%.检查400名儿童的甲状腺肿,校正甲状腺肿大率3.1%.300名五年级学生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平均得分4.93分(满分5分);100名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平均得分4.43分(满分5分).综合管理指标评估得分94.36分.结论 五华县落实了碘缺乏病的各项防治措施,而且防治效果非常显著.其中综合管理指标达到考评标准80分以上;碘盐覆盖率、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8~10岁儿童尿碘水平及甲状腺肿大率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确认五华县已经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区碘缺乏病高危地区是否存在新发碘缺乏病例和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现况及综合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方法新发碘缺乏病人诊断采用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诊断标准(WS104-1999)诊断;智商测查采用中国瑞文农村修订版进行测验;儿童甲状腺检查采用B超和触诊两种方法;盐碘测定采用半定量试剂进行;尿碘测定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107-2006)。结果8~10岁儿童甲肿率触诊检查为5.6%,B超检测为4.6%;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39.8μg/L,66.95%尿碘值分布在100-300μg/L之间;8~10岁儿童平均IQ值为104.04±13.47;家庭主妇尿碘中位数为222.45μg/L;调查的1389户居民中有97.3%的在食用碘盐,仅有2.7的居民在食用无碘盐。结论5个调查的旗县区碘缺乏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人群碘营养水平适宜,儿童的智力得到有效保护,食盐加碘为主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目前尚未发现新发克汀病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