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地作用于肝脏,造成肝组织弥散性损害,以门静脉压力增高和肝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突然发生大量呕血或黑粪,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发病急,来势猛,病情险恶,病死率高,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现将3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梦玲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1):663-664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散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007年1月-2008年2月,我院内科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季玫玲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225-225
出血原因 肝硬化时,因肝脏硬化萎缩,肝小叶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再生,由于增生的纤维组织索和再生的肝细胞结节的压迫,使肝血窦变窄或闭塞,因而肝内门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门静脉系的压力随之增高,造成门脉高压症。表现为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均可造成呕血、使血及腹水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4.
5.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为多种原因反复作用于肝脏造成弥漫性损害。临床表现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晚期可出现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症,若引起出血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常可致命,其死亡率高达40%-50%.有效地控制出血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对收治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如止血、补充血容量、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维持水电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治愈76例,死亡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莹 《中国医疗前沿》2011,(10):38+66-38,66
目的观察善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善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48例则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5d,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2%,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善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翠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6):833-834
目的探索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迅速止血,扩容,监测生命体征。结果基本痊愈16例,转入内科治疗5例,放弃治疗死亡1例。结论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科学的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们共收治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6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5-2012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出血患者96例,其中男57例,女39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63.2±7.8)岁。出血量低于500ml的52例,500-1000ml的28例,超过1000ml的16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影响学检查及胃镜确诊。诊断标准依据2010年西安会议修订  相似文献   

10.
2001年至2005年,我科收治2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如止血、补充血容量、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维持水电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治愈18例,死亡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芬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6):131-131,134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居首位,占51.3%,其次是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和消化性溃疡出血分别占20.5%和12.8%.经对症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停止33例(84.6%),出血减少或虽经治疗出血量没有减少自动出院者5例(12.8%),因失血性休克,肝昏迷而死亡1例(2.6%).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除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原因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消化性溃疡也是其重要的原因.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在治疗上主要是针对门脉高压和胃黏膜的治疗,同时还要兼顾肝功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章菊香 《吉林医学》2012,33(12):2653
目的:讨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3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护理人员从医学、生理、心理,包括基础护理、症状护理、心理护理等各方面提供全面的和周到的综合性护理。结果:大大降低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自身疾病状况的恐惧程度,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临床护理,都已全部健康出院。结论:正确及时的救治和高素质的有效护理能够减少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并发症与降低死亡率,并且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病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给予细节护理,观察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患者焦虑情绪降低为45.52±7.84分,患者舒适度提高为8.99±0.54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细节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提高住院期间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静脉高压导致胃黏膜弥漫性出血、糜烂、溃疡所致呕血及便血[1]。该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准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和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对2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迅速止血、扩容、监测生命体征. 结果 基本痊愈20例占71.4%,中转外科治疗6例占21.4%,放弃治疗1例,死亡1例占3.5 %.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采用科学的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合并症,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本院10余年具有肝硬化门脉高压表现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就其出血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院1985~1997年106例具有肝硬化门脉高压表现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在出血后72h内经胃镜或剖腹探查证实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06例患者能确诊出血病因96例。其中,肝炎?..  相似文献   

17.
李美兰  张军  史彩芳 《中外医疗》2008,27(31):128-128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突然发生大量呕血或黑粪[1].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形态学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3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导致肝硬化。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现将常见的肝硬化并发症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学会观察和护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使其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救治。方法:通过我科收治的2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对其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从中学到一些知识,总结一些经验,为以后遇到此类患者能够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28例患者痊愈出院25例,死亡3例。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病情危急,应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密切监护,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胡玉兰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3):1048-1048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出血量多,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如果处理不当可危急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出血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科1995年—2000年收治23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