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肝脏Smad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复制BALB/c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虫草组在造模同时予以虫草煎剂,直至造模结束。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脏胶原沉积,生化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化测定Smad3在肝脏内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小鼠比较,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肝静脉与汇管区周围肝细胞明显脂肪变性,肝脏胶原沉积,可见纤维间隔形成,肝脏Hyp含量、Smad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虫草组肝脏炎症与胶原沉积减轻,Smad3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肝纤维化BALB/c小鼠的肝脏Smad3蛋白表达明显上升,虫草制剂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Smad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虫草多糖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DMN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为正常组(N,n=6)、模型组(M,n=11)、虫草多糖组(C,n=8)、秋水仙碱组(Q,n=9).造模4周,虫草多糖(60 mg·kg-1)和秋水仙碱(0.1 mg·kg-1)灌胃给药3周,模型与正常组国时给予等量灭菌水.观察血清ALT,AST,GGT活性及Alb,TBil含量;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肝脏病理及胶原染色;肝组织SOD活性及MDA,GSH,GSH-Px含量;肝脏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GGT,TBil显著升高,Alb显著降低,虫草多糖组血清AST,TBil显著降低,Alb显著升高;模型组肝组织Hyp显著升高,虫草多糖、秋水仙碱组则显著降低;HE染色:模型组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水肿,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虫草多糖及秋水仙碱组上述病理变化显著减轻.胶原染色:模型组肝小叶纤维间隔形成,见较多完整假小叶;虫草多糖、秋水仙碱组胶原沉积减少.模型组肝组织SOD,GSH-Px,GSH显著降低,MDA显著增高,虫草多糖及秋水仙碱组GSH,GSH-Px活性显著增高.模型组肝组织PCN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虫草多糖及秋水仙碱组则显著降低.结论:虫草多糖可显著抑制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及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福尔肝6号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福尔肝6号灌胃治疗,每日1次,共4周,并以γ-干扰素(γ-IFN)为治疗对照。肝组织病理检查与丽春红胶原染色,检测大鼠血清生化肝功能,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与羟脯氨酸(Hyp)含量变化,进行 Hyp、MDA 与 SOD 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模型大鼠肝组织胶原明显增加,纤维间隔形成;血清 ALT 水平上升;肝组织 SOD 活性明显下降,MDA 与 Hyp 含量明显升高,且 MDA与 Hyp 含量呈正相关,SOD 与 Hyp 含量呈负相关。福尔肝6号与γ-IFN 均能明显减轻肝组织胶原沉积,显著降低血清 ALT 水平,提高肝组织 SOD 活性,降低 MDA 与 Hyp 含量,两药物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DMN可引起肝脏脂质过氧化,DMN 肝纤维化与脂质过氧化密切相关;福尔肝6号有良好抗肝脂质过氧化作用,该作用为福尔肝6号治疗肝纤维化的重要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酚酸B盐影响纤维化肝脏脂质过氧化与MMP-2活性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酚酸B盐组与培哚普利组。以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复制肝纤维化模型,隔天1次,连续4周。丹酚酸B盐预防组与培哚普利对照组于造模开始即开始灌服,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4周。HE染色与胶原染色观察肝组织炎性坏死与胶原沉积;试剂盒检测血清肝功能(ALT,AST,Alb,T.Bil)与肝组织SOD活性、GSH含量与GST活性;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Hy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I型胶原和α-SMA蛋白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肝组织MMP-2/9的活性。结果:模型大鼠肝脏有明显胶原沉积与肝纤维化,伴有明显肝细胞炎性损伤坏死;模型大鼠血清T.Bil含量、ALT与AST活性明显升高,血清Alb含量明显减少;肝组织Hyp含量、α-SMA与I型胶原蛋白、MMP-2活性明显增加,GSH含量、SOD与GST活性明显降低。丹酚酸B盐与培哚普利明显减轻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血清ALT水平与肝组织Hyp含量,抑制模型大鼠肝组织的α-SMA与I型胶原蛋白表达,以丹酚酸B盐作用明显,且均下调肝组织MMP-2活性,而增加SOD活性与GSH含量;丹酚酸B盐尚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Bil含量、提高肝组织GST活性。结论:改善纤维化肝脏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与降低肝组织MMP-2活性是丹酚酸B盐预防肝纤维化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福尔肝6号DMN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胶原增生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福尔肝6号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福尔肝6号灌胃治疗,每日1次,共4w,并以γ-干扰素为治疗对照组,观察模型大鼠体重,肝脾体重等变化,肝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及丽春红胶原染色分级分期观察肝组织炎症坏死与胶原沉积的病理改变,检测血清肝功能变化及肝组织羟脯氢酶(Hydroxyproline,Hyp)含量。RT-PCR法分析肝组织αl(Ⅰ)前胶原基因表达,结果:模型大鼠体重与肝重减轻,脾脏增大,腹水明显,血清ALT与AST水平,总胆红素含量升高,白蛋白下下降,肝组织炎症坏死与胶原沉积明显,纤维间隔形成,Hyp含量增多。经福尔肝6号及γ-干扰素治疗后,模型大鼠体重与肝重趋于恢复,血清AST水平与总胆红素含量显著下降,肝组织胶原沉积与Hyp含量明显减少。 α1(Ⅰ)前胶原mRNA表达减少,两药物作用无明显差别,结论:福尔肝6号与具有较好抗DMN模型大鼠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的作用。抗炎与抑制胶原过注增生沉积可能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1):122-126
目的:探讨肝宝胶囊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全雌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肝宝胶囊1.25、2.5、5 g生药/kg、双环醇0.1 g/kg,正常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溶液,其他各组尾静脉注射ConA 13 mg/kg造模,每周一次,连续7周;造模的同时分别灌胃药物或0.5%CMC-Na,每天一次,连续7周。末次给药后24小时,取肝脏、脾脏称湿重并计算其脏器指数,取血测定ALT等生化指标,取肝脏测定其羟脯氨酸、胶原堆积、α-SMA表达以及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小鼠在注射ConA 13 mg/kg 7周后,其血清ALT、AST活性及TP、GLB、LN含量明显升高,A/G、ALB明显降低,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增加,肝脏组织羟脯氨酸(Hyp)、胶原堆积及α-SMA表达明显增加,肝脏IL-10、IL-12p70含量升高,而其IL-13、IL-4的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宝胶囊1.25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ConA小鼠血清ALT活性及GLB水平,升高其血清ALB水平及A/G比值,降低其肝脏羟脯氨酸含量及胶原堆积,显著降低小鼠肝脏组织的IL-10、IL-12p70、IL-13、TNFα、MCP-1以及MIP含量。肝宝胶囊2.5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Con A小鼠血清ALT活性、GLB和LN水平,升高其血清ALB水平及A/G比值,降低其肝脏羟脯氨酸含量及胶原堆积,减少α-SMA表达,显著降低小鼠肝脏组织的IL-12p70、IL-13、TNFα、MCP-1以及MIP含量。肝宝胶囊5.0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ConA小鼠血清ALT活性、GLB和LN水平,升高其血清ALB水平及A/G比值,降低其肝脏羟脯氨酸含量及胶原堆积,减少α-SMA表达,显著降低小鼠肝脏组织的IL-12p70、IL-13、TNFα、MCP-1、MIP以及TGFβ1含量。结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肝宝胶囊防治ConA诱导小鼠的肝纤维化可能与其能够显著抑制和肝纤维化各阶段有关的细胞因子表达有关,而其抑制IL-10表达的作用,提示该药可能对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及肝纤维化有较好的疗效,其详细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宝胶囊对胆管结扎大鼠肝纤维化的药效及其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假手术组仅游离肝门部胆总管,其它各组以胆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恢复性饲养5d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环醇0.1 g/kg、水飞蓟素胶囊0.1 g/kg、肝宝胶囊1.0、2.0、4.0原生药g/kg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4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5%CMC-Na溶液。末次给药后24小时,取肝脏、脾脏称湿重并计算其脏器指数,取血测定ALT、AST等生化指标,取肝脏测定其羟脯氨酸、胶原堆积、α-SMA表达以及IL-1α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胆管结扎大鼠在造模4周后,其血清ALT、AST、TBIL、DBIL、γ-GT、ALP含量明显升高,A/G、ALB明显降低,肝脏指数显著增加,肝脏组织羟脯氨酸(Hyp)、胶原堆积及α-SMA表达明显增加,肝脏IL-18、MIP-1α、TGF-β1含量升高,IL-1α、IL-4、IL-10及TNF-α含量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宝胶囊1.0g/kg可显著降低胆管结扎大鼠血清AST、ALT、TBIL、DBIL、γ-GT、ALP活性,升高其血清ALB水平及A/G比值,降低其肝脏组织Hyp、IL-18、TGF-β1含量及胶原堆积,升高IL-1α含量。肝宝胶囊2.0g/kg可显著降低胆管结扎大鼠血清AST、ALT、TBIL、DBIL、γ-GT、ALP活性,升高其血清ALB水平及A/G比值,可显著降低肝脏组织Hyp及TGF-β1含量,升高其IL-4及TNF-α含量。肝宝胶囊4.0g/kg可显著降低胆管结扎大鼠血清AST、ALT、TBIL、DBIL、γ-GT、ALP活性,升高其血清ALB水平及A/G比值,降低肝脏组织Hyp、MIP-1α、IL-18、IL-6及TGF-β1含量,升高其IL-1α、TNF-α、IL-13及PDGF-BB含量。结论:肝宝胶囊能有效地减轻胆总管结扎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降低大鼠肝脏组织内细胞因子IL-18及TGF-β1水平,减少HSCs活化有关;也可能与其能够减少肝脏趋化因子MIP-1α的合成与分泌,从而阻断MIP-1α所致的恶性循环,使肝纤维化逐步好转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福尔肝Ⅵ号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体重、肝脾重、腹水及门静脉压力等变化,HE染色及丽春红胶原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与胶原沉积病理改变,检测血清肝功能及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模型大鼠体重与肝重减轻,脾脏增大,腹水明显,血清ALT与AST水平、总胆红素含量升高,白蛋白下降,肝组织炎症坏死与胶原沉积明显,纤维间隔形成,Hyp含量增多。经福尔肝Ⅵ号及γ-干扰素治疗后,模型大鼠体重与肝重趋于恢复,腹水与门静脉压力减轻,血清AST水平与总胆红素含量显著下降,肝组织胶原沉积与Hyp含量明显减少,两药物作用无明显差别。结论:福尔肝Ⅵ号具有较好抗DMN模型大鼠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的作用,抗炎与抑制胶原过度增生沉积可能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与黄芪汤合用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补虚中药对肝硬化的治疗作用特点。方法: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4周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成模后模型大鼠分别给予扶正化瘀方、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合黄芪汤灌胃2周。观察大鼠体重、肝重、脾重;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病理;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ALT,Alb,T.Bil)、肝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Hyp含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α-SM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大鼠血清ALT,T.Bil明显升高,Alb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SOD活性下降,MDA和Hyp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炎症病变和胶原沉积明显,α-SMA表达显著增加。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及两方合用均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改善肝脏脂质过氧化,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减轻肝组织炎症和胶原沉积,抑制α-SMA表达。在改善肝脏胶原沉积与抑制α-SMA表达方面,两方合用优于单用。结论:扶正化瘀方、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合黄芪汤均可改善DMN模型大鼠肝纤维化,两方合用较之各单方组抑制胶原沉积明显,其部分机制在于两方合用可更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加味当归芍药散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on A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0.2 g/kg组、当归芍药散5 g/kg、15 g/kg组。每组6只。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7日,末次药后1 h,采用Con A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8 h后取材。采用试剂盒检测肝脏组织匀浆液SOD及血清ALT、AST的活力;ELISA法检测肝脏匀浆液MDA及血清NO、TNF-α、IFN-γ、IL-4及IL-6的含量; 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Nrf2、Kea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on A模型对照组小鼠肝脏匀浆液中MDA含量升高,而SOD活性降低,血清中ALT、AST、NO、TNF-α、IFN-γ、IL-4及IL-6水平显著升高。加味当归芍药散15 g/kg能显著降低肝脏匀浆液MDA含量及增强SOD活性,加味当归芍药散5、15 g/kg均可抑制血清中ALT、AST、NO、TNF-α、IFN-γ、IL-4及IL-6含量的升高,明显上调Nrf2、Keap1蛋白的表达。结论:加味当归芍药散对Con A诱导急性小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rf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高陆  张明  苏婷  曲佳乐  姜文月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2):2303-2308
采用四氯化碳(CCl4)制备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检测AST,ALT,γ-GT,MDA,GSH-px,SOD等血清指标,ELISA方法检测PCⅢ,IV-C,LN,HA等血清标记物;肝组织采用HE和Masson胶原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Ⅲ型胶原、TGF-β,α-SMA,E-cadherin蛋白表达,观察虎眼万年青提取物对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治疗作用,并探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虎眼万年青提取物组(50,150,500 mg·kg~(-1))均可明显降低血清AST,ALT,γ-GT,MDA水平,升高GSH-px,SOD水平;降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PCⅢ,IV-C,LN,HA的表达;明显改善CCl_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学改变,证明虎眼万年青提取物对肝纤维化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是可能与抑制细胞外基质沉积,抑制肝星形细胞活化以及抑制上皮间质转化,进而抑制肝脏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319方(简称319方)对大鼠肝纤维化及其白蛋白基因(Al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模型组、319方组、秋水仙碱组,分别治疗3周。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血清白蛋白(Alb)含量、肝组织蛋白、羟脯氨酸(Hyp)含量的检测及肝组织病理学观察、Alb 表达分析。结果:较之模型组,319方组肝组织蛋白含量增高.Hyp 含量显著降低,肝纤维化程度改善明显,其结果与秋水仙碱趋势一致。此外该方可显著提高肝脏 Alb mRNA 的表达。结论:319方有显著促进胶原降解和改善肝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113-117
目的:评价肝宝胶囊对2,4-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DMN 10μl/kg、连续3天/周、持续4周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后,将动物随机分组,并分别灌胃肝宝胶囊2.0、4.0、8.0g原生药/kg及双环醇0.2g/kg,每天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24小时并禁食不禁水16小时后检测大鼠肝门静脉压、肝重及肝脏/体比、血液生化指标、肝内羟脯氨酸(Hyp)含量、肝内胶原容积百分比、肝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大鼠给予DMN造模4周停药4周后,其肝脏重量及脏/体比、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明显降低,肝门静脉压、血清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肝内Hyp含量、胶原容积百分比、α-SMA表达明显升高,组织学检查肝脏纤维化严重;肝宝胶囊2.0g生药/kg可显著降低肝门静脉压、肝内Hyp含量、胶原容积百分比、α-SMA表达以及肝纤维化级别;肝宝胶囊4.0g生药/kg可显著增加肝脏/体比,显著降低α-SMA表达以及肝纤维化级别;肝宝胶囊8.0g生药/kg可显著增加肝脏/体比,显著降低肝内Hyp含量、胶原容积百分比、α-SMA表达以及肝纤维化级别。结论:肝宝胶囊对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这些作用可能与其能够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清热活血类方剂防治CCl4小鼠 肝纤维化的药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方证相对原理,通过肝肾纤维化方证数据库筛选分析,选择清热活血中药类方:鳖甲饮子、膈下逐瘀汤、复肝丸3首,以燮理枢机的燮枢汤作对照,观察比较不同类方对CCl4小鼠肝纤维化的药效作用。方法:10周龄C57BL/6小鼠雄性,体重(20±3)g,清洁级,随机分为正常组、模组型、鳖甲饮子组、膈下逐瘀汤组、复肝丸组、燮枢汤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均以10%CCl4橄榄油溶液2 mL.kg-1体重腹腔注射,每周3次,共4周。造模同时,治疗组在造模之日起分别给予鳖甲饮子、膈下逐瘀汤、复肝丸、燮枢汤浸膏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去离子水灌胃。试剂盒测定血清ALT,AST,γ-GT活性及Alb,TBil量,盐酸水解法观察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降低,肝体比、脾体比明显升高;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性坏死明显。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形成纤维间隔,并可见假小叶形成。血清ALT,AST,TBil,γ-GT均显著升高,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升高。鳖甲饮子组AST有所降低,但肝细胞变性、炎症坏死和胶原沉积没有明显减少;膈下逐瘀汤组脾体比和γ-GT显著降低,肝细胞变性和炎症坏死有所减轻,胶原沉积有所减少;复肝丸组脾体比降低,AST,γ-GT显著降低,肝细胞变性和炎症坏死有所减轻,胶原沉积显著减少,Hyp含量明显降低;燮枢汤组脾体比降低,但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未减轻。结论:复肝丸显示出较好的抗CCl4小鼠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虫草菌丝治疗二甲基亚硝胺(DMN)模型大鼠肝纤维化有效组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ip 0.5%DMN 5 mg·kg-1,每周连续3d,共4周.造模结束后,模型大鼠随机分组,治疗组分别以虫草菌丝水煎液(CsB)及其组分(C12)以生药800 mg· kg-ig,每日1次,共2周;正常组及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ig.疗程结束后,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含量,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及胶原沉积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α(HGF-α)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大鼠肝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数量.结果:与6周模型组比较,CsB及C12治疗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TBil含量和大鼠肝组织Hyp含量显著降低,Alb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6周模型组比较,CsB及C12治疗组的坏死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胶原增生、纤维间隔形成有所改善.与模型组比较,CsB及C12治疗组大鼠肝组织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6周模型组比较,CsB及C12治疗组大鼠肝细胞凋亡数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CsB及C12能够显著改善肝功能,有显著抗肝纤维化作用.CsB和C12能促进HGF-α表达,抑肝细胞凋亡,使肝细胞凋亡和增殖达到平衡状态,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当归补血汤对大鼠肝纤维化与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影响肝脏脂质过氧化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采用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及高脂低蛋白饮食复合因素诱导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4只),当归补血汤组(14只);另设正常组(10只)。自造模之日起,当归补血汤组以6 g/kg的大鼠体重剂量灌胃,每日1次,共6周。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以等量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与脂肪变性,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试剂盒法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总胆红素(TBil)与白蛋白(Alb)含量。生化法测定肝组织甘油三脂(TG)与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Jamall氏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Western印迹法分析肝组织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及TBil含量明显升高,Alb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脂肪变性与胶原沉积明显,TG与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均P<005)。当归补血汤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与胶原病理沉积显著改善;血清ALT、AST水平及TBil含量降低,血清Alb含量升高;肝组织Hyp、TG与MDA含量降低,SOD活性提高(均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具有良好的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与抗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方证相对原理,通过肝肾纤维化方证数据库筛选分析,选择膈下逐瘀汤、复肝丸、燮枢汤、鳖甲丸4首方剂,观察他们对二甲基亚硝胺(DMN)大鼠肝纤维化的药效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膈下逐瘀汤组、复肝丸组、燮枢汤组、鳖甲丸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对照药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均以DMN 10μ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每周连续3天,共4周。造模第3周开始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膈下逐瘀汤7.03g/kg、复肝丸6.43g/kg、燮枢汤12.51g/kg、鳖甲丸5.40g/kg,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试剂盒测定血清ALT、AST、γ-GT活性及Alb、T.Bil含量,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HE染色与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与胶原沉积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脾体比升高,腹水形成;血清ALT、AST、Tbil及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升高,血清Alb明显降低;肝组织病理染色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沉积明显,纤维间隔、部分假小叶形成。与模型组比较,复肝丸组、N-乙酰半胱氨酸组脾体比和ALT、Hyp含量等显著降低,肝细胞变性和炎症坏死明显减轻,胶原沉积明显减少,AST、Tbil、γ-GT无明显变化;膈下逐瘀汤组脾体比、ALT、Hyp含量等降低,但死亡率较高,肝组织病理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较重;燮枢汤组脾体比降低,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鳖甲丸组脾体比降低,ALT、Hyp含量有所降低,但肝细胞变性、炎症坏死和胶原沉积无明显变化;结论:与N-乙酰半胱氨酸相似,复肝丸有较好的抗DMN大鼠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虫草多糖逆转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研究虫草多糖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虫草多糖组。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经过虫草多糖治疗4周后,大鼠肝脏用丽春红胶原染色观察大鼠胶原纤维沉积的变化,观察大鼠血清肝功能的变化,盐酸水解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Envision 两步法测定肝组织Ⅳ型胶原含量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含量;酶图法检测肝组织金属蛋白酶2(MMP-2)活性,同时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改变。结果:镜下检查可见模型组大鼠肝脏胶原纤维间隔形成;血清肝功能指标异常,MMP-2含量降低;组织Hyp含量,Ⅳ型胶原含量,I型胶原蛋白表达,TIMP-2,MDA含量,均较正常组均显著增加,SOD活性下降,而虫草多糖组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下降,使SOD活性升高,MMP-2含量升高。结论:虫草多糖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与促进胶原降解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丹酚酸A(SA-A)抗肝损伤、肝纤维化作用及其对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_4诱导大鼠肝损伤及肝纤维化,期间予SA-A灌胃治疗,另设秋水仙碱组、丹参组作对照,6w后进行肝组织病理学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羟脯氨酸(Hyp)、血清ALT、AST和白蛋白含量测定,并以RT-PCR法检测肝组织Ⅰ型胶原mRNA。结果:SA-A可降低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Hyp含量,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与秋水仙碱、丹参一致。此外,SA-A组肝组织Ⅰ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丹酚酸A有显著的抗肝损伤、肝纤维化作用,对损伤肝组织Ⅰ型胶原mRNA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成药》2017,(12)
目的探讨大黄蛰虫丸(熟大黄、土鳖虫、水蛭,等)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C57BL/6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构建酒精性纤维化损伤模型,用大黄蛰虫丸进行干预。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肝组织做I型胶原蛋白(COL-1)荧光染色、TUNEL染色和切割半胱天冬酶-3(CC3)表达的测定。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蛰虫丸组小鼠血清中ALT、AST、IL-6、IFN-γ、TNF-α水平均下降,IL-10水平升高。肝脏COL-1水平下降,肝细胞凋亡减少和CC3表达降低。结论大黄蛰虫丸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水平,减少COL-1的沉淀,抑制肝细胞的凋亡,从而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