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尿儿茶酚胺中间代谢产物测定在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是具有分泌儿茶酚胺的功能的嗜铬组织肿瘤,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和交感神经丛的嗜铬细胞,为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患者体内产生过多的儿茶酚胺,临床症状多样,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兼有其他代谢紊乱症群。嗜铬细胞瘤府隋凶险,变化多端,如不及时治疗易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而导致死亡。高血压发作期间尿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中间产物:甲氧基肾上腺素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增高,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嗜铬细胞瘤为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肿瘤,主要分泌儿茶酚胺,根据肿瘤是来自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将副神经节瘤分为副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及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某些病人可因长期高血压致严重的心、脑、肾损害或因突发严重高血压而导致危象,危及生命,但如能及时、早期获得诊断和治疗,是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病[1]。本科于2015年4月收治了1例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在我科行左侧肾上腺肿  相似文献   

3.
嗜铬细胞瘤危象是指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等嗜铬组织的肿瘤,间歇或持续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索和俄去甲肾上腺素,所产生的病情急剧加重的征象。2004年6月,我科成功抢救1例不典型嗜铬细胞瘤危象患者,由于术前诊断未考虑“嗜铬细胞瘤”的可能,病情危急,变化快,给抢救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1例嗜铬细胞瘤危象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铬细胞瘤危象是指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等嗜铬组织的肿瘤,间歇或持续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或去甲肾上腺素,所产生的病情急剧加重的征象.[1]2002年7月我科收治1例患者,现将有关嗜铬细胞瘤及并发危象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嗜铬细胞瘤是具有分泌儿茶酚胺的功能的嗜铬组织肿瘤,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和交感神经丛的嗜铬细胞,为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患者体内产生过多的儿茶酚胺,临床症状多样,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兼有其他代谢紊乱症群.嗜铬细胞瘤病情凶险,变化多端,如不及时治疗易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而导致死亡[1].高血压发作期间尿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中间产物:甲氧基肾上腺素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增高,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极有帮助[2].为了达到早期诊断嗜铬细胞瘤的目的,本文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24 h尿儿茶酚胺(UCA)的中间代谢产物水平,了解其在嗜铬细胞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嗜铬细胞瘤危象是指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等嗜铬组织的肿瘤,间歇或持续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或去甲肾上腺素,所产生的病情急剧加重的征象[1]。2004年6月,我科成功抢救1例不典型嗜铬细胞瘤危象患者,由于术前诊断未考虑“嗜铬细胞瘤”的可能,病情危急,变化快,给抢救工作带来很  相似文献   

7.
<正>嗜铬细胞瘤又名肾上腺髓质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肿瘤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谢紊乱综合征。肾上腺髓质部位的嗜铬细胞瘤约占90%,恶性嗜铬细胞瘤临床上较罕见,约占嗜铬细胞瘤的10%左右~([1-2])。2014年4月30日我院收治1例巨大恶性嗜铬细胞瘤合并癌栓患者,经手术及精心护理,患者顺利康复出院并随访至今,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8.
正嗜铬细胞瘤(PHEO)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和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肿瘤可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临床上多数因高血压及头痛、心慌、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首诊为主,以糖尿病起病首诊者相对较少,现将近期我院收治1例以糖尿病就诊,最终确诊嗜铬细胞瘤的病例  相似文献   

9.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护理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或全身从颅底至盆腔交感神经的任何部位[1].临床表现主要是高血压以及由此造成的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症状.2001年8月~2003年3月,我科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嗜铬细胞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小艳  陈再君 《临床荟萃》2004,19(22):1306-1308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或阵发性高血压,伴头痛、多汗、心悸,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在危险,可在药物、麻醉、分娩、手术等情况下诱发高血压危象或休克,而嗜铬细胞瘤的治疗与早期诊断密切相关。我们通过分析和比较嗜铬细胞瘤的各种诊断方法,旨在提高诊断嗜铬细胞瘤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嗜铬细胞瘤的生化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是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嗜铬组织分泌过多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的肿瘤。约占高血压患者的0.05%~0.10%。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40~60岁者多见,女性稍高于男性。主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但在交感神经系统其他部位也可发生,如主动脉旁的交感神经节、颈动脉体、嗜铬体等处。国外报道72%~82%发生在单侧肾上腺,3%~11%发生在双侧肾上腺,9%~19%在肾上腺外,恶性嗜铬细胞瘤约占7%~15%。本院1958~1998年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286例嗜铬细胞瘤中,男125例,女161例(男女比为1∶1.3)。肿瘤位于肾上腺内220例(76.9…  相似文献   

12.
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中病情突变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燕  苗京亚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87-788
嗜铬细胞瘤为功能性肿瘤 ,引起的症状错综复杂 ,是人体变化最大的一种肿瘤。[1]手术是目前治疗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方法 ,但危险性大。[2 ]我院手术室自 1 991年 2月至2 0 0 0年 5月共为 1 5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实施肿瘤摘除手术 ,其中 2例术中病情突变 :1例术中发生高血压危象 ,心跳骤停 ;另 1例术中大出血致重度休克 ,均经抢救脱险。现就 2例术中病情突变和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 1 患者男 ,2 9岁。因头痛、头晕、阵发性高血压 4个月入院。B超及CT检查诊断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入院时血压 2 5.3 / 1 3 .1kPa…  相似文献   

13.
我院2000-03~2006-12在全身麻醉下为14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护理体会如下。1围手术期常见危险状态1.1高血压危象收缩压高于250 mm Hg,持续1 m in以上即称为高血压危象。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由于入手术室后紧张、恐惧,麻醉诱导及气管内插管刺激;翻身摆放体位时肿瘤挤压;手术探查刺激、挤压肿瘤等诱因均可导致患者高血压危象,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常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1]。1.2严重低血压嗜铬细胞瘤切除以后,因儿茶酚胺急速降低可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加之麻醉作用及液体量不足等诱因,极易发生低血压或休克,这是…  相似文献   

14.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护理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或全身从颅底至盆腔交感神经的任何部位。临床表现主要是高血压以及由此造成的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症状。2001年8月~2003年3月,我科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嗜铬细胞瘤主要发生于肾上腺髓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则多见于交感神经节分布区.膀胱嗜铬细胞瘤在临床上很少见,约占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10%,占膀胱肿瘤的0.5%[1,2].2011年1月,我们收治了1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经精心个体化围术期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素能系统嗜铬细胞,90%的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髓质内。内源性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分泌过多是嗜铬细胞瘤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由此可产生高血压、高代谢、高血糖等系列与此有关的临床症状[1]。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仍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2]。麻醉诱导以及手术中创伤刺激,肿瘤部位的挤压等均可诱发儿茶酚胺的释放,出现严重高血压危象,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方法] 对2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行手术治疗,同时在围术期实施循证护理.[结果] 本组病人均顺利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围术期未发生高血压危象、体位性低血压、低血容量性休克、肾上腺危象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术期护理的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s)是发生于嗜铬细胞的肿瘤.嗜铬细胞的分布与体内的交感神经节有关.随着胎儿的发育成熟,绝大部分嗜铬细胞发生退化,其残余部分形成肾上腺髓质.90%以上的嗜铬细胞瘤为良性肿瘤[1].嗜铬细胞瘤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30~50岁.早期可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血压急剧升高,伴心悸、气短、胸闷,严重可出现肺水肿、脑淤血等高血压危象.由于代谢紊乱,使胰岛素分泌下降,故血糖升高或糖耐量下降,可使脂肪分解加速,引起消瘦[1].  相似文献   

19.
膀胱嗜铬细胞瘤(附5例报告与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嗜铬细胞瘤主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但凡在交感神经纤维分布系统都有可能发生,如颈动脉体,主动脉旁的交感神经节和嗜铬体等;75%发生在肾上腺,25%发生在肾上腺外[1].本院1989至2002年共收治68例嗜铬细胞瘤病人,其中5例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现将诊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媛  刘素彦 《全科护理》2013,11(5):478-479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我科2011年4月收治1例Ⅱ型呼吸衰竭合并嗜铬细胞瘤的病人,此例病人由于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合并持续高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