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氟尿嘧啶与阿霉素及丝裂霉素的配伍情况进行考查。方法:观察配伍后外观变化,考察丝裂霉素、氟尿嘧啶及生理盐水配伍后稳定性,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变化。结果:氟尿嘧啶与阿霉素配伍后溶液颜色加深,并伴有分层现象。氟尿嘧啶与丝裂霉素配伍后外观未见有改变。与初浓度比较,氟尿嘧啶与丝裂霉素在生理盐水中配伍后,室温8h内两者含量下降均小于10%。结论:氟尿嘧啶不宜与阿霉素配伍使用,而氟尿嘧啶与丝裂霉素在实验条件下配伍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注射液与6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正>川芎嗪是中药川芎中提取的生物碱,药理研究证明它是一种新型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尚能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脑血流,产生抗血栓形成和溶血栓的作用。在临床使用中常将川芎嗪注射液加入各种输液中静脉滴注。鉴于川芎嗪注射液与各种输液配伍使用的稳定性尚未见报道,我们对其与6种输液的配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参麦注射液与临床6种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用参麦注射液与临床上6种常用药物配伍,在配伍Oh(作对照)、3h和6h进行含量、pH值、不溶性微粒、可见异物、性状、溶血项目检测(其中配伍后3h只检测部分指标).结果 参麦注射液与临床6种常用药物配伍后稳定性与对照组是一致的.结论 参麦注射液与临床上6种常用药物在参麦注射液说明书中用法用量项下规定的浓度配伍,6h内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丹参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应用液相色谱仪、酸度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考察丹参注射液与3种注射液配伍后的外观、pH值、微粒、溶血及含量的变化.结果 3种配伍液的外观、pH值、微粒、溶血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丹参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鱼腥草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仪、酸度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考察鱼腥草注射液与3种注射液分别以最小和最大浓度配伍后的外观、pH、微粒、溶血及甲基正壬酮含量的变化.结果 6种配伍液6h内的外观、pH、微粒、溶血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鱼腥草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6h内稳定.  相似文献   

7.
炎琥宁是从中药穿心莲提取物穿心莲内酯经改造成为的钠钾盐,具有抗病毒、退热、抗炎作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胃肠道感染等.本文拟对炎琥宁注射液与13种药物进行配伍实验,观察其在常温下pH、澄明度、微粒及含量变化,以考察炎琥宁注射液与相关药物制剂配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刺五加注射液与5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刺五加注射液与5种临床常用药物(维生素C、氯化钾、地塞米松、硫酸阿米卡星、维生素B6)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刺五加注射液与上述5种药物在24h内的含量及pH值变化。结果:在室温条件下,刺五加注射液与维生素C在0~24h内pH值(P〉0.05)和外观稳定,但其含量(P〈0.01)有明显变化;与其余4种药物配伍,含量(P〈0.05)、pH值(P〈0.05)及外观均无变化。结论:刺五加注射液与氯化钾、地塞米松、硫酸阿米卡星、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较稳定,但不能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9.
葛根素注射液与常用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有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临床使用时常用输液稀释后静滴 ,还常与其它药物配伍 ,在抢救危重患者时还与升压药 ,血管扩张药等同时使用。广泛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眼底病、病毒性心肌炎、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所以 ,其与其他药物配伍后的稳定性引起了临床上的重视 ,并进行了很多研究 ,本文对此作一综述。1 葛根素注射液与常用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见表 1。表 1显示 ,葛根素注射液分别与 5 %葡萄糖注射液、10 %葡萄糖注射液、0 .9%氯化钠…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层中药杂志》1999,13(2):3-4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输液中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的稳定性。方法: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配制头孢米诺钠溶液,分别于配制后的不同时间点以HPLC法测定头孢米诺钠及有关物质的含量,观察溶液的物理状态和pH值变化。结果:头孢米诺钠在0.10~2.0m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在室温(25℃)条件下,4 h内主成分及有关物质含量均符合标准规定。结论: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观察的4 h时间内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化疗药物5-氟脲嘧啶(5-FU)和丝裂霉素(MMC)浓度的方法。方法 以5-氯脲嘧啶(5-CU)和对氨基苯乙酮为内标,采用惠普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以HP Hypersil ODS column(125 mm×4 mm, 5 μm)为分析柱,前加HP Licrosphere C18保护柱,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低压梯度洗脱,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在254 nm波长检测5-FU和5-CU,310nm检测对氨基苯乙酮,365 nm检测MMC,同时测定5-FU和MMC的浓度。血浆样本用醋酸乙酯分二步直接萃取两种药物及其内标,40℃氮气吹干,残留物100 μL水溶解后,20 μL进样。结果 样品中各成分分离良好,无干扰。线性方程为:5-FU:Y=1 162X-3.162,r=1.000 0;MMC:Y=339.4X-1.062,r=0.998 9。线性范围:5-FU:50~2 500 ng·mL-1;MMC:10~500 ng·mL-1。检测限:5-FU:10 ng·mL-1;MMC:10 ng·mL-1。提取回收率:5-FU,5-CU,MMC约70%;对氨基苯乙酮为99%。结论 本法适用于包含5-FU和MMC的化疗方案的监测及药动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丝裂霉素c铁磁性微球的制备及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丝裂霉素C铁磁性微球(FMS),探讨工艺条件对成球的影响,并測定微球粒径、组分含量及体外 药物溶出度等主要物理性质。方法:以人血清白蛋白作载体,純铁粉作磁响应物质,用加热固化法制备包埋抗肿瘤 葯物丝裂霉素C(MMC)的铁磁性微球,显微镜及电镜观察微球形态、粒径分布,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其中 铁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MMC含量及体外药物溶出度。结果:乳化时间、搅拌速度、白蛋白投料比对微球粒径 影响很大,控制适当的工艺条件可得粒径为20-100μm,铁磁性物质含量为22.4%-24.3%,药物含量适中,且具 有一定緩释性能的磁性微球。结论:自制的FMS符合临床使用要求,有希望作为新型药物载体应用于靶向给葯系 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动物(狗)探讨丝裂霉素对胰腺组织的动态穿透行为。方法:6只杂种狗,胰腺导管引流术后静脉给予丝裂霉素,动态采集并测定0~240min内血浆及胰液中药物浓度,利用PCNONLIN程序进行其动力学模型和参数分析及统计学判定。结果:丝裂霉素在血浆及胰液中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胰液中药物tmaxcmax分别为(0.36±0.16)h和(65.6±75.8)μg·L-1;丝裂霉素血浆及胰液t1/2β分别为(1.17±0.96)h和(0.71±0.66)h,AUC0~∞分别为(107.9±43.9)μg·h·L-1和(33.5±28.8)μg·h·L-1。结论:丝裂霉素静注后很快进入胰液,但其药物水平始终低于血浆,且胰液中药物消除略快于血浆(P<0.01);其胰液通透指数(PI)平均为0.31±0.19。  相似文献   

15.
任非  陈建海  陈志良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5):1163-1166
 目的优化pH>6的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处方工艺。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工艺条件对纳米球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并考察了冷冻和温湿条件下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优化的乳化聚合法制备的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数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和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122.4±2.3)nm,(85.51±0.74)%,(8.61±0.04)%,(0.31±0.01)kA·m-1。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具有良好的抗寒和抗湿热性。结论在pH>6条件下乳化聚合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具有粒径小、包封率和载药量高,质量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Mitomycin C (MMC) is a highly active anticancer drug commonly used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cancers. Its bioactivated form critically damages the DNA present in both rapidly dividing cancerous cells as well as in normal cells. Genotoxicity in the normal cells makes this drug highly toxic; thereby decreasing its therapeutic index for clinical use. 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hemoprotective potential of American ginseng root extract against MMC by using the micronuclei test in a mouse test system. Pre-treatment with ginseng at doses 50 mg/kg and 100 mg/kg, p.o. for 3 and 7 day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frequency of micronucleated 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s (PCEs). Similar protective effects were also observed during co-treatment with ginseng at similar doses for 3 and 7 days.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American ginseng extract is capable of suppressing the chromosomal aberration induced by MMC in mice. Thus, American ginseng may be a potent chemoprotective agent against the toxicity of the anticancer drug, mitomycin C.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丝裂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及其载体对正常肝细胞株生长的毒性及其作用浓度与细胞抑制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染色,乳酸脱氢酶释放量的测定,分析药物对正常肝细胞的毒性。结果 在低于28.56μg·mL-1的浓度内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无细胞毒性,丝裂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细胞毒性低于丝裂霉素。结论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可作为抗癌药物丝裂霉素的载体,载药后可降低丝裂霉素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葡聚糖丝裂霉素磁性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含量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制备葡聚糖表面修饰的磁流体,用6-溴已酸与葡聚糖链接,所得产物与丝裂霉素经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EDC)催化缩合,即得所需的磁性前体药物。产物经葡聚糖凝胶柱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其丝裂霉素含量和磁流体含量。结果所制备制剂的接枝率为91.8%,栽药量为8.57%,磁流体含量为27%。结论利用该方法,得到了外观稳定、再分散性好、包载量高的磁性前体药物制剂。  相似文献   

19.
古绍彬  杨彬  贺嘉怡  吴影  杨剑波  李浩 《中草药》2013,44(6):709-714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筛选抗丝裂霉素C遗传毒性的植物提取物的体系和方法.方法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TA1535/pSK1002以及小鼠急性毒性实验,通过SOS/umu测试评价菊花、大蒜、生姜、银杏叶、人参、葡萄籽、绿茶、灵芝、刺五加、大豆10种植物提取物及部分提取物组合对丝裂霉素C遗传毒性的影响.结果 大蒜、葡萄籽、绿茶、刺五加、大豆提取物有较强的抗突变能力,刺五加提取物1.5 g/L对丝裂霉素C遗传毒性的抑制率达67.12%;这5种植物提取物两两组合的抗细胞畸变能力明显优于单个提取物,尤以刺五加-绿茶和刺五加-葡萄籽两种组合的作用最强,其中刺五加-绿茶组合物对丝裂霉素C遗传毒性的抑制率最高达83.2%.小鼠体内实验显示,刺五加-绿茶显著降低经丝裂霉素C作用的小鼠微核率和精子畸变率,明显提高小鼠胸腺指数.结论 SOS/umu测试不仅是一种快速评价植物提取物的抗突变能力的有效方法,还可作为一种细胞保护剂快速筛选模型对候选植物提取物或化合物进行高通量筛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丹红注射液多个活性成分在高温、强光照射、与不同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已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UPLC-UV)检测丹红注射液中16个主要活性成分在60℃高温、(4 500±500)lx强光照射,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混合后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丹红注射液5-羟甲基糠醛、酚酸类成分(咖啡酸、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A、C等)在高温和强光照射下含量降低;紫草酸在高温下含量增加。丹红注射液与两种不同注射液配伍后,丹酚酸B、A、C迅速下降;在4 h内丹酚酸A随着时间延长不断降低,丹酚酸C随着时间延长不断升高;其他成分基本稳定。[结论]阐明了影响丹红注射液中多个活性成分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为丹红注射液的储存和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