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抗抑郁药物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冰  李荣  杨晓君 《中国医药》2011,6(10):1239-1242
目的 了解抗抑郁药物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对乌鲁木齐第四人民医院2006-2010年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2006-2010年使用的抗抑郁药有14种,日用药金额最高的是文拉法辛缓释胶囊,为14.18元;最低的是阿米替林,为0.63元。医院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逐年提高。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及文拉法辛胶囊5年来用药金额均排在前3位,除氟西汀与氟伏沙明外,西酞普兰、帕罗西汀、舍曲林用药金额5年一直处于前10位。5年中,年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名前10的大多数为新型抗抑郁药。结论 我院使用的抗抑郁药种类比较齐全,用药结构基本合理。新型抗抑郁药成为医院临床首选药物,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2000年~2004年广东省医院抗精神失常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医院抗精神失常药物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2000年~2004年广东省有代表性的医院抗精神失常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5年中抗精神失常药物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均大幅增长;抗焦虑药以苯二氮类为主;第2代抗精神病药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抗抑郁药应用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氟西汀、氟哌噻吨/四甲蒽丙胺及帕罗西汀是最常用的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肖林  成孝林 《上海医药》2012,(23):23-27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抗抑郁药使用特点,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物的应用现状,分析用药特点,预测用药趋势,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时我院2007—2011年抗抑郁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dailydose,DDDs)和日均费用(defineddailycost,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型药物的使用量逐年上升,5年销售金额增长2.2倍,DDDs增长1.89倍;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类药物使用量则逐年下降,5年销售金额下降近40%,DDDs下降近30%。抗抑郁药物的DDC稳中有降,新型药物的DDC是TCAs类药物的10倍。结论: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基本合理。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使用的品种最多,使用份额最大;SNRIs类药物呈现快速增长;更多使用国产药物能有效降低抗抑郁药物的DDC。  相似文献   

4.
史轶 《中国药业》2012,(20):82-83
目的分析医院抗抑郁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应用频度分析法,对2008年至2010年抗抑郁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抑郁药物使用总金额持续增长,新一代抗抑郁药使用金额连续3年占抗抑郁药使用总金额的近99%,是主要用药。帕罗西汀用药频度3年连续居首位,氟西汀用药频度近年增长迅速。结论抗抑郁药应用结构基本合理,但药物使用情况变化不大。随着人们对抑郁症认识的不断加深,安全、有效、经济的抗抑郁药物将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5.
《中南药学》2014,(12):1260-1264
目的分析评价本院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本院20112013年使用的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金额、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限定费用(D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金额及DDDs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用药金额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选择性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类及NE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 SSA)类,其中SSRIs类更是稳居第1位;而三、四环类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金额正逐年下降,临床应用较少。结论本院新型抗抑郁药物已成为一线抗抑郁药物,临床使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6.
陈菲菲  陈婷 《海峡药学》2008,20(7):134-136
对2005年~2007年中消耗的抗抑郁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逐年提高,新型抗抑郁药成为某院干部药房临床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患者抗抑郁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4~2008年我院门诊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及DDDs等逐年增长,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SNaRI)是临床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结论:本院的抗抑郁药应用基本合理。SSRI和SNaRI类抗抑郁药的应用在5年中占主导地位,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门诊抗抑郁药物的使用现状及用药特点,观测用药趋势,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对我院门诊2008年7月—2011年6月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和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数量和金额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使用较合理。结论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是临床主要应用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9.
占海燕  姜淑珍  罗骞  廖丹 《上海医药》2007,28(12):552-553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我院2004年-2006年抗抑郁药使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抗抑郁药销售金额2005年较2004年有上升,2006年稍有下降。用药频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及文拉法辛等新型抗抑郁药成为我院临床首选药物,同时部分三环类(TCAs)抗抑郁药,在我院也有一定的使用。抗抑郁药在我院的使用基本上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70家医院2004~2006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秀平 《中国药房》2008,19(26):2010-2012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北京地区70家医院2004~2006年抗抑郁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地区2004~2006年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已成为一线抗抑郁药,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应用逐年减少,新型抗抑郁药文拉法辛等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对2004—2005年我院抗抑郁药的种类、用量、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上升趋势,分别增长24.76%和23.21%:购药金额前3位依次为:SSRIs、其他类和SNRIs,用药频度前3住依次为SSRIs、其他类和TCA。用药频度居前的药物有氟哌噻吨/关利曲辛、氟西汀和阿米替林等。日均用药金额介于0.55~16.08元,购药金额与DDDs序号比在0.67~2.67之间;进口品种用药金额比例大;用药量随季节有所波动。结论:新型抗抑郁药的应用占主导地位并呈上升趋势,TCA对抗抑郁的作用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2008—2012年我院抗抑郁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使用的抗抑郁药包括6大类17个品种;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销售金额排序及DDDs排序均居第1位,成为临床一线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TCA)的销售金额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其使用强度仍较高,同时呈逐年下降趋势;曲唑酮、米氮平、丁螺环酮等新型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增长较快。结论: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结构较合理,SSRI等新型抗抑郁药已逐步成为基层医院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基本符合我国目前抗抑郁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抗抑郁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和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已成为一线抗抑郁药,三环类(TCAs)抗抑郁药应用逐年减少,新型抗抑郁药用量呈上升趋势。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和米氮平是我院常用的抗抑郁药。结论:应加大国产新药的开发和使用,加强用药教育,为合理用药及开发新产品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吴祖帅 《中国药房》2009,(8):570-571
目的:评价白内障眼用制剂的临床应用特点及趋势。方法:采用用药频度排序法,对杭州市19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2004~2006年几种主要抗白内障眼用制剂的用药频度、销售金额、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6年杭州市19家医院白内障眼用制剂用药频度先升后降,吡诺克辛钠(白内停,武汉远大)一直列用药频度第1位;销售金额逐年上升。结论:杭州市抗白内障眼用制剂使用品种较集中,日均费用从0.08元到1.85元,廉价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占优势,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我院抗抑郁药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掌握抗抑郁药的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制订药物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1999~2002年我院抗抑郁药的入库资料,采用DDD值、DDDs、每日药费等药物利用研究指标,对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抑郁药主要为:三环类、四环类、SSRI类及其他类.统计出抗抑郁药DDD值及每日药费,对历年抗抑郁药购药金额排序及DDDs进行排序,并计算出历年抗抑郁药购药金额及构成比和历年抗抑郁药DDDs及构成比.结论1999~2002年,抗抑郁药的总购药金额及总DDDs逐年快速递增.其中,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总购药金额及总DDDs逐年递减,SSRI类抗抑郁药总DDDs逐年递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分析法,对我院2007-2011年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使用的抗抑郁药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药、特异性5-羟色胺类抗抑郁药、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销售金额和DDDs均呈逐年增长趋势,文拉法辛、米塔扎平、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5种药物的销售金额之和占各年度销售总金额的90%以上,DDDs之和占各年度总DDDs的62%以上,而三环类抗抑郁药的DDDs之和占各年度总DDDs的27%以下.结论 我院使用的抗抑郁药结构比较合理,基本符合我国目前抗抑郁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上海市同济医院门诊抗抑郁药使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HIS系统查询上海市同济医院2015年门诊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上海市同济医院2015年门诊抗抑郁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限定日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分别是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文拉法辛。DDDs排名前4位的分别为帕罗西汀、文拉法辛、艾司西酞普兰和西酞普兰,金额排序/DDDs排序除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外均在0.80~1.50。DDC排序前3位的分别是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结论上海市同济医院2015年门诊抗抑郁药使用基本合理,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成为一线抗抑郁药,新型抗抑郁药艾司西酞普兰异军突起,但费用较高,其应用情况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我院抗抑郁药使用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09—2011年我院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抑郁药总体销售金额和DDDs平稳增长。国产帕罗西汀为我院临床首选药,3年其销售金额及DDDs均居首位。结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占我院抗抑郁药的主导地位,进口新型、非典型药使用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抗抑郁药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抗抑郁药的结构及作用机制不同进行分类,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频度分析法,对我院2006~2008年抗抑郁药使用情况作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使用的抗抑郁药中,以SSRIs类为临床首选药物,SNRIs类中的文拉法辛使用频度及金额位居前位。结论: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